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抑制中间普雷沃氏菌缓解正畸诱导性骨吸收
1
作者 胡凯 张延晓 +5 位作者 毛丙永 唐鑫 王跃岩 潘月 张秋香 崔树茂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98,共8页
正畸治疗是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的有效手段,但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正畸患者牙槽骨的过度骨吸收,而中间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是影响牙槽骨骨吸收的关键微生物。因此,通过抑制P.intermedia在正畸患者口腔中的定植,可以... 正畸治疗是改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的有效手段,但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正畸患者牙槽骨的过度骨吸收,而中间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是影响牙槽骨骨吸收的关键微生物。因此,通过抑制P.intermedia在正畸患者口腔中的定植,可以预防正畸患者牙槽骨骨吸收的发生。该研究首先在体外验证了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对P.intermedia生物膜的抑制效果。随后使用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干预正畸模型大鼠,通过检测大鼠骨代谢指标、牙槽骨病理组织、大鼠口腔P.intermedia的定植量和牙龈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来评估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显著提高了正畸模型大鼠第一磨牙根尖处BV/TV值(P<0.01),抑制了牙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表达,同时促进了血清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上调(P<0.01)。相较于模型组,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还显著降低了P.intermedia的定植量(P<0.05)。因此,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可通过抑制P.intermedia在大鼠口腔中的定植,下调正畸及致病菌诱导的牙周炎症反应,提高OPG/RANKL/RANK通路中OPG和RANKL的比例水平,缓解大鼠牙槽骨正畸诱导性骨吸收,该研究结果可为正畸诱导性骨吸收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骨吸收 中间普雷沃氏菌 骨保护素 植物乳植杆菌CCFM87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正畸患者釉质脱矿的发生与口腔菌群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关系
2
作者 胡凯 张延晓 +5 位作者 毛丙永 唐鑫 王跃岩 潘月 张秋香 崔树茂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第5期614-620,共7页
目的 解析正畸患者发生釉质脱矿的关键因素,确定与釉质脱矿发生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探讨青少年正畸患者釉质脱矿与口腔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组患者,每组各22人,S组佩戴自锁托槽,M组佩戴传统金属托槽。在正畸基线期及3个月后收集龈... 目的 解析正畸患者发生釉质脱矿的关键因素,确定与釉质脱矿发生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探讨青少年正畸患者釉质脱矿与口腔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组患者,每组各22人,S组佩戴自锁托槽,M组佩戴传统金属托槽。在正畸基线期及3个月后收集龈上菌斑进行菌群分析,同时收集患者唾液并测定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每月复诊时,对釉质脱矿(ED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周指数(PI)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正畸3个月后,所有患者釉质脱矿发生率显著升高,平均脱矿率较治疗前增加20%以上,其中S组Fusobacterium、Campylobacter、Neisseria和Prevotella菌属的丰度显著增加(P<0.05),而M组Rothia菌属丰度显著上升(P<0.05);Arthrobacter、Bacillus、Acinetobacter、Prevotella、Campylobacter菌属丰度与釉质脱矿评分及菌斑指数评分呈正相关;唾液中sIgA的含量与釉质脱矿的发生呈负相关,S组正畸后唾液sIgA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 佩戴自锁托槽的正畸患者更易发生釉质脱矿,Campylobacter和Prevotella菌属可能是加剧青少年正畸患者釉质脱矿的关键微生物。唾液中sIgA含量的下降可能预示着正畸患者釉质脱矿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釉质脱矿 口腔菌群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