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职业伦理教育路径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建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7-33,共7页
职业伦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它既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也与社会整体道德素养产生互动式的影响。随着企业、行业、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增长,职业伦理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当前,我国职业伦理教育还存在... 职业伦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它既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也与社会整体道德素养产生互动式的影响。随着企业、行业、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增长,职业伦理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当前,我国职业伦理教育还存在目标定位不够统一和明确、教育方法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不足和短板,要在总结借鉴国内外职业伦理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基础上,大力发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优势,积极应对信息化时代对职业伦理教育的新需求,充分挖掘优秀传统职业伦理现代内涵,完善课程体系,融通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着力培养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打造中国特色职业伦理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伦理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自我预防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董慧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76,共3页
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因工作的繁琐和复杂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以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为工具,从内因出发,通过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原因,提出激发职业兴趣、提升职业能力,兑现职业价值三种策... 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因工作的繁琐和复杂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以职业生涯三叶草模型为工具,从内因出发,通过分析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原因,提出激发职业兴趣、提升职业能力,兑现职业价值三种策略,通过激活辅导员内在驱动力,实现自我预防,对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积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草模型 辅导员 职业倦怠 自我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技能大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6
3
作者 马元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5,共2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连续举办7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职业技能大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技能大赛任重道远。只要进一步改革赛项设置、竞赛方式和竞赛评价,技能...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连续举办7年,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职业技能大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技能大赛任重道远。只要进一步改革赛项设置、竞赛方式和竞赛评价,技能大赛必将为全面提升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能大赛 人才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刀流教育:日本专门职大学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肖丹 王志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3-90,共8页
日本由于老龄化程度加剧,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通过加强专门职大学的育人功能保障民众对康复治疗的现实诉求。日本专门职大学构建出特色化的“二刀流”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定位上,突破学科壁垒,定位培养复合人才;课程内容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日本由于老龄化程度加剧,政府出台相应政策通过加强专门职大学的育人功能保障民众对康复治疗的现实诉求。日本专门职大学构建出特色化的“二刀流”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定位上,突破学科壁垒,定位培养复合人才;课程内容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多样化课程资源;教学安排上,组建产官学合作基地,强化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上,通过研修与国际合作,打造实务型师资。结合我国职业本科运动康复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招生难、供需结构失衡、实践性教学支撑不足等困境,具有如下启示:一是紧跟产业与市场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拓展交流与合作渠道,培育引领型人才;三是优化课程与教学设计,涵育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教育 专门职大学 运动康复 人才培养模式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李衔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多种模式、每种模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在选择校企合作模式时,优先选择全面合作模式、深层合作模式、生产(经营)车间进驻院校模式、入学后订单合作模式等,以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对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多种模式、每种模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在选择校企合作模式时,优先选择全面合作模式、深层合作模式、生产(经营)车间进驻院校模式、入学后订单合作模式等,以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提出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途径,包括政府的促进作用、提高校企合作满意度、重视企业利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途径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问题及突破路径 被引量:15
6
作者 蔡锦山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9-31,共3页
当前,高校党组织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够、号召力不强;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进性作用发挥不够,影响了党员的形象;部分党组织建设缺乏活力,引领和彰显作用不足;部分党务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率先垂范性... 当前,高校党组织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够、号召力不强;部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进性作用发挥不够,影响了党员的形象;部分党组织建设缺乏活力,引领和彰显作用不足;部分党务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率先垂范性不够;对党员疏于教育和管理,不能有效规范其日常行为等。高校需要通过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师生加强理论指导;构建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夯实高校党建科学性的基础;运用科学的高校党建方法,促进党建工作的良性循环;加强高校党建队伍建设,提供优质人力保障,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 科学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党建工作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77,共3页
基于"生态位"理论,在新媒体背景下,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分析新媒体视域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的相关因素;基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究增... 基于"生态位"理论,在新媒体背景下,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分析新媒体视域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的相关因素;基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究增强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教育、社会需求的目标和大学生的特点,将大学生塑造成为"理性的生态人",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深度改革的核心驱动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鹏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67-70,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行魅力深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现实需要,可将紧紧扣住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这一“牛鼻子”、牢牢把握课程改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行魅力深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个人素质提升、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现实需要,可将紧紧扣住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这一“牛鼻子”、牢牢把握课程改革这一核心着力点、充分应用好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重要抓手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嵌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改革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盟型职教集团建设发展的障碍分析和路径探索 被引量:11
9
作者 叶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1-13,共3页
文章提出了联盟型职教集团建设发展应克服"职教集团无用论""战略联盟无益论""校企合作组织论"三大认识障碍,克服"组织核心障碍""组织成员障碍""组织形式障碍"三大组织障碍和"运作环境欠佳""运作目标跑偏""运作模式单... 文章提出了联盟型职教集团建设发展应克服"职教集团无用论""战略联盟无益论""校企合作组织论"三大认识障碍,克服"组织核心障碍""组织成员障碍""组织形式障碍"三大组织障碍和"运作环境欠佳""运作目标跑偏""运作模式单一"三大运作障碍,逐步达成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共识,推动建立社会多元参与职教办学的新体制,系统优化集团化办学组织形式,实质性提升集团化办学的运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集团 建设发展 障碍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志祥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3-25,共3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而是一个类型。作为一个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理所当然地承载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这是知识经济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而是一个类型。作为一个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理所当然地承载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这是知识经济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从职业教育的环境、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途径,不仅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教育 意义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突破与重构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元兴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4-37,共4页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要突破高职会计专业原有教学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职会计人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突破点主要包括拓展就业面向、提升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师资...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要突破高职会计专业原有教学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职会计人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突破点主要包括拓展就业面向、提升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师资培养、完善课程资源等方面。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由基础文化能力课程、信息技术能力课程、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拓展能力课程、职业精神培育课程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会计 专业教学标准 突破方向 课程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6-57,93,共3页
文章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域,通过对关键能力的内涵的解析,系统化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体系的构建,从培养符合就业需求的职业者的角度,将关键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改革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建立国家统一的关键能力标准... 文章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域,通过对关键能力的内涵的解析,系统化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关键能力体系的构建,从培养符合就业需求的职业者的角度,将关键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改革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建立国家统一的关键能力标准,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与人的双向互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输出人才对社会现实岗位的适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大学生 关键能力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腐败治理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鹏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89,共3页
随着高校社会服务域与社会关系的拓展,高校这块精神与文化净土也衍生出多层面、禁不绝、治无效的腐败地带。文章通过对高校腐败现象母体源流问题的探析,尝试推导出腐败的权力失控问题,并在权力思维异化、制度设计缺陷、监督机制不畅和... 随着高校社会服务域与社会关系的拓展,高校这块精神与文化净土也衍生出多层面、禁不绝、治无效的腐败地带。文章通过对高校腐败现象母体源流问题的探析,尝试推导出腐败的权力失控问题,并在权力思维异化、制度设计缺陷、监督机制不畅和惩治处罚乏力等高校现行反腐败机制的现象抽象中,提出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制度治理、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司法惩戒等四个方面为内容,构建促使干部不想腐败、实现干部不能腐败、控制干部不会腐败和警示干部不敢腐败的高校腐败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腐败治理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在组织内构建和谐信任机制的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丙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7-28,共2页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建立和谐的信任关系既是组织内形成无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降低管理运行成本、提高管理绩效的需要,更是领导者的重要管理素养和领导力的体现。领导者在组织内构建和谐信任机制的方略主要包括宏观...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建立和谐的信任关系既是组织内形成无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降低管理运行成本、提高管理绩效的需要,更是领导者的重要管理素养和领导力的体现。领导者在组织内构建和谐信任机制的方略主要包括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不同层面涉及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构建艺术。宏观层面着眼于组织整体的信任关系构建,重点是建设制度信任和系统信任;微观层面则着眼于领导者和下属个体方面信任关系的构建,重点是通过自身建设和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机制 民无信不立 组织战略 制度信任 管理绩效 自身建设 不可控性 影响因素 战略执行 榜样示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管理的三维进路研究——基于公共产品视域的阐释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庆华 张云河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1-93,共3页
食品作为特殊商品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容易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并导致市场萎缩与效率损失;消费者事前受制于产品专业知识和信息搜寻成本不能有效获取食品安全的准确信息,而消费者事后维权的成果往往具有外溢性,"搭便车"成为... 食品作为特殊商品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容易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并导致市场萎缩与效率损失;消费者事前受制于产品专业知识和信息搜寻成本不能有效获取食品安全的准确信息,而消费者事后维权的成果往往具有外溢性,"搭便车"成为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理性选择。是故,食品安全的管制属一种公共产品。鉴于此,食品安全管理的进路有三:立法进路在于通过产权界定促进外部性内部化和交易成本最小化;行政进路在于通过机制完善提高监管收益;司法进路在于通过建立和完善代表人诉讼与公益诉讼降低司法成本促进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外部性内部化 公益诉讼 进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