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敏感受体调控高血压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杨晓芳 何丽娟 +8 位作者 唐娜 王腊梅 屈媛媛 钟华 张强 邓峰美 唐斌 席冬梅 何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5-636,共12页
目的:探究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 SR)在调控高血压大鼠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以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和Wistar-Kyoto(WKY)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WKY组、SHR组、SHR+R5... 目的:探究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 SR)在调控高血压大鼠巨噬细胞极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以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和Wistar-Kyoto(WKY)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WKY组、SHR组、SHR+R568(Ca SR激动剂)组和SHR+NPS2143(Ca SR抑制剂)组,分离胸主动脉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主动脉中Ca SR和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的表达;麻醉后分别无菌提取SHR和WKY大鼠的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经R568和NPS2143干预后,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腹腔巨噬细胞M1和M2型标志物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0的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中Ca^(2+)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a SR和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组分蛋白的表达;麻醉后采用贴壁法提取SHR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并与巨噬细胞上清液建立共培养体系,通过CCK-8法筛选最佳作用时间。结果:与SHR组相比,激动Ca SR后,SHR主动脉中M1型极化标志物蛋白表达减少(P<0.05),M2型极化标志物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SHR组相比,给予R568后,SHR腹腔巨噬细胞中M1型极化标志物蛋白减少(P<0.05),M2型极化标志物蛋白增多(P<0.05),NLRP3炎症小体组分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5)。给予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结果与R568组一致(P<0.05);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抑制剂U73122干预则逆转了上述作用(P<0.05)。与0 h相比,用24 h收集的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去培养VSMCs 24 h,增强细胞活力的作用最强(P<0.05)。结论:Ca SR通过PLC-Ca^(2+)信号通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从而介导高血压大鼠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增多,向M1型极化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钙敏感受体 巨噬细胞极化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汉族原发性高血压与Cx4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文雯 赵磊 +5 位作者 石文艳 刘卫东 马克涛 李丽 郭淑霞 司军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785-378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汉族人群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联性。方法:应用飞行时间质谱(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um)芯片技术,检测EH组(n=250)和对照组(n=250)Cx4...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汉族人群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关联性。方法:应用飞行时间质谱(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um)芯片技术,检测EH组(n=250)和对照组(n=250)Cx43基因3个SNP位点(rs1925223、rs2071165、rs3805787)多态性。结果:rs1925223位点在汉族人群中EH组的CC、C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4%、35.6%和5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Cx43基因rs1925223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汉族EH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基因 原发性高血压 哈萨克族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者湘漪 朱君玲 +7 位作者 姜心雨 何鸿昌 潘贞贞 蒋琦伟 王媛 李洪涛 郑威楠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738-742,共5页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基因序列的变异分布情况。采用43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提取DNA作为模板,PCR扩增E6和E7全长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以欧洲标准株为原型,进行序列分析,并对HPV16 E6...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鳞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E7基因序列的变异分布情况。采用43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提取DNA作为模板,PCR扩增E6和E7全长基因,PCR产物直接测序。以欧洲标准株为原型,进行序列分析,并对HPV16 E6、E7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测序结果分析共发现6个突变位点(4个错义突变,2个无义突变),其中有34例E6基因350位核苷酸发生突变(T350G),突变频率为79.1%,对应氨基酸改变为Leucine→valine(L83V);6例E6基因295位核苷酸发生突变(T295G),突变频率为(14.0%),相应氨基酸改变为aspartic→glutamic(D64E),值得注意的是,这6例HPV16 E6基因T295G突变均伴随着E6基因T350G突变。E7基因仅在1例样本647位点发生常见的核苷酸A→G突变(A647G),且伴随着E6基因178位点T→G突变(T178G)。进化树分析表明,8例为HPV16欧洲型(Ep),34例为欧洲变异型(E),仅1例为亚洲型(As),没有发现非洲株(Af)和亚洲美洲株(AA)。由此可知:(1)新疆维吾尔族妇女主要以感染HPV16欧洲型(E)为主;(2)E6基因T295G-T350G共突变为特点的HPV16病毒,可能做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特有的HPV16欧洲型新疆株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16 测序分析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钙剂R568通过激活PLC信号通路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伤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薇 赵佳琪 +5 位作者 唐娜 王腊梅 何丽娟 李佳怡 钟华 何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81-1789,共9页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激动剂R568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以16周龄雄性SHR和Wistar Kyoto(WKY)大鼠(血压正常)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WKY组、SHR+生...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激动剂R568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肾脏病变的影响。方法:以16周龄雄性SHR和Wistar Kyoto(WKY)大鼠(血压正常)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WKY组、SHR+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及SHR+R568组。干预8周后(24周龄),使用无创血压仪器检测各组大鼠血压,接着处死大鼠,收集各组大鼠肾脏。采用苏木精-伊红、过碘酸-雪夫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AGL)、CD68和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CaSR表达及巨噬细胞的极化类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检测CaSR、NAGL、Ⅲ型胶原蛋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IL-18的表达。结果:与WKY组相比,SHR+NS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肾组织中CaSR和PLC表达及M2型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CD68、NAGL和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及M1型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与SHR+NS组相比,R568干预8周后大鼠血压显著降低,大鼠肾组织中CaSR和PLC表达及M2型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而CD68、NAGL和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及M1型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CaSR激活可通过激活PLC信号通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减少巨噬细胞向M1极化,促进其向M2极化,以降低血压并减轻高血压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伤 钙敏感受体 磷脂酶C NLRP3炎症小体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DB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分析
5
作者 武丹 杨昕 +6 位作者 朱君玲 王红英 李洪涛 潘欢 何鸿昌 任显显 潘泽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8-21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已经成为癌症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表观遗传修饰的异常改变与癌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已经成为癌症的新标志。该研究旨在探讨膀胱癌缺失基因1(deleted...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已经成为癌症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表观遗传修饰的异常改变与癌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全基因组范围内的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已经成为癌症的新标志。该研究旨在探讨膀胱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bladder cancer 1,DBC1)启动子甲基化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关系及与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其能否作为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工具用于子宫颈癌筛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43例正常子宫颈组织、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以及54例子宫颈癌组织进行HPV16、HPV18感染的检测;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上述组织DB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方法检测10例甲基化阴性的正常子宫颈组织和10例甲基化阳性的子宫颈癌组织中DBC1基因m 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组织、CIN组织及子宫颈癌组织中HPV16的感染率分别为18.6%、34.3%和68.5%;HPV18的感染率分别为2.3%、8.6%和16.7%;DBC1基因发生甲基化率分别为23.3%、40.0%和87.0%;在79例高级别宫颈损伤及子宫颈癌样本中,其中50例HPV16/18感染阳性,29例HPV16/18感染阴性;阳性组中DBC1基因发生甲基化率88.0%,阴性组甲基化率为55.2%(P<0.05);10例甲基化阳性子宫颈癌组织中DBC1基因m 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10例甲基化阴性正常子宫颈组织(P<0.05)。结论:DBC1基因甲基化可能作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分子标志物,结合HPV16/18感染检测有助于子宫颈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DBC1基因甲基化 HPV16/18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凹蛋白-1在脐静脉内皮细胞CaR介导NO生成中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振焕 胡清华 +4 位作者 钟华 邓峰美 陈雄英 孙志萍 何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4-938,共5页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Cav-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钙敏感受体(CaR)介导NO生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转染技术将构建的Cav-1干扰质粒(Cav-1 shRNA)转染入HUVECs,随机分为:(1)对照组;(2)CaR激动剂(精胺)组;(3)精胺+Ca2+组;(4)Ca... 目的:探讨小凹蛋白-1(Cav-1)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钙敏感受体(CaR)介导NO生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转染技术将构建的Cav-1干扰质粒(Cav-1 shRNA)转染入HUVECs,随机分为:(1)对照组;(2)CaR激动剂(精胺)组;(3)精胺+Ca2+组;(4)CaR负性变构调节剂(Calhex231)+精胺组;(5)Calhex231+精胺+Ca2+组;(6)非律平(filipin)+精胺组;(7)filipin+精胺+Ca2+组;(8)空质粒(vehicle)+精胺+Ca2+组;(9)Cav-1 shRNA+精胺组;(10)Cav-1 shRNA+精胺+Ca2+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Cav-1 shRNA转染后HUVECs中CaR和Cav-1蛋白表达,通过NO荧光探针DAF-FM DA负载HUVECs检测细胞内NO的生成;并在提供充足底物的条件下检测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结果:Cav-1干扰后,Cav-1蛋白表达降低,同时CaR的膜蛋白表达降低(P<0.05),CaR的浆蛋白表达无变化(P>0.05)。无论细胞外为零钙液或含钙液时,精胺(2 mmol/L)刺激CaR时均引起eNOS活性和NO含量增加(P<0.05),其中细胞外液为含钙液时,eNOS活性和NO含量增加较细胞外为零钙液时更明显(P<0.05),Calhex231(1μmol/L)可阻断(细胞外为零钙液)或降低(细胞外液为含钙液)精胺介导的上述作用(均P<0.05);此作用亦可被filipin(1.5 mg/L)或Cav-1基因沉默减弱(细胞外液为含钙液)(均P<0.05)。结论:HUVECs中Cav-1对CaR介导的NO生成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av-1影响CaR膜定位及对激动剂反应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凹蛋白-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受体 钙敏感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10p表达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平阳霉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军 杨洋 +3 位作者 徐江 赵娟 张凯楠 曾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观察N-α乙酰基转移酶(Naa10p)表达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平阳霉素(PY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体系分别构建干扰及过表达Naa10p的Tca8113细胞株,并设立相应的对照细胞Tca8113-LV-NC,鉴定干扰和过表达效率,MTS法检测药物处理... 目的:观察N-α乙酰基转移酶(Naa10p)表达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平阳霉素(PY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体系分别构建干扰及过表达Naa10p的Tca8113细胞株,并设立相应的对照细胞Tca8113-LV-NC,鉴定干扰和过表达效率,MTS法检测药物处理后各处理组细胞对PYM的敏感性。结果:干扰Naa10p的Tca8113-LV-sh Naa10p细胞、过表达Naa10p的Tca8113-LV-Naa10p细胞与对照细胞Tca8113-LV-NC对平阳霉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0.772±0.106)μg/ml、(2.157±0.123)μg/ml、(6.301±0.069)μg/ml(组间比较,P<0.05)。结论:下调Naa10p表达可降低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对平阳霉素的敏感性,上调Naa10p表达可增强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对平阳霉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α乙酰基转移酶(Naa10p) 舌鳞癌 平阳霉素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表达Neuritin蛋白的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云华 朱井玲 +5 位作者 熊安英 单莉娅 朱美意 郑艳 郝慧星 黄瑾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研究重组Neuritin的毕赤酵母表达蛋白的纯化方法及鉴定。应用甲醇诱导GSll5/pPIC9K-Neuritin毕赤酵母工程菌株表达Neuritin蛋白,采用硫酸铵盐析、His-Trap Crud亲和层析等方法,对该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进行SDS-PAGE、weste... 为研究重组Neuritin的毕赤酵母表达蛋白的纯化方法及鉴定。应用甲醇诱导GSll5/pPIC9K-Neuritin毕赤酵母工程菌株表达Neuritin蛋白,采用硫酸铵盐析、His-Trap Crud亲和层析等方法,对该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进行SDS-PAGE、western-blot和生物质谱鉴定。结果显示,SDS-PAGE分析显示经甲醇诱导后表达的蛋白获得了与Neuritin分子量理论值相符的条带,western-blot分析它能够与抗表位抗体特异反应,进一步生物质谱分析证实该纯化重组蛋白为Neuritin重组蛋白。由此可知,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纯化方法,获得高纯度的Neuritin重组蛋白,为大量制备Neuritin纯化蛋白,开展其功能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ITIN 蛋白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中C/EBPα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华丽 潘泽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0,共3页
C/EBPα是转录因子C/EBP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组织细胞增殖的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一些类型的肿瘤中C/EBPα作为抑癌基因而导致细胞分化紊乱和细胞周期停滞。该文对C/EBPα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C EBPa基因 转录因子 分化 增殖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HPV16L1蛋白质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贞贞 潘欢 +8 位作者 朱君玲 郑威楠 李洪涛 何鸿昌 任显显 武丹 王红英 杨昕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58-461,共4页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 L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为防治宫颈癌奠定基础。采用收集宫颈癌患者4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41例和慢性宫颈炎患者30例石... 为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 L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发生与发展的关系,为防治宫颈癌奠定基础。采用收集宫颈癌患者4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41例和慢性宫颈炎患者30例石蜡组织标本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的方法。检测HPV16 L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CIN组织和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状况。HPV16 L1蛋白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的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组织中阳性率为100%,而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率仅为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宫颈炎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癌组织。由此可知,HPV16 L1蛋白质在宫颈原位癌开始表达减少,宫颈浸润癌表达减少更明显,可能可以用于诊断CINⅡ和CINⅢ或CINⅡ和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16L1蛋白质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27B和HPV16/18蛋白质在宫颈鳞癌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辛慧珍 潘璐彤 +8 位作者 齐军 热衣汗古丽·吾不力 陈巧 石敏华 张静 靳馥源 张春贺 李洪涛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探讨Rab27B和HPV16/18蛋白质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慢性宫颈炎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连续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18和Rab27B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探讨Rab27B和HPV16/18蛋白质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慢性宫颈炎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连续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18和Rab27B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分别研究HPV16/18和Rab27B蛋白质在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意义。结果HPV16/18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感染率为13.5%,而在宫颈鳞癌组织中为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b27B蛋白质表达水平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中、强阳性表达为32.4%。在宫颈鳞癌组织中,中、强阳性表达为63.3%。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Rab27B表达水平高,HPV16/18表达水平也高;慢性宫颈炎组织中Rab27B表达水平较低,HPV16/18表达水平也低(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中Rab27B蛋白质的高表达结合HPV16/18蛋白质的表达,可能和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27B蛋白质 HPV16/18蛋白质 宫颈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神经元细胞SH-SY5Y的特点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冬冬 李英 +4 位作者 张慧 谭晓华 杨磊 潘泽民 李冬妹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732-737,共6页
为检测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是否能够直接感染神经元SH-SY5Y细胞,分析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情况等特点,为进一步研究KSHV感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为检测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 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是否能够直接感染神经元SH-SY5Y细胞,分析病毒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情况等特点,为进一步研究KSHV感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依据。采用佛波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 13-acetate,TPA)从BCBL1细胞中诱导并提取有感染性的KSHV病毒,感染神经元细胞SH-SY5Y,48 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提取感染细胞的RNA,通过RT-PCR技术检测裂解态的ORF26和潜伏态的潜伏相关核抗原(Latency Associated Nuclear Antigen,LANA)的m RNA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检测LANA蛋白的表达水平,验证KSHV的成功感染,并在感染后1、3、5、7 d进行细胞计数,与未感染的细胞做比较,以检测KSHV感染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显微镜下观察KSHV感染与未感染的SH-SY5Y细胞形态,见未感染的SH-SY5Y细胞呈梭形聚团生长,感染KSHV后,细胞变大,形态变圆,倾向于分散生长。RT-PCR检测发现ORF26和LANA在KSHV感染的SH-SY5Y细胞中均有表达。由此可知,免疫荧光检测到LANA蛋白在细胞中也有表达,这些结果确定了KSHV可以成功感染SH-SY5Y细胞,并可同时表达潜伏态和裂解态的病毒基因。细胞计数结果表明KSHV感染促进了SH-SY5Y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 神经元细胞 潜伏相关核抗原 ORF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基因与EGFP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小强 王慧 +4 位作者 葛阳春 诸婷婷 王远志 陈创夫 杜军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44-447,共4页
为了构建一种具有指示作用的融合表达蛋白,将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基因与EGFP基因融合后观察融合表达蛋白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从灭活的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菌液中获得omp31基因片段,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TY,构建重组质粒pTY-omp31... 为了构建一种具有指示作用的融合表达蛋白,将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基因与EGFP基因融合后观察融合表达蛋白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从灭活的绵羊种布鲁氏菌019株菌液中获得omp31基因片段,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TY,构建重组质粒pTY-omp31,脂质体瞬时转染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能够在细胞内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TY-omp31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脂质体瞬时转染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得到了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omp31基因 巨噬细胞RAW26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10p和CEA在唾液中联合检测对口腔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芯乐 郑军 +1 位作者 徐江 曾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N端α位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α-acetyltransferase 10 protein,Naa10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口腔鳞癌患者、30例癌前病变患者、40例正常... 目的:探讨N端α位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α-acetyltransferase 10 protein,Naa10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联合检测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口腔鳞癌患者、30例癌前病变患者、40例正常人唾液中Naa10p、CEA的含量。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口腔鳞癌组唾液中Naa10p、CE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唾液中Naa10p、CEA单项和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00%、82.50%和78.00%,70.00%、74.28%和72.00%,92.50%、72.79%和84.62%。Ⅰ、Ⅱ期口腔鳞癌患者Naa10p、CEA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5.76%、69.69%,二者联合检测诊断的阳性率为90.91%。Naa10p、CE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736,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P<0.05)。结论:唾液中的Naa10p作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口腔鳞癌更优于唾液中的CEA,唾液中Naa10p和CEA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口腔鳞癌的诊断性能和早期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N-α-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aa10p) 癌胚抗原(CEA)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 E6-G350基因表达促进宫颈癌C33A细胞增殖且抑制凋亡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贞贞 宋宇宁 +8 位作者 者湘漪 吴文礼 许静 徐航 辛皖潮 张斌 辛慧珍 曹冬冬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9-574,共6页
目的分析HPV16 E6基因致病多态性位点的功能及其与宫颈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在宫颈癌C33A细胞中分别稳定转染HPV16 E6原型T295/T350-GV230和HPV16 E6突变型T295/G350-GV230表达质粒,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CCK8增殖实验、细胞平板克隆实... 目的分析HPV16 E6基因致病多态性位点的功能及其与宫颈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在宫颈癌C33A细胞中分别稳定转染HPV16 E6原型T295/T350-GV230和HPV16 E6突变型T295/G350-GV230表达质粒,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实验、CCK8增殖实验、细胞平板克隆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HPV16 E6 T295/T350和T295/G350不同多态性位点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16 E6 T295/T350和HPV16 E6 T295/G350突变促进宫颈癌C33A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并且T295/G350突变型作用强于T295/T350原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 E6 T295/T350欧洲原型和HPV16 E6 T295/G350欧洲突变型均可以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HPV16 E6 T295/G350欧洲突变型的促癌作用比HPV16 E6 T295/T350欧洲原型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 E6 多态性 宫颈癌C33A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F1A2基因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欢 李洪涛 +7 位作者 朱君玲 王红英 杨昕 武丹 潘贞贞 何鸿昌 任显显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76-180,共5页
为探讨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收集新鲜宫颈癌组织和宫颈正常组织样本各10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eEF1A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收集宫颈癌患者6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45例和慢性宫颈... 为探讨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收集新鲜宫颈癌组织和宫颈正常组织样本各10例,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eEF1A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收集宫颈癌患者6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45例和慢性宫颈炎患者35例石蜡标本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eEF1A2基因在宫颈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状况。qRT-PCR结果显示,eEF1A2基因在宫颈癌组织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宫颈组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EF1A2蛋白质表达强阳性率、弱阳性率和阴性率表达在宫颈癌组织分别为46.6%,31.0%和22.4%,而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分别为21.2%,48.5%和3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此可知,eEF1A2基因的表达增高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eEF1A2表达情况对于宫颈癌的临床诊断、病理分级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eEF1A2基因 基因表达 Q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