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接型IGBT芯片动态特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1
作者 彭程 李学宝 +4 位作者 曹子楷 顾妙松 唐新灵 赵志斌 崔翔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100,共10页
压接型IGBT器件内部具有复杂的电-热-力环境,直接影响了其内部IGBT芯片的动态特性,进而决定了整个器件的安全工作能力。为此,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压接型IGBT芯片动态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获得电-热-力综合影响下压接型IGBT芯片... 压接型IGBT器件内部具有复杂的电-热-力环境,直接影响了其内部IGBT芯片的动态特性,进而决定了整个器件的安全工作能力。为此,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压接型IGBT芯片动态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全面获得电-热-力综合影响下压接型IGBT芯片的动态特性,利用所研制的具有多因素解耦、灵活调节能力的双脉冲实验平台,针对一款3.3kV/50A压接型IGBT芯片,测量获得了不同母线电压、负载电流、驱动电阻、温度及机械压力下的双脉冲实验波形。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双脉冲波形的影响规律,对比了不同影响因素对IGBT动态特征参数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母线电压主要影响关断过程,负载电流、驱动电阻和温度主要影响开通过程,机械压力对开通关断过程的影响很小,研究结果对IGBT芯片建模及压接型IGBT器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接型IGBT芯片 动态特性 双脉冲实验平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10 kV配电网电流保护失配问题的整定优化方案 被引量:4
2
作者 栾琨 戴志辉 史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5-166,共12页
针对现有辐射型配电网多级电流保护因速动段保护范围重合而引起的保护误动问题,提出一种电流保护整定优化方案。首先以配电网整体故障切除时间最短、保护灵敏度最高、故障影响负荷最少等为目标函数,考虑上下级线路保护配合等约束条件,... 针对现有辐射型配电网多级电流保护因速动段保护范围重合而引起的保护误动问题,提出一种电流保护整定优化方案。首先以配电网整体故障切除时间最短、保护灵敏度最高、故障影响负荷最少等为目标函数,考虑上下级线路保护配合等约束条件,建立保护整定优化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含约束的多目标骨干粒子群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求解、分析最优解特征并得到最终优化定值。其次,针对特定拓扑优化筛选后无最终优化定值的“死区”问题,提出加入主干线分段断路器位置优化的解决方案。最后,在Matlab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解决保护失配问题并适应不同配电网结构,有效提升配电网保护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多目标优化 骨干粒子群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大量DPVS的配电网反时限电流保护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兴杰 邬旭东 王凯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1-238,共8页
随着大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DPVS)的接入,配电网线路故障电流分布将产生很大变化,这对装有反时限电流保护的配电网线路产生较大影响。对DPVS提供的故障电流特性及DPVS不同时被切除进行分析,结合大量DPVS接入对配电网反时限电流保护时... 随着大量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DPVS)的接入,配电网线路故障电流分布将产生很大变化,这对装有反时限电流保护的配电网线路产生较大影响。对DPVS提供的故障电流特性及DPVS不同时被切除进行分析,结合大量DPVS接入对配电网反时限电流保护时间配合影响研究,提出新的反时限电流保护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变化电流进行微分求和,比较前后获得的相关数据最终确定最短跳闸时间,以增强配电网对大量DPVS接入的适应性。最后基于PSCAD/EMTDC平台进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DPVS) 配电网 故障特性 反时限电流保护 PSCAD/EMTDC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钉扎分布原则的改进热力学磁滞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希蔚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162-5169,共8页
热力学磁滞模型由于能从物理意义出发对材料磁化特征进行准确建模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针对传统热力学磁滞模型在不饱和情况下建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性材料钉扎分布原则的改进热力学模型。在引入少量钉扎点(材料制备过程中产... 热力学磁滞模型由于能从物理意义出发对材料磁化特征进行准确建模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针对传统热力学磁滞模型在不饱和情况下建模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磁性材料钉扎分布原则的改进热力学模型。在引入少量钉扎点(材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晶格缺陷表现为材料磁化过程中受到的钉扎作用)的前提下,所提模型满足磁滞回线在宽磁密范围内的求解精度。首先,将磁滞过程与力学等效装置的作用过程作类比,讨论外加磁场强度与各钉扎点对应可逆磁场强度间的关系,并通过矫顽力随外加磁场强度峰值的变化趋势确定不同峰值磁场强度下的钉扎分布密度。在给定钉扎个数情况下,根据钉扎分布密度与外加磁场强度峰值确定钉扎场强及对应权重,从而求解可逆磁场强度,为磁滞回线的构建提供输入参量。通过将基于所提磁滞模型、原始热力学磁滞模型的仿真结果分别与测量结果作对比,验证改进热力学磁滞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磁密 磁滞回线 钉扎分布 可逆磁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凝结水节流的火电机组AGC控制优化方法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吉臻 王耀函 +1 位作者 曾德良 陈彦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6918-6925,共8页
近年来电网对火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响应能力提出日益严苛的要求。针对火电机组快速变负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凝结水节流的AGC负荷控制策略。设计协调补偿系统对机炉侧和节流侧功率控制进行解耦,基于锅炉热量... 近年来电网对火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响应能力提出日益严苛的要求。针对火电机组快速变负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凝结水节流的AGC负荷控制策略。设计协调补偿系统对机炉侧和节流侧功率控制进行解耦,基于锅炉热量信号计算节流功率增量定值,基于节流功率反馈模型对机炉侧负荷控制补偿。在源网联合仿真平台上对改进的AGC响应控制策略进行仿真评估,结果证明,该策略能够在连续稳定控制凝结水节流系统的同时,有效改善火电机组AGC考核指标和控制性能标准(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CPS)考核指标,提高火电机组参与电网AGC调节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水节流 AGC调节 锅炉热量信号 热力学分析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口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接口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洋 肖湘宁 +1 位作者 陶顺 陈鹏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1-240,共10页
建立混合仿真机电系统多端口接口等效电路模型,给出等值阻抗,求取及正、负序阻抗不等情况下的修正方法。详细分析多端口下混合仿真误差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戴维南电动势预估、变步长交互等精度改善技术。采用端口解耦处理与基于自... 建立混合仿真机电系统多端口接口等效电路模型,给出等值阻抗,求取及正、负序阻抗不等情况下的修正方法。详细分析多端口下混合仿真误差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戴维南电动势预估、变步长交互等精度改善技术。采用端口解耦处理与基于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的端口聚合方法,克服了端口数目增多带来的接口建模维数灾问题。基于RTDS实时仿真平台,设计了以RTDS/CBuilder自定义模块作为接口形式的多端口接口实现方案。最后,分别搭建了某区域电网验证系统与某地区含7回直流的复杂交直流电网应用系统,进行典型案例测试,对比全电磁仿真结果,验证了多端口接口模型与接口实现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仿真 接口 多端口 CBuilder 误差机理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电压稳定分岔点的直接识别算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万凯遥 姜彤 +1 位作者 冯卓诚 陈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6548-6556,共9页
高效准确地识别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极限诱导动态分岔(limits induced dynamic bifurcation,LIDB)、极限诱导静态分岔(limitsinducedstaticbifurcation,LISB)以及鞍结分岔(saddle node bifurcation,SNB)是不易的任务,该文提出一种LIDB,L... 高效准确地识别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极限诱导动态分岔(limits induced dynamic bifurcation,LIDB)、极限诱导静态分岔(limitsinducedstaticbifurcation,LISB)以及鞍结分岔(saddle node bifurcation,SNB)是不易的任务,该文提出一种LIDB,LISB以及SNB的直接识别算法。基于直接计算SNB的边界导数法(boundary derivative direct method,BDDM)收敛过程逼近平衡解流形的特性,给出预测越限参数及直接定位贴合实际系统运行状态的LIDB与LISB的数学模型及LIDB/LISB的区分逻辑。所构建的算法不存在BDDM、崩溃点法等直接类方法无法计算LIDB/LISB的关键问题,且可避免原对偶内点优化算法丢失LIDB信息和触发的限制可能与标准连续潮流(continuation power flow,CPF)不一致的弱点。相较于CPF,所提算法避免了非关键运行点的计算,降低了计算量。最后,采用IEEE14以及IEEE118标准节点系统进行验证,证明所提算法的准确性及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 鞍结分岔 极限诱导分岔 直接法 连续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流器限流与GSC电流的双馈风力发电机暂态全电流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增平 李菁 +2 位作者 郑涛 赵萍 杨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4123-4135,共13页
目前在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短路暂态特性研究中,未充分考虑变流器限流与网侧变流器(GSC)电流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两种因素,推导了包含定子电流与GSC电流的DFIG暂态全电流精细化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转子电流矢量变化轨迹,... 目前在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短路暂态特性研究中,未充分考虑变流器限流与网侧变流器(GSC)电流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两种因素,推导了包含定子电流与GSC电流的DFIG暂态全电流精细化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转子电流矢量变化轨迹,给出了转子电流峰值估算公式,量化了变流器励磁状态与撬棒保护投入状态的边界条件;考虑限流环节推导了DFIG最大稳态短路电流的具有普适性的估算公式。结合仿真试验与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的精确性。所得结论可为优化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及发电机参数提供理论参考,为与风电场相关联的开关及断路器的容量校核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发电机 变流器控制 短路电流 低电压穿越 测试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位移电流的部分电感计算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倪筹帷 赵志斌 崔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181-5187,共7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开路导体的部分电感计算方法。导体的电感值和磁场能量密切相关,而现有部分电感理论在计算开路导体时,会得到与能量法不一致的结果。该文所提方法在现有的部分电感理论基础上,考虑了导体两端电荷积累产生的位移电流所带... 提出了一种针对开路导体的部分电感计算方法。导体的电感值和磁场能量密切相关,而现有部分电感理论在计算开路导体时,会得到与能量法不一致的结果。该文所提方法在现有的部分电感理论基础上,考虑了导体两端电荷积累产生的位移电流所带来的影响。解析分析证明位移电流部分会显著影响矢量磁位A的计算,进而影响部分电感的计算结果。数值仿真表明此方法获取的电感值和能量法完全吻合,而现有方法则有明显偏差。同时,所提方法也可以用于回路导体的电感计算,位移电流的影响会在导体连接处相互抵消,因此与现有方法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电感 位移电流 矢量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外部系统各序等值及实现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洋 肖湘宁 +2 位作者 陶顺 陈鹏伟 房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71-76,共6页
为了准确模拟外部系统各序等值阻抗,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的多端口外部等值电路模型并给出其实现方法。该方法基于电流补偿的原理,通过计算外部系统等值的瞬时注入电流,解决了正负序等值阻抗不相等引起的不对称节点... 为了准确模拟外部系统各序等值阻抗,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的多端口外部等值电路模型并给出其实现方法。该方法基于电流补偿的原理,通过计算外部系统等值的瞬时注入电流,解决了正负序等值阻抗不相等引起的不对称节点导纳矩阵的求解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单纯电压源等值方式相比,该方法可以体现外部系统各序等值阻抗,并且可以方便地扩展到多个端口,适合进行电磁侧发生非对称故障之后的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仿真 外部系统 三序 等值 P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关不确定性的环网静态电压稳定极限二阶锥优化迭代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昌 姜彤 万凯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82-1691,共10页
静态电压稳定极限(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limit,SVSL)是电压稳定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将导致SVSL的波动。基于二阶锥优化(second order coneprogramming,SOCP),该文提出一种迭代算法,可用于跟踪环网SVSL... 静态电压稳定极限(static voltage stability limit,SVSL)是电压稳定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将导致SVSL的波动。基于二阶锥优化(second order coneprogramming,SOCP),该文提出一种迭代算法,可用于跟踪环网SVSL或PV曲线的波动区间。首先提出扩展二阶锥最优潮流模型,表明能够通过一系列SOCP计算环网SVSL。然后,基于扩展二阶锥最优潮流模型,采用平行多面体非概率凸模型描述相关不确定性,建立max-min和min-min两个双层优化模型计算SVSL波动区间上、下限。提出通过二阶锥优化、线性优化交替优化原变量和对偶变量的方法求解该模型。最后,在多个IEEE标准系统上对所提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其他区间方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具备通用性的同时,也具备更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稳定 锥优化 凸松弛 不确定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电压方程拆解的交替迭代潮流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卓诚 姜彤 +1 位作者 万凯遥 蔡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75-1681,共7页
为提升潮流计算的收敛性与鲁棒性,提出一种双子网交替迭代潮流算法。该算法对网络节点电压方程进行拆解,得到PQ子网与PV子网的网络方程。根据节点特征,分别采取高斯法与牛顿法求解PQ子网与PV子网。利用子网间的耦合关系交替迭代求解子... 为提升潮流计算的收敛性与鲁棒性,提出一种双子网交替迭代潮流算法。该算法对网络节点电压方程进行拆解,得到PQ子网与PV子网的网络方程。根据节点特征,分别采取高斯法与牛顿法求解PQ子网与PV子网。利用子网间的耦合关系交替迭代求解子网潮流,进而完成对原网潮流的计算。与高斯–赛德尔法进行对比,论证了所提算法收敛性能的优越。在不同规模的标准算例系统中测试算法并与多种潮流算法相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收敛性更好,对迭代初值的选取具备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计算 病态潮流 鲁棒性 初值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