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丁建丽 王宏卫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9,共5页
目前我国干旱区经济的主体是农业,而绿洲是其载体。绿洲农业经济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因此选择适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生态农业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仍需在绿洲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人口资源与环... 目前我国干旱区经济的主体是农业,而绿洲是其载体。绿洲农业经济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因此选择适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疆生态农业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仍需在绿洲生态农业的产业结构、人口资源与环境、能源、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基础等重大战略问题上进一步优化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绿洲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雅河流域荒漠-绿洲交错带3种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51
2
作者 丁俊祥 邹杰 +1 位作者 唐立松 刘卫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3-741,共9页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荒漠-绿洲交错带自然生长的芦苇、柽柳、胡杨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及环境影响因子,通过对比3种植物光合特性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探讨3种植物对荒漠环境的适应特性和机制。结果表明:(1)3...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荒漠-绿洲交错带自然生长的芦苇、柽柳、胡杨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及环境影响因子,通过对比3种植物光合特性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探讨3种植物对荒漠环境的适应特性和机制。结果表明:(1)3种植物叶片Pn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午休"现象明显,Pn日均值的大小依次为胡杨>芦苇>柽柳,种间差异不显著。(2)Tr、PAR和Gs与3种植物Pn的日变化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影响芦苇Pn的主要因子是Tr、PAR和Gs,作用效应为Tr>Gs>PAR;影响柽柳Pn的主要因子是Tr、Gs,作用效应为Tr>Gs;影响胡杨Pn的主要因子是Tr。(3)3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光强和CO2的响应特征可用二次方程描述;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为柽柳>胡杨>芦苇;CO2补偿点为胡杨>柽柳>芦苇,饱和点为胡杨>芦苇>柽柳。(4)3种植物的表观量子效率在0.0341—0.0411 mol/mol之间,羧化效率在0.0480—0.0546 mol m-2s-1之间。综合比较表明,3种干旱区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日均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和CO2同化能力差异不显著,气孔限制是光合"午休"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影响3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各不相同,但Tr与Pn间的关系较其它因子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光合速率 芦苇 柽柳 胡杨 荒漠-绿洲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比湖湿地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环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傅德平 何 +1 位作者 袁月 吕光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06-109,共4页
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的数据,对艾比湖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42种植物,分属16科36属,多数为典型荒漠植被,归属于16个植物群落类型。各群落的组成简单,多样性指数值都较低,且不存在较大... 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的数据,对艾比湖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42种植物,分属16科36属,多数为典型荒漠植被,归属于16个植物群落类型。各群落的组成简单,多样性指数值都较低,且不存在较大差异。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都很贫乏,土壤偏碱性,多为盐渍土。除物种丰富度与pH值呈显著相关外,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因子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化肥利用的空间特征及增产潜力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西玫 熊黑钢 赵明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4,共5页
根据1989~2005年新疆各地州农用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区域划分,并运用回归分析计算出各区域化肥的顷均施用量和增产效率。结果表明:根据施用化肥情况可将新疆分为3大区域,即低施肥量地... 根据1989~2005年新疆各地州农用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区域划分,并运用回归分析计算出各区域化肥的顷均施用量和增产效率。结果表明:根据施用化肥情况可将新疆分为3大区域,即低施肥量地区,平均施肥量115.88kg·hm-2,增长量5.78kg·hm-2·a-1;中施肥量地区,平均施肥量175.93kg·hm-2,增长量10.41kg·hm-2·a-1;高施肥量地区,平均施肥量219.59kg·hm-2,增长量11.22kg·hm-2·a-1。这3个地区的单位面积施肥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中施肥量地区的化肥增产效率[kg(粮食)·kg-1(化肥)]居新疆最高,为21.45;低施肥量地区的化肥增产率为13.88;高施肥量地区的化肥增产效率为10.80,为新疆最低;但3个地区的化肥增产效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应重点加强中、低施肥量地区的施肥强度,以发挥其最大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化肥 施肥量 增产效率 增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奇台县化肥施用量变化及其与粮食单产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明燕 熊黑钢 陈西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8,共4页
根据新疆奇台县1989~2005年化肥施用量和粮食单产数据,采用趋势线法分析了该县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的时间序列变化,并采用相关分析对化肥施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奇台县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受粮食价格及化肥价格变化的... 根据新疆奇台县1989~2005年化肥施用量和粮食单产数据,采用趋势线法分析了该县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的时间序列变化,并采用相关分析对化肥施用量与粮食单产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奇台县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受粮食价格及化肥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从1989年的65.65kg·hm^(-2)上升到最大值1998年的196.6kg·hm^(-2)后下降,整个时间序列曲线呈抛物线状,且N、P、K施用比例较为合理,为促进粮食增产发挥了作用。1989~2005年粮食单产与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施肥量的增加,粮食单产也趋于增加,当化肥施用量达到170kg·hm^(-2)时,再增加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的增产效果已不明显。因此,该县今后在粮食种植过程中应防止过量施肥,推广科学施肥,以更大程度地提高粮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台县 化肥施用量 粮食产量 时间序列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种子萌发生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邹杰 吕光辉 +1 位作者 王曼 刘卫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7-923,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四种短命植物中亚虫实(Corispermum heptapotamicum Iljin.)、倒披针叶虫实(Corispermum lehmannianum Bge)、山地铁齿花(Sideritis montana L.)和狭果鹤虱(Lappula semiglabra(Ldb.)Gurke)的种子... 【目的】研究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四种短命植物中亚虫实(Corispermum heptapotamicum Iljin.)、倒披针叶虫实(Corispermum lehmannianum Bge)、山地铁齿花(Sideritis montana L.)和狭果鹤虱(Lappula semiglabra(Ldb.)Gurke)的种子萌发生态特性。【方法】测定种子的千粒重以及温度和光照对于种子萌发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1)四种植物的千粒重均较小,中亚虫实、倒披针叶虫实、山地铁齿花和狭果鹤虱的千粒重分别为0.224、0.435、0.172和0.557 g;(2)高温可促进中亚虫实和山地铁齿花种子尽早萌发,而强光抑制中亚虫实种子却促进山地铁齿花种子的萌发,高温抑制狭果鹤虱种子的萌发且温度过高(25℃)时种子萌发率急剧下降,光照不是决定狭果鹤虱种子萌发的决定性因素;(3)四种种子休眠期均较短。【结论】(1)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物的各种特性受遗传因子的影响会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2)短命植物生长发育节律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命植物种子 千粒重 萌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评估——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秀花 吕光辉 +1 位作者 潘晓玲 师庆东 《农业科学研究》 2005年第2期31-34,共4页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达到与自然环境互利共生、和谐相处的目标.就在能值分析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乌鲁木齐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能值特征,通过一系列能值指标,初步探讨了乌鲁木齐1995—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达到与自然环境互利共生、和谐相处的目标.就在能值分析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乌鲁木齐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能值特征,通过一系列能值指标,初步探讨了乌鲁木齐1995—2002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期实现乌鲁木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生态系统 能值分析 乌鲁木齐市 城市可持续发展 评估 2002年 社会福利 经济发展 互利共生 自然环境 系统研究 和谐相处 能值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绿洲地下水位短期季节性变化趋势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冷中笑 海米提.依米提 高前兆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2-45,共4页
利用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绿洲4眼观测井的2001年-2004年逐月实测平均地下水位埋深资料,基于帕森斯季节性指数理论,分别建立了季节性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预测模型,并进行了趋势预测检验.结果表明:各观测井地下水位帕森斯季节性指数模型... 利用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绿洲4眼观测井的2001年-2004年逐月实测平均地下水位埋深资料,基于帕森斯季节性指数理论,分别建立了季节性地下水位埋深动态变化预测模型,并进行了趋势预测检验.结果表明:各观测井地下水位帕森斯季节性指数模型拟合差≤0.10m的月数占总检验月数的比例为66.7%,拟合差≤0.20m且>0.10m的月数占总检验月数的比例为29.2%,拟合差>0.25的月数占总检验月数的比例为4%;各观测井预测误差≤0.10m的月数占总预报月数的比例为41.7%,预测误差≤0.20m且>0.10m的月数占总预报月数的比例为37.5%,预测误差>0.20m的平均为12%,说明帕森斯季节性指数模型可以对短期和田绿洲地下水位动态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绿洲 地下水位变化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绿洲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初探
9
作者 魏毅 李维青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6期5-7,85,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和田绿洲基本情况;简要分析了和田绿洲自然、社会、经济特征;最后对和田绿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促进和田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和田绿洲 自然特征 经济特征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对齿肋赤藓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卫国 丁俊祥 +2 位作者 邹杰 林喆 唐立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556-3563,共8页
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苔藓结皮层中的优势物种,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功能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不同浓度Na Cl胁迫下齿肋赤藓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齿肋赤藓... 齿肋赤藓(Syntrichia caninervis)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苔藓结皮层中的优势物种,对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功能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不同浓度Na Cl胁迫下齿肋赤藓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齿肋赤藓叶肉细胞在未胁迫(0 mmol/L)处理下排列疏松,各种细胞结构完整,叶绿体基质排列均匀且叶绿体内含少量淀粉粒和脂质球。在轻度盐Na Cl胁迫(100 mmol/L)下,齿肋赤藓叶肉细胞结构依然保持完整,叶绿体基质均匀,叶肉细胞超微结构仅有较小变化。在中度盐Na Cl胁迫(200、300 mmol/L)下,齿肋赤藓叶肉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出现晶体结构,且中央大液泡发生破裂;叶绿体由梭形变成椭球形或圆球状,出现空泡化并伴随有轻微的解体;叶绿体类囊体肿胀,脂质球数量增加。在高度Na Cl胁迫(400、500 mmol/L)下,齿肋赤藓细胞的质壁分离加剧,叶肉细胞出现大量泡状结构和膜片层,叶肉细胞死亡;叶绿体片层结构消失,空泡化加重,脂质球数量增加且体积变大,叶绿体内外膜消失,叶绿体大部分解体,在叶肉细胞中几乎看不到叶绿体的存在。上述结果表明,叶绿体膜结构的损伤与盐胁迫下叶肉细胞死亡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肋赤藓 NACL胁迫 叶肉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土壤盐渍化信息遥感建模 被引量:26
11
作者 冯娟 丁建丽 +1 位作者 杨爱霞 蔡亮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6-273,共8页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利用GF^(-1)与Landsat8 OLI影像数据作为基本数据源,从影像上提取15个盐分指数和5个光谱植被指数,通过灰度关联分析法,对0~10 cm表层土壤含盐量与影像光谱指数进行分析和筛选,... 以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利用GF^(-1)与Landsat8 OLI影像数据作为基本数据源,从影像上提取15个盐分指数和5个光谱植被指数,通过灰度关联分析法,对0~10 cm表层土壤含盐量与影像光谱指数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出与土壤含盐量相关性较高的综合光谱指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三种方法分别对GF^(-1)与Landsat8 OLI影像构建基于实测数据和影像数据的综合指数土壤含盐量估算模型,并选出最优模型。结果表明:(1)在20个光谱指数中,相关性较好的光谱指数是SR、CSRI、SI、BI、S6、ARVI、SAVI、NDSI,关联系数均达到0.7以上,并基于这8个光谱指数构建综合光谱指数。(2)3种估算模型:基于GF^(-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为0.6856,高于决定系数R2为0.5142的Landsat8 OLI;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1~8个主成分,GF^(-1)决定系数2个>3个>1个,其中2个主成分最高可达0.6104,Landsat决定系数4个>3个>2个,其中4个主成分最高可达0.549;支持向量机模型3种函数,GF^(-1)决定系数RBF>Polynomial>Linear,其中RBF函数最高可达0.7969,Landsat决定系数Polynomial>RBF>Linear,其中Polynomial函数最高可达0.7154。对比3种模型可知,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的R2最高,因此该模型相对于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更适于土壤盐渍化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综合光谱指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泽、盐化沙丘过渡带和沙丘生境下芦苇的光合及生理生化特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丁俊祥 邹杰 +1 位作者 唐立松 刘卫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316-5323,共8页
对于田地区3种不同生境(沼泽、盐化沙丘过渡带和沙丘顶)芦苇的生长环境特征、光合特性、渗透调节及抗氧化系统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叶片的Pn日变化在沼泽生境呈单峰曲线,在盐化沙丘过渡带和沙丘顶部均为双峰曲线,光合"午... 对于田地区3种不同生境(沼泽、盐化沙丘过渡带和沙丘顶)芦苇的生长环境特征、光合特性、渗透调节及抗氧化系统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芦苇叶片的Pn日变化在沼泽生境呈单峰曲线,在盐化沙丘过渡带和沙丘顶部均为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气孔导度降低是其主要原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根区土壤水分减少和盐分加剧增加显著,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剧烈,对抵御干旱和盐渍化危害的贡献较大。芦苇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干旱及盐分加剧增加显著,两者对水分亏缺的响应较盐分敏感,且可有效缓解沙丘生境由于缺水所造成的氧化损伤,使丙二醛(MDA)含量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沙丘和盐渍化生境内都比较高,对抵抗盐渍化和干旱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水盐梯度 光合作用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耐盐的生理机制及基因工程新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韩燕燕 鲁艳 吕光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0-14,18,共6页
在各种环境胁迫中,盐胁迫是造成作物减产的严重环境因素之一。主要从耐盐的生理机制和一些下游调节过程入手,包括:离子区隔化、渗透调节、激素调节、去毒化作用、光合途径的改变等,讨论了植物耐盐工程的新进展;同时还讨论了分子水平育... 在各种环境胁迫中,盐胁迫是造成作物减产的严重环境因素之一。主要从耐盐的生理机制和一些下游调节过程入手,包括:离子区隔化、渗透调节、激素调节、去毒化作用、光合途径的改变等,讨论了植物耐盐工程的新进展;同时还讨论了分子水平育种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耐盐机制 基因工程 分子辅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3种生活型草本植物生物量分配及相关生长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晶 汪溪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4-311,共8页
为了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生活型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分配特征,通过取样调查当地34种草本植物的生物量研究表明:(1)采集到的每个物种样本的总生物量大多小于4 g,其中多数个体(大于80%)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分别在2和0.5 g以内,根冠比主要... 为了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生活型草本植物的生物量分配特征,通过取样调查当地34种草本植物的生物量研究表明:(1)采集到的每个物种样本的总生物量大多小于4 g,其中多数个体(大于80%)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分别在2和0.5 g以内,根冠比主要集中在0.25以内;(2)类短命植物向地下部分分配较多生物量,根冠比较大,集中分布在1.67左右;短命和一年生长营养期草本向地下部分配的生物量远小于类短命植物,两者的根冠比较小,主要集中在0.15左右;(3)短命植物地下与地上部生物量间为等速生长关系,而类短命植物和一年生长营养期草本植物地下与地上生物量间为异速生长关系,其中类短命植物随个体增大向地下部分配生物量的比例增多,而一年生长营养期草本则相反。综上所述,短命、类短命和一年生长营养期草本植物地下与地上生物量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特征,与各自独特的生活史特征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草本植物 生活型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旅游安全预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林芝 郑江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327-3329,共3页
利用BP神经网络对旅游安全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和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旅游 安全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uick Bird的阿其克苏河植被覆盖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曼 吕光辉 刘卫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7-353,共7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Quick Bird影像,并结合实地的植被和土地类型调查,对艾比湖地区阿其克苏河植被覆盖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分类,利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如Envi软件、Arcgis软件、Erdas软件)提取了该区的植被覆盖等信息。【方...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Quick Bird影像,并结合实地的植被和土地类型调查,对艾比湖地区阿其克苏河植被覆盖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分类,利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如Envi软件、Arcgis软件、Erdas软件)提取了该区的植被覆盖等信息。【方法】基于NDVI图对该区进行植被覆盖度反演,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提出了荒漠区NDVI分类标准和植被覆盖等级划分标准。【结果】通过NDVI分类图和植被等级覆盖图,发现该地区植被大多集中于河滩及其两岸;而且离水源越近,植被覆盖度越高,NDVI值也越高,这与荒漠区植被分布特点吻合。【结论】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与实地测量对比分析有很好的切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ck Bird影像 阿其克苏河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植被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植物叶片信息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雪梅 高敏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2139-2144,共6页
采用网格法、GIS法和AutoCAD法对榕树(Ficus microcarpa)叶片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进行测定,利用数码相机获取榕树叶片信息,对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网格法与GIS法和AutoCAD法具有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与其... 采用网格法、GIS法和AutoCAD法对榕树(Ficus microcarpa)叶片的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进行测定,利用数码相机获取榕树叶片信息,对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网格法与GIS法和AutoCAD法具有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与其他叶片信息测定方法相比,GIS法更精确、简便、省时、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信息 GIS法 榕树(Ficus microcarpa) 网格法 AutoCA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景观审美价值评价初探
18
作者 于恩涛 向伟玲 吕光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08-111,115,共5页
基于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法,在获取克拉玛依不同时期景观数据后,试图在景观指数的基础上,对克拉玛依多期景观进行审美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多期景观审美价值逐年提高,克拉玛依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现状依然严峻.
关键词 景观审美价值 景观指数 层次分析法 克拉玛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聚合自交联聚丙烯酸吸水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买买提江.依米提 艾买提江.萨伍提 +2 位作者 司马义.努尔拉 师庆东 徐婉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186,共5页
以丙烯酸为原料,使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了自交联聚丙烯酸吸水树脂(PAAsc).采用IR、1HNMR、SEM 等方法对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不同功率的紫外光源、辐照距离及反应温度对该树脂吸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灯功率为1000W、聚合温度... 以丙烯酸为原料,使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制备了自交联聚丙烯酸吸水树脂(PAAsc).采用IR、1HNMR、SEM 等方法对树脂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不同功率的紫外光源、辐照距离及反应温度对该树脂吸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灯功率为1000W、聚合温度在15℃、光辐照时间为40min、辐照距离为15cm 时,所制备吸水树脂的吸液率最佳,吸去离子水率为4391g/g,吸盐水率为206g/g.同时,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了不同保水剂吸液率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紫外光聚合 丙烯酸 加压吸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萌动玉米籽粒中α-淀粉酶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凤凤 刘卫国 +1 位作者 陆海燕 霍举颂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年第4期16-19,28,共5页
为明确淀粉酶在淀粉水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华西176玉米籽粒为材料,研究玉米籽粒不同部位的淀粉酶含量和活性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α-淀粉酶活性均值在第3天时达到最大值后下降,然后在第5天时又有所回升,随后继续下降。α-淀... 为明确淀粉酶在淀粉水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华西176玉米籽粒为材料,研究玉米籽粒不同部位的淀粉酶含量和活性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α-淀粉酶活性均值在第3天时达到最大值后下降,然后在第5天时又有所回升,随后继续下降。α-淀粉酶活性在胚轴中最强,胚芽和胚根中次之,胚乳和种皮中最弱。在时间和空间的交互作用下,籽粒萌发第3天的胚轴上α-淀粉酶活性均值最大。α-淀粉酶含量在不同部位表现为双峰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籽粒 萌动 时空变化 Α-淀粉酶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