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与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苗 王志慧 +2 位作者 刘军 付建红 秦新政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
比较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骏枣与灰枣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枣营养品质之间的差异,分析土壤养分、微生物与枣营养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从土壤养分、微生物角度研究枣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叶城骏枣与灰枣土壤养分... 比较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骏枣与灰枣的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枣营养品质之间的差异,分析土壤养分、微生物与枣营养品质之间的相关性,从土壤养分、微生物角度研究枣营养品质的影响因素。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叶城骏枣与灰枣土壤养分、枣营养品质指标,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将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优势门属微生物进行冗余分析,研究枣营养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微生物功能类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土壤的全氮、速效氮、有机质含量显著不同;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TN(全氮)值,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AN(速效氮)值。两种主栽红枣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示,骏枣土壤微生物在细菌水平上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富性和多样性,薄壁杆菌属(Gracilibacillus)、芽胞杆菌目(Bacillales)等溶磷微生物、固氮微生物等功能土壤微生物相对丰度和占比较高,差异显著;枣营养品质,尤其是不可溶膳食纤维、Fe、K、Zn的含量差异明显。而不可溶膳食纤维、K、蔗糖含量与TP(全磷)、OM(有机质)存在显著负相关;Fe、Zn含量与薄壁杆菌属、芽胞杆菌目等九类功能微生物存在显著正相关;Mg、可溶性糖、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与Paenibacillaceae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叶城两种主栽红枣的枣营养品质与土壤养分、微生物功能类群具有密切的联系,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也影响着枣果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土壤养分 微生物多样性 营养品质 相关性 微生物功能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北疆甜菜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
2
作者 王泽玉 多芝贤 +6 位作者 陈海军 孙剑 齐树森 魏国坤 张菡 杨洁 秦亚楠 《中国糖料》 2025年第2期59-71,共13页
【目的】为探究北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规律。【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菜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以及真菌ITS区测序,对贮藏不同时间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表征。通过对贮藏末期的甜菜... 【目的】为探究北疆不同地区的甜菜在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及其演替规律。【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甜菜的细菌16S rDNA V3~V4区以及真菌ITS区测序,对贮藏不同时间的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表征。通过对贮藏末期的甜菜中致腐微生物进行筛选和鉴定,明确造成甜菜腐败的优势致腐菌。【结果】甜菜中的微生物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腐败甜菜中主要的优势细菌为明串珠菌、泛菌和植物乳杆菌属,优势真菌为酵母菌。整个微生物群落在这些优势细菌的驱动下促使甜菜腐败,含糖量下降。通过对筛选出的60株细菌和44株真菌进行鉴定发现甜菜中优势致腐细菌和真菌分别为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 XJ-4和Aspergillus alliaceus A-4。【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解析新疆甜菜贮藏腐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贮藏期 蔗糖含量 微生物群落演替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步层析法分离毕赤酵母工程菌中表达的新疆家蚕抗菌肽 被引量:2
3
作者 窦君 郑树涛 +1 位作者 王娉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10-714,共5页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和分子排阻层析等三步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了毕赤酵母工程菌所表达的新疆家蚕抗菌肽。结果表明,三步层析后,SDS电泳显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7.0 kDa;所纯化的新疆家蚕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该纯化...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疏水作用层析和分子排阻层析等三步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了毕赤酵母工程菌所表达的新疆家蚕抗菌肽。结果表明,三步层析后,SDS电泳显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7.0 kDa;所纯化的新疆家蚕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该纯化工艺的建立,为新疆家蚕抗菌肽在饲料添加剂、农用抗生素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家蚕抗菌肽 离子交换层析 疏水作用层析 分子排阻层析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灰绿藜NHX1基因转化新疆大叶苜蓿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潘竟丽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18-422,共5页
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抗盐碱苜蓿的新品种,但苜蓿的品种直接影响着其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因此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大叶苜蓿转基因体系对于大叶苜蓿抗逆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新疆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 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抗盐碱苜蓿的新品种,但苜蓿的品种直接影响着其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因此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大叶苜蓿转基因体系对于大叶苜蓿抗逆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新疆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inn.)的Na^+/H^+反向运输体基因Cg-NHX1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pBIN438上,并转化入根瘤农杆菌EHA105,以5-7d苗龄的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子叶为转化受体,通过重组EHA105介导的子叶浸染法将Cg-NHX1基因导入新疆大叶紫花苜蓿中,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提取转基因植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和Southem blot分析,结果表明Cg-NHX1基因已经被整合到新疆大叶紫花苜蓿基因组中。研究成功地获得灰绿藜NHX1基因转化的新疆大叶紫花苜蓿植株,并在新疆大叶紫花苜蓿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茵液浓度OD600nm为0.2-0.3,浸染时间20min适宜于子叶愈伤诱导,有利于基因转化植株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叶紫花苜蓿 灰绿藜Cg-NHXl基因 转基因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食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对异色瓢虫发育历期和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李婷婷 孔文亭 +4 位作者 解津刚 张连军 李源 刘宁 刘小宁 《中国棉花》 2025年第3期8-14,共7页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重要天敌之一。在室内观察并比较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及其亲本新棉1号(非转基因棉)棉蚜的异色瓢虫幼虫的形态、发育历期,并通过Holling(霍林)Ⅱ模型拟合研究取食表达ds...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棉蚜(Aphis gossypii)的重要天敌之一。在室内观察并比较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及其亲本新棉1号(非转基因棉)棉蚜的异色瓢虫幼虫的形态、发育历期,并通过Holling(霍林)Ⅱ模型拟合研究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对3龄、4龄异色瓢虫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与取食非转基因棉棉蚜的异色瓢虫幼虫在发育历期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3龄、4龄异色瓢虫幼虫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的日捕食量、捕食功能反应参数以及搜寻效应与取食非转基因棉棉蚜的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取食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棉蚜对异色瓢虫幼虫的发育历期、3龄、4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dsAgCYP6CY3转基因棉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棉蚜 表达dsAgCYP6CY3转基因棉 发育历期 捕食功能反应 搜寻效应 Holling模型 捕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干旱区植物藜的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机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姚世响 油天钰 +3 位作者 徐栋生 李秀明 王浚桉 兰海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09-2918,共10页
新疆干旱区分布的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的种子有黑色和褐色两种类型。对藜的异型性种子从形态结构、不同环境因素及激素或化学物质对萌发的影响以及同工酶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萌发及适应异质环境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新疆干旱区分布的植物藜(Chenopodium album)的种子有黑色和褐色两种类型。对藜的异型性种子从形态结构、不同环境因素及激素或化学物质对萌发的影响以及同工酶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萌发及适应异质环境的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1)藜的异型性种子在形态结构、萌发休眠特性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黑色种子种皮厚且硬,休眠,萌发慢,萌发率低;褐色种子种皮薄而软,不休眠,萌发快且萌发率高;(2)黑色种子的休眠可通过切除胚根外缘种皮得以完全解除;(3)赤霉素、乙烯利对黑色种子的萌发无明显促进作用;KNO3可较显著促进黑色种子的萌发;协同使用乙烯利和KNO3时,可显著提高黑种子萌发率,完全打破休眠;(4)黑色种子和褐色种子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谱带存在差异;(5)黑色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而褐色种子则对光不敏感;低温贮藏对二者的萌发均无显著影响,尽管黑色种子的萌发率有波动。研究结果初步显示黑色种子的休眠是内源(胚)和外源(种皮)因素共同所致。藜的种子异型性及其萌发机理的形成是其对新疆干旱区异质化环境的高度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异型性 黑色种子 褐色种子 干旱区 异质化环境 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四种早春短命植物结实性及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彭 张海波 +3 位作者 秦丽 蒋刚强 兰海燕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7-251,共5页
以新疆四种短命植物为材料,对短命植物植株结实性和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对短命植物的分布、形态建成和结实率都有显著的影响。萌发实验结果则表明,光照对四种短命植物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 以新疆四种短命植物为材料,对短命植物植株结实性和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对短命植物的分布、形态建成和结实率都有显著的影响。萌发实验结果则表明,光照对四种短命植物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够促进独行菜种子的萌发,而温度升高对其它三种短命植物没有显著影响。不同土壤基质的萌发实验表明:孔隙度大的基质(蛭石∶珍珠岩=3∶1)比孔隙度小的基质(花土∶沙土=3∶1)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四种短命植物的高结实率和种子萌发特性不仅是对早春生境的适应,也为短命植物种群在逆境的繁衍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春短命植物 独行菜 离子草 菥冥 糙草 结实性 萌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短命植物东方旱麦草和独行菜C4相关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秀明 刘彭 +4 位作者 谷丽丽 姚世响 油天钰 兰海燕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3,共6页
短命植物的快速生长及高光效特性使它们能在早春萌发后较短时间内完成生活史并获得大量种子。为探讨高光效产生的内在原因,研究利用树脂半超薄与超薄切片技术对东方旱麦草和独行菜叶片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对维管束相关参数进行了... 短命植物的快速生长及高光效特性使它们能在早春萌发后较短时间内完成生活史并获得大量种子。为探讨高光效产生的内在原因,研究利用树脂半超薄与超薄切片技术对东方旱麦草和独行菜叶片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对维管束相关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东方旱麦草显微结构具有类"花环"结构,维管束密度介于C3、C4对照之间,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多数离心分布且数量接近C4植物;超微结构显示其鞘细胞叶绿体的基粒与片层结构与叶肉细胞不同,但又与C4植物存在一定差异。(2)独行菜维管束有类"花环"结构,维管束密度大于C3对照并存在极显著差异,鞘细胞中叶绿体多数离心分布;超微结构显示叶绿体基粒与片层没有叶肉细胞发达。以上研究结果初步说明东方旱麦草和独行菜的解剖结构特点均介于C3、C4植物之间而接近C4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命植物 C3/C4植物 东方旱麦草 独行菜 (半)超薄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中肠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对新疆一枝蒿黄酮提取物和萜类提取物的响应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海 朱燕 +2 位作者 刘宁 晁群芳 刘小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54-2262,共9页
【目的】研究新疆一枝蒿提取物黄酮及萜类提取物对棉铃虫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影响,探明外源有毒物质对该解毒酶表达规律的影响,阐明棉铃虫与植物次生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为发展新型无公害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 【目的】研究新疆一枝蒿提取物黄酮及萜类提取物对棉铃虫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影响,探明外源有毒物质对该解毒酶表达规律的影响,阐明棉铃虫与植物次生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为发展新型无公害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新疆一枝蒿中分离提纯黄酮与萜类提取物,以室内饲养棉铃虫(3龄幼虫)为对象,利用生物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新疆一枝蒿中黄酮与萜类提取物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及其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对GSr表达的影响。【结果】黄酮和萜类提取物对棉铃虫3龄幼虫在24 h时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是21.4和4.1 mg/100 g,在48 h时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是19.3和3.1 mg/100 g;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GST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受到诱导,时间效应为当黄酮和萜类提取物浓度分别为20和2 mg/100 g时,GsT在12 h时能够被两种物质显著诱导表达,而在24 h时表达受到抑制;浓度效应为在18 h时,黄酮和萜类提取物浓度分别为20和2 mg/100 g时显著诱导GST的表达,而在40和4 mg/100 g时抑制GST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表明,萜类和黄酮在时间和浓度效应上都能显著诱导GSI蛋白表达,并且蛋白水平在时间与浓度效应中的表达趋势与mRNA水平相类似。【结论】GST对外源物质新疆一枝蒿的黄酮提取物和萜类提取物存在积极响应,低浓度或短时间内黄酮和萜类均能诱导GSI的过表达,从而化解外源毒性,而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抑制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棉铃虫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生物测定 表达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胁迫对新疆大叶补血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梅新娣 张凤萍 代婷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5,共10页
以分布在新疆北疆境内的大叶补血草为材料,通过模拟野外3种不同胁迫环境(即0~300 mmol/L NaCl溶液、0~150 mmol/L Na_(2)CO_(3)溶液、0~595 mmol/L甘露醇溶液)对种子萌发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种子萌发时间推迟,发芽指... 以分布在新疆北疆境内的大叶补血草为材料,通过模拟野外3种不同胁迫环境(即0~300 mmol/L NaCl溶液、0~150 mmol/L Na_(2)CO_(3)溶液、0~595 mmol/L甘露醇溶液)对种子萌发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增加,种子萌发时间推迟,发芽指数先增加后减少,在50 mmol/L NaCl时最大;随NaCl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势升高,萌发率曲线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且在300 mmol/L NaCl处理时,种子萌发率最低;随Na_(2)CO_(3)浓度增加,发芽指数先增加后减少,50 mmol/L Na_(2)CO_(3)处理下最高;随Na_(2)CO_(3)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势增加,且在第10天和第15天保持不变,萌发率曲线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30 mmol/L和50 mmol/L Na_(2)CO_(3)处理下,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对照,150 mmol/L Na_(2)CO_(3)处理时,种子萌发率最低;随甘露醇浓度增加,种子萌发时间推迟,发芽指数逐渐降低,在595 mmol/L浓度处理下,种子全程无萌发,与对照相比,Na_(2)CO_(3)和甘露醇胁迫对种子胚根和子叶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NaCl胁迫对种子子叶生长的抑制作用高于对种子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3种不同胁迫处理下,种子SOD活性变化曲线呈“V”型,POD活性变化曲线呈倒“V”型,MDA含量与溶液浓度基本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低浓度的盐胁迫、碱胁迫和渗透胁迫均促进大叶补血草种子的萌发,种子通过调节SOD、POD活性和自身生长,对3种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补血草 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胁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媛 田路露 +4 位作者 吕杰 柳沛 张旭 李二阳 张清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土壤微生物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与土壤养分的一个重要因素。雪岭云杉林是天山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珍贵生物资源,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持续提升。研究雪岭云杉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微生物与土壤养分之间的互作关系,对维持雪岭云杉森... 土壤微生物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与土壤养分的一个重要因素。雪岭云杉林是天山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珍贵生物资源,其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持续提升。研究雪岭云杉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微生物与土壤养分之间的互作关系,对维持雪岭云杉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促进雪岭云杉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林表层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探究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表现为细菌相对丰度82.5%,真菌1.3%,古菌0.5%,其他15.7%。细菌Alpha多样性在中东部和西部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古菌Beta多样性在中部与西部存在显著差异,且中部和东部之间极显著;细菌Beta多样性在3个区域之间均有显著差异,其中西部与东部极显著;真菌Beta多样性仅中部与东部存在极显著差异。古菌多样性主要受有机碳、总氮、pH和土壤湿度的影响;细菌多样性主要受氮素、pH、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摄氏温度的影响;真菌群落多样性主要受微生物碳和年均摄氏温度的影响。综上说明,土壤因素和水热条件在天山北坡雪岭云杉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中起主要控制作用,其中pH值和年均摄氏温度是微生物类群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该研究探讨了环境因子对雪岭云杉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的调控作用,为今后森林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雪岭云杉 土壤微生物 环境因子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地区枣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凯亮 张振宇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28-2037,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哈密地区枣园昆虫结构类群和时序变化,分析害虫和天敌的发生动态,为害虫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扫法和马来氏网获取昆虫标本,运用多样性指数等统计分析哈密地区枣园内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 【目的】研究新疆哈密地区枣园昆虫结构类群和时序变化,分析害虫和天敌的发生动态,为害虫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网扫法和马来氏网获取昆虫标本,运用多样性指数等统计分析哈密地区枣园内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共获得昆虫样本23898头,隶属于9目74科,以膜翅目(32.43%)、双翅目(31.08%)和半翅目(12.16%)为枣园昆虫群落优势类群;枣园8月中旬昆虫数量最多(3484头),群落多样性指数在1.80~3.01,8月中旬科级丰富度最高(55科),群落均匀度指数在0.53~0.77,群落优势集中指数在0.08~0.30。枣园主要害虫有蚜科、粉虱科、蓟马科和瘿蚊科,主要天敌有蚜茧蜂科、赤眼蜂科、缨小蜂科和草蛉科。【结论】新疆哈密地区枣园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三者呈一致趋势,哈密枣园昆虫群落具有较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园 昆虫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哈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藓类植物新资料——拟丝瓜藓属(缺齿藓科)
13
作者 艾拉努尔·卡哈尔 刘永英 买买提明·苏来曼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2-326,共5页
在研究采自于新疆西天山的苔藓植物标本时,发现拟丝瓜藓(Pseudopohlia microstoma(Harv.)Mizush.)为新记录种,拟丝瓜藓属此前尚未记录。该属主要识别特征是:叶长三角状披针形,叶中上部细胞蠕虫形;叶腋处有芽胞;孢蒴直立,外齿层齿片成对... 在研究采自于新疆西天山的苔藓植物标本时,发现拟丝瓜藓(Pseudopohlia microstoma(Harv.)Mizush.)为新记录种,拟丝瓜藓属此前尚未记录。该属主要识别特征是:叶长三角状披针形,叶中上部细胞蠕虫形;叶腋处有芽胞;孢蒴直立,外齿层齿片成对并合,内齿层与外齿层等长。本文讨论了拟丝瓜藓的命名历史、与相似属的区别,提供了该种的形态显微照片。该种的发现补充了新疆苔藓植物区系名录,为缺齿藓科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丝瓜藓属 拟丝瓜藓 新记录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抗逆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柴雨 黄明奇 +3 位作者 马莉 张梦然 王莉 张一弓 《草学》 2023年第4期8-15,共8页
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被誉为“野生纤维之王”,是一种生长在盐碱荒地上具有饲用、纺织、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罗布麻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罗布麻植物资源,本文对其地理... 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被誉为“野生纤维之王”,是一种生长在盐碱荒地上具有饲用、纺织、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罗布麻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罗布麻植物资源,本文对其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开发现状和抗逆性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以期为罗布麻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资源利用 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多枝柽柳主要传粉昆虫及其传粉生物学特征
15
作者 孙瑶 钟问 李一博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7-1504,共8页
【目的】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多枝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及其传粉生物学特征,为该类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研究区域的多枝柽柳开花后第1~3 d,每天09:00~19:00连续观察其上访花昆虫,研究访花昆虫类群,甄别并确定传粉昆... 【目的】分析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多枝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及其传粉生物学特征,为该类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研究区域的多枝柽柳开花后第1~3 d,每天09:00~19:00连续观察其上访花昆虫,研究访花昆虫类群,甄别并确定传粉昆虫种类,分析其传粉生物学特征;通过传粉昆虫单次访花后柱头花粉沉降数量及移出花粉数量的比值计量传粉昆虫的传粉效率。【结果】研究区域多枝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包括粗腿毛带蜂Pseudapis femoralis、大分舌蜂Colletes gigas、艳叶舌蜂Hylaeus variegatus、艳小彩带蜂Ceylalictus variegatus、淡翅红腹蜂Sphecodes grahami和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其中粗腿毛带蜂(0.62)和大分舌蜂(0.60)的传粉效率高于其它传粉昆虫(P<0.05);6种传粉昆虫的访花活动在12:00~13:00时达到高峰,该高峰与多枝柽柳的花粉活力高峰重叠,随时间推移,观察到的访花昆虫数量逐渐减少。【结论】塔里木盆地荒漠、半荒漠生态区多枝柽柳的主要传粉昆虫包括粗腿毛带蜂、大分舌蜂、艳叶舌蜂、艳小彩带蜂、淡翅红腹蜂和丝光绿蝇;粗腿毛带蜂与大分舌蜂为高效的传粉者;传粉昆虫的访花活动高峰与柽柳的花粉活力高峰重合,两者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荒漠生态区 传粉昆虫 传粉效率 访花行为 访花频率 单花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科植物藜和灰绿藜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艳霞 兰欣欣 +2 位作者 曹婧 张晶华 兰海燕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11-1518,1459,共9页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研究的关键,目前对藜科耐盐(盐生)植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中所用内参基因的报道较为有限。该研究利用Ge Norm、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 3个内参基因分析软件,对已选择过的β-TUBULI...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研究的关键,目前对藜科耐盐(盐生)植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中所用内参基因的报道较为有限。该研究利用Ge Norm、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 3个内参基因分析软件,对已选择过的β-TUBULIN、β-ACTIN、GAPDH 3个常用候选内参基因进行了比较分析,筛选出在Na Cl和PEG胁迫下藜和灰绿藜中表达相对稳定的内参基因。结果表明:Ge Norm、Norm Finder内参软件分析在Na Cl和PEG胁迫下,GAPDH是藜和灰绿藜中均共同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同时在藜和灰绿藜中也有各自表达较稳定的内参基因,β-ACTIN在藜中稳定表达,β-TUBULIN则在灰绿藜中稳定表达。对相同科不同种的植物内参基因表达差异进行比较,内参基因在相同科中具有相同稳定表达的内参;对相同胁迫下两种不同植物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内参基因的选择需根据实际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条件而定。基于3个分析软件对以上3个常用内参基因的分析结果,初步确定了在藜科植物藜和灰绿藜中相对稳定的内参基因,为藜和灰绿藜胁迫相关基因的定量表达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绿藜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体型转昆虫抗冻蛋白基因烟草的耐寒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艳 马纪 +3 位作者 黄薇 邱立明 叶锋 张富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53-1260,共8页
根据已构建的大豆叶绿体表达载体pJY01,设计特异性引物,将昆虫抗冻蛋白基因MpAFP149插入此载体中构成叶绿体表达载体pJY01-MpAFP149,利用基因枪轰击法转化烟草,经壮观霉素筛选获得4株叶绿体型转抗冻蛋白基因烟草株系。PCR和PCR-Souther... 根据已构建的大豆叶绿体表达载体pJY01,设计特异性引物,将昆虫抗冻蛋白基因MpAFP149插入此载体中构成叶绿体表达载体pJY01-MpAFP149,利用基因枪轰击法转化烟草,经壮观霉素筛选获得4株叶绿体型转抗冻蛋白基因烟草株系。PCR和PCR-Southern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整合至烟草叶绿体基因组中,但同质化水平不高;RT-PCR结果也表明昆虫抗冻蛋白基因已发生了转录。将野生型烟草、叶绿体型转抗冻蛋白基因烟草及核转化T1代转抗冻蛋白基因烟草(pCAMBIA1302-MpAFP149)于–1℃低温处理3d,观察耐寒表型及测定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叶绿体型转基因烟草的耐寒表型优于野生型烟草,但与核转化的T1代转抗冻蛋白基因烟草无显著差异。处理3d时,叶绿体型转基因烟草和T1代转抗冻蛋白基因烟草的电导率分别为39.2%和38.2%,而野生型烟草已达73.7%。本实验获得的异质化转叶绿体抗冻蛋白基因烟草与转核基因烟草的耐寒力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冻蛋白基因MpAFP149 叶绿体转化载体 烟草 耐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盐穗木DNA聚合酶λ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冀 杜驰 张富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1-370,共10页
【目的】开展盐胁迫下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表达研究,有助于揭示DNA损伤修复与盐生植物耐盐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盐胁迫下盐穗木转录组测序结果,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盐穗木DNA损伤修复基因HcDNA聚合酶λ(HcDNA polλ)基因,开放阅读框1... 【目的】开展盐胁迫下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表达研究,有助于揭示DNA损伤修复与盐生植物耐盐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盐胁迫下盐穗木转录组测序结果,利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盐穗木DNA损伤修复基因HcDNA聚合酶λ(HcDNA polλ)基因,开放阅读框1 335 bp,编码444个氨基酸。【结果】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HcDNA polλ基因属于DNA聚合酶X家族成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HcDNA polλ为独立的分支,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无信号肽且不含跨膜区域的亲水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同化枝的HcDNA polλ基因的表达逐渐上调,在300 mmol/L NaCl处理7和14 d时,HcDNA polλ的表达分别增加3和5倍。最后在700 mmol/L NaCl处理14 d时,HcDNA polλ的表达增加20倍,达到峰值。【结论】HcDNA polλ基因的表达受盐胁迫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穗木 HcDNA polλ基因 盐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穗木miR167d和预测靶基因ARF8在盐胁迫下的表达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慧珍 黄世平 +1 位作者 杨瑞瑞 曾幼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80-2088,共9页
【目的】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是一种藜科多年生盐生灌木,对盐分适应性极强。miR167是作用于生长素信号通路上的内源非编码小RNA分子,它通过靶向生长素响应因子ARFs(auxin response factors)来调控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研究从... 【目的】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是一种藜科多年生盐生灌木,对盐分适应性极强。miR167是作用于生长素信号通路上的内源非编码小RNA分子,它通过靶向生长素响应因子ARFs(auxin response factors)来调控生长素响应基因的表达。研究从高盐(600 mmol/L NaCl)处理48 h盐穗木根的小RNA文库中筛选到差异表达的miR167d,并从该物种的转录组数据中预测到其靶基因ARF8。该文开展了高盐胁迫下盐穗木miR167d和预测靶基因ARF8的表达模式和相关性分析。【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试验检测和分析高盐胁迫下盐穗木miR167d和预测靶基因的表达模式和相关性;利用烟草瞬时表达试验间接地鉴定盐穗木miR167d对预测靶基因ARF8的靶向关系;采用同源克隆方法结合RACE技术获得盐穗木miR167d的靶基因ARF8的全长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 600 mmol/L NaCl处理盐穗木,其同化枝中miR167d和ARF8的表达均受到诱导,胁迫48 h时,miR167d的表达最高并与靶基因的表达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HcARF8基因的表达随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推测盐穗木miR167d和ARF8两基因可能在响应盐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2)构建融合GFP的含预测靶基因HcARF8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农杆菌,烟草瞬时表达试验的结果表明,拟南芥miR167d对盐穗木ARF8基因具有剪切作用,间接证明盐穗木miR167d对预测的靶基因HcARF8具有靶向切割作用。(3)克隆获得的盐穗木ARF8基因全长2 861 bp,ORF 2 442 bp,编码813个氨基酸,在编码区与盐穗木miR167d高度互补匹配。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高度保守,与同科植物甜菜ARF8同源性达到87%,都具有能与生长素相关元件(B3 DNA绑定元件、生长素响应元件,生长素诱导转录IAA超家族的元件)结合的功能域。【结论】盐穗木miR167d和HcARF8基因具有靶向关系,高盐胁迫处理盐穗木,其同化枝中两基因的表达都受到诱导并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这些结果为后续阐明盐穗木miR167d与其作用的靶基因ARF8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穗木 盐胁迫 miR167d ARF8 表达模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引物对和退火温度对盐生植物盐穗木内参基因β-actin扩增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白雪芹 杨瑞瑞 曾幼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2-360,共9页
【目的】以盐生植物盐穗木为材料,研究不同引物对和不同退火温度对盐穗木内参基因β-actin扩增效率的影响。【方法】设计扩增β-actin基因的两对引物,标记为β-actin1和β-actin2,分别建立这两对引物扩增盐穗木β-actin基因和特异性引... 【目的】以盐生植物盐穗木为材料,研究不同引物对和不同退火温度对盐穗木内参基因β-actin扩增效率的影响。【方法】设计扩增β-actin基因的两对引物,标记为β-actin1和β-actin2,分别建立这两对引物扩增盐穗木β-actin基因和特异性引物扩增该物种的过氧化物酶基因POD(盐响应的代表性基因),在不同退火温度下的标准曲线和扩增曲线。【结果】不论55还是58℃退火温度,引物对β-actin1比引物对β-actin2有更好的扩增效率;在55℃退火温度下,引物对β-actin1有更高的扩增效率。在这两个退火温度下,分别以β-actin1和β-actin2引物对扩增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盐穗木POD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引物和退火温度会影响荧光定量PCR的扩增效率,进而会影响靶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穗木 不同引物对 退火温度 Β-ACTIN 扩增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