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共生、动态交融——回鹘西迁后的西域文明与居民身份变化 被引量:4
1
作者 闫国疆 郝新鸿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49-56,共8页
九世纪以后,曾一度称雄蒙古高原的回鹘部分西迁至西域,与那里的原住居民融合并先后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与喀喇汗王朝。960年,伊斯兰教被喀喇汗王朝奉为国教,此后的西域随着喀喇汗王朝的扩张逐渐突厥化与伊斯兰化。伴随这一过程,回鹘、契... 九世纪以后,曾一度称雄蒙古高原的回鹘部分西迁至西域,与那里的原住居民融合并先后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与喀喇汗王朝。960年,伊斯兰教被喀喇汗王朝奉为国教,此后的西域随着喀喇汗王朝的扩张逐渐突厥化与伊斯兰化。伴随这一过程,回鹘、契丹、蒙古与原西域居民融合而成了畏兀儿、哈萨克、回回等多个新的民族,西域居民的身份认同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多元共生、动态交融之景。历史证明,今日新疆的任何一个族裔性群体都是长期历史发展中或远或近、自他乡而来并与当地原住居民交融共生、共同发展的历史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 回鹘 民族 多元 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维吾尔族原始宗教遗留看泰勒“文化遗留物说” 被引量:2
2
作者 依丽米古丽.阿不力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7-191,共5页
原始宗教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在很多民族的文化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印记。在维吾尔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之后,原始宗教逐渐成为非主体的边缘性现象,亦原始宗教的残余形态以傍伊斯兰教的局面在维吾尔族中仍然遗存着。从泰勒的&qu... 原始宗教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在很多民族的文化历史上都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印记。在维吾尔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之后,原始宗教逐渐成为非主体的边缘性现象,亦原始宗教的残余形态以傍伊斯兰教的局面在维吾尔族中仍然遗存着。从泰勒的"文化遗留物"观点可以推测,"文化遗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丧失其最初产生时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实际作用,在新的文化形态中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或者变成为无意义的纯粹的遗俗的历史文化现象。但是,从维吾尔族的原始宗教遗留和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仍然存在着的类似的文化遗留的状况看,泰勒的定义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原始宗教遗留 文化遗留物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