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6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概率-Voronoi自适应高维模型表达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周一辰 孙佳辉 +1 位作者 李永刚 马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2-947,I0007,共17页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给小干扰稳定性带来挑战。鉴此,该文中提出一种概率-Voronoi自适应采样的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首先,简要介绍基于高维模型表达的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步骤和方法,分...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给小干扰稳定性带来挑战。鉴此,该文中提出一种概率-Voronoi自适应采样的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用于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首先,简要介绍基于高维模型表达的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步骤和方法,分析模型求解和配点选择对高维模型表达建模精度的影响;然后,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的求解特性分析,提出动态半径选择方法,提高计算准确度和求解效率;而后,改进自适应-Voronoi采样方法,将其和概率思想结合,得到概率-Voronoi采样方法,提高风险评估建模采样的高效性。结合动态半径移动最小二乘法和概率-Voronoi采样法,建立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的高维模型表达。最后,多个新能源电力系统为例,对比分析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并结合实际源荷不确定数据与电网结构,验证研究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高维模型表达 小干扰稳定性 Voronoi分区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阻尼状态与限幅环节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备用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牧青 王程 +3 位作者 葛辰雨 毕天姝 王新刚 周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9,I0012,共14页
一次调频是电力系统抑制扰动后频率变化的重要手段,该文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备用整定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分析新能源电源渗透率上升对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阻尼比的影响,建立适用于多阻尼状态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随后,考虑新能源电... 一次调频是电力系统抑制扰动后频率变化的重要手段,该文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备用整定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分析新能源电源渗透率上升对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阻尼比的影响,建立适用于多阻尼状态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随后,考虑新能源电源调频动态响应的快速性与同步电源调速器限幅值的差异性,提出计及多机调速器限幅环节的系统频率响应改进模型。接着,将构建的系统频率响应改进模型等价转化到时域,建立各类电源一次调频备用与系统扰动后频率最低点的时域解析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其线性化表征方法。最后,面向扰动后频率稳定要求,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中添加一次调频备用约束,建立新能源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备用整定模型。IEEE 39节点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整定 频率稳定 多阻尼状态 限幅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评述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鹏 刘念 +7 位作者 胡秦然 周全 李知艺 于浩 孙冰 严正 文福拴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 数字化是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广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技术。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组织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综述”专辑,系统化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基础元件装备、边缘计算技术、通信安全与防护、智能化调度决策等一系列技术成果,代表了本领域最新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文中立足于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对专辑论文按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对其核心成果与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完整呈现专辑成果对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关键技术体系的支撑作用,为相关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数字化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信息安全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同步机组调差系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凡 胥国毅 +1 位作者 邵冲 毕天姝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2,共8页
随着新能源的持续并网以及特高压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形成,电力系统暂态频率稳定事件风险增加。在高渗透率新能源场景下,充分挖掘同步发电机组的调频能力成为提升电力系统频率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同步机组的调速器参数,文章利用轨迹... 随着新能源的持续并网以及特高压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形成,电力系统暂态频率稳定事件风险增加。在高渗透率新能源场景下,充分挖掘同步发电机组的调频能力成为提升电力系统频率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同步机组的调速器参数,文章利用轨迹灵敏度分析影响最大频率偏差的主导参数,进而通过优化主导参数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通过建立主导参数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解析分析了主导参数对最大频率偏差的影响程度,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将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以减少计算量。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适用于多机系统的调差系数优化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灵敏度 主导参数 调差系数优化 灵敏度分析 暂态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电站多重保护配合拒动的电力系统信息物理协同攻击优化建模
5
作者 杨本昊 刘文霞 +4 位作者 刘耕铭 徐业 颜丙锐 石庆鑫 成锐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37-3947,I0137-I0139,共14页
为深入研究基于诱导保护装置失灵的信息物理协同攻击可能引发的停电后果,更好地保障电网安全,文章提出基于变电站多重保护配合拒动的信息物理协同攻击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变电站各类保护与断路器动作的控制逻辑,提出协同攻击模式与作... 为深入研究基于诱导保护装置失灵的信息物理协同攻击可能引发的停电后果,更好地保障电网安全,文章提出基于变电站多重保护配合拒动的信息物理协同攻击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变电站各类保护与断路器动作的控制逻辑,提出协同攻击模式与作用机理;其次,构建基于抽象图的电力系统等效模型,分析信息攻击下保护-断路器-设备的耦合控制逻辑对系统拓扑和状态的影响。同时,为模拟保护拒动造成短路故障的系统级传播效应,建立基于多商品流的二阶段电力系统短路故障传播模型。然后,以系统综合负荷损失最大为攻击目标,以物理、网络攻击点为优化变量,建立协同攻击双层优化模型并基于KKT条件实现求解。最后,以改进的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不同攻击资源下攻击者的最优攻击方案,并进一步评估重点线路和变电站的预先防御对协同攻击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电网安全防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协同攻击 信息篡改 继电保护故障 双层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随机-极端扰动的新型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备用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瑶 王程 毕天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567-7579,I0007,共14页
随着弱支撑能力的新能源电源高比例接入,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问题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研究考虑随机-极端扰动的一次调频备用优化问题。首先,以多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为分析对象,将扰动建模为高斯白噪声随机扰动和常规有功阶跃扰动之和;其... 随着弱支撑能力的新能源电源高比例接入,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问题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研究考虑随机-极端扰动的一次调频备用优化问题。首先,以多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为分析对象,将扰动建模为高斯白噪声随机扰动和常规有功阶跃扰动之和;其次,为解析刻画调速器在线性和饱和状态对频率动态的影响,将多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聚合为分段线性单机等值频率响应模型,构建频率动态的时域随机微分方程(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DE)模型,并分析随机-极端扰动作用下系统频率的概率分布特性;随后,推导扰动后频率极值点的均值与标准差表达式,建立置信度与频率极值点的解析关系,即考虑随机扰动的频率稳定约束概率化表达;接着,采用超平面线性近似频率稳定约束,建立一次调频备用优化模型;最后,采用IEEE 39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过程 一次调频 频率稳定 随机-极端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需求侧响应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被引量:142
7
作者 曾博 杨雍琦 +3 位作者 段金辉 曾鸣 欧阳邵杰 李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0-18,共9页
化石能源短缺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促使中国能源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调整。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并网应用,传统电网正在逐步向着新能源电力系统方向演变,并对其运行控制带来显著的影响。作为一类虚拟可控资源,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考虑需... 化石能源短缺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促使中国能源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调整。随着新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并网应用,传统电网正在逐步向着新能源电力系统方向演变,并对其运行控制带来显著的影响。作为一类虚拟可控资源,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考虑需求侧响应(DR)可有效克服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问题,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源荷互动与协同增效。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内涵理念;其次,根据资源的分类及特点,总结了不同类型DR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潜在贡献及作用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规划、运行、控制、评价这4个维度对新能源电力系统中DR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就上述领域值得进一步关注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建议;最后,结合当前国情,对推动新能源电力背景下DR应用及其保障机制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需求侧响应 交互影响 关键技术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 被引量:9
8
作者 周一辰 孙佳辉 +2 位作者 王书祥 郝雅静 刘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3-82,共10页
受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随机变量多和概率分布复杂等特点影响,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面临高效性和准确性两方面挑战。因此,提出基于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方法。首先,使用核密度估计法构建单变量概率分布模型,使... 受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随机变量多和概率分布复杂等特点影响,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面临高效性和准确性两方面挑战。因此,提出基于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方法。首先,使用核密度估计法构建单变量概率分布模型,使用Pair-Copula函数模型构建高维相关变量联合分布模型,刻画变量复杂概率分布特征。然后,提出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和高维模型表达方法的小干扰失稳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非线性耦合相关性变量的稀疏逼近,提高建模求解效率。并针对风-光-负荷实际概率分布特征,提出了与概率结合的采样法以提高计算准确性。最后,以新能源接入的2区域4机系统和新英格兰-纽约16机系统为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维模型表达方法 移动最小二乘法 小干扰稳定性 不确定性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区间预测信息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有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路朋 陈思捷 +4 位作者 张宁 叶林 王程 杜尔顺 汤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263-6277,I0001,共16页
间歇性、集群式的风电并入大电网将会增加输电断面功率越限风险,将点预测信息纳入含风电的电力系统调度将不可避免出现“过调度”和“欠调度”。为此,该文提出计及区间预测信息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有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优化方法。首先,... 间歇性、集群式的风电并入大电网将会增加输电断面功率越限风险,将点预测信息纳入含风电的电力系统调度将不可避免出现“过调度”和“欠调度”。为此,该文提出计及区间预测信息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有功多时间尺度协调调度优化方法。首先,利用点模型及其预测误差分布构建风电功率区间预测模型;其次,建立具有区间预测信息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动态分群策略;再次,构建风电集群和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机组与非AGC机组等多时间尺度协调的调度策略,通过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环节协调日前-日内以及实时调度;最后,采用实际风电集群有功功率数据和改进的IEEE-118节点标准测试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可以合理协调风电集群内各个风电场输出功率,还可以协调风电集群功率和AGC机组与非AGC之间的输出功率,有效解决了调度指令与实际输出功率不协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预测信息 协调调度策略 误差分布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力系统灵活性供需量化及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56
10
作者 童宇轩 胡俊杰 +2 位作者 刘雪涛 陈璨 马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80-90,共11页
电网中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导致电力系统在局部时段灵活性严重不足。针对现有处理电力系统灵活性和供需不确定性过于保守或冒险的问题,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风光出力的时空相关性,基于Copula理论构建出力... 电网中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导致电力系统在局部时段灵活性严重不足。针对现有处理电力系统灵活性和供需不确定性过于保守或冒险的问题,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考虑风光出力的时空相关性,基于Copula理论构建出力集合。结合场景法与区间法对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进行量化,引入灵活调节因子表征各类资源参与灵活性调节的能力,建立灵活性供需平衡约束。其次,考虑电动汽车等需求侧资源的灵活性供给能力,以灵活性资源运行成本与电网灵活性缺额惩罚成本最优作为目标函数,建立数据驱动的两阶段分布鲁棒模型。为降低保守性,采用综合范数对其概率分布进行约束,减小了灵活性需求出现极端情况的概率。针对两阶段鲁棒模型求解问题,利用零和博弈思想将模型解耦为主问题和子问题,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进行迭代求解。最后,仿真算例表明,所提模型相比于传统不确定性模型对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裕度与经济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平衡 需求侧灵活性 数据驱动 分布鲁棒优化调度 列与约束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PMU数据质量问题的电力系统扰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子康 刘灏 +1 位作者 毕天姝 杨奇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1-463,I0002,共14页
快速准确的电力系统扰动检测能够为后续扰动分析提供有效的指导信息,而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的广泛应用为扰动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基础。基于PMU量测数据,该文提出一种考虑PMU不良数据的扰动事件检测方法... 快速准确的电力系统扰动检测能够为后续扰动分析提供有效的指导信息,而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的广泛应用为扰动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基础。基于PMU量测数据,该文提出一种考虑PMU不良数据的扰动事件检测方法。首先分析PMU异常数据行为特性,揭示扰动事件与不良数据的差异性特征。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差分Teager-Kaiser能量算子与3Sigma准则相结合的PMU异常数据初筛方法,避免了低强度扰动漏检和扰动的重复检测问题。接着,利用动态时间规整和最大互信息系数分别计算不同PMU间的时空相似性,以及同一台PMU内不同量测间的相关性,并以此作为表征扰动事件和不良数据差异的特征。最后,通过局部离群概率算法对得到的综合度量指标进行分析,可实现在含有不良数据场景下的扰动事件准确检测。基于IEEE39系统,实际电网模型以及PMU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具有较好准确性、实时性以及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 扰动检测 数据质量问题 不良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65
12
作者 艾欣 董春发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共9页
在总结各种储能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存在的问题,归纳阐述了储能技术在解决系统运行稳定性、功率波动、电能质量、风电低电压穿越等问题中的研究进展;针对储能系统的前期规划,综合考虑经济性能和技术性... 在总结各种储能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存在的问题,归纳阐述了储能技术在解决系统运行稳定性、功率波动、电能质量、风电低电压穿越等问题中的研究进展;针对储能系统的前期规划,综合考虑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要求,重点研究了储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优化配置方法,并对不同应用场合下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归纳;最后对储能技术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 电力系统 并网运行 优化配置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精度综合评价与分析体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静 毕天姝 刘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24,共13页
针对实际电力系统中真值未知的情况下如何对状态估计结果的精度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问题,建立了集实时量测、影响因素、潮流约束三维一体的状态估计精度综合评价与分析体系,分别从自身、因果、空间3个维度来评价与分析状态估计结果的精... 针对实际电力系统中真值未知的情况下如何对状态估计结果的精度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问题,建立了集实时量测、影响因素、潮流约束三维一体的状态估计精度综合评价与分析体系,分别从自身、因果、空间3个维度来评价与分析状态估计结果的精度。首先,阐述了3个维度各自的不足及其相互关系,以诠释该体系建立的原因。其次,针对各个维度分别展开具体论述,分别建立了以实时量测为基准的整体性指标、以影响因素为基础的综合性指标以及以潮流约束满足度为佐证的辅助性指标。然后,给出各指标得分及权重量化求解方法,结合指标权重得到总得分。最后,将所提状态估计精度综合评价与分析体系应用于IEEE-9节点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及优越性。该评价体系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如单一指标得分高而精度差的情形,且结合影响因素分指标,便于指出状态估计结果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状态估计 精度评价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电网PMU的无监督电力系统扰动特征提取与分类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徵粼 刘灏 毕天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858-5870,I0002,共14页
为应对大量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给电网运行控制带来的挑战,同步相量测量技术被引入配电网。然而,配电网PMU数据量巨大且缺乏标签信息,如何合理利用海量无标签数据识别扰动为电网运行控制提供数据支撑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该文提... 为应对大量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给电网运行控制带来的挑战,同步相量测量技术被引入配电网。然而,配电网PMU数据量巨大且缺乏标签信息,如何合理利用海量无标签数据识别扰动为电网运行控制提供数据支撑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长短时序生成对抗网络无监督特征提取框架(long-short-term time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LST-TimeGAN)。该方法在传统时序对抗生成网络(time-series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TimeGAN)架构上,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决策损失函数的改进框架,使所提取特征能够反应数据异常程度并为分类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单元,提高了空间特征提取效率;进一步,建立长短时三窗并行框架,以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扰动特征具备敏感性;最后,以一种预分类、再识别的分类策略完成扰动识别。仿真和现场数据验证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无标签、少标签情形下的准确扰动识别;且该方法提取的特征不但能对输电网扰动进行识别,还能对本地电能质量扰动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 扰动识别 无监督 特征提取 时间序列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时空动态的节点等效惯量指标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家豪 王程 毕天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7773-7788,共16页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导致系统频率动态过程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方面,惯量在系统中空间分布不均匀,系统频率动态呈现出空间分布差异,另一方面,新能源将采用附加控制手段为系统提供虚拟惯量,影响系统惯量响应过程,而传统同步机系统惯...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导致系统频率动态过程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方面,惯量在系统中空间分布不均匀,系统频率动态呈现出空间分布差异,另一方面,新能源将采用附加控制手段为系统提供虚拟惯量,影响系统惯量响应过程,而传统同步机系统惯性中心视角下的系统总惯量指标无法计及上述因素。该文分析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时空动态过程,类比同步机系统总惯量,从扰动不平衡功率与节点频率下降速率之间的关系出发定义节点等效惯量指标,能够合理计及频率空间分布以及新能源虚拟惯量。结合扰动瞬间有功-发电机转速动态过程和系统频率空间相关性推导节点等效惯量指标的表达式。接着,从计及节点等效惯量指标的机组组合和面向在线监测与实时控制的频率动态分区2个角度给出了指标应用示例。最后,以改进的IEEE 3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所提指标的有效性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提出的节点等效惯量指标能够弥补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时空动态过程分析及刻画的不足,具备现场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惯量指标 频率空间分布 频率动态 惯性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新能源发电场同步电机对并网技术 被引量:13
16
作者 许国瑞 尹忠东 +3 位作者 刘鹏 周莹坤 卫思明 黄永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50,共7页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利于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在高渗透率新能源的电网中还存在各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为解决这些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同步...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利于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在高渗透率新能源的电网中还存在各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为解决这些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同步电机对(motor-generator pair,MGP)的设想和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先进行MGP的小干扰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理论研究,发现MGP的阻尼二倍于单个同步机系统。再对MGP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MGP系统可以稳定运行。进一步实验结果还表明,MGP系统可以对电力电子逆变器产生的谐波起到滤除效果。最后总结MGP的技术优势和可能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能源互联网 同步电机对系统 高渗透率 电力系统稳定性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系统理论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及关键技术初探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曾鸣 白学祥 +3 位作者 李源非 刘伟 程俊 杨雍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39-3647,共9页
将大系统理论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相结合,是解决当前"双侧随机"问题、实现系统"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的关键手段之一。首先给出了大系统的特点与大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大系统理论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兼容性;概述... 将大系统理论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相结合,是解决当前"双侧随机"问题、实现系统"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的关键手段之一。首先给出了大系统的特点与大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大系统理论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兼容性;概述了大系统控制论的基本内容,从广义模型化、大系统分析及大系统综合3个方面提出了新能源电力大系统多级递阶优化控制的主要框架;给出了实现新能源电力大系统优化控制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系统理论 新能源电力系统 双侧随机 多级递阶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检测信息的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攻击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飞阳 孔贺 +3 位作者 常乃超 顾雷 马婧 薛安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卫星时间同步攻击可造成电力系统设备时间紊乱,PMU相角量测错误,危及系统安全运行。鉴于基于线路两端PMU数据的攻击检测方法无法判断线路哪端节点受到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攻击检测信息及同步区域搜索聚合的卫星时间同步攻击定位方... 卫星时间同步攻击可造成电力系统设备时间紊乱,PMU相角量测错误,危及系统安全运行。鉴于基于线路两端PMU数据的攻击检测方法无法判断线路哪端节点受到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攻击检测信息及同步区域搜索聚合的卫星时间同步攻击定位方法。首先,结合同步攻击特性构建了电力系统等效图及邻接矩阵。其次,结合线路两端攻击检测信息,利用广度优先搜索获取报警线路分割形成的各内部同步的区域子系统。再次,根据子系统是否两两相连分为简单情形和复杂情形;针对复杂情形,结合相角差偏差估计与同步子系统聚合将其转化为简单情形。最后,基于正常节点数量占优假设定位受攻击节点。IEEE 39节点系统测试表明,该方法在不同攻击下可有效定位攻击,可区分受不同攻击的节点,对微小攻击的定位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攻击 攻击定位 卫星授时 同步相量数据 攻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压电网谐振关键元器件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子康 陶顺 +2 位作者 薛超凡 袁威 徐永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模态分析法可以获得最丰富的谐振信息,现有灵敏度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每种元器件对谐振影响程度的排序,但无法明确辨别谐振关键元件和谐振电路。首先,通过推导对各参与因子的物理意义进行了解释,归纳了现有的2种灵敏度分析方法;然后,考虑... 模态分析法可以获得最丰富的谐振信息,现有灵敏度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每种元器件对谐振影响程度的排序,但无法明确辨别谐振关键元件和谐振电路。首先,通过推导对各参与因子的物理意义进行了解释,归纳了现有的2种灵敏度分析方法;然后,考虑不同属性元器件取值范围的差异性及逆变器外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网谐振关键元件和电路的识别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和PSCAD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得谐振关键元器件的准确性。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出系统固有谐振的关键元器件,为研究谐波谐振问题及其抑制、事故调查分析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法 灵敏度分析 谐波谐振 谐振关键元件 谐振关键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网储能型SVG新能源直流外送系统暂态过电压抑制
20
作者 张建坡 李永赟 +4 位作者 黄勇 贾焦心 姜德仁 高本锋 杨志昌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共10页
以新能源直流外送系统典型场景为研究对象,阐明换相失败引发的送端暂态过电压时空分布特性。为克服传统跟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在暂态过程中电压支撑能力的局限,基于级联H桥子模块直流电容侧耦合储能单元,构建具备电网电压/频率主动... 以新能源直流外送系统典型场景为研究对象,阐明换相失败引发的送端暂态过电压时空分布特性。为克服传统跟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在暂态过程中电压支撑能力的局限,基于级联H桥子模块直流电容侧耦合储能单元,构建具备电网电压/频率主动支撑能力的构网型储能SVG(GFM-ESVG)模型;同时提出融合限流与暂态电压支撑的协同故障穿越策略,维持其暂态电压源特性。进而定性对比分析GFM-ESVG与传统SVG在暂态过电压抑制能力上的差异。最终,PSCAD/EMTDC仿真表明,在有效抑制换相失败所致送端暂态过电压的同时,GFM-ESVG可显著提升风电机组暂态功率输送能力,并一定程度上抑制系统频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失败 暂态过电压 构网控制 储能型静止无功发生器 故障穿越 主动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