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奇台绿洲不同耕作年限荒漠灰钙土无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彭康 张飞飞 +1 位作者 邵志东 张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荒漠灰钙土是天山北麓地带性土壤,富含碳酸盐和硫酸钙,是优质土地后备资源。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奇台绿洲不同耕作年限(<3 a、10 a、20 a、30 a、>40 a)荒漠灰钙土无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 荒漠灰钙土是天山北麓地带性土壤,富含碳酸盐和硫酸钙,是优质土地后备资源。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奇台绿洲不同耕作年限(<3 a、10 a、20 a、30 a、>40 a)荒漠灰钙土无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壤无机碳与土壤理化参数间的关系,特别是石膏对土壤无机碳的增汇作用。结果表明:①耕作层和犁底层的无机碳,对人类活动十分敏感。土壤无机碳随耕作年限先降低后升高,在耕作后的前10 a迅速下降表现为碳源,而后逐渐上升超过初始含量重新转为碳汇,耕作>40 a后土壤无机碳含量较耕作<3 a增加超过10 g·kg^(-1);②土壤无机碳的稳定性同位素δ^(13)C随着耕作年限的增加持续负向偏移,表现出具有截存现代大气CO_(2)的潜力;③荒漠灰钙土中含有极易风化且储量可观的石膏,为次生碳酸盐淀积提供了大量的钙源,这些Ca2+含量决定了研究区土壤无机碳库最终的储量大小。综上说明,富含石膏的荒漠灰钙土耕作后,具有较强的土壤无机碳增汇潜力,重视和准确估算这部分碳增汇潜力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灰钙土 土壤无机碳 耕作年限 次生碳酸盐 碳汇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的新疆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董雯 刘志辉 朱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6-311,共6页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是以水资源供需分析为基础,采用水文长系列模拟计算方法,优先满足重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用水,体现了面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思想。所采用的配置...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是以水资源供需分析为基础,采用水文长系列模拟计算方法,优先满足重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用水,体现了面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思想。所采用的配置模型是由系统集合、参数、变量、目标函数、平衡方程及约束条件、数据库等组成,将流域系统网络图构成的水传输拓扑关系、需水数据、工程参数、调度规则、方案组合等作为模型的输入,利用世界银行和美国GAMS公司研制的通用数学模型系统(GAMS)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计算。通过运行艾比湖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进行水资源配置分析并提出推荐方案,为艾比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决策提供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合理配置 生态 艾比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与预测 被引量:31
3
作者 雷亚君 张永福 +2 位作者 张敏惠 梁雪梅 邵新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150,共9页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引入水资源负载指数,对新疆2005—2014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2015—2025年的生态赤字/盈余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新疆历年水资源生态... 根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引入水资源负载指数,对新疆2005—2014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2015—2025年的生态赤字/盈余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新疆历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大于水资源承载力,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从2005年的-7.83×10~7hm^2下降至2013年的-9.06×10~7hm^2,水资源开发率很低;(2)2005—2014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均呈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承载力呈上下波动状态,生产用水生态足迹在三个水资源账户中比例最大,远远超出其它两部分,占总水资源足迹的95.86%;(3)水资源负载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水资源的利用程度逐渐加强,2005—2012年负载指数在2~5之间,表明新疆水资源利用程度中等;2013—2014年负载指数在5~10之间,表明新疆水资源利用程度高,开发条件困难;(4)新疆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匀的状态,南疆、北疆、东疆差异较大,南疆、北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均大于东疆,而南、北疆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则小于东疆;(5)对2015—2025年水资源进行预测,新疆水资源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而且水资源生态赤字呈逐年减小的趋势,水资源生态赤字越来越严重,今后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在利用中提高节水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水资源负载指数 水资源生态赤字 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0年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侯君英 孙勇猛 +2 位作者 孟优 王刚 刘亚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327-329,共3页
根据1990、1999和2010年3期遥感数据获取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的数据,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9年由于草地和水域的转移面积减少的负贡献,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下降,区域... 根据1990、1999和2010年3期遥感数据获取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的数据,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9年由于草地和水域的转移面积减少的负贡献,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下降,区域环境质量下降;1999~2010年耕地和草地转入面积增加的贡献,使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上升,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近20年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明显,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指数上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势上升,环境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生态环境效应 吐鲁番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于田绿洲2015年农业景观要素水足迹计算 被引量:7
5
作者 黄秀艳 师庆东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115,共5页
水足迹是评价一个地区水资源利用模式以及消费模式的新方法,是目前生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水足迹理论,从农、林、牧、渔四个方面对2015年于田县农业景观要素的虚拟水含量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如下:(1)于田县小麦虚拟水总量最多,占于... 水足迹是评价一个地区水资源利用模式以及消费模式的新方法,是目前生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水足迹理论,从农、林、牧、渔四个方面对2015年于田县农业景观要素的虚拟水含量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如下:(1)于田县小麦虚拟水总量最多,占于田县总需水量的28.35%,说明小麦为于田县的主要种植作物;(2)于田县主要农业要素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大小排序为棉花>小麦>葵花>苜蓿>玉米>薯类>葡萄>蔬菜>果用瓜;(3)2015年于田县总灰水足迹为66.8万m3,棉花无论是总灰水足迹还是单位质量灰水足迹都最大;(4)于田县农业景观要素水足迹中,种植及畜牧业生产水足迹分别为:2.31及3.13亿m3,二者消费水足迹共为2.27亿m3;(5)从于田县城乡居民消耗农畜产品来看,除禽肉、奶类及水产品外,乡村居民消耗均高于城镇居民消耗。本文旨在为于田县水资源的可调蓄性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县 荒漠绿洲 水足迹 虚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1年新疆库鲁斯台草原动态遥感监测变化分析
6
作者 刘亮 彭建 +5 位作者 李刚勇 韩万强 刘玉佳 关靖云 刘程才 郑江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0-240,共11页
【目的】监测新疆库鲁斯台草原近12年动态变化状况,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新疆库鲁斯台草原2010~2021年Landsat影像,计算7种植被指数,基于野外实测草地高度、盖度及生物量数据构建草地退化指数(Grasslan... 【目的】监测新疆库鲁斯台草原近12年动态变化状况,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新疆库鲁斯台草原2010~2021年Landsat影像,计算7种植被指数,基于野外实测草地高度、盖度及生物量数据构建草地退化指数(Grassland degradation index,GDI),建立基于最优植被指数和GDI的库鲁斯台草原草地退化反演模型;并对库鲁斯台草原草地退化状况进行分等定级,从草地退化等级、变化方向及变化强度综合分析库鲁斯台草原动态变化。【结果】(1)地上生物量、覆盖度及高度3个指标在草地退化监测中的权重由大到小为覆盖度(37.6%)>地上生物量(34.3%)>高度(28.1%)。(2)7种植被指数中NDVI与GDI相关性最高,R^(2)为0.854,基于NDVI的草地退化监测模型为GDI=0.860×NDVI+0.038。(3)2010~2021年库鲁斯台草原重度退化面积有所减少,变化方向主要以退化恢复型和未变化型为主,退化增强型面积为减少趋势,变化强度主要为无变化强度及慢速变化强度。【结论】近12年新疆库鲁斯台草原退化过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监测 植被指数 监测模型 库鲁斯台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MOP-PLUS模型的库车市LUCC趋势与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7
作者 路甜甜 郭玉川 +3 位作者 姚磊 王会静 白运保 张子惠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7-60,共14页
探究干旱区典型绿洲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设置经济、生态、景观生态安全、可持续(MOP)4种情景,预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趋势,评价2030年景观生态安全,以期缓解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基于199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 探究干旱区典型绿洲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设置经济、生态、景观生态安全、可持续(MOP)4种情景,预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趋势,评价2030年景观生态安全,以期缓解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基于199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网格等方法构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以揭示库车市近30 a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并通过耦合MOP-PLUS模型预测库车市2030年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90-2020年,研究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草地、水域面积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地类转换主要集中于耕地、草地与未利用地;景观生态安全值(ESI)空间集聚状态明显,但集聚程度有所下降,景观生态安全等级以中等、较高、高生态安全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60.15%~64.87%;相较于2020年,2030年4种情景下的ESI变化幅度较大,主要集中于南部人口聚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PLUS多情景模拟 库车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希瑞 张永福 +1 位作者 董煜 马丽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166,共6页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规划的实施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影响规划实施评价的因素包括对社会影响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完成性指标等...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规划的实施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针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影响规划实施评价的因素包括对社会影响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完成性指标等8个方面;建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评价模型,其中因素权重的确定采用特尔菲(Delphi)法。在对新疆阿克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数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规划实施评价的结果分为5个质量等级。利用上述原理与方法对阿克苏市1996~2006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其最终得分为77.66分。表明现行规划执行情况较好。但社会影响度指标、限制性上限指标和限制性下限指标得分较低。最后总结了阿克苏市在上一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实施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化肥利用的空间特征及增产潜力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西玫 熊黑钢 赵明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4,共5页
根据1989~2005年新疆各地州农用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区域划分,并运用回归分析计算出各区域化肥的顷均施用量和增产效率。结果表明:根据施用化肥情况可将新疆分为3大区域,即低施肥量地... 根据1989~2005年新疆各地州农用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区域划分,并运用回归分析计算出各区域化肥的顷均施用量和增产效率。结果表明:根据施用化肥情况可将新疆分为3大区域,即低施肥量地区,平均施肥量115.88kg·hm-2,增长量5.78kg·hm-2·a-1;中施肥量地区,平均施肥量175.93kg·hm-2,增长量10.41kg·hm-2·a-1;高施肥量地区,平均施肥量219.59kg·hm-2,增长量11.22kg·hm-2·a-1。这3个地区的单位面积施肥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中施肥量地区的化肥增产效率[kg(粮食)·kg-1(化肥)]居新疆最高,为21.45;低施肥量地区的化肥增产率为13.88;高施肥量地区的化肥增产效率为10.80,为新疆最低;但3个地区的化肥增产效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应重点加强中、低施肥量地区的施肥强度,以发挥其最大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化肥 施肥量 增产效率 增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融雪洪水特征分析及防洪措施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陆智 刘志辉 闫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56-258,261,共4页
对新疆融雪洪水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融雪洪水的形成机理、发生发展过程不同于其他类型洪水,融雪洪水具有其独自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洪水出现时间相对集中,规律性强;②洪水持续时间长,洪峰宽缓;③洪水量级多变,相差... 对新疆融雪洪水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融雪洪水的形成机理、发生发展过程不同于其他类型洪水,融雪洪水具有其独自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洪水出现时间相对集中,规律性强;②洪水持续时间长,洪峰宽缓;③洪水量级多变,相差极大;④昼夜变化明显;而积雪深度、热力条件、降水状况等对其产生直接影响,是影响洪水形成的主要因子。文章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洪措施,对新疆融雪洪水的防治以及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雪洪水 防洪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奇台县化肥施用量变化及其与粮食单产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明燕 熊黑钢 陈西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8,共4页
根据新疆奇台县1989~2005年化肥施用量和粮食单产数据,采用趋势线法分析了该县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的时间序列变化,并采用相关分析对化肥施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奇台县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受粮食价格及化肥价格变化... 根据新疆奇台县1989~2005年化肥施用量和粮食单产数据,采用趋势线法分析了该县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的时间序列变化,并采用相关分析对化肥施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奇台县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受粮食价格及化肥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从1989年的65.65kg·hm-2上升到最大值1998年的196.6kg·hm-2后下降,整个时间序列曲线呈抛物线状,且N、P、K施用比例较为合理,为促进粮食增产发挥了作用。1989~2005年粮食单产与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施肥量的增加,粮食单产也趋于增加,当化肥施用量达到170kg·hm-2时,再增加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的增产效果已不明显。因此,该县今后在粮食种植过程中应防止过量施肥,推广科学施肥,以更大程度地提高粮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台县 化肥施用量 粮食产量 时间序列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效益评价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8
12
作者 柴政 玉米提.哈力克 +2 位作者 王金山 蔡福燕 罗淑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16-920,共5页
胡杨是塔里木河流域唯一的成林树种,也是世界上古老而珍贵的植物。通过不同角度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甚至在人类和社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 胡杨是塔里木河流域唯一的成林树种,也是世界上古老而珍贵的植物。通过不同角度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甚至在人类和社会的健康及可持续发展中也发挥着巨大功能。但是由于近50年来人类活动的干扰,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面积日益减少,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应该适时生态输水、退耕还林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保护下游日益萎缩的胡杨林,保持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胡杨林 生态效益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退化成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燕 玉米提.哈力克 +1 位作者 汪飞 罗淑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塔里木河下游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属红色生态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了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河道断流近30年,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水质不断恶化,植被大量枯死,尤其是胡杨大量死亡,"绿色走廊&qu... 塔里木河下游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属红色生态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了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河道断流近30年,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水质不断恶化,植被大量枯死,尤其是胡杨大量死亡,"绿色走廊"濒临衰亡,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研究总结了输水前下游生态退化的状况,分析得出了造成其生态退化的主要成因是自然和人为活动,并提出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生态退化成因 保护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的阿勒泰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伟斌 王晓丽 +2 位作者 逄淑女 姚坤 师庆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以阿勒泰为研究区,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0 000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进行遥感影像的精确解译,应用1990和2000年TM的合成影像解译结果,并且参照该地区的地形图...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以阿勒泰为研究区,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0 000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进行遥感影像的精确解译,应用1990和2000年TM的合成影像解译结果,并且参照该地区的地形图、植被覆盖图和实地GPS景观照片库验证了分类的典型区域。基于GIS(ArcGIS9.2)对阿勒泰地区近10年来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计算了研究区景观面积、斑块个数、平均斑块面积、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破碎度景观生态指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以看出,1990到2000年间的森林、草地、湿地依次减少3.12%、1.75%、0.21%,而水体和农田分别增加4.03%、11.7%。因此,生态价值比1990年都有明显变化,表明了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和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地区 3S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化肥投入量与粮食增产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晋娟 瓦哈甫.哈力克 史帝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02-306,共5页
随着新疆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新疆1980-2004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变化,求出相应的单位播种面积可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以... 随着新疆人口不断增长,对粮食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新疆1980-2004年化肥施用量和作物产量,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变化,求出相应的单位播种面积可能达到的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新疆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增产潜力。并为保证新疆的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新疆粮食单产与单位面积施肥量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粮食单产还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增施化肥的增产效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粮食 化肥 增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开垦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文娟 熊黑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4-227,共4页
根据新疆开垦河水文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利用方差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Mann-Kendall秩次检验法等,分析了开垦河径流的分配和年际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开垦河径流年内分配较均匀;43 a的径流统计中,83.7%的年份径流集中度>50%,表明... 根据新疆开垦河水文站的多年实测径流资料,利用方差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Mann-Kendall秩次检验法等,分析了开垦河径流的分配和年际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开垦河径流年内分配较均匀;43 a的径流统计中,83.7%的年份径流集中度>50%,表明径流补给来源以雨水和高山冰雪(季节性积雪)融水为主。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占高山冰雪融水量和雨水量总和的比重在逐年增加。流域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最大径流量出现在6月,且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逐渐增加。同时,春季径流量高于冬季。径流量年际变化平缓,呈微弱上升趋势,年径流变差系数仅为0.23;径流量代际变化特征明显,20世纪80年代由枯水期转向丰水期,但未发生突变;流域年径流量有较明显的周期成分,其显著周期为3,14,16,19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垦河流域 径流 年内分配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E平台形态学变换的枣树种植面积提取——以麦盖提县为例
17
作者 王永东 尼格拉·吐尔逊 +2 位作者 郑江华 王蕾 罗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3,共11页
【目的】准确的枣树种植面积提取与空间分布制图对于枣树种植区的管理极为重要,麦盖提县是新疆主要的枣树种植区,通过遥感技术快速提取枣树种植面积对麦盖提县的农业发展和相关辅助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遥感云计算平台探索遥感卫星... 【目的】准确的枣树种植面积提取与空间分布制图对于枣树种植区的管理极为重要,麦盖提县是新疆主要的枣树种植区,通过遥感技术快速提取枣树种植面积对麦盖提县的农业发展和相关辅助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遥感云计算平台探索遥感卫星影像与“膨胀”“腐蚀”的形态学变换相结合的作物面积提取方法,在遥感技术应用方面具有研究意义。【方法】本研究使用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云计算分析平台,探索了基于枣树生育期的Sentinel-2影像与形态学变换相结合在枣树种植面积提取中的应用潜力。【结果】麦盖提县枣树种植面积达37800 hm^(2),主要分布在麦盖提镇周边区域,验证提取的枣树种植面积,Kappa系数达0.82。用户精度、生产者精度和总体精度分别达82.4%、86.2%、84.3%。Sentinel-2遥感数据可以作为县域尺度枣树种植面积监测的重要数据源,“腐蚀”与“膨胀”相结合的形态学变换使提取的枣树分布与面积信息更接近实际。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可以高效地提取枣树面积信息,提高了信息提取效率,省去了影像下载、预处理等繁琐的本地处理工作。【结论】本研究基于Sentinel-2影像提取研究区枣树面积37800 hm^(2),麦盖提县枣树种植在绿洲中部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麦盖提镇以北、以南区域,而在绿洲北部以西、以东区域也有枣树种植,相对稀疏,其他区域枣树种植比较零散。基于GEE云平台对提取结果进行形态学变换能提升研究区枣树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同时本研究探索了Sentinel-2影像在枣树作物的面积提取中的应用潜力,Sentinel-2遥感数据可以作为县域尺度枣树种植面积监测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Google Earth Engine 种植面积 提取 形态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有效灌溉面积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晓梅 琪美格 瓦哈甫.哈力克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3期284-288,共5页
有效灌溉面积是衡量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新疆有效灌溉面积1999-2000年有一个大下滑,之后增幅很小,且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值有下降趋势,并处于较低水平。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的情势不容乐观,从1998-2004年年均... 有效灌溉面积是衡量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新疆有效灌溉面积1999-2000年有一个大下滑,之后增幅很小,且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值有下降趋势,并处于较低水平。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的情势不容乐观,从1998-2004年年均有效灌溉面积减少量达2.167万hm^2,其中粮食主产区面积减少占45%。新疆大部分地区粮食是自给自足,有效灌溉面积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当地粮食安全,进而影响当地人民的安居乐业。图6,表1,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有效灌溉面积 动态变化 耕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琼 高敏华 瓦哈甫.哈力克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4期385-390,共6页
运用经济学理论、因子分析方法,从选定的多个指标体系中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以及这些地区土地利用模式所带来的... 运用经济学理论、因子分析方法,从选定的多个指标体系中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以及这些地区土地利用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探究新疆不同地区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一些可行措施,以及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通过研究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为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及布局提供基础和依据,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体现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土地利用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熊黑钢 张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6-420,共5页
以新疆石河子市土地变更统计资料,以及其自然、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石河子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2年来石河子市园地、林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工矿... 以新疆石河子市土地变更统计资料,以及其自然、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石河子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12年来石河子市园地、林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的正向变化较明显,而负变化方面,则是以未利用地和耕地的变化最为突出。土地利用结构总体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以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现象日益突出为主要特点,并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早期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调整,而经济发展和城市迅速扩张则是后期变化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石河子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