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桃果酒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品质评价
1
作者 范少丽 程平 +2 位作者 张志刚 李宏 杨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3-1431,共9页
【目的】研究新疆桃果酒的发酵工艺,并分析成品中的理化指标、感官风味、挥发性香气成分,为新疆桃果酒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桃品种绿光1号为酿酒材料,研究酵母种类、酵母添加量、温度控制对桃果酒发酵过程中的pH值、糖... 【目的】研究新疆桃果酒的发酵工艺,并分析成品中的理化指标、感官风味、挥发性香气成分,为新疆桃果酒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桃品种绿光1号为酿酒材料,研究酵母种类、酵母添加量、温度控制对桃果酒发酵过程中的pH值、糖类含量、酒精度及总酸的影响,在单一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优化Box-Behnken响应面工艺。【结果】桃果酒最优主发酵工艺参数为酵母添加量0.22 g/kg、发酵温度21~23℃、二氧化硫添加量为80 mg/kg,制得桃果酒酒精度为7.9%vol。鉴定出桃果酒中19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主要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其中酯类物质含量占总香气物质含量的86.341%,香气主要成分前三名为癸酸乙酯(39.290%)、辛酸乙酯(27.032%)、月桂酸乙酯(9.384%)。【结论】成品新疆桃果酒口感酸甜,酒香和谐、具有独特桃果实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桃 桃果酒 工艺 响应面设计 香气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方品种梨果实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18
2
作者 木合塔尔·扎热 阿卜杜许库尔·牙合甫 +2 位作者 故丽米热·卡克什 马合木提·阿不来提 哈地尔·依沙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8-285,共8页
为了优良品种的筛选、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建立8个新疆地方品种梨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以‘鄯善红梨’‘鄯善句句梨’‘鄯善黄麻梨’‘晚熟塔西梨’‘鄯善早熟句句梨’‘诺尕依梨’‘雅格丽克梨’和‘库车句句梨’为试... 为了优良品种的筛选、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建立8个新疆地方品种梨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以‘鄯善红梨’‘鄯善句句梨’‘鄯善黄麻梨’‘晚熟塔西梨’‘鄯善早熟句句梨’‘诺尕依梨’‘雅格丽克梨’和‘库车句句梨’为试材,测定其14项果实内外品质指标,对14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建立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根据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优良度排序。结果表明:8个新疆地方品种梨14项果实品质性状变异系数有所不同,其中色差值a*(红绿差异)的变异系数较大,其变异系数为225.40%,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心质量、色差值L*、果实硬度、总酸含量和糖酸比的变异系数均中等,在20.0%~45.0%范围之内,其余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均相对较小(小于20.0%),且各果实品质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经因子分析提取出特征根值均大于1的4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8.90%,其中第1公因子的贡献率为31.15%,主要由果实纵径、单果质量、果心质量、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5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大小、果心大小和果实形状。第2公因子的贡献率为23.31%,由糖酸比、果实硬度、含糖量和总酸含量4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酸甜口感品质和耐运强度的高低。第3公因子的贡献率为18.29%,由色差值L^(*)、色差值a^(*)和色差值b^(*)3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表面颜色色差程度。第4公因子的贡献率为16.15%,由可食率和果柄长度2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可食部分大小和果实抗风能力强度的高低。经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得出,新疆梨8个地方品种果实综合品质得分的优良度排序依次为‘诺尕依梨’‘雅格丽克梨’‘库车句句梨’‘鄯善黄麻梨’‘鄯善句句梨’‘鄯善红梨’‘鄯善早熟句句梨’‘晚熟塔西梨’,研究结果为新疆地方梨品种的合理应用及科学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品质控制 新疆地方品种梨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差异的新疆沙棘资源果实品质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曦光 李萧婷 +2 位作者 王蕾 高健 罗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68-275,共8页
为研究空间分布差异性对新疆沙棘资源果实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5个县的‘深秋红’‘无刺丰’‘状圆黄’沙棘品种为供试样本,并对供试样本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氨基酸、总糖、总酸、维生素C、微量元素、总黄酮、脂肪酸、花青素、... 为研究空间分布差异性对新疆沙棘资源果实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5个县的‘深秋红’‘无刺丰’‘状圆黄’沙棘品种为供试样本,并对供试样本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氨基酸、总糖、总酸、维生素C、微量元素、总黄酮、脂肪酸、花青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含量测定,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综合得分。13个供试沙棘样品果实中各营养及药用成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青河县沙棘果实综合测试指标比布尔津县综合高出0.93~5.54倍,比哈巴河县综合高出0.90~4.49倍,比乌什县综合高出0.99~13.67倍,比阿合奇县综合高出1.10~4.98倍。青河县沙棘品种‘状圆黄’果实各项品质指标表现最优,综合得分为6.04分;且青河县沙棘资源整体综合得分最高,平均为3.54分。青河县更适宜沙棘的生长发育,种植的沙棘果实品质更为优异,13个供试沙棘样品中青河县‘状圆黄’果实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品质 空间分布 沙棘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桑种质资源的分布·表型多样性及保存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窦子微 杨璐 +2 位作者 程平 张志刚 李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7期9-13,共5页
基于新疆桑树种质资源的研究以及多次的外业普查结果,简要综述了各地区桑树资源分布,包括自然气候条件、生存因子等的生境状况以及主要地方品种,整理了对桑种的不同分类和其突出的经济、生态、文化、社会作用,概述了新疆桑种的表型多样... 基于新疆桑树种质资源的研究以及多次的外业普查结果,简要综述了各地区桑树资源分布,包括自然气候条件、生存因子等的生境状况以及主要地方品种,整理了对桑种的不同分类和其突出的经济、生态、文化、社会作用,概述了新疆桑种的表型多样性研究现状,总结了新疆桑资源收集、鉴定、保存、综合利用情况以及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最后对新疆桑产业多元化、高效益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拓展新疆桑种质资源研究领域和桑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桑树 资源分布 表型多样性 保存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桑葚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石丽雯 陆柳印 +4 位作者 王娜 范少丽 赵九阳 赵广 杨璐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92,共11页
【目的】为桑葚的合理化应用和适时采收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新疆良种‘黑妞’和‘贵妃’成熟度1~6的果实为材料,测定了果实营养相关指标和功能性相关指标,分析比较不同成熟度桑葚中各指标的差异,探讨成熟度与果实品质间的相关性。... 【目的】为桑葚的合理化应用和适时采收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新疆良种‘黑妞’和‘贵妃’成熟度1~6的果实为材料,测定了果实营养相关指标和功能性相关指标,分析比较不同成熟度桑葚中各指标的差异,探讨成熟度与果实品质间的相关性。【结果】‘黑妞’和‘贵妃’果实在成熟度为4时内源物质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同时‘黑妞’果实内源物质含量总体要高于‘贵妃’;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整体上与果实成熟度具有正相关性,并且,这3类物质的含量在成熟度为6时均最高,分别为54.8、40.1和557.9 mg/g;‘黑妞’和‘贵妃’果实的蛋白质含量与果实成熟度均负相关,‘黑妞’果实在成熟度为5时含量最低(0.2 g/kg),‘贵妃’果实在成熟度为6时含量最低(0.1 g/kg);‘黑妞’果实的抗坏血酸含量与果实成熟度负相关,含量变化幅度小,在成熟度为6时含量最低(0.7 g/kg),而‘贵妃’果实在成熟度前3阶段未检测出抗坏血酸,从成熟度为4时开始出现抗坏血酸,说明这个阶段是抗坏血酸积累阶段;酚酸类含量和总酸含量与果实成熟度均负相关,在成熟度为6时达最低值,其中‘黑妞’和‘贵妃’果实中酚酸类含量最低值分别为30.3和2.2 mg/kg,总酸含量最低值分别为10.6和7.5 g/kg;在各种氨基酸中,‘黑妞’和‘贵妃’6个成熟度果实中天门冬氨酸的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0.055和0.047 mg/g,其中成熟度为1时天门冬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0.078和0.104 mg/g,该指标可被作为果实不同成熟期的风味评价指标。【结论】随成熟度的增加,各果实品质性状指标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黑妞’果实的营养物质总含量显著高于‘贵妃’,且‘黑妞’和‘贵妃’果实的内源物质含量均在绿果期开始出现显著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果 成熟度 品质指标 含量变化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璐 王娜 +3 位作者 范少丽 程平 李宏 汪阳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2-1181,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东南部21个采集点的710份黑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分析遗传多样性,为新疆黑桑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对黑桑的15个定性描述性状和12个定量描述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主成分、聚类和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新疆东南部21个采集点的710份黑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分析遗传多样性,为新疆黑桑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及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对黑桑的15个定性描述性状和12个定量描述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主成分、聚类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叶片大小、枝条围度、叶幅、叶形等4个性状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余定量描述性状多样性较低。黑桑表型性状聚类结果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群,根据行政区域分布,一个类群主要集中在环塔里木盆地南缘县(市),另一个类群主要集中在环塔里木盆地北缘县(市)。果形指数与纬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定量描述性状与地理因子(经纬度和海拔)之间均无相关性,叶片大小和叶片周长的差异是区分不同地区黑桑品种的主要性状特征,此外,叶片大小和周长受到温度的正调控和降雨量的负调控。【结论】黑桑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 表型性状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江大黄杏不同成熟度果实生理指标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长城 张志刚 +2 位作者 刘玉芳 王世蕾 杨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71-78,共8页
为探究安江大黄杏低温贮藏条件下适宜的采收成熟度,以安江大黄杏为试材,根据转黄率将果实分为成熟度Ⅰ、成熟度Ⅱ和成熟度Ⅲ,置于(4±1)℃贮藏,每5 d测定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度Ⅰ、Ⅱ和Ⅲ的杏果实、果核、果仁各项指标均... 为探究安江大黄杏低温贮藏条件下适宜的采收成熟度,以安江大黄杏为试材,根据转黄率将果实分为成熟度Ⅰ、成熟度Ⅱ和成熟度Ⅲ,置于(4±1)℃贮藏,每5 d测定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度Ⅰ、Ⅱ和Ⅲ的杏果实、果核、果仁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贮藏天数表现为成熟度Ⅰ(>20 d)>成熟度Ⅱ(20 d)>成熟度Ⅲ(18 d);各成熟度果实的硬度、总酸含量、纤维素酶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质膜透性(相对电导率)、总糖含量逐渐上升,多酚氧化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半乳糖醛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细胞壁、粗纤维、过氧化物酶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细胞壁、质膜透性、粗纤维动态变化全过程中成熟度间差异显著,成熟度Ⅱ、Ⅲ的糖酸比较高,分别为1.022和1.245;成熟度Ⅱ与过氧化物酶、质膜透性、细胞壁显著正相关,与果胶酶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方程拟合度极高,为1.00。综上,(4±1)℃低温贮藏下,安江大黄杏成熟度Ⅱ的果实贮藏期为20 d,口感较甜,糖酸比为1.022,12项生理指标中有6项相对稳定,适宜作为贮藏采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贮藏 安江大黄杏 成熟度 腐烂率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3种平欧杂种榛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及离子吸收、运输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6
8
作者 罗达 吴正保 +1 位作者 史彦江 宋锋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76-1888,共13页
研究盐胁迫下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和离子代谢特征,以揭示盐胁迫响应与适应机制及不同品种的耐盐性差异。以‘达维’、‘辽榛7号’、‘玉坠’2年生压条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经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50、100、200 mmol/L... 研究盐胁迫下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和离子代谢特征,以揭示盐胁迫响应与适应机制及不同品种的耐盐性差异。以‘达维’、‘辽榛7号’、‘玉坠’2年生压条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经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50、100、200 mmol/L NaCl)盐胁迫处理,设对照为0,研究幼苗叶片显微解剖结构参数和Na^(+)、K^(+)、Cl^(-)、Ca^(2+)含量的变化及其在根、茎、叶中的吸收、运输和分配特征。不同品种平欧杂种榛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特点,轻度和中度胁迫下各参数显著高于对照。中度盐胁迫显著提高了各品种叶片结构紧密度。盐胁迫导致平欧杂种榛根、茎、叶Na^(+)和C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盐胁迫下,Na^(+)和Cl^(-)在叶中的绝对含量明显高于茎和根,但二者的增幅以根中最大,叶中最小,表明平欧杂种榛根系首先会吸收并截留一定数量的Na^(+)和Cl^(-),然后将其运输至茎和叶中。与对照相比,轻度和中度盐胁迫下根、茎对K^(+)和Ca^(2+)的吸收保持稳定或减少,叶对K^(+)和Ca^(2+)的吸收则有所增加,重度胁迫下根、茎、叶K^(+)含量以及茎、叶中Ca^(2+)含量显著减少。盐胁迫导致不同品种平欧杂种榛根、茎、叶K^(+)/Na^(+)比和Ca^(2+)/Na^(+)比显著降低。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强,不同品种平欧杂种榛从根到叶以及从茎到叶的S_(K^(+),Na^(+))和S_(Ca^(2+),Na^(+))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盐胁迫对‘辽榛7号’和‘玉坠’从根到茎的S_(K^(+),Na^(+))影响不显著。盐胁迫下,平欧杂种榛叶片通过一系列形态结构的调整来适应盐渍化生境,在积累盐离子的同时,通过加强对K^(+)和Ca^(2+)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能力来维持体内的离子平衡以及较高的K^(+)/Na^(+)和Ca^(2+)/Na^(+)比,进而维持盐胁迫下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盐胁迫下‘辽榛7号’表现出更强的形态与生理适应性,其耐盐性强于‘达维’和‘玉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平欧杂种榛 解剖结构 离子平衡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果酒澄清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范少丽 程平 +2 位作者 张志刚 李宏 杨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4-181,共8页
以桑葚果酒作为研究对象,以透光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桑葚果酒澄清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桑葚果酒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桑葚果酒澄清工艺为:皂土与明胶质量比1.4∶1.0,复合澄清剂添加量0.5%、水浴温度50℃、水... 以桑葚果酒作为研究对象,以透光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桑葚果酒澄清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桑葚果酒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桑葚果酒澄清工艺为:皂土与明胶质量比1.4∶1.0,复合澄清剂添加量0.5%、水浴温度50℃、水浴时间38 min。在此优化的条件下,桑葚果酒透光率为58.4%,感官评分为91分,总糖、总酚含量显著降低(P<0.05)。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GC-MS)法从澄清前后桑葚果酒中分别共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25种、29种,除醇类之外,有机酸类、酯类、醛类、酚类及其他类含量均有所下降,说明澄清会对桑葚果酒风味造成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果酒 澄清工艺 优化 响应面法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澄清剂对桑葚果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璐 范少丽 +2 位作者 李宏 程平 张志刚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3-873,共11页
【目的】研究5种不同类型澄清剂对桑椹果酒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桑葚果酒作为研究对象,以酒样澄清度、理化指标、风味成分和感官品质为测定指标。【结果】澄清处理后的桑葚果酒与对照组比较,总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与酒精度... 【目的】研究5种不同类型澄清剂对桑椹果酒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桑葚果酒作为研究对象,以酒样澄清度、理化指标、风味成分和感官品质为测定指标。【结果】澄清处理后的桑葚果酒与对照组比较,总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与酒精度差异显著,总糖含量降低1.1%~36.8%,80 g/L澄清剂添加量处理组酒样花色苷、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4.3%~23.2%、0.5%~10.0%、2.1%~14.7%。澄清处理后酒样的香气物质含量和种类均有所差异,PVPP处理组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总量减少22.8%,果胶酶处理组则仅降低0.5%,其他处理组介于两者之间。【结论】60 g/L果胶酶处理组对酒样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影响最小,感官评价也最接近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果酒 澄清剂 品质 香气化合物 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评价法优化桑葚露酒制备工艺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璐 范少丽 +2 位作者 李宏 程平 张志刚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4期108-113,共6页
为了优化桑葚露酒制备工艺条件,以新鲜桑葚为主要原料,经浸泡工艺制得桑葚露酒,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从外观、香气、滋味和风格四个方面评价露酒成品。结果表明:桑葚露酒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液比1∶1.5、酒精度45%(体积分数,下同)、蔗糖添... 为了优化桑葚露酒制备工艺条件,以新鲜桑葚为主要原料,经浸泡工艺制得桑葚露酒,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从外观、香气、滋味和风格四个方面评价露酒成品。结果表明:桑葚露酒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液比1∶1.5、酒精度45%(体积分数,下同)、蔗糖添加量15%(表示每100 m L溶液添加蔗糖15 g,下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最优工艺制得的桑葚露酒,其挥发性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最高为乙醇、己酸乙酯、苯乙酸和棕榈酸乙酯,表明这些化合物在桑葚露酒典型性香气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露酒 感官评价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桑葚果酒主发酵工艺及其品质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璐 范少丽 +2 位作者 李宏 程平 张志刚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4-644,共11页
【目的】基于响应面法研究对桑葚果酒的主发酵工艺,评价其品质,为新疆桑葚果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桑葚品种仟格丽桑葚果为原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桑葚果酒最优主发酵工... 【目的】基于响应面法研究对桑葚果酒的主发酵工艺,评价其品质,为新疆桑葚果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桑葚品种仟格丽桑葚果为原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桑葚果酒最优主发酵工艺参数:酵母添加量0.22 g/kg、发酵温度21~23℃、二氧化硫(SO_(2))添加量为80 mg/kg。并对最优主发酵工艺酿造出的桑葚果酒理化指标、感官风味、挥发性香气进行分析。【结果】桑葚果酒不仅口感佳,且富含总黄酮(2.66 g/L)、花色苷(0.34 g/L)等活性物质,鉴定出桑葚果酒中24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主要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其中酯类物质含量占总香气物质含量的77.86%,其次是醇类物质占19.07%。【结论】桑葚果酒最优主发酵工艺参数:酵母添加量0.22 g/kg、发酵温度21~23℃、二氧化硫添加量为8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设计 桑葚果酒 工艺 香气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水处理下骏枣裂果相关因子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木合塔尔·扎热 故丽米热·卡克什 +1 位作者 吴正保 哈地尔·依沙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3,共9页
【目的】探讨骏枣裂果相关因子,为研究骏枣裂果机理及其防控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骏枣为试验材料,对脆熟期骏枣进行人工浸水处理诱导裂果,研究开裂时间不同的果实裂果特征参数、生物量特征参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表面色... 【目的】探讨骏枣裂果相关因子,为研究骏枣裂果机理及其防控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骏枣为试验材料,对脆熟期骏枣进行人工浸水处理诱导裂果,研究开裂时间不同的果实裂果特征参数、生物量特征参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表面色差及养分含量的差异性,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果实人工浸水处理,浸水处理前期(≤32 h)骏枣裂果率较高而平稳,裂果率均大于5%,之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浸水处理112 h后,骏枣累积裂果率达47%。不同时间段开裂的单果干质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随着开裂时间的延长,枣果干物质积累率逐渐减少。随着骏枣浸水开裂时间的延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各时间段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8 h和16 h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分别为13.582%±0.256%和13.643%±0.121%,比对照分别高6.892%和6.953%。骏枣脆熟期果实表面色差值L^(*)在-58.47±1.86至-48.13±7.91范围内,色差值a^(*)在14.58±2.87至20.23±0.70范围内,色差值b^(*)在18.87±2.12至31.13±0.94范围内,各浸水裂果时间段的L^(*)值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a^(*)和b^(*)值均随着开裂时间的延长呈现降低趋势。随着骏枣浸水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果实N、Ca和Mn含量呈现出逐渐增多趋势,P、K和Fe含量表现缓慢减少趋势,Mg、Cu和Zn含量均表现不规律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骏枣裂果率与干物质积累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表面色差值a^(*)和b^(*),果实养分P、K和Fe含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其中与干物质积累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表面色差值b^(*)之间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与果实表面色差值L^(*)及N、Ca和Mn含量之间呈负相关性,其中与Ca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R值为-0.974。【结论】骏枣果实中较高的干物质积累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会降低果实水势,是导致果实吸水膨胀开裂的主要因素。骏枣脆熟期前,适当多施用含有N、Ca和Mn养分的叶面肥和肥料,避免过量使用含有P、K和Fe养分的叶面肥和肥料,保持果实营养平衡是提高的骏枣果皮韧性,是减轻裂果的主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浸水处理 裂果 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枣不同枝龄二次枝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木合塔尔·扎热 故丽米热·卡克什 +1 位作者 吴正保 哈地尔·依沙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96-302,共7页
为了明确灰枣不同枝龄二次枝果实品质差异性,比较同一树龄灰枣树不同枝龄二次枝的果实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为灰枣不同枝龄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及科学整形修剪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新疆红枣主栽品种“灰枣”作... 为了明确灰枣不同枝龄二次枝果实品质差异性,比较同一树龄灰枣树不同枝龄二次枝的果实品质指标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为灰枣不同枝龄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及科学整形修剪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新疆红枣主栽品种“灰枣”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枝龄不同的二次枝果实21项品质指标,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建立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根据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优良度排序。灰枣不同枝龄二次枝果实21项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CV)均有所差异,其中P、Mn、Cu和总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5.0%,其中果实P含量的CV最大,为19.2%;Vc、Ca和Fe含量及色差值b^(*)的CV均在10.0%~15.0%之间;总黄酮和Zn含量、色差值L^(*)和a^(*)的CV均在5.0%~10.0%之间;其余品质指标的CV均小于5.0%。经因子分析提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3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100.00%,第1公因子(f1)的贡献率为44.81%,主要由果实表面色差值L^(*)、a^(*)、b^(*)、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和Mg含量8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表面颜色、果实大小等果实外观品质指标。第2公因子(f2)的贡献率32.21%,由蛋白质、总黄酮、可溶性固形物、总糖、K、总酸和Cu含量7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果实酸甜口感品质及部分矿质元素含量的高低水平。第3公因子(f3)的贡献率22.99%,由P、Zn、Ca、Mn、Fe和Vc含量6个因子决定,主要反映了大部分果实矿物质元素和Vc含量的高低水平。总之而言,灰枣4种枝龄二次枝果实综合品质优良度排序为3年生二次枝果实>4年生二次枝果实>2年生二次枝果实>1年生二次枝果实,在灰枣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枝龄二次枝果实的不同优势,形成因地制宜的灰枣栽培模式,整形修剪中多留2年生以上的结果枝,应尽量减少1年生二次枝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果实品质 灰枣 枝龄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苹果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璐 廖享 +2 位作者 虞游毅 程平 李宏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5期96-102,共7页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评估苹果中五氯硝基苯、六氯苯、七氯和百菌清4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根据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体积、样品称量、标准曲线及测量重复性各个不确定度分量...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评估苹果中五氯硝基苯、六氯苯、七氯和百菌清4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根据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体积、样品称量、标准曲线及测量重复性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计算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显示:五氯硝基苯、六氯苯、七氯和百菌清不确定度(k=2)结果可分别表示为:(0.1448±0.0057)mg∕kg、(0.09702±0.0048)mg∕kg、(0.07140±0.0041)mg∕kg、(0.2002±0.0087)mg∕kg。标准曲线拟合及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是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有机氯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肥处理对骏枣裂果及果实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木合塔尔·扎热 马合木提·阿不来提 +1 位作者 吴正保 哈地尔·依沙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8-144,共7页
【目的】探明养分在新疆骏枣裂果中的作用,明确影响骏枣裂果的主要因子,为骏枣裂果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主栽易裂品种骏枣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膨大期至脆熟期,叶面喷施N、Ca、K、Mg和B肥的配制溶液,以喷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喷... 【目的】探明养分在新疆骏枣裂果中的作用,明确影响骏枣裂果的主要因子,为骏枣裂果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主栽易裂品种骏枣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膨大期至脆熟期,叶面喷施N、Ca、K、Mg和B肥的配制溶液,以喷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喷肥处理对骏枣裂果率、生物量特征参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喷肥处理中,K处理的裂果率最高,为15.67%,极显著高于N、Ca和Mg处理,显著高于B处理,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N和Ca处理的裂果率极显著低于CK,分别为6.33%和7.67%。不同喷肥处理对骏枣单果干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但N处理的单果鲜质量显著高于CK和K处理。N处理的果实干物质积累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K和其他喷肥处理,K处理的果实干物质积累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CK和其他喷肥处理。各处理对骏枣果实表面色差值L^(*)的影响均不显著;K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a^(*)极显著高于CK,N和Ca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a^(*)极显著低于CK;K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b^(*)显著低于CK,B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b^(*)极显著低于CK。与CK相比,N和B处理后骏枣果实Mn含量显著增高,Ca处理的果实Ca含量极显著增高,K处理的果实K和Fe含量极显著增高,Mg处理的果实Mg含量显著增加。【结论】骏枣果实膨大期至脆熟期,喷施N肥和Ca肥能够延长果实生长期,改善果皮韧性,明显减轻骏枣裂果率;过量施用K肥会导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降低骏枣果皮韧性,易造成果实开裂。因此,应尽量避免过量施用K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喷肥处理 裂果 果实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施硒对沙棘果实品质及药用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曦光 高健 +2 位作者 王蕾 牛俊莉 罗磊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56-1965,共10页
【目的】探讨叶面施硒对沙棘果实主要营养指标及药用成分的影响,明确沙棘果树耐硒能力及最优喷施浓度,以期为富硒沙棘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无刺丰沙棘作为富硒载体,选取亚硒酸钠(Na2SeO3)溶液为硒源,设置0、5、10、20、50... 【目的】探讨叶面施硒对沙棘果实主要营养指标及药用成分的影响,明确沙棘果树耐硒能力及最优喷施浓度,以期为富硒沙棘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无刺丰沙棘作为富硒载体,选取亚硒酸钠(Na2SeO3)溶液为硒源,设置0、5、10、20、50、100、200 mg·L^(-1)7个质量浓度水平处理,于果实膨大期每隔15 d对整个植株进行均匀喷洒,共计喷施6次。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等9种化学检测方法对沙棘果实的硒含量、含水量及蛋白质、维生素C、总酸、可溶性糖、多糖、总黄酮、果实各部分(果皮、种子、果肉)脂肪含量进行测定,结合显著性差异分析法和权重赋分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当喷施质量浓度>100 mg·L^(-1)时,沙棘树出现硒中毒现象,各项品质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除水分含量以外,随着喷施浓度的不断提高,沙棘果实的蛋白质、维生素C、总酸、可溶性糖、多糖、总黄酮、果实各部分(果皮、种子、果肉)脂肪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最优处理浓度的果实各项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硒含量提升了10倍。【结论】叶面施硒可有效提高沙棘果实的品质及药用价值,最优施硒质量浓度为2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施硒浓度 果实品质 药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A对幼苗期夏橡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石海燕 张志刚 +4 位作者 李宏 杨建军 李斌 史开奇 杨璐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9-529,共11页
幼苗期夏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封顶现象,为探究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对封顶现象的破除作用,以1年生夏橡播种苗木为研究对象,在夏橡封顶时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IAA.通过对夏橡生长特性、光合特性的测定... 幼苗期夏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封顶现象,为探究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对封顶现象的破除作用,以1年生夏橡播种苗木为研究对象,在夏橡封顶时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IAA.通过对夏橡生长特性、光合特性的测定,运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及沃勒-邓肯对比分析在喷施不同质量浓度IAA后幼苗期夏橡生长特性与叶片光合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喷施IAA提高了夏橡光合特性日变化指标G_(s)、T r及C_(i),进而提高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_(n)),低质量浓度IAA处理下幼苗期夏橡P_(n)下午峰值提前,高质量浓度处理后光合“午休”现象消失;IAA处理对于延缓P_(n)下降有一定作用,质量浓度为60 mg/L的IAA处理时P_(n)最大;IAA处理前期主要受气孔限制,后期以非气孔限制为主.得出结论:IAA的喷施会提高夏橡幼苗的P_(n),延缓P_(n)的下降,此外IAA质量浓度为100~120 mg/L时,破除幼苗期夏橡封顶现象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期夏橡 封顶现象 IAA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对温185和新新2核桃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郝金莲 杨钰琪 +4 位作者 王茹 杨梦思 廖晨宇 陈虹 虎海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88-2198,共11页
针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核桃产区普遍存在采收时间过早、过晚,造成核桃品质参差不齐现象。本文以核桃青果开裂率为标准研究不同采收时期温185和新新2核桃外在品质和内在变化,确定不同青果开裂率下其较适宜的采收期。温185于2020年8月1... 针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核桃产区普遍存在采收时间过早、过晚,造成核桃品质参差不齐现象。本文以核桃青果开裂率为标准研究不同采收时期温185和新新2核桃外在品质和内在变化,确定不同青果开裂率下其较适宜的采收期。温185于2020年8月16日至9月5日,新新2于2020年9月15日至10月5日,每隔5 d进行采样,每次采样以青果开裂率为准(温185:0%、5%、20%、50%、95%;新新2:0%、5%、50%、70%、90%),并测定两种样品的鲜果三径、干果三径、鲜果重、干果重、壳厚、出仁率、含水率、黑斑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单宁含量、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后,温185和新新2的鲜果三径、干果三径、鲜果重、干果重、出仁率均呈增加趋势,壳厚、含水率和果壳黑斑率均呈下降趋势。温185的坚果外观品质于8月31日至9月5日达到较高水平,新新2的坚果外观品质于9月30日至10月5日达到较高水平。随着采收期延后,温185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呈上升状态,单宁和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这4项指标于9月5日达到较高水平。矿质元素含量P、Ca、Zn、Na、K、Fe总体呈上升趋势,Cu呈下降状态,且峰值均在9月5日。新新2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矿质元素含量(除Cu)呈增加趋势,单宁含量和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峰值均在9月25日至10月5日。核桃过早采收会显著降低核桃坚果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所以当温185青果开裂率达到50%至95%(8月31日至9月5日),新新2青果开裂率达到70%至90%(9月30日至10月5日),为两种核桃的适宜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采收期 青果开裂率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葡萄籽油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晓祥 杨璐 +2 位作者 于思琳 郭雪丽 张珂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52-257,共6页
建立同时测定37种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并对吐鲁番产区的40个品种的葡萄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籽油中可检测出19种脂肪酸,40个品种葡萄籽油样中,有14个品种的脂肪酸总含量在90 g/100 g以上。沈... 建立同时测定37种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并对吐鲁番产区的40个品种的葡萄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籽油中可检测出19种脂肪酸,40个品种葡萄籽油样中,有14个品种的脂肪酸总含量在90 g/100 g以上。沈农金皇后总脂肪酸含量最高,为99.75 g/100 g。灰比诺、赤霞珠、沈农金皇后、巨玫瑰等品种可作为富含脂肪酸的葡萄籽油提取的优势品种,其中灰比诺中亚油酸含量最高,赤霞珠其次。对不同品种葡萄籽油进行聚类分析,可被明显分为两类,亚油酸和油酸对于品种间的分类具有较大贡献。本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等特点,为葡萄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的监测和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脂肪酸 葡萄籽油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