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电力系统调频资源与频率时空动态关联分析及分布表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磊 胥国毅 +1 位作者 王程 毕天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106-5118,I0014,共14页
随着风光新能源大量接入,电力系统调频能力降低,系统频率失稳风险增大,频率动态分布特性日益显著。为了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引入风光等新能源参与调频,其控制策略多样化使得频率动态过程愈发复杂,系统频率稳定控制面临极大挑战。对此,... 随着风光新能源大量接入,电力系统调频能力降低,系统频率失稳风险增大,频率动态分布特性日益显著。为了提高系统频率稳定性,引入风光等新能源参与调频,其控制策略多样化使得频率动态过程愈发复杂,系统频率稳定控制面临极大挑战。对此,该文对调频资源与频率分布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一种调频资源的分布表征方法。首先,以两机系统为例,分析调频资源参数对频率分布的影响。进而基于网络方程推导考虑新能源接入下发电机节点与网络节点的频率关系。然后,基于节点间频率关系推导得到节点等效调频参数表达式,利用节点等效调频参数表征调频资源的分布。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文推导结果及表征方法的有效性。表征方法有利于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动态过程分析,也可以为新能源并网及场站频率控制策略参数的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调频参数 频率时空分布 频率动态 调频资源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抽水蓄能集群规划与运营关键问题综述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智 霍超 +5 位作者 郭尊 杨宇轩 荣秀婷 文虎 周明 陈艳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810-5831,I0007,共23页
抽水蓄能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促进大规模绿电高效消纳的重要资源。受资源禀赋限制,部分区域的抽水蓄能呈现集群开发态势。不同于单一抽蓄电站的规划与运营,抽蓄集群开发面临水文-电气强关联的集群特性复杂、支撑新型电力系统... 抽水蓄能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促进大规模绿电高效消纳的重要资源。受资源禀赋限制,部分区域的抽水蓄能呈现集群开发态势。不同于单一抽蓄电站的规划与运营,抽蓄集群开发面临水文-电气强关联的集群特性复杂、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功能需求多样、与新能源基地/区域电网协同规划目标多元等难题。为此,该文从计及水文耦合及电气关联的抽蓄集群运行特点出发,阐释其服务新型电力系统的功能定位;其次,基于传统抽蓄规划方法总结集群规划的挑战;然后,从调峰、调频、调压等多个方面综述抽蓄支撑电力系统运行的研究现状,并回顾抽蓄运营的市场机制和成本疏导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抽蓄集群规划与运行的关键难点,并从集群建模、协同运行、规划决策以及市场运营4个方面对抽蓄集群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新型电力系统下大规模支撑性资源开发与运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抽水蓄能集群 功能定位 协同运行 规划决策 市场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下智能环保电工绝缘材料研究进展
3
作者 查俊伟 张文业 +2 位作者 万宝全 张洪哲 张阳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17-4433,共17页
“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背景下,传统电工绝缘材料在环境兼容性、功能适应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已无法满足高比例新能源和绿色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因此,如何开发兼具高性能、环境友好、智能化及高可靠性的新型电工绝缘... “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背景下,传统电工绝缘材料在环境兼容性、功能适应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已无法满足高比例新能源和绿色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因此,如何开发兼具高性能、环境友好、智能化及高可靠性的新型电工绝缘材料,已成为电力行业亟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该文系统总结了固体、液体和气体三大类电工绝缘材料在智能环保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自修复、可回收、可降解、自诊断、自清除的固体绝缘材料;可再生可降解的液体绝缘材料;以及高性能低碳环保的气体绝缘材料。深入探讨了分子结构设计、动态交联策略、网络结构构建、纳米粒子掺杂、理论模型预测及可控降解等方案对实现智能化和环保化电工绝缘材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机理,总结了当前电工绝缘材料智能化环保化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实现电力系统安全、高效与低碳环保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材料 智能环保 自修复 可回收 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opman算符理论在新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中的应用与挑战
4
作者 郑乐 王子涵 +3 位作者 沈沉 徐式蕴 赵兵 李庚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881-5901,I0011,共22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新能源电源的占比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传统预案式分析模式失配风险加剧。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模式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作为连接响应信息与复杂非线性系...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新能源电源的占比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传统预案式分析模式失配风险加剧。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模式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作为连接响应信息与复杂非线性系统动态特性的桥梁,Koopman算符使得基于量测数据分析复杂大电网特征成为可能,从而为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提供新的研究框架。该文首先对Koopman算符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从电力系统感知、评估和控制3大应用场景出发,分类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工作及关键技术评述,并分析Koopman算符应用的挑战;最后,结合响应驱动式分析与控制的特点和需求,重点阐述Koopman算符在响应驱动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研究中的前景,对其应用场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opman算符 响应驱动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新能源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的用户侧资源应用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林林 陈璨 +2 位作者 胡俊杰 王晨宇 童宇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5-1444,I0011,I0012-I0016,共16页
伴随着传统电力系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和传统机组占比下降导致电力系统灵活性产生缺额。电动汽车、数据中心、P2X(power-to-X)等需求侧资源可以在多时间尺度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是新型电力... 伴随着传统电力系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和传统机组占比下降导致电力系统灵活性产生缺额。电动汽车、数据中心、P2X(power-to-X)等需求侧资源可以在多时间尺度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是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首先描述高比例新能源背景下输电网和配电网在不同时间尺度的灵活性需求,然后对比总结了典型需求侧资源的调节特性与应用实践,研究了需求侧资源在支撑高比例新能源输电网和配电网中运行、规划2个层面多时间尺度灵活性需求的应用场景。最后针对未来需求侧资源的研究重点,从聚合技术、电碳协同优化调控策略、可信调节能力量化和通信与信息交换标准等角度,对支撑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资源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需求侧灵活性 多时间尺度 应用场景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式变速抽蓄机组对新型电力系统多维支撑能力量化方法
6
作者 杨宇轩 周明 +3 位作者 郭尊 张智 王嘉兴 武昭原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16-3127,I0016-I0020,共17页
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难度加大。抽水蓄能具有容量大、运行灵活、绿色高效等优势,能对新型电力系统同时发挥“调节器”和“稳定器”的多维支撑作用。双馈式变速抽蓄机组克服了定速抽蓄难以适应负荷和水头波动的局限,... 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和安全稳定运行难度加大。抽水蓄能具有容量大、运行灵活、绿色高效等优势,能对新型电力系统同时发挥“调节器”和“稳定器”的多维支撑作用。双馈式变速抽蓄机组克服了定速抽蓄难以适应负荷和水头波动的局限,且具有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运行特性,近年来开始投入工程应用。针对尚缺乏变速抽蓄机组运行特性的基础模型,从宽负荷、变效率、变工况、频率支撑4个维度系统性地分析变速抽蓄机组的运行特性,并建立多维支撑能力表征模型;进而考虑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安全性需求,建立量化变速抽蓄机组对电力系统多维支撑能力的优化运行模型,用标准算例和省级电力系统实际算例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同容量定速抽蓄,变速抽蓄对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灵活性均有改善,实际算例中可将新能源消纳率从91.11%提升至9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变速抽水蓄能 多维支撑能力 灵活调节 频率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行域投影理论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协同运行方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天策 李庚银 +2 位作者 王剑晓 魏韡 周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84-2796,共13页
随着新能源逐步成为电力系统的主体,传统电网体系的深层缺陷也日益显露。跨省区资源优化配置困难和分布式能源利用率低等能源协同体系的不足成为制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瓶颈。为此,该文通过基于外割法的可行域投影等值算法刻画区域系统... 随着新能源逐步成为电力系统的主体,传统电网体系的深层缺陷也日益显露。跨省区资源优化配置困难和分布式能源利用率低等能源协同体系的不足成为制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瓶颈。为此,该文通过基于外割法的可行域投影等值算法刻画区域系统可行域,并通过并行伞约束辨识法剔除模型冗余约束,进而提出一种基于投影等值理论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协同运行模式,通过可行域的交互实现各级调度体系间的高效协同,并提出了三种应用场景:配电网/虚拟电厂可行域聚合、省间多通道安全域计算和多时段输配电网协同运行。算例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和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电网规模,从而降低区域电网与调度中心的信息交互量,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可行域 投影等值 协同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场景化特征的电力系统薄弱点两阶段精确辨识方法
8
作者 蒋天伦 刘文霞 +1 位作者 李承泽 曹宇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I0001,共11页
由于场景化特征的差异性会导致电力系统脆弱点的不同,提出一种考虑场景化特征的电力系统薄弱点两阶段精确辨识方法。首先,考虑厂、站内设备毁伤对厂站功能损伤和修复时间影响,设备间可靠性关联关系,以及设备的地理聚集特征,建立子模块... 由于场景化特征的差异性会导致电力系统脆弱点的不同,提出一种考虑场景化特征的电力系统薄弱点两阶段精确辨识方法。首先,考虑厂、站内设备毁伤对厂站功能损伤和修复时间影响,设备间可靠性关联关系,以及设备的地理聚集特征,建立子模块毁伤后果和厂站失能故障集。其次,考虑目标失能区域与预期恢复时间,建立电力系统关键厂站和子模块的两阶段优化辨识模型。进而,针对第一阶段采用KKT条件法并利用大M法将非线性约束做线性化处理,把问题转化成单层混合整数线性模型,利用求解器进行求解。最后,通过IEEE-3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其获得的精确薄弱区域对支持防御者制定不同场景下的防御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防御策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脆弱性 薄弱点辨识 薄弱设备辨识 电力系统场景化特征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增强方法
9
作者 郑乐 刘思远 +3 位作者 周小添 徐式蕴 李宗翰 李庚银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9-2658,I0001,共11页
深度学习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但深度网络初步训练后仍然存在准确率较低、可解释性较弱等问题,模型可能产生违背物理认知甚至十分危险的输出结果。因此,研究面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增强方法... 深度学习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但深度网络初步训练后仍然存在准确率较低、可解释性较弱等问题,模型可能产生违背物理认知甚至十分危险的输出结果。因此,研究面向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深度学习模型智能增强方法,通过对深度判稳模型进行修复提升其准确性和可信度。首先,简单介绍了深度学习模型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中的问题描述和整体框架,并分析了基于模型修复的智能增强理念在整体框架中的集成方法和对提升评估模型准确率的意义。然后,分别介绍重训练、无错误定位微调和含错误定位微调3类常用模型智能增强方法的原理,并结合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特点和要求,以FAMR算法和Arachne算法为例详细解释了无错误定位微调和含错误定位微调两大类模型修复方法的实施细节。之后,在IEEE-39节点系统上设计了算例进行测试与验证,并结合算法的原理和测试结果,对3类模型修复方法进行对比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评估 深度学习 模型修复 智能增强 参数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变流器接口电源电力系统的同调特性分析
10
作者 郑乐 郑佳杰 +2 位作者 阳岳希 杜镇宇 徐衍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8-1667,I0002,共11页
该文研究100%变流器接口电源电力系统的同调特性,对理解不同变流器接口电源经电网的相互作用模式和稳定特性有重要意义。传统同步机系统发生大扰动后,机组通常存在较为固定的相互摇摆模式,但是变流器接口电源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模式尚无... 该文研究100%变流器接口电源电力系统的同调特性,对理解不同变流器接口电源经电网的相互作用模式和稳定特性有重要意义。传统同步机系统发生大扰动后,机组通常存在较为固定的相互摇摆模式,但是变流器接口电源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模式尚无明确结论。目前广泛接入系统的跟网型变流器表现为电流源特性且内阻抗无穷大,故基于转移阻抗的电气距离分析方法不再适用。该文首先分析传统同步机系统同调分析方法的不足;然后,基于转移阻抗的概念提出转移系数及其计算方法,给分析系统同调性和稳定性提供更多的物理见解;最后,通过构建转移系数矩阵分析基于IEEE39节点标准算例系统改造的100%变流器接口电源电力系统,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该文提出的转移系数解决了衡量从系统某处到变流器接口电源电气距离的问题,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100%变流器接口电源电力系统提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接口电源 转移系数 同调分析 电气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天气考虑故障演化的电力系统韧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荣俊杰 周明 +2 位作者 元博 李海峰 武昭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4-1124,共11页
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加剧造成了极端天气发生的频次增多、强度增大,给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愈发严重。电力系统大力发展风/光新能源发电作为缓解温室效应有效手段的同时,也深受极端天气影响。韧性是体现电力系统抵御极端事件、减小故... 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加剧造成了极端天气发生的频次增多、强度增大,给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愈发严重。电力系统大力发展风/光新能源发电作为缓解温室效应有效手段的同时,也深受极端天气影响。韧性是体现电力系统抵御极端事件、减小故障影响并恢复供电的能力,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因此,亟需开展新能源电力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韧性评估研究。以台风作为极端灾害天气代表,提出了一种台风天气下考虑故障演化的电力系统韧性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台风天气下电力系统故障的发展特征,确定了根据系统性能变化曲线及事故链发生概率综合评估系统韧性的整体框架和流程。具体地,考虑台风天气因素对于风电机组和输电线路的影响,提出了考虑不同时间尺度故障的元件及系统状态转移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风机故障对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影响,建立了计及电网元件故障的系统改进随机潮流模型;然后,根据系统潮流分布和线路过载概率计算连锁故障的发生概率;最后,在改进的IEEE 39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极端天气下含风电电力系统的韧性,并为极端天气下含风电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风电 连锁故障 韧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流与需求响应的电力系统两阶段优化调度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新雷 董锴 +3 位作者 崔艳林 林旭 夏雨星 余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0,共10页
风电接入从发电侧降低了电力系统碳排放,而引入需求响应消纳弃风为负荷侧降碳提供了新思路。文中综合考虑风电和需求响应,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提出日前、日内两阶段电网低碳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建立负荷... 风电接入从发电侧降低了电力系统碳排放,而引入需求响应消纳弃风为负荷侧降碳提供了新思路。文中综合考虑风电和需求响应,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提出日前、日内两阶段电网低碳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理论,建立负荷侧的节点碳势模型;其次,将柔性负荷分为可转移负荷和可削减负荷,基于负荷节点碳势模型设计调用这两类负荷降碳的响应机制;然后,建立考虑低碳性和经济性的源荷协调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求解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反馈校正调整日内调度结果。最后,分别通过改进PJM-5节点和IEEE 300系统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文中所提优化调度方法能有效促进柔性负荷消纳风电,减少弃风,同时实现负荷侧降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流 风电 需求响应 优化调度 柔性负荷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级自适应倾斜决策树的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甄永赞 阮程 +2 位作者 胡永强 李宗翰 袁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507-9520,I0001,共15页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故障后暂态功角失稳与暂态电压失稳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现有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导失稳模式辨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存在“黑箱”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分级自适应倾斜决策树的主导失稳模式辨识新方法。采用滑... 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故障后暂态功角失稳与暂态电压失稳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现有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导失稳模式辨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存在“黑箱”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分级自适应倾斜决策树的主导失稳模式辨识新方法。采用滑窗轨迹簇特征构造法来捕获电气量时序响应信息,提升模型训练速度、泛化能力与鲁棒性。辨识模型构建上,使用融合支持向量机决策面的倾斜决策树分类模型建立主导失稳模式与特征量间的映射关系,以多维特征的非线性组合来增强传统决策树内部节点分支能力,提升辨识精度。方法第一阶段进行稳定性评估,并引入代价敏感机制降低失稳工况错判风险;第二阶段进行主导失稳模式辨识。此外,利用一种分级自适应策略来提高样本辨识速度,并进一步减少错判。所生成辨识规则由多项式表征,并能够挖掘多组合特征与主导失稳模式间的关联关系。暂态功角失稳-电压崩溃系统算例及万节点标准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基于人工智能进行主导失稳模式辨识与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失稳模式 滑窗轨迹簇特征 倾斜决策树 分级自适应 辨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入新能源大基地汇集系统的柔直换流站低电压穿越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昊霖 贾科 +2 位作者 毕天姝 钮厚敏 李伟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9-770,共12页
当新能源大基地经柔直送出系统的汇集线路发生故障时,柔性直流换流站可能由于过电流闭锁导致连接的新能源全部脱网。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在考虑新能源并网换流器控制特性的基础上,对柔性直流换流站低电压穿越控制期间保留电压外环的必... 当新能源大基地经柔直送出系统的汇集线路发生故障时,柔性直流换流站可能由于过电流闭锁导致连接的新能源全部脱网。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在考虑新能源并网换流器控制特性的基础上,对柔性直流换流站低电压穿越控制期间保留电压外环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分序限流与等效阻抗法的汇集系统低电压穿越方法,通过正负序分离处理外环输出的参考电流,进而转换到三相坐标系下,以实现对每相的输出电流的独立处理,解决了不对称故障暂态期间故障相电流越限的问题;同时利用等效阻抗法自适应修正外环电压的参考值,避免了内环限流环节生效后,外环控制因饱和而退出的弊端,从而防止故障稳态期间柔直换流站过电流闭锁。在PSCAD中搭建了新能源基地接入柔性直流换流站的交流汇集系统的精细化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大基地 汇集系统 低电压穿越 等效阻抗法 内环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送出系统强度提升的电压等级选取和拓扑改进方法
15
作者 赵成勇 张思劼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02-3313,I0079-I0083,共17页
针对我国沙戈荒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集中、分布范围广的场景,研究了减小交流电气距离、提升系统强度的方法。首先,探寻了电气距离和新能源容量、电压等级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电压等级下的临界传输距离。然后,依据短路电流计算,得出不同电... 针对我国沙戈荒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集中、分布范围广的场景,研究了减小交流电气距离、提升系统强度的方法。首先,探寻了电气距离和新能源容量、电压等级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电压等级下的临界传输距离。然后,依据短路电流计算,得出不同电压等级下的新能源临界装机容量。在此基础上,计及电气距离和经济性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基地送端电网网架汇集电压等级的选取方法。为进一步实现系统强度提升,提出一种分团组网、正负极直流分址建设的新型拓扑结构。最后,建立了典型场景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电压等级选取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在PSCAD/EMTDC中搭建正负极同址布置和正负极分址建设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戈荒区域 多电压等级 分址建设 高压直流输电 功率传输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分布熵的新能源基地汇集系统线路相似度保护
16
作者 刘昊霖 贾科 +2 位作者 毕天姝 李再男 张旸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514-5525,共12页
新能源大基地通过直流输电外送时,因为风光汇集线路两侧均为电力电子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幅值受限、相位受控且波形畸变,导致差动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存在拒动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在分析不同控制策略下柔直换流站和新能源并网... 新能源大基地通过直流输电外送时,因为风光汇集线路两侧均为电力电子电源,提供的短路电流幅值受限、相位受控且波形畸变,导致差动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存在拒动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在分析不同控制策略下柔直换流站和新能源并网变流器故障特征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时两侧电流的波形特征的差异,提出基于时域分布熵比较的保护新原理。在RTDS硬件在环实验平台中搭建了经柔直换流站送出的新能源大基地汇集系统测试平台,不同场景测试结果证明所提保护可以在故障后10 ms以内正确地判断各种故障类型,具有良好的耐过渡电阻和耐噪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故障特征 时域分布熵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频测量阻抗的新能源并网系统次/超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
17
作者 徐衍会 李佳晏 +2 位作者 李文韬 田鑫 张玉跃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601-4613,共13页
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宽频振荡事件频发,尤其是次/超同步振荡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由于宽频量测装置尚未广泛应用,现有基于宽频量测信息的振荡源定位方法难以适用。因此,该文研究基于工频测量阻抗的次/超同步振... 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宽频振荡事件频发,尤其是次/超同步振荡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由于宽频量测装置尚未广泛应用,现有基于宽频量测信息的振荡源定位方法难以适用。因此,该文研究基于工频测量阻抗的次/超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首先推导了次/超同步分量存在时工频电压电流的动态响应过程,揭示了次/超同步振荡发生时工频量的变化规律;然后针对振荡阈值难以准确获取的问题,构造多场景下的振荡训练样本集,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获取了振荡阈值的函数表达式,形成基于工频测量阻抗的次/超同步振荡源定位判据;最后依据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典型拓扑结构搭建时域仿真模型,构建测试数据集并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运行工况有较好的适应性,在新能源并网系统中能够实现次/超同步振荡源的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超同步振荡 振荡源定位 支持向量机 工频测量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背景下电力装备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庆民 于万水 +2 位作者 刘超 魏凡朔 王健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6-4162,共17页
电力装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是能源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为此系统梳理了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分析了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基本理论,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标准体系与数据库发展现状,总结了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评价的基... 电力装备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量化与评价是能源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环节。为此系统梳理了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分析了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基本理论,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标准体系与数据库发展现状,总结了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量化与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框架,针对关键发电、变电装备开展案例研究并提出碳减排技术路径。结果表明,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新能源发电装备的碳足迹主要源于原材料获取和生产制造等上游环节;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变电装备的碳足迹主要集中在使用阶段,损耗电量和六氟化硫逸散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进一步提出电力装备产品碳足迹评价面临的5个关键挑战:构建适用于电力装备的碳足迹标准体系、完善跨产业链碳足迹数据库、开发电力装备精细化碳足迹量化方法、深化多工况运行动态碳排放特性研究、探索碳足迹国际互认路径。该文为电力装备碳足迹认证和低碳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助力电力行业“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 电力装备 生命周期评价 产品碳足迹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艳波 刘镇湘 +4 位作者 田昊欣 司杨 陈晓弢 李春来 陈晓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16-3030,I0014,共16页
发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对于探索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推进能源交通一体化系统发展具有先导意义和引领作用。构建高效能、高弹性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对于探索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推进能源交通一体化系统发展具有先导意义和引领作用。构建高效能、高弹性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成为践行“双碳”战略和“交通强国”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介绍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典型构成,并构建这一领域的研究框架;进而从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优化规划、能量管理及运行控制3个层面分析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接着,对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组网方案进行探索;最后,对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 能源交通一体化 优化规划 能量管理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碳捕集技术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多能源系统高自洽率运行方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敞 李雪健 +2 位作者 薛翔宇 刘然 陈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新能源接入带来的源荷失衡和恶劣天气带来的极端用能场景给能源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多能源系统高自洽率运行方式,该方式在实现系统安全供能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碳排放。首先,在涵盖电、热、冷、天然气、氢气... 新能源接入带来的源荷失衡和恶劣天气带来的极端用能场景给能源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多能源系统高自洽率运行方式,该方式在实现系统安全供能的同时也可以降低碳排放。首先,在涵盖电、热、冷、天然气、氢气五种能源的能源转换设备基础上,构建了每一种负荷均至少有两种供能路径的服务区多能源系统模型;其次,基于五种能源形式的功率平衡、多能耦合设备额定运行条件、自洽系统储能安全限值等约束研究了服务区高自洽率运行方式,综合考虑能源自洽率和碳排放来设定目标函数,给出了基于弗洛伊德算法的系统优化运行方法;最后,以我国西南某高速公路服务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优化运行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服务区 多能源系统 高自洽率 碳捕集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