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与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苗 王志慧 +2 位作者 刘军 付建红 秦新政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
比较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骏枣与灰枣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枣营养品质之间的差异,分析土壤养分、微生物与枣营养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从土壤养分、微生物角度研究枣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叶城骏枣与灰枣土壤养分... 比较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骏枣与灰枣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枣营养品质之间的差异,分析土壤养分、微生物与枣营养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从土壤养分、微生物角度研究枣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叶城骏枣与灰枣土壤养分、枣营养品质指标,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将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优势门属微生物进行冗余分析,研究枣营养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微生物功能类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土壤的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含量显著不同;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TN(全氮)值,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AN(速效氮)值。两种主栽红枣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示,骏枣土壤微生物在细菌水平上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富性和多样性,薄壁杆菌属(Gracilibacillus)、芽胞杆菌目(Bacillales)等溶磷微生物、固氮微生物等功能土壤微生物相对丰度和占比较高,差异显著;枣营养品质,尤其是不可溶膳食纤维、Fe、K、Zn的含量差异明显。而不可溶膳食纤维、K、蔗糖含量与TP(全磷)、OM(有机质)存在显著负相关;Fe、Zn含量与薄壁杆菌属、芽胞杆菌目等九类功能微生物存在显著正相关;Mg、可溶性糖、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与Paenibacillaceae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的枣营养品质与土壤养分、微生物功能类群具有密切的联系,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也影响着枣果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土壤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营养品质 相关性 微生物功能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北疆甜菜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
2
作者 王泽玉 多芝贤 +6 位作者 陈海军 孙剑 齐树森 魏国坤 张菡 杨洁 秦亚楠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59-71,共13页
【目的】为探究北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规律。【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菜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以及真菌ITS区测序,对贮藏不同时间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表征。通过对贮藏末期的甜菜... 【目的】为探究北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规律。【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菜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以及真菌ITS区测序,对贮藏不同时间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表征。通过对贮藏末期的甜菜中致腐微生物进行筛选和鉴定,明确造成甜菜腐败的优势致腐菌。【结果】甜菜中的微生物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腐败甜菜中主要的优势细菌为明串珠菌、泛菌和植物乳杆菌属,优势真菌为酵母菌。整个微生物群落在这些优势细菌的驱动下促使甜菜腐败,含糖量下降。通过对筛选出的60株细菌和44株真菌进行鉴定发现甜菜中优势致腐细菌和真菌分别为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 XJ-4和Aspergillus alliaceus A-4。【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解析新疆甜菜贮藏腐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贮藏期 蔗糖含量 微生物群落演替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盐穗木GRAS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莲洁 杨中敏 +1 位作者 张富春 王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1-1097,共7页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法从藜科盐穗木属盐生植物盐穗木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盐胁迫响应的表达序列标签(EST)片段,结合SMARTTMRACE技术获得了盐穗木GRAS转录因子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2 090bp,含有1 635bp的阅读框,294bp的5′-UTR...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法从藜科盐穗木属盐生植物盐穗木中分离得到了一个盐胁迫响应的表达序列标签(EST)片段,结合SMARTTMRACE技术获得了盐穗木GRAS转录因子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2 090bp,含有1 635bp的阅读框,294bp的5′-UTR和161bp的3′-UTR,编码544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1.503kD,理论等电点为6.1。系统进化树和Blast同源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GRAS家族特有的C端保守结构域,并与葡萄GRAS家族蛋白VvSCL13聚集在一起,故将该基因命名为HcSCL13(GenBank登录号KC68640)。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分析表明,HcSCL13基因在盐胁迫后表达呈明显上调,初步推测Hc-SCL13基因可能与盐穗木的耐盐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穗木 HcSCL13基因 克隆 盐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胁迫对新疆耐盐植物藜叶片钾、钠元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姚世响 陈莎莎 +1 位作者 徐栋生 兰海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81-2284,共4页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土壤盐渍化问题,研究具有应用前景的盐生及耐盐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NaCl和KCl长期胁迫下新疆耐盐植物藜叶片K和Na元素的含量,以半定量RT...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土壤盐渍化问题,研究具有应用前景的盐生及耐盐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实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NaCl和KCl长期胁迫下新疆耐盐植物藜叶片K和Na元素的含量,以半定量RT-PCR方法对参与离子转运的3个基因NHX,VP1和VAP-C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就不同盐胁迫对K和Na元素含量影响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1)藜在低浓度NaCl胁迫时可选择性吸收钾离子,从而避免钠离子在植物体内的积累;(2)藜在高浓度NaCl胁迫时有较强的富集钠离子能力,过量的钠离子可通过液泡膜离子转运系统区隔至液泡,进而维持细胞质内正常的钾钠离子平衡;(3)藜不能耐受高浓度KCl胁迫,可能与其在细胞质内积累大量的钾钠离子有关。研究初步表明,藜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NaCl胁迫,且对Na+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这为今后利用其改良盐渍化土地及开发这一耐盐植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植物 钾、钠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离子转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新疆出血热病毒S和M基因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阳 刘东亮 +7 位作者 汪梅芳 武勇凯 王咏星 李轶杰 彭倩 马洁 杨建华 孙素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选取新疆出血热病毒M基因(编码糖蛋白Gn,Gc)和S基因(编码核蛋白NP)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部分片段的嵌合,分别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分别免疫小鼠,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将NP... 目的选取新疆出血热病毒M基因(编码糖蛋白Gn,Gc)和S基因(编码核蛋白NP)部分基因片段,并进行部分片段的嵌合,分别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将重组质粒分别免疫小鼠,评价其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将NP(aa1~482)、NP2(aa170~305)和糖蛋白Gn(aa529~820)、Gc(aa1050~1697)片段,及Gc-NP2片段分别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上构建重组质粒,用重组质粒免疫小鼠,通过T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因子含量测定和ELISA对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pVAX1-NP2实验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可以达到1∶6 400,pVAX1-NP2及pVAX1-Gc-NP2实验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两组的IFN-γ的表达水平也高达(865.15±6.29)pg/mL及(1727.21±33.93)p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VAX1-NP2及pVAX1-Gn实验组IL-4的表达水平为(19.11±1.20)pg/mL和(20.07±1.67)pg/mL,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5±1.82)pg/mL(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多个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免疫小鼠后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体。各重组质粒都激起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pVAX1-NP2及pVAX1-Gc-NP2实验组效果最好,可将其作为新疆出血热病毒的候选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出血热病毒 基因免疫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家蚕抗菌肽基因突变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忠渊 毛新芳 +1 位作者 张兰廷 张富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7-156,共10页
为了改变抗菌肽的结构参数,探讨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采用PCR扩增和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对新疆家蚕抗菌肽基因进行改造及原核表达蛋白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α-螺旋、两亲性、疏水性、净正电荷数和关键氨基酸的替换等参数是相互依赖... 为了改变抗菌肽的结构参数,探讨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采用PCR扩增和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对新疆家蚕抗菌肽基因进行改造及原核表达蛋白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α-螺旋、两亲性、疏水性、净正电荷数和关键氨基酸的替换等参数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协同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参数的改变都会影响抗菌肽整体的活性。α-螺旋是抗菌肽功能有效性的结构基础,但其所处的位置可能并不影响抗菌活性;两亲性结构是抗菌肽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重要结构;疏水性程度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多肽的阳离子能够增加抗菌活性,但正电荷数和抗菌活性之间无绝对正相关性;色氨酸的存在及抗菌肽的C-末端酰胺化能增强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家蚕抗菌肽 结构参数 基因突变 结构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步层析法分离毕赤酵母工程菌中表达的新疆家蚕抗菌肽 被引量:2
7
作者 窦君 郑树涛 +1 位作者 王娉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10-714,共5页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和分子排阻层析等三步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了毕赤酵母工程菌所表达的新疆家蚕抗菌肽。结果表明,三步层析后,SDS电泳显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7.0 kDa;所纯化的新疆家蚕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该纯化...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和分子排阻层析等三步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了毕赤酵母工程菌所表达的新疆家蚕抗菌肽。结果表明,三步层析后,SDS电泳显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7.0 kDa;所纯化的新疆家蚕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该纯化工艺的建立,为新疆家蚕抗菌肽在饲料添加剂、农用抗生素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家蚕抗菌肽 离子交换层析 疏水作用层析 分子排阻层析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灰绿藜NHX1基因转化新疆大叶苜蓿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潘竟丽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18-422,共5页
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抗盐碱苜蓿的新品种,但苜蓿的品种直接影响着其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因此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大叶苜蓿转基因体系对于大叶苜蓿抗逆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新疆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 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抗盐碱苜蓿的新品种,但苜蓿的品种直接影响着其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因此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大叶苜蓿转基因体系对于大叶苜蓿抗逆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新疆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inn.)的Na^+/H^+反向运输体基因Cg-NHX1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pBIN438上,并转化入根瘤农杆菌EHA105,以5-7d苗龄的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子叶为转化受体,通过重组EHA105介导的子叶浸染法将Cg-NHX1基因导入新疆大叶紫花苜蓿中,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提取转基因植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和Southem blot分析,结果表明Cg-NHX1基因已经被整合到新疆大叶紫花苜蓿基因组中。研究成功地获得灰绿藜NHX1基因转化的新疆大叶紫花苜蓿植株,并在新疆大叶紫花苜蓿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茵液浓度OD600nm为0.2-0.3,浸染时间20min适宜于子叶愈伤诱导,有利于基因转化植株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叶紫花苜蓿 灰绿藜Cg-NHXl基因 转基因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技术在1,3-丙二醇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忠贞 刘宏娟 +2 位作者 张建安 刘德华 张富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48-51,共4页
系统论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在1,3-丙二醇生产菌株的代谢途径、调节子和关键酶改造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1 3-丙二醇 基因工程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耐盐植物藜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CaBADH)的克隆、盐胁迫表达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10
作者 袁军文 谷丽丽 +2 位作者 陈莎莎 徐栋生 兰海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3-1279,共7页
【目的】为开展植物耐盐基因工程提供候选基因。【方法】研究以新疆耐盐植物藜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藜中克隆到BADH基因,并通过RT-PCR方法对其在不同盐胁迫下的表达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后将该基因构建至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CN2300上。... 【目的】为开展植物耐盐基因工程提供候选基因。【方法】研究以新疆耐盐植物藜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藜中克隆到BADH基因,并通过RT-PCR方法对其在不同盐胁迫下的表达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后将该基因构建至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CN2300上。【结果】(1)经测序分析并与藜科其他植物进行同源性比对显示,得到的序列为藜的BADH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503bp,编码500个氨基酸;(2)以BADH基因核心序列设计引物对此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进行了RT-RCR分析,发现其本底表达量较高,以100mmol/LNaCl处理2、5、12和24h后其表达量没有明显增加趋势,而以50mmol/LNaCl或KCl长期胁迫后其表达量则比对照和100mmol/L时的表达量高;(3)经双酶切鉴定,已成功将CaBADH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N2300,得到重组质粒pCN2300-CaBADH。【结论】研究为进一步从生理和分子水平阐明藜的耐盐机制提供了一定参考。并为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耐盐作物新品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 盐胁迫 表达分析 表达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盐生植物耐盐基因NHX转化甘蓝型油菜及其耐盐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东风 兰海燕 +1 位作者 陈邦党 张富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81-84,共4页
以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为转化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盐角草(Salicornia)的Na+/H+反向运输体基因NHX导入新疆主栽油菜1khp11品系,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并对影响遗传转化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 以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为转化受体,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5(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盐角草(Salicornia)的Na+/H+反向运输体基因NHX导入新疆主栽油菜1khp11品系,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并对影响遗传转化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带柄子叶在含有2,4-D的培养基上经过2d短时间的预培养后在菌液浓度OD600为0.3时在28℃摇床浸染15min时卡那抗性绿苗率可达10% ̄12%;经过抗性植株的PCR及RT-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油菜基因组中,并通过表型实验证实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提高了植株的耐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基因NHX 新疆盐生植物盐角草 油菜带柄子叶 耐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lA、RhlB基因表达对微生物采油的影响
12
作者 王慊 樊永红 +2 位作者 郭斌 麦迪努尔 秦新政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7,295,共9页
为了探究RhlA、RhlB基因表达在微生物采油中对降黏效果的影响,建立了RhlA和RhlB基因实时荧光绝对定量(Q-PCR)方法,测定不同培养时期的铜绿假单胞菌X7发酵液和克拉玛依油田不同地层水的RhlA、RhlB基因表达量,并测定其鼠李糖脂产量、表面... 为了探究RhlA、RhlB基因表达在微生物采油中对降黏效果的影响,建立了RhlA和RhlB基因实时荧光绝对定量(Q-PCR)方法,测定不同培养时期的铜绿假单胞菌X7发酵液和克拉玛依油田不同地层水的RhlA、RhlB基因表达量,并测定其鼠李糖脂产量、表面活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及原油降黏率。结果表明,RhlA、RhlB基因表达量与鼠李糖脂产量、表面活性、乳化活性及原油降黏率呈正相关。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中RhlA、RhlB基因表达量不断升高并在24 h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并于60 h趋于平稳,RhlA、RhlB基因表达量最大值分别为2.51×106和3.25×105 copies/µL,发酵液中12~60 h期间鼠李糖脂产量快速上升,并在60 h时达到最大值(824.08 mg/L);发酵液的表面活性、原油乳化活性及稠油降黏率也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而升高,并分别在24、48、60 h时达到最大。发酵液中的鼠李糖脂粗提物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在一定的极端条件下稳定发挥作用。RhlA、RhlB基因很可能通过影响鼠李糖脂产量、表面活性、乳化活性及原油降黏率对微生物采油产生影响。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生物表面活性相关功能基因表达对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对推进微生物采油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脂 功能基因 稠油降黏 微生物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基因的新疆托氏兔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米热姑丽·麦麦提 周世玉 +4 位作者 刘鹏 孟阳 聂文悦 滕培晨 单文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旨在利用线粒体基因测序方法评价新疆托氏兔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探究亚种间的遗传结构。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及测序技术,获得来自新疆北部、西北部以及中东部地区的共计78例新疆托氏兔线粒体DNA的CO1和D-LOOP基因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 旨在利用线粒体基因测序方法评价新疆托氏兔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探究亚种间的遗传结构。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及测序技术,获得来自新疆北部、西北部以及中东部地区的共计78例新疆托氏兔线粒体DNA的CO1和D-LOOP基因序列,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78个新疆托氏兔样本的合并序列共定义了68种单倍型,新疆托氏兔的单倍型多样性(h=0.996±0.002)和核苷酸多样性(π=0.049±0.023)均较高;系统发育关系和单倍型中介网络图显示,本研究中的托氏兔样本被分成3个大枝(Clade A-C),其中Clade A和C包含绝大多数来自新疆北部和西北部组群的野兔,即托氏兔西域亚种,Clade B中的野兔绝大多数来自新疆中、东部地区,即托氏兔中亚亚种,除小部分样本较为混杂,其余样本的聚类情况与其分布范围和地理距离相吻合;AMOVA分析、Fst以及基因流结果显示,新疆托氏兔亚种间遗传分化较大、基因流较小,亚种内遗传分化相对较小、基因流相对较大。中性检验结果显示,新疆托氏兔群体Tajima`D值为1.075(P>0.05),Fu`s Fs为-15.100(P<0.01),核苷酸错配分布呈现多峰,EBSPs分析显示新疆托氏兔在距今大约0.01 Ma时发生过种群扩张。基于线粒体2个基因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托氏兔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明显的系统地理分布格局;西域亚种的北部和西北部组群间存在较强的基因流和较小的遗传分化,但中亚亚种的中部和东部组群间出现了较大的分化,可能是由于较远的地理距离所致;此外,新疆托氏兔近期经历过种群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托氏兔 CO1 D-LOOP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兰科植物新资料
14
作者 马木尔别克·马看 木哈买提汗·哈布都热黑曼 +2 位作者 布勒马斯·三台 田怀珍 买买提明·苏来曼 《新疆林业》 2024年第2期30-31,共2页
兰科是有花植物的五大科之一,拥有约736个属,28237种。我国产181属1718种。《新疆植物志》记载新疆境内分布有兰科植物10属19种。近期,作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阿勒泰地区铁热克提乡内调查时发现了几株非常独特的兰花,通过鉴定,... 兰科是有花植物的五大科之一,拥有约736个属,28237种。我国产181属1718种。《新疆植物志》记载新疆境内分布有兰科植物10属19种。近期,作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阿勒泰地区铁热克提乡内调查时发现了几株非常独特的兰花,通过鉴定,确认它们为杓兰(Cypripedium calceolus L.)。该种广泛分布于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日本、朝鲜半岛亦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花植物 新疆植物志 兰科植物 西伯利亚地区 阿勒泰地区 朝鲜半岛 阿尔泰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多线缨小蜂属多利多线缨小蜂亚属记述(膜翅目:缨小蜂科)
15
作者 沙仁高娃 朱丽得孜·艾山 王金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7-1579,共13页
采用形态鉴定的方法鉴定了采自新疆的多线缨小蜂属(Polynema Haliday)的多利多线缨小蜂亚属(Doriclytus Foerster)4个种,其中1新种新疆多线缨小蜂[Polynema(Doriclytu)xinjiangense Sharengaowa&Aishan sp.nov.],以及中国新记录种3... 采用形态鉴定的方法鉴定了采自新疆的多线缨小蜂属(Polynema Haliday)的多利多线缨小蜂亚属(Doriclytus Foerster)4个种,其中1新种新疆多线缨小蜂[Polynema(Doriclytu)xinjiangense Sharengaowa&Aishan sp.nov.],以及中国新记录种3种,分别为褐柄多线缨小蜂[P.(Doriclytus)atratum Haliday,1833]、长管多线缨小蜂[P.(Doriclytus)euchariforme Haliday,1833]、林木多线缨小蜂[P.(Doriclytus)woodi Hinks,1950],对种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形态特征图,提供了中国多利多线缨小蜂亚属[P.(Doriclytus)Foerster]已知种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蜂总科 多线缨小蜂 新疆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苔藓植物新记录6种
16
作者 王强 梁灵炜 +2 位作者 古丽斯旦·艾尼瓦尔 买买提明·苏来曼 袁祯燕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通过对浙江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ZM)馆藏的新疆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重新整理和鉴定,发现新疆苔藓植物新记录6种,即离瓣合叶苔(Scapania nimbosa Taylor ex Lehm.)、刺叶羽苔(Plagiochila sciophila Nees ex Lindenb.)、三裂鞭苔〔Bazzania... 通过对浙江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ZM)馆藏的新疆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重新整理和鉴定,发现新疆苔藓植物新记录6种,即离瓣合叶苔(Scapania nimbosa Taylor ex Lehm.)、刺叶羽苔(Plagiochila sciophila Nees ex Lindenb.)、三裂鞭苔〔Bazzania tridens(Reinw.,Blume et Nees)Trevis.〕、毛尖棉藓〔Plagiothecium piliferum(Sw.)Schimp.〕、长枝褶藓〔Okamuraea hakoniensis(Mitt.)Broth.〕、短肋羽藓(Thuidium kanedae Sakurai),此外,鞭苔属(Bazzania Gray)和褶藓属(Okamuraea Broth.)为新疆新记录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苔藓植物 新记录属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枇杷花药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7
作者 高枫 邓国翠 +2 位作者 张伍 张野驰 龚燕兵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大多依赖传粉者实现繁殖成功以保证产量。花药微生物能影响植物的花粉活力,其组成也可能受到传粉者访问的影响;理解花药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构建模式对于提高果树的繁殖适合度具有潜在意义,但目前相关研究仍... 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大多依赖传粉者实现繁殖成功以保证产量。花药微生物能影响植物的花粉活力,其组成也可能受到传粉者访问的影响;理解花药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构建模式对于提高果树的繁殖适合度具有潜在意义,但目前相关研究仍相对缺乏。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传粉者访问前(套袋组)与访问后(访问组)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花药中真菌与细菌的组成及差异。结果显示,传粉者访问未显著改变花药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组成,套袋组中优势真菌科为枝孢菌科与球腔菌科,访问组优势真菌科则为枝孢菌科与梅奇酵母科。此外,两组中优势细菌科均为产碱杆菌科与欧文菌科。研究结果表明,枇杷花药微生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传粉者不是驱动花药微生物群落构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粉者访问 花药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技术 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食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对异色瓢虫发育历期和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18
作者 李婷婷 孔文亭 +4 位作者 解津刚 张连军 李源 刘宁 刘小宁 《中国棉花》 2025年第3期8-14,共7页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重要天敌之一。在室内观察并比较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及其亲本新棉1号(非转基因棉)棉蚜的异色瓢虫幼虫的形态、发育历期,并通过Holling(霍林)Ⅱ模型拟合研究取食表达ds...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重要天敌之一。在室内观察并比较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及其亲本新棉1号(非转基因棉)棉蚜的异色瓢虫幼虫的形态、发育历期,并通过Holling(霍林)Ⅱ模型拟合研究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对3龄、4龄异色瓢虫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与取食非转基因棉棉蚜的异色瓢虫幼虫在发育历期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3龄、4龄异色瓢虫幼虫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的日捕食量、捕食功能反应参数以及搜寻效应与取食非转基因棉棉蚜的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对异色瓢虫幼虫的发育历期、3龄、4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dsAgCYP6CY3转基因棉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棉蚜 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 发育历期 捕食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Holling模型 捕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马鹿抗氧化基因 PRDX 1的功能初探
19
作者 布威海丽且姆·阿巴拜科日 艾合麦提尼亚孜·艾合麦提江 +1 位作者 乃比江·麦图荪 单文娟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1230,共15页
旨在探讨塔里木马鹿抗氧化功能基因过氧化物酶1(PRDX 1)在氧化应激中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塔里木马鹿PRDX 1基因(CeyPRDX 1)过表达载体(pLJM1-CeyPRDX 1-EGFP)感染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后,通过MTT法建立HaCaT细胞在高温、... 旨在探讨塔里木马鹿抗氧化功能基因过氧化物酶1(PRDX 1)在氧化应激中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塔里木马鹿PRDX 1基因(CeyPRDX 1)过表达载体(pLJM1-CeyPRDX 1-EGFP)感染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后,通过MTT法建立HaCaT细胞在高温、盐(NaCl)和过氧化氢(H 2O 2)等胁迫条件下的损伤模型。在这3种氧化应激胁迫条件下检测过表达CeyPRDX 1基因对细胞的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变化(JC-1)、活性氧(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SOD1、PTEN和Caspase-3等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200 mmol·L^(-1)的NaCl干预细胞24 h、0.50 mmol·L^(-1)的H 2O 2处理细胞12 h和42℃培养细胞4 h选为细胞氧化损伤的最佳胁迫条件。在此胁迫条件下,过表达CeyPRDX 1基因能够增加细胞存活率,并减少由NaCl、H 2O 2和高温等胁迫条件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的损伤、ROS以及MDA含量,从而有效降低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损伤。qRT-PCR结果表明,在3种胁迫条件下,与未感染和感染空载慢病毒的HaCaT细胞相比,感染CeyPRDX 1过表达慢病毒的HaCaT细胞中SOD 1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而PTEN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CeyPRDX 1基因可能在塔里木马鹿适应极端干旱环境和耐受高盐饮食的过程中起到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SOD1、PTEN和Caspase-3等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马鹿 PRDX 1基因 HACAT细胞 CeyPRDX 1过表达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一种琥珀螺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分析
20
作者 马蕊 阿尔祖古丽·买买提吐尔逊 张卫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9-166,共8页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采自新疆昭苏琥珀螺科一未知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该种琥珀螺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4219 bp,由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及1个控制区组成。基因组中AT含量为76.43%,GC含量为23.57%,表...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采自新疆昭苏琥珀螺科一未知种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该种琥珀螺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4219 bp,由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及1个控制区组成。基因组中AT含量为76.43%,GC含量为23.57%,表现出明显的AT偏好性。13个PCGs多使用ATG为起始密码子,TAA为终止密码子。tRNA基因中tRNA-Ser1和tRNA-Ser2缺少DHU臂,其中tRNA-Ser1在缺失的DHU臂处有一个小的茎环结构。非编码区位于COX3与tRNA-Ile之间,长度为58 bp。琥珀螺科中现有腐败琥珀螺Succinea putris、五家渠尖缘螺Oxyloma wujiaquensis和Omalonyx unguis的线粒体基因组被报道。三者的基因排列顺序和结构基本相似。昭苏琥珀螺未知种的基因排列顺序与它们有所不同。昭苏琥珀螺未知种的tRNA-Tyr和tRNA-Trp基因位于COX2和tRNA-Gly之间,上述三种tRNA-Tyr和tRNA-Trp基因位于tRNA-Ser2和tRNA-Ser1之间。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琥珀螺科的四种聚为一支,为单系群,其中腐败琥珀螺和Omalonyx unguis亲缘关系更近。本研究结果支持昭苏琥珀螺未知种为中国一未报道的属种,但要确定其是否为一新属新种尚需更多的分子和形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琥珀螺科 高通量测序 线粒体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