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层金属磁控溅射复合膜的XRD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崔严匀 黎磊 李金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7-690,共4页
用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制备的Ag/Ti-W/Ni-Cr三层复合电极薄膜上的Ag膜在工艺中容易脱落,而SiO2衬底上的Ag膜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X射线衍射方法常用来检测薄膜中的应力,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衍射峰位置的移动可判断膜中出现的是压应力还... 用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制备的Ag/Ti-W/Ni-Cr三层复合电极薄膜上的Ag膜在工艺中容易脱落,而SiO2衬底上的Ag膜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X射线衍射方法常用来检测薄膜中的应力,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衍射峰位置的移动可判断膜中出现的是压应力还是张应力。实验中,用XRD对三层复合薄膜作了薄膜的应力分析,确定在160℃溅射沉积后,Ag膜中存在压应力,该应力使Ag膜(111)晶面间距(d)比SiO2衬底上的Ag膜晶面间距小约0.35%。采用500℃,15 min N2热退火的方法,可使三层复合膜中Ag膜的XRD峰位回复到与SiO2衬底上Ag膜相同的谱峰位置,说明采用热退火的方法可有效消除复合膜的应力,防止Ag膜的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金属复合电极薄膜 磁控溅射沉积 X射线衍射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Trench IGBT的研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唐红祥 计建新 +2 位作者 孙向东 孙永生 曹亮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8-262,共5页
介绍了当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几种结构及沟槽型IGBT的发展现况,分析了高电压沟槽型非穿通(NPT)IGBT的结构及工艺特点。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初步器件的相关参数,再利用ISE仿真软件模拟器件的结构及击穿和导通特性,结合现有沟槽型D... 介绍了当前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几种结构及沟槽型IGBT的发展现况,分析了高电压沟槽型非穿通(NPT)IGBT的结构及工艺特点。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初步器件的相关参数,再利用ISE仿真软件模拟器件的结构及击穿和导通特性,结合现有沟槽型DMOS工艺流程,确定了器件采用多分压环加多晶场板的复合终端、条状元胞、6μm深度左右沟槽、低浓度背面掺杂分布与小于180μm厚度的器件结构,可以很好地平衡击穿特性与导通特性对器件结构的要求。成功研制出1 200 V沟槽型NPT系列产品,并通过可靠性考核,经过电磁炉应用电路实验,结果表明IGBT器件可稳定工作,满足应用要求。该设计可适合国内半导体生产线商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半导体器件 高压 沟槽 非穿通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片翘曲对光刻条宽均匀性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矿宝 章文红 +1 位作者 赵亚东 范捷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6-28,共3页
通过对硅片翘曲情况及AZ603-14cp正性光刻胶的测试,在步进光刻机的聚焦曝光原理基础上分析了硅片翘曲对条宽均匀性的影响。从而得到了在集成电路,尤其是小尺寸集成电路的制造中硅片平整度的重要性。
关键词 步进光刻机 条宽均匀性 景深 硅片翘曲 曝光场 正性光刻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测引起误测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4
作者 刘子晶 须文波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86-88,92,共4页
针对中测过程中的误测问题,分析了引起误测的各种原因:测试设备的因素、环境因素、测试人员的因素以及前面3种因素的混合。结合具体的误测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大大减少了中测过程中的误测问题。
关键词 晶圆测试 针迹偏移 误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VSC-PI最大功率跟踪策略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5
作者 史志扬 徐瑞东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4期55-59,共5页
通过详细分析光伏电池的特性,设计了基于Boost电路的滑模变结构控制(SMVSC)策略来实现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变阈值切换的SMVSC+PI控制策略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平稳控制。仿真实验验证了SMVSC+PI控制策略的良好... 通过详细分析光伏电池的特性,设计了基于Boost电路的滑模变结构控制(SMVSC)策略来实现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变阈值切换的SMVSC+PI控制策略实现最大功率跟踪的平稳控制。仿真实验验证了SMVSC+PI控制策略的良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滑模变结构 SMVSC PI控制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