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熵权法的新疆奇台绿洲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熊黑钢 付金花 王凯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82-1387,共6页
针对新疆奇台绿洲水资源日益短缺及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现实情况,本文通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主要指标,并采用熵权法进行赋权,依据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模型对其水资源承载能力予以分析评价,以期使该地区... 针对新疆奇台绿洲水资源日益短缺及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现实情况,本文通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主要指标,并采用熵权法进行赋权,依据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模型对其水资源承载能力予以分析评价,以期使该地区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为绿洲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该区1993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得分0.83,1998年为0.75,至2005年达到研究时段的最低值0.66,反映出其水资源承载力不断下降,且近几年下降速度加快。后期(2003—2005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得分年均下降率是早期(1993—1998年)的47.96倍,为中期(1999—2002年)的8.39倍。奇台绿洲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受经济与生态环境、人口、农业用水、水资源利用程度、气候状况5大成分影响。其中前三者累计贡献率为73.58%,反映出经济迅猛发展、生态环境恶化、人口数量增加以及农业灌溉水激增是导致水资源可进一步利用潜力减小的最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水资源承载力 熵权法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里坤湖全新世湖泊沉积物稳定氮同位素的气候与环境意义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钟巍 张进 +3 位作者 尹焕玲 薛积彬 曹家元 唐晓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188,共7页
选择位于西风环流显著影响的新疆巴里坤湖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对位于湖心部位的人工开挖剖面的多指标(包括有机碳同位素(δ1C)、有机质含量(OM)和碳氮比(C/N))的对比分析和验证,发现该湖泊沉积物的δ15N记录较好地响应了过去9... 选择位于西风环流显著影响的新疆巴里坤湖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对位于湖心部位的人工开挖剖面的多指标(包括有机碳同位素(δ1C)、有机质含量(OM)和碳氮比(C/N))的对比分析和验证,发现该湖泊沉积物的δ15N记录较好地响应了过去9400年以来气候环境的变化,依据其波动变化特征划分出以下阶段:9400~7300cal.aBP期间,气候状况较为干旱且不稳定;7300~5900cal.aBP期间,气候相对湿润;5900~3100cal.aBP期间,气候环境由湿转干;3100~1100cal.aBP期间,气候特征由相对湿润转向干旱;但在1100~0cal.aBP期间偏高的δ15N值,可能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巴里坤湖沉积物δ15N记录对于恢复研究区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特征与历史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里坤湖 稳定氮同位素 全新世 气候指示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对新疆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23
3
作者 江凌 潘晓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2期69-74,共6页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疆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新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疆城市所处的绿洲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城市化正在或即将对绿洲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和潜在...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疆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新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新疆城市所处的绿洲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城市化正在或即将对绿洲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因此正确认识城市化给绿洲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合理规划和发展绿洲城市是关系到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新疆绿洲 生态环境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韩春鲜 马耀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3-75,共3页
文章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并分别与各地区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分析认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但旅游资源优势... 文章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并分别与各地区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分析认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但旅游资源优势区中的阿勒泰地区因为大量的旅游资本投入使其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旅游资源优势区旅游业合理转型,由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新疆旅游业持续增长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优势度 旅游经济水平 旅游经济增长率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韩春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66,共5页
本文借用标准差分析2000~2006年新疆15个地州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水平;利用聚类分析和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并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经济水平指标,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形成、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 本文借用标准差分析2000~2006年新疆15个地州的旅游经济空间差异水平;利用聚类分析和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新疆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并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经济水平指标,对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形成、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000~2006年新疆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水平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禀赋差异是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期,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性是旅游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对核心区的旅游增长分析认为,旅游经济核心区增长已经由资源驱动型转向资本驱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发展 空间差异 标准差 核心-边缘理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南缘萨尔布拉克铁矿区花岗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锋 杨富全 +4 位作者 李延河 郭正林 柴凤梅 耿新霞 张志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5-205,共11页
本文对新疆阿尔泰南缘萨尔布拉克铁矿区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获得岩体形成时代为410±4Ma(MSDW=0.88),是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岩浆活动产物。岩体的年龄限定它侵入的地层时代大于410Ma,为前泥盆系而不是前人认为的... 本文对新疆阿尔泰南缘萨尔布拉克铁矿区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获得岩体形成时代为410±4Ma(MSDW=0.88),是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岩浆活动产物。岩体的年龄限定它侵入的地层时代大于410Ma,为前泥盆系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中泥盆统;同时限定萨尔布拉克矽卡岩型铁矿的形成时代略晚于410Ma,为晚志留世末期—早泥盆世早期成矿。萨尔布拉克花岗岩具有富硅、偏碱性,LREE富集且分馏明显,HREE亏损且分馏不明显,中等负铕异常(δEu=0.35~0.47),微量元素Th、U、La、Ce、Nd、Zr、Hf相对富集,Nb、Ta、Sr、P、Ti相对亏损,具明显负异常的特点。Na2O/K2O集中于1附近,属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铝过饱和指数变化于1.07~1.14,为过铝质。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蒙库岩体(400~404Ma)具有很好的相似性,表明萨尔布拉克花岗岩形成于与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的陆缘弧环境中,可能是洋壳铁镁质岩石在板块俯冲过程中熔融形成,且加入了陆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SHRIMP U—Pb年龄 地球化学 萨尔布拉克 阿尔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天山库车坳陷晚第四纪以来地壳缩短速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吴传勇 沈军 +5 位作者 陈建波 李军 向志勇 谢天 宋正娜 王翠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9-288,共10页
库车坳陷是南天山中段新构造运动异常强烈的地区,发育4排近EW向展布的逆断裂-背斜带。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前人资料分析,认为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主要集中于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秋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和最南缘的亚肯逆断裂... 库车坳陷是南天山中段新构造运动异常强烈的地区,发育4排近EW向展布的逆断裂-背斜带。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及前人资料分析,认为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主要集中于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秋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和最南缘的亚肯逆断裂-背斜带之上,而且不同构造带之间的变形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作者利用全站仪(totalstation)对上述构造带的变形地貌进行了精确测量,并结合年代学分析,得到喀桑托开逆断裂一背斜的地壳缩短速率为1.0—2.0mm/a,秋里塔格逆断裂一背斜带的地壳缩短速率为2.5—3.0mm/a,亚肯盲逆断裂一背斜的地壳缩短速率为1.5—2.0mm/a。晚第四纪以来,库车坳陷SN向总的地壳缩短速率不<5.0—7.0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晚第四纪 地壳缩短 南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利用特征及未来趋势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吴芳 张新锋 崔雪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9,共10页
首先对我国过去60多年的用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水资源利用时间分布特征:农业用水一直占主导地位,1949—1980年为快速增长期,1980年以后为稳定期甚至下降期;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则是在1980年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激增期。然后,对我... 首先对我国过去60多年的用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水资源利用时间分布特征:农业用水一直占主导地位,1949—1980年为快速增长期,1980年以后为稳定期甚至下降期;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则是在1980年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激增期。然后,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可知:总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补水用水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东、中、西部的用水效率呈现出一定差距,并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最后,运用情景分析法,分较高、适中和较低3种方案对我国未来10~15 a的需水量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需水量 变化趋势 需水预测 整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于田县不同下垫面小气候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钟秀娟 熊黑钢 张建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利用HOBO小气候观测仪对新疆于田县荒漠、交错带、绿洲3个下垫面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地温及蒸发等小气候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对比分析了各小气候因子的时序变化及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于田县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特征参数呈现... 利用HOBO小气候观测仪对新疆于田县荒漠、交错带、绿洲3个下垫面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地温及蒸发等小气候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对比分析了各小气候因子的时序变化及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于田县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特征参数呈现出梯度式递增或递减的趋势,由荒漠到绿洲,气温、风速、地温及蒸发力逐渐减小,相对湿度逐渐增加,其中,荒漠与交错带两下垫面的小气候因子特征值及变化趋势相似,并与绿洲小气候因子相差较大。例如荒漠与交错带气温相差0.98℃,而与绿洲却相差3.78℃;荒漠平均风速比交错带(1.55m/s)仅高出0.28m/s,却是绿洲的4倍。3下垫面各小气候因子联系紧密,相互影响,并且由于受到外界大气候环境的影响,各因子的时序变化及垂直变化特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候 下垫面 特征 于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土壤环境磁学特征及其空间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学刚 魏疆 +2 位作者 孙慧兰 杨涵 李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5-273,共9页
对乌鲁木齐市建成区和郊区不同用地类型土壤样品的磁学特征、空间变化规律及初步的环境指示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壤磁性矿物平均含量适中,主要以多畴亚铁磁性矿物主导,同时含有少量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建成区土壤磁性矿物... 对乌鲁木齐市建成区和郊区不同用地类型土壤样品的磁学特征、空间变化规律及初步的环境指示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壤磁性矿物平均含量适中,主要以多畴亚铁磁性矿物主导,同时含有少量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建成区土壤磁性矿物中超顺磁性矿物粒度含量非常少,郊区由超顺和粗磁颗粒共同构成。从磁性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磁性矿物含量呈现出工业区、交通密集区以及其他人类活动强烈地区含量高,北部的耕地和其他3个方向的未利用地含量低的变化规律,而且建成区特别是工业区附近存在较多的多畴亚铁磁性矿物和相对较高的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通过对磁性参数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初步得出建成区比受人为因素影响相对较少的郊区土壤磁性强,与建成区工矿企业生产、汽车尾气和其他人为活动产生的粗颗粒亚铁磁性的污染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参数 空间变化 土壤污染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苑涛 何秉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1-342,345,共3页
分析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综合考虑水资源、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相互影响,从中选取评价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了基于极大熵原理的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模糊评价模型。同时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应用于... 分析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综合考虑水资源、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相互影响,从中选取评价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了基于极大熵原理的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模糊评价模型。同时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应用于克拉玛依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得出了克拉玛依市未来20 a的水资源承载力虽处在不可承载状态,但有向良性发展的趋势,水资源缺乏是制约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水资源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克拉玛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新近系红粘土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以陕西府谷老高川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艳霖 岳乐平 帕拉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8-83,共6页
黄河中游新近系红粘土粒度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三峰分布 ,说明它是由多种成因组份构成 ,而且每种成因组份对整体的贡献率也不同。其粒度组成主要是以粉土粒级 (5~ 5 0 μm) 为主 ,而 2 5 0 μm以上的颗粒少见。除小于 1 μm和小于 2 μm... 黄河中游新近系红粘土粒度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三峰分布 ,说明它是由多种成因组份构成 ,而且每种成因组份对整体的贡献率也不同。其粒度组成主要是以粉土粒级 (5~ 5 0 μm) 为主 ,而 2 5 0 μm以上的颗粒少见。除小于 1 μm和小于 2 μm粒级含量变化相对稳定外 ,其余粒级均表现出旋回起伏的特征。大于 6 3μm和大于 30 μm及中值曲线变幅较大 ,说明当时冬季风比较盛行 ,而且变化强度比较大 ;而小于 2 μm粒级曲线变化相对稳定 ,说明当时夏季风很弱 ,而且没有太大变化。粒度曲线与野外岩性所得结论相一致 ,说明当时气候总体上是以干冷为背景 ,但也有干冷与暖湿的交替。野外岩性上表现为粘土层与钙结核层相互交替 ,粒度曲线上表现为峰谷旋回起伏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 府谷 新近系 红粘土 粒度特征 古环境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产宝石级方柱石基本特征及改色工艺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立今 何金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19-520,共2页
本文对新疆产宝石级方柱石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了不同的手段 (加热工艺 ,化学工艺 ,辐射工艺等 ) ,进行了改色工艺实验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这对提高新疆地产宝石级方柱石经济价值 ,意义重大。
关键词 宝石级方柱石 改色 宝石学 新疆 加热工艺 化学工艺 辐射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新疆地质找矿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
14
作者 孙宝生 门继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185-1189,共5页
发展宏观、快速、高效的资源管理及评价方法是开展现代地质找矿工作的需要。"3S"技术由于具有上述特点而在地质找矿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新疆地质找矿现状,通过对"3S"技术特点的介绍,在以往新疆地质... 发展宏观、快速、高效的资源管理及评价方法是开展现代地质找矿工作的需要。"3S"技术由于具有上述特点而在地质找矿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新疆地质找矿现状,通过对"3S"技术特点的介绍,在以往新疆地质找矿工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在新疆运用RS和GIS技术建立遥感本底数据库及进行矿产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方法,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新疆地质找矿 遥感本底数据库 矿产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疆阿尔泰南缘塔拉特铁铅锌矿床成因机制的再认识
15
作者 刘锋 孟庆鹏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68-469,共2页
塔拉特铅锌矿床是产于新疆南阿尔泰晚古生代克兰火山沉积盆地众多矿床中的一个,目前已达中型规模。对该矿的成因认识仍存在争议,有强调火山沉积特征的火山喷流沉积型(康吉昌等,2009;袁建江等,2011)和注重岩浆热液蚀变特征的矽卡岩型(李... 塔拉特铅锌矿床是产于新疆南阿尔泰晚古生代克兰火山沉积盆地众多矿床中的一个,目前已达中型规模。对该矿的成因认识仍存在争议,有强调火山沉积特征的火山喷流沉积型(康吉昌等,2009;袁建江等,2011)和注重岩浆热液蚀变特征的矽卡岩型(李登峰等,2013)等不同观点。本文综合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并结合同位素特征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成因机制 火山沉积 尔泰 岩浆热液 矿床形成 地质特征 同位素特征 矽卡岩型 拉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的荒漠林大沙鼠鼠洞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以新疆古尔通古特沙漠南缘局部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涛 郑江华 +2 位作者 温阿敏 陈梦 穆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0-188,共9页
【目的】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航拍影像探索分析大沙鼠鼠害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以期获取研究区内鼠洞分布空间特征,为科学治理鼠害提供支持。【方法】2015年10月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荒漠林大沙鼠典型鼠害区进行无人机低空航拍,获... 【目的】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航拍影像探索分析大沙鼠鼠害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以期获取研究区内鼠洞分布空间特征,为科学治理鼠害提供支持。【方法】2015年10月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荒漠林大沙鼠典型鼠害区进行无人机低空航拍,获取空间分辨率为0.024 m的超高分辨率影像与空间分辨率为1 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影像,运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获得大沙鼠鼠洞分布情况;基于无人机航拍数字高程模型影像提取研究区的坡向、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等地形特征;叠加统计分析该区域大沙鼠鼠洞空间数据在不同地形特征中的分布占比。【结果】新疆古尔通古特沙漠南缘研究区内沙丘多为南北走向,该区大沙鼠鼠洞主要分布于沙丘的东坡及东北坡(占鼠洞的50.7%)、阴坡(占鼠洞的61.2%)、平坡和缓坡(占鼠洞的89.7%),以及海拔为432.5~435 m(高程为2.5~5 m)梯度下(占鼠洞的53.8%)和地形起伏度0.1~0.25 m范围内(占鼠洞的34.7%)。【结论】研究区域内大沙鼠鼠洞分布具有空间分布差异与地形有密切关系。在基层的大沙鼠鼠害防治中,结合考虑地形因素,可提高对鼠害的防治效率,这为新疆鼠害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遥感 森林生物灾害 目视解译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新疆鹅喉羚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苏比奴尔.艾力 热木图拉.阿卜杜克热木 +3 位作者 于苏云江.吗米提敏 塔依尔江.麦麦提 佐日古丽.伊斯马伊力 马合木提.哈力克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2,共6页
生境评价对物种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鹅喉羚为研究对象,2013~2017年通过对新疆各地区开展多次野外考察,共收集了180个鹅喉羚出现点数据,作为其分布点数据,选取19个气候因子、3个地形因子、植被因子、人类干扰因子等4类24种... 生境评价对物种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鹅喉羚为研究对象,2013~2017年通过对新疆各地区开展多次野外考察,共收集了180个鹅喉羚出现点数据,作为其分布点数据,选取19个气候因子、3个地形因子、植被因子、人类干扰因子等4类24种因子作为环境变量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分析了鹅喉羚的生境适宜性分布特征和主要环境变量因子对鹅喉羚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平均AUC(area under the curve,受试工作者曲线下面积)值为0. 973; Jackknife检验结果显示:海拔、最冷月最低温度(BIO6)、最干季平均温度(BIO9)、年均温(BIO1)、最冷季平均温度(BIO11)为对鹅喉羚生境分布影响最大的环境变量。鹅喉羚在新疆的适宜分布区主要是天山山脉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边区域、天山山脉北部的准噶尔盆地周边区域、新疆东部的吐哈盆地周边地区、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山脉周边区域等。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新疆鹅喉羚的实际分布状况,同时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新疆鹅喉羚及其栖息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MaxEnt模型 生境适宜性 刀切法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产业结构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阿不都克依木.阿布力孜 艾则买提.艾赛提 +1 位作者 迪力夏提.阿卜杜萨拉木 瓦哈甫.哈力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2301-2303,共3页
根据新疆1952~2010年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对新疆的城市化、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描述,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相关检验,得出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根据新疆1952~2010年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对新疆的城市化、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描述,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相关检验,得出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新疆近60年的城市化水平表现为上升趋势,但是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初城市化波动比较大;产业结构顺序由当初的"一、二、三"转变为"二、三、一",以1991年为分界点;新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推动城市化的进程,然而在不同的时间段,产业结构的作用有所变化;线性回归模型中剔除了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自变量,用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2个解释变量可以很好地反映城市化的进程,而且两者的系数分别为0.622 7、0.502 6,均为正值,表现为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城市化 产业结构 相关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菁布拉克基性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作衡 王志良 +3 位作者 毛景文 柴凤梅 杨富全 杨建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05-1016,共12页
对与特克斯县菁布拉克铜镍硫化物矿床密切相关的基性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以低Ti、亏损Nb和Ta、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微富集轻稀土元素为特征。结合其同位素特征,提出该岩体的形成与南天山洋板块向中天山板块俯冲碰撞作用有... 对与特克斯县菁布拉克铜镍硫化物矿床密切相关的基性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以低Ti、亏损Nb和Ta、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微富集轻稀土元素为特征。结合其同位素特征,提出该岩体的形成与南天山洋板块向中天山板块俯冲碰撞作用有关,岩浆起源于MORB源的亏损地幔,由于南天山洋壳向亏损地幔的俯冲,导致岩浆具有岛弧岩浆的特点。在侵位过程中遭受地壳和围岩的混染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杂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成岩机制 菁布拉克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8
20
作者 沈军 吴传勇 +5 位作者 李军 向志勇 陈建波 谢天 宋正娜 王翠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9-278,共10页
简要介绍了南天山山前库车坳陷的主要活动逆断裂-背斜带的分布特征、构造样式、最新活动证据等资料。平面上库车坳陷呈一“眼”状,由南北两大背斜带构成。北部靠近南天山为一套向南逆冲的逆断裂-背斜系统,最新活动的逆断裂-背斜带为喀... 简要介绍了南天山山前库车坳陷的主要活动逆断裂-背斜带的分布特征、构造样式、最新活动证据等资料。平面上库车坳陷呈一“眼”状,由南北两大背斜带构成。北部靠近南天山为一套向南逆冲的逆断裂-背斜系统,最新活动的逆断裂-背斜带为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南部靠近塔里木盆地的是一套向北逆冲的逆断裂-背斜系统,最新活动的主要是秋里塔格逆断层-背斜带及其以南的亚肯背斜等新背斜;南北两大背斜系统夹持着拜城盆地。坳陷区北部的喀桑托开断裂与坳陷区南部的秋里塔格断裂带是区内最主要的活动断裂,前者长逾60km,后者长近200km,沿这两条断裂带均发现了清楚的断裂露头和古地震形变带。此外,在秋里塔格背斜带以南发育了更新的、规模较小的背斜,表明库车坳陷区的褶皱作用继续向盆地方向扩展。石油地震剖面资料显示,库车坳陷南北两侧的褶皱作用均受盖层与基底之间的滑脱断层控制,属于山前的薄皮构造。滑脱面的深度可达10km左右。这是库车坳陷主要的发震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库车坳陷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