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9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校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的调查分析——以新疆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兵 赵箭 +1 位作者 季峰 潘勇承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33-36,共4页
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最容易尝试的一种创业方式。但目前,关于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上创业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文章在收回的4 657份新疆大学1—3年级在校大学生有效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对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在... 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最容易尝试的一种创业方式。但目前,关于新疆高校在校大学生网上创业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文章在收回的4 657份新疆大学1—3年级在校大学生有效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对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网上创业实践在硬件设施、软环境、发展潜力、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现状和潜力进入深入的分析。调查发现,从网上创业的硬件基础设施来看,新疆大学在校大学生网上创业的条件比较好,但大学生网上创业意愿较低,重要原因是新疆大学缺乏网上创业的氛围和软环境。这应当引起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上创业 现场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视角下发展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多元路径探析
2
作者 马晓钰 张立栋 韩芳芳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共13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兴质态的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明晰其驱动因素及发展路径是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的关键所在。采用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创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借助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兴质态的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明晰其驱动因素及发展路径是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的关键所在。采用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创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借助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时空双维探索驱动区域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多元路径。研究发现,各条件变量不单独构成高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各要素匹配联动形成3条驱动高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创新驱动—经济建设赋能型”“创新驱动—环境规制型”和“创新—生态—经济多元赋能型”;缺失“创新驱动—经济建设赋能”逻辑是导致非高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实现高新质生产力的组态一致性系数均呈上升趋势,其组态覆盖案例具有区位差异;新质生产力的驱动路径存在多重轨迹演化现象,“创新驱动型”作为“主导轨迹”贯穿始终,“创新驱动—经济建设赋能型”“创新驱动—节能减排型”作为“混合轨迹”,同时或者交替地对高新质生产力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碳排放管理研究——基于CSMAR数字化转型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平 吕雁琴 朱智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降低了企业碳排...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降低了企业碳排放量,也改善了企业碳绩效,从“量”和“效率”两个方面同时促进了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中更加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能源消耗量、优化能源结构以及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本文对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企业碳排放管理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在双碳背景下加强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减排增效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碳排放管理 能源消耗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经济韧性的动态演进及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娟 吕雁琴 +1 位作者 范天正 陈静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62,共21页
文章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测度评价中国旅游经济韧性,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动态空间收敛模型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各区域旅游经济韧性水平逐渐提升,但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绝对差... 文章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测度评价中国旅游经济韧性,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动态空间收敛模型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各区域旅游经济韧性水平逐渐提升,但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绝对差异在缩小,整体呈现“由东至西阶梯递减,东北最弱”态势;组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最主要来源,东-东北部旅游经济韧性的差距最大,但东部的组内差异也是未来发展亟须关注的问题;从整体上看,旅游经济韧性存在空间收敛效应,内部差距在不断缩小;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而中部收敛速度最慢。文章揭示了中国旅游经济韧性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并分析其分布的动态演进趋势,为提高旅游经济韧性、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韧性 Dagum基尼系数 空间收敛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虚拟集聚与资源配置效率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玉超 张立杰 +1 位作者 乐凯迪 乔心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7,共6页
虚拟集聚是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空间组织的新形态,是资源配置的新空间。文章利用OEC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我国284个城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创新性地测度了城市层面的虚拟集聚指数,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虚拟... 虚拟集聚是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空间组织的新形态,是资源配置的新空间。文章利用OEC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我国284个城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创新性地测度了城市层面的虚拟集聚指数,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异质性虚拟集聚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配置方面该结论同样成立,上述影响在数字经济发展追赶区、东部地区城市更加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虚拟集聚是数字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渠道;进一步分析异质性虚拟集聚的作用发现,数据要素驱动型虚拟集聚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最大,数字技术驱动型虚拟集聚次之,数字设备驱动型虚拟集聚的作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虚拟集聚 异质性虚拟集聚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绿色创新不平衡——基于非对称要素流动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文君 邓峰 茹慧超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9,共18页
绿色创新有助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绿色创新所受影响呈现复杂两面性:一方面,数字经济通过引导要素流动形成数字鸿沟,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创新能力的差异,加剧绿色创新不平衡;另一方面,... 绿色创新有助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然而,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绿色创新所受影响呈现复杂两面性:一方面,数字经济通过引导要素流动形成数字鸿沟,带来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创新能力的差异,加剧绿色创新不平衡;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借助数字技术的开源特性形成技术扩散效应,缩小创新能力差距,缓解绿色创新不平衡。面向区域协调发展目标,从区域间、省域内两个方面,基于2011—2022年我国26个省份(未含港澳台地区藏和京津沪渝)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创新不平衡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扩大我国区域间和省域内绿色创新差距,加剧绿色创新不平衡。从传导机制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由欠发达的低梯度地区向发达的高梯度地区逆梯度流动,导致绿色创新不平衡。从区域间影响看,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地区,整体而言,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均发挥促进作用,但其在南方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其在南北方中心城市呈现截然相反的影响(在南方中心城市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在北方中心城市表现为不显著抑制作用),在南北方外围城市均呈现抑制作用,但在北方外围城市的影响更强。从省域内影响看,数字经济在西部地区会显著加剧省域内绿色创新不平衡,在中部和北方地区有加剧倾向但不显著,在东部和南方地区有缓解倾向但不显著。从数字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看,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绿色创新潜力滞后—绿色创新融合释放”的非线性动态特征,只有数字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对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才能得到充分释放。这种差异化影响可能是导致我国绿色创新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促进绿色创新均衡发展,一要优化数字经济空间布局,防止数字资源过度集中;二要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平衡数字经济下的创新资源配置;三要结合数字经济发展阶段,促进绿色创新融合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创新不平衡 人力资本流动 研发资本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新疆综合能源系统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达 程翔 李鹏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4,共12页
新疆是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区域,明晰各能源主体在利益分配中如何实现协同互补是“双碳”背景下新疆保障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以火、水、风、光在合作博弈中收益最大化原则为切入点,构建了多能互补模式下的联合运营函... 新疆是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区域,明晰各能源主体在利益分配中如何实现协同互补是“双碳”背景下新疆保障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以火、水、风、光在合作博弈中收益最大化原则为切入点,构建了多能互补模式下的联合运营函数,并使用改进Shapley值法对其收益再分配。研究结果显示:多能互补模式更注重产业协同,Shapley值法的各主体收益取得显著增加,经过改进调整,仅火电收益提升,其余主体收益下降;论证了“先立后破”的必要性,要补“旧”以促“新”,在提高联盟效益时,有针对性地对火电等传统行业进行利益补偿,助力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追“风”逐“日”加快新能源建设,发挥未来科技产业在绿色生产力发展中的竞争新优势,以合力储蓄区域能源产业发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利益分配 新疆 多能互补 改进Shapley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网络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的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向仙虹 冯浩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44,共15页
城市经济韧性对应对外部冲击、保障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3年我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流通网络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通网络... 城市经济韧性对应对外部冲击、保障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3年我国27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流通网络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通网络可以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且表现出显著的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和区位空间的异质性特征。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内部环境、实现创新驱动和促进绿色发展在流通网络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中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同时,流通网络对周边城市会产生“虹吸效应”,随地理距离阈值增加而呈现出以600千米为界线先抑制后促进的特征,且存在1400千米的空间距离衰减边界。鉴于此,政府应构建灵活、多元且安全的流通网络,定期评估交通需求,注重交通运输设施的弹性规划与动态布局,加强多元化流通渠道和多层级流通网络建设,同时制定严格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安全标准,建立实时动态监测机制,保障流通网络安全并优化流通网络布局;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流通网络建设的灵活性和普适性,因地制宜构建互补型经济格局,建设由“现代流通节点城市+骨干流通走廊”为核心架构的内畅外联现代流通网络,发挥流通节点城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促进商品和资源要素高效流通;加强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减少对节点城市的过度依赖,避免导致城市经济发展两极分化,增强区域经济的自主性和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网络 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 城市经济韧性 双重差分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融合共生:基本要义、形成机理与实现路径
9
作者 张森 温军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25,共11页
数字经济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融合共生,既是两者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从共生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数字经济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融合共生的基本要义、形成机理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创新能够优... 数字经济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融合共生,既是两者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从共生理论视角出发,探讨数字经济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融合共生的基本要义、形成机理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创新能够优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够增强数字经济创新的动能,两者融合共生能够在投资端与效能端释放乘数效应。在利好的外部宏观环境下,两者以技术与产业共生为核心,以主体、要素和政策等多元共生为扩展,依托政府的“引导面”、市场的“驱动面”和数字经济的“场景面”,正在由连续非对称互惠共生向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演变。为纵深推进两者融合共生,要高质量推进数字经济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完善政府、市场和数字经济的要素配置与能量传导功能,要优化两者共生的宏观环境,要加快推进两者共生模式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创新 新质生产力发展 融合共生 乘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验证随机函数与PBFT共识算法的供应链管理方案研究
10
作者 董言 努尔兰别克·哈巴斯 +1 位作者 谷峥 藏哈尔·努尔兰别克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8,共8页
近年来,随着供应链企业的迅猛发展,如何构建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策略模型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前,供应链管理面临着库存成本高昂、通信开销巨大的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机器学习与改进实用拜占庭容错(practical Byzantine faul... 近年来,随着供应链企业的迅猛发展,如何构建高效的供应链管理策略模型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前,供应链管理面临着库存成本高昂、通信开销巨大的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机器学习与改进实用拜占庭容错(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共识算法的优化方案.该方案采用遗传算法与梯度算法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策略,兼具全局寻优和局部精细调整的优势,从而显著降低了库存管理成本.同时,PBFT共识机制通过引入Honest-peer信誉模型和可验证随机函数有效提升了节点选举过程的效率和系统的整体可靠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优化方案在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表现为库存成本平均下降了4.6%,通信开销减少了约50%,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机器学习 共识算法 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学经管类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古丽娜尔.玉素甫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8-9,共2页
21世纪,双语教学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在我国众多高等学校开始实施,在实施这种教学法过程中,虽说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创新的实践,但是这种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对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双语教学实施情况的分析研究,对双语教学实践存... 21世纪,双语教学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在我国众多高等学校开始实施,在实施这种教学法过程中,虽说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创新的实践,但是这种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对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双语教学实施情况的分析研究,对双语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态度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影响商贸流通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考虑数字经济的调节效应
12
作者 李佳慧 张森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9,共5页
本文将深入探究人口老龄化对商贸流通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并分析数字经济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旨在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促进商贸流通业结构高级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结构高级... 本文将深入探究人口老龄化对商贸流通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并分析数字经济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旨在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促进商贸流通业结构高级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结构高级化;数字经济在人口老龄化对商贸流通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口老龄化 商贸流通业 产业结构高级化 外贸开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区域水资源对产业生态系统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基于VAR模型 被引量:38
13
作者 张振龙 孙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273-5284,共12页
新疆正面临"五化同步"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的矛盾。水资源瓶颈制约已成为影响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之一。运用VAR模型,通过ADF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贡献度分解,对2000—2014年... 新疆正面临"五化同步"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的矛盾。水资源瓶颈制约已成为影响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突出问题之一。运用VAR模型,通过ADF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贡献度分解,对2000—2014年新疆耗水产业生态系统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与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量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经济发展对用水量产生负向冲击,工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量随着经济发展出现正向冲击效应。(3)新疆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水资源的大力开发和过度利用。据此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实施严格的退地减水政策,明确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指标,加强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防止浪费等多途径维持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耗水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 经济增长 动态关系 VAR模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计量模型分析——以新疆教育投入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雅楠 孙慧 何昭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73-1379,共7页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新疆经济增长和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新疆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两者存在某种长期的均衡关系,新疆教育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就增加0.120 4...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新疆经济增长和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新疆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两者存在某种长期的均衡关系,新疆教育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就增加0.120 4个百分点。(2)新疆的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教育投入有促进作用,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作用。基于此,新疆要全面加大各级各类教育投入力度,即要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各个领域,才能彻底提高地区教育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投入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格兰杰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演变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松茂 方良彦 邓峰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5-199,共5页
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市的旅游经济为研究对象,在GIS软件Mapinfo9.5的支持下,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对新疆14个地州市2001-2010年的旅游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及变化做了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试图揭示新疆区域旅游发展水... 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市的旅游经济为研究对象,在GIS软件Mapinfo9.5的支持下,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对新疆14个地州市2001-2010年的旅游经济差异的总体特征及变化做了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试图揭示新疆区域旅游发展水平时空差异演变规律及其原因,并提出协调新疆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GIS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经济区划与天山南北坡经济带的形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马海霞 张宝山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52,70,共6页
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心区域,天山南坡经济带则是新疆经济发展中仅次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一个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经济区域。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其经济区划的演变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是两大经济带形... 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心区域,天山南坡经济带则是新疆经济发展中仅次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一个具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经济区域。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其经济区划的演变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是两大经济带形成的主要因素;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区与行政区界限关系的协调、经济中心的有效辐射距离、支柱产业的聚集优势、城市辐射效应,以及两地带水同源的生态依据等是天山南北坡经济带区域范围形成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区划 区域重心 天山南坡经济带 天山北坡经济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的减贫效应探析——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金叶 周耀治 任婷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1,共4页
运用FGT贫困指数,以新疆为例,基于Lorenz曲线对农村贫困变动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减贫作用,而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则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农村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金叶 杜晓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4-1271,共8页
在新疆经济发展目标层下,设立6个基准层指标、29个表征层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经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基础设施完善、民生改善、人才队伍建设、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对口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基础数据来自... 在新疆经济发展目标层下,设立6个基准层指标、29个表征层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经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基础设施完善、民生改善、人才队伍建设、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对口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基础数据来自于《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3年)相关年份数据或者以此为基础计算而得。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的效应显著;产业优化、财政能力和人才建设有所增长;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说明在对口援疆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发展滞后、人才短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等问题。因此,必须从提升新疆自我发展能力、构建有利于新疆和谐发展的财税体制、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改善民生实际效果、建立激发人才活力机制、坚持生态兴疆等方面,切实提高援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援疆 经济发展 改进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毛克贞 吴一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60-163,共4页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对地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新疆作为欠发达地区,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大量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对实现中央制定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非常不利...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对地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新疆作为欠发达地区,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大量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对实现中央制定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非常不利的。新疆需要大力重视和发展研究生教育,做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大量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新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新疆社会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定位和选择 被引量:24
20
作者 秦放鸣 孙庆刚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4-17,共4页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文章在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缘起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qu...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文章在简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缘起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同时也面临被"通道化"和"边缘化"的风险。新疆要发挥中国西向开放重要门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枢纽作用,就必须创新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模式,采取贸易投资双轮驱动、建设乌鲁木齐中亚次区域金融中心等方式提升新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融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合作模式 中亚次区域金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