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围手术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31
1
作者 何丹 刘翼 +2 位作者 吴振华 汪洋 孙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32-938,共7页
背景与目的:传统三切口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微创食管切除术是目前胸外科发展的方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胸腹腔镜(th... 背景与目的:传统三切口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微创食管切除术是目前胸外科发展的方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胸腹腔镜(thoracoscopic-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 TLE)、单纯腹腔镜(open-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 OLE)以及开放手术(open esophagectomy,OE)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围手术期手术疗效。方法:TLE组72例,OLE组76例,OE组115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矿检验以及方差分割法比较3组问的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恢复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在术中出血量、重症监护时间和首次下床站立时间方面,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TLE组要显著优于0E组(P〈0.0125)。淋巴结清扫总数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食管上段淋巴结区域,TLE组要优于OLE和OE组(P〈0.001)。虽然外科系统总并发症发生率3组相当,但喉返神经损伤TLE组要显著高于OLE和OE组(P=0.012,0.003)。术后发生重症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方面,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TLE组发生率显著低于OLE和OE组(P〈0.0125)。术后第1、3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发生率TLE组均低于OLE和OE组(P〈0.012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是安全可行的,同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淋巴结清扫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当,但对于上纵隔区喉返神经旁区域淋巴结清扫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外科治疗 胸腔镜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清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洪江 庞作良 +4 位作者 斯坎达尔 孙伟 瓦热斯江 范志勤 薛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849-852,共4页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6.6%、6.9%和6.3%。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部位、侵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肿瘤长度则影响不大。患者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为5.4%。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42.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0.6%(P<0.01)。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腹腔动脉干 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肿瘤细胞疫苗在食管及贲门癌术后的主动免疫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国庆 刘诚明 +4 位作者 孙伟 庞作良 欧江华 王宏江 阿迪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334-1336,1339,共4页
目的:探讨用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细胞疫苗(ATV-NDV)对食管、贲门癌患者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SP一步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对52例接种瘤苗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和68例未接种瘤苗食管、贲门癌手术前后... 目的:探讨用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细胞疫苗(ATV-NDV)对食管、贲门癌患者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SP一步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对52例接种瘤苗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和68例未接种瘤苗食管、贲门癌手术前后的外周血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检测,用4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瘤苗接种治疗后细胞免疫指标CD3、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增加,CD8百分率明显下降,NK活性无明显变化;食管、贲门癌患者IL-2R、IL-6、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IL-2水平明显较低(P<0.01)。患者术后IL-2R、IL-6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IL-2、TNF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经过免疫接种后,患者IL-2较接种前明显增高(P<0.01),而IL-2R、IL-6、TNF较接种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细胞疫苗(ATV-NDV)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安全有效的免疫制剂,其远期疗效仍在进一步观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自体肿瘤细胞疫苗 主动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5 mRNA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勍 李惠武 +4 位作者 庞作良 李卉 郭英 郭文佳 王洪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食管鳞癌中CD44v5 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60例(维族、汉族各30例),及其对应的正常食管上皮组织60例中CD44v5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CD44v5 mRN...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食管鳞癌中CD44v5 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60例(维族、汉族各30例),及其对应的正常食管上皮组织60例中CD44v5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CD44v5 mRNA在维吾尔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和46.67%(P=0.003);在汉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和50.00%(P=0.000);但在两民族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CD44v5 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CD44v5 mRNA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食管癌转移及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CD44V5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凋亡基因PDCD5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郭辉 丁剑冰 +4 位作者 孙伟 马秀敏 张彤 曹春宝 陈英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中PDCD5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PDCD5 mRNA为靶基因运用RT-PCR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中PDCD5 mRNA的表达(哈萨克族18例、汉族22例)。结果:4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中PDCD5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PDCD5 mRNA为靶基因运用RT-PCR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中PDCD5 mRNA的表达(哈萨克族18例、汉族22例)。结果:4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PDCD5 mRNA表达阳性率为80.0%、80.0%、8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光密度计数后PDCD5 mRNA表达量在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分别为0.7644±0.1444、0.9341±0.1631和1.8703±0.4767,其表达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结论:PDCD5 mRNA的表达在不同民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DCD5 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远处转移和细胞分化程度均无密切相关性,可以通过增加例数对其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PDCD5 mRNA在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本研究可能对食管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K基因在新疆不同民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勍 李惠武 +1 位作者 郭英 王洪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85-3187,共3页
目的:探讨RECK在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和汉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意义。方法 :自身配对法留取维吾尔、哈萨克和汉族患者食管鳞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随机抽取3个民族标本各30例,用RTPCR检测RECK表达的情况。结果:RECK在不同民族食管... 目的:探讨RECK在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和汉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意义。方法 :自身配对法留取维吾尔、哈萨克和汉族患者食管鳞癌组织和远隔无癌组织,随机抽取3个民族标本各30例,用RTPCR检测RECK表达的情况。结果:RECK在不同民族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远隔无癌组织(P<0.05);RECK在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汉族(P<0.05);不同民族中,RECK在浸润深度为T1+T2组中的表达量均大于T3+T4组(P<0.05),在TNM病理分期为Ⅰ+Ⅱa组中的表达量均大于Ⅱb+Ⅲ组(P<0.05),RECK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RECK的低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局部浸润性及预后有相关性,可能是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RE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胸廓入口处淋巴结的转移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海峰 王洪江 +3 位作者 庞作良 斯坎达尔 孙伟 范志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43-1045,1051,共4页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胸廓入口处淋巴结的转移特点,探讨合理的上纵隔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0年6月150例接受胸段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0.7%,其中胸廓入...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癌胸廓入口处淋巴结的转移特点,探讨合理的上纵隔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0年6月150例接受胸段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0.7%,其中胸廓入口处淋巴结转移率为32.7%,转移度为20.99%。单因素分析显示:胸上、中、下段食管癌均可向胸廓入口处淋巴结转移,其转移率分别为57.7%、28.9%、23.5%;不同分段之间胸廓入口处淋巴结转移率具有统计学意义(x2=9.020、P=0.010)。高、中、低分化食管癌胸廓入口处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13.0%、40.9%、43.8%;不同组织分化程度的食管癌胸廓入口处淋巴结的转移率有统计学差异(x2=11.665,P=0.003)。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与胸廓入口处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分化程度和病变部位是影响胸廓入口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胸廓入口处淋巴结的清扫对预防胸段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胸廓入口 处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A2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鳞癌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王兴名 张志强 +4 位作者 张园 张银华 冯雪 岳娜 王洪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5-28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率高于汉族。Eph A2是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uman hepatocellular,Eph)中发现的具有酪氨酸酶活性的基因编码产物,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本研究拟采用免疫组化法及酶联免... 背景与目的: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病率高于汉族。Eph A2是在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uman hepatocellular,Eph)中发现的具有酪氨酸酶活性的基因编码产物,与多种恶性肿瘤有关。本研究拟采用免疫组化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Eph A2蛋白在哈萨克族和汉族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从而探讨Eph A2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和汉族食管鳞癌组织和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ph A2蛋白在100例新疆哈萨克族和汉族食管鳞癌组织(患者组)及其对应的癌旁食管组织(对照组,距瘤>5 cm)中的表达;并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组血清中Eph A2蛋白含量及60名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Eph A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ph A2蛋白在哈萨克族患者食管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和28.0%,在汉族中分别为62.0%和26.0%,在两民族中该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Eph A2蛋白在哈萨克族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8.36±12.60)和(29.39±7.34)pg/m L,在汉族中分别为(58.79±13.29)和(29.39±7.34)pg/m L,该蛋白在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两民族食管癌组织中,Eph A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在两民族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Eph A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均有关(P<0.05),而在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血清中,该蛋白表达水平还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P=0.001)。Eph A2蛋白在哈萨克族和汉族食管鳞癌组织标本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h A2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促进哈萨克族和汉族食管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Eph A2蛋白在食管癌患者组织及血清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原发灶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另外Eph A2蛋白在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其浸润深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鳞癌 EPH A2 免疫组化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_A(N_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翼 阿迪力 +2 位作者 陆艳荣 张国庆 庞作良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2-456,共5页
背景与目的:术后放射治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在完全性切除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PORT在完全性切除的ⅢA(N2)期N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与目的:术后放射治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在完全性切除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存在争议。本研究分析PORT在完全性切除的ⅢA(N2)期N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126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ⅢA(N2)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术后放疗分为术后化疗组(n=56)和术后放化疗组(n=70),分析ⅢA(N2)期NSCLC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比较各组生存的差异。结果: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25.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32.5%、16.4%。术后化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28.5%、13.5%,中位生存期为22.4个月,术后化疗联合放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5%、39.9%、20.0%,中位生存期3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术后化疗组出现局部复发的中位时间为9.6个月,术后化疗联合放疗组出现局部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多站淋巴结转移(P=0.001)、PORT(P=0.033)影响ⅢA(N2)期NSCLC的生存率。结论:术后辅助放疗可提高pN2期NSCLC的生存率和降低局部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期 术后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入路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国庆 孙伟 +3 位作者 庞作良 斯坎达尔.阿不力孜 阿地力.萨来 毛拉.艾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改进食管癌的手术入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残端癌的发生率、手术死亡率,提高近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胸外科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对29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Ⅰ组)、左胸后外侧切口+左颈切口(Ⅱ组)、右... 目的:改进食管癌的手术入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残端癌的发生率、手术死亡率,提高近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胸外科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对29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Ⅰ组)、左胸后外侧切口+左颈切口(Ⅱ组)、右胸前外侧切口(Ⅲ组)、右胸后外侧切口(Ⅳ组)共完成食管癌食管切除术、经食管床食管重建术293例.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98.7%(293/297),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98.2%(86/87)、98.1%(52/53)、98.5%(133/135)、100%(22/22);手术死亡率1.7%(5/297),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2.3%(2/87)、1.9%(1/53)、0.75%(1/135)、4.5%(1/22);断端癌发生率3.8%(11/293),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4.7%(4/86)、3.8%(2/52)、2.3%(3/133)、9.1%(2/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8%(38/297),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17.2%(15/87)、9.4%(5/53)、11.1%(15/135)、13.6%(3/22).Ⅲ、Ⅳ组与Ⅰ、Ⅱ组清扫的淋巴结均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间及Ⅲ、Ⅳ组间清扫的淋巴结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右胸前外侧三切口、右胸后外侧三切口全食管切除,可彻底清除胸、腹各组区域淋巴结,有效减少断端癌残留、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食管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和MMP-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晓宏 房福元 +3 位作者 李卉 尹娜 庞作良 李惠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4-819,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分析二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离体标本100例,取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MMP-...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分析二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离体标本100例,取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MMP-2和MMP-9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MP-2和MMP-9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癌组织中MMP-2和MMP-9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0%(89/100)和76.0%(76/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3,P=0.016);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MP-9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0%(48/100)和16.0%(16/1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29,P=0.000)。MMP-2mRNA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有关联(χ2=4.971,P=0.026),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联(χ2=2.127,P=0.145);MMP-9mRNA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有关联(χ2=4.421,P=0.03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联(χ2=0.617,P=0.432)。MMP-2 mRNA与MMP-9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0.274,P=0.006)。结论:MMP-2和MMP-9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但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可能不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9和TIMP-1 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晓宏 吕红博 +3 位作者 李卉 尹娜 李慧武 庞作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探讨MMP-9和TIMP-1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新鲜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标本98例,每例分别取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各1份,采用RT-PCR法检测MMP-9和TIMP-1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对应... 目的:探讨MMP-9和TIMP-1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新鲜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标本98例,每例分别取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各1份,采用RT-PCR法检测MMP-9和TIMP-1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食管癌组织中MMP-9和TIMP-1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MP-9与TIMP-1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率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组织中MMP-9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73,P=0.000);食管癌组织中TIMP-1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4,P=0.005)。MMP-9mRNA表达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有关联(χ2=5.022,P=0.025),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无关联(χ2=0.617,P=0.432)。TIMP-1mRNA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有关联(χ2=4.982,P=0.026),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无关联(χ2=0.527,P=0.468)。MMP-9mRNA与TIMP-1mR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r=2.237,P=0.028)。结论:MMP-9和TIMP-1mRNA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但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方面可能不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0b对人低转移肺癌细胞株95-C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翼 李明慧 +2 位作者 张国庆 庞作良 郭文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8-931,共4页
目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10b被证实可促进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增强其侵袭能力。文中旨在研究miRNA-10b对人低转移肺癌细胞95-C的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脂质体法将miRNA-10b真核表达质粒瞬时转染入95-C,实验设置... 目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10b被证实可促进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增强其侵袭能力。文中旨在研究miRNA-10b对人低转移肺癌细胞95-C的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脂质体法将miRNA-10b真核表达质粒瞬时转染入95-C,实验设置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miRNA-10b质粒转染组,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NA-10b的表达及KLF4mRNA的表达,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KLF4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后48h,RT-PCR检测,miRNA-10b质粒转染组miRNA-10b表达(1.61±0.12)较空白对照组(1.01±0.08)、阴性对照组(0.86±0.07)明显上调(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曲线反映miRNA-10b质粒转染组细胞生长速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miRNA-10b质粒转染组[(188.0±15.1)/高倍显微镜]较空白对照组[(151.0±11.3)/高倍显微镜]、阴性对照组[(136.0±10.8)/高倍显微镜]有更多的细胞迁移到Transwell膜的另一侧(P<0.05),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48 h,miRNA-10b质粒组KLF4蛋白表达(0.86±0.06)较空白对照组(1.48±0.05)和阴性对照组(1.54±0.08)降低(P<0.05);各组细胞KLF4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0b可能过下调KLF4蛋白的表达促进95-C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0b 95-C KLF4 细胞增殖 侵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中Lrig1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NF-κB及MMP-2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孝芳 李卉 +9 位作者 刘玲 王洪江 李秀梅 陈艳 庞作良 谌宏鸣 尹娜 李艳 沙亚哈提.别尔克哈之 李惠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75-578,582,共5页
目的:探讨Lrig1、NF-κB及MMP-2在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与PI3K-AKT、MEK-ERK信号通路及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8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组织中Lrig1、NF-κB、MMP-2表达,探讨NF-κB、MMP-2的表达与Lrig... 目的:探讨Lrig1、NF-κB及MMP-2在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与PI3K-AKT、MEK-ERK信号通路及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8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组织中Lrig1、NF-κB、MMP-2表达,探讨NF-κB、MMP-2的表达与Lrig1的关系。纳入PI3K及MEK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PI3K、AKT1、MEK1、MEK2、MEK5、ERK1、ERK2,研究Lrig1调控NF-κB、MMP-2基因表达的通路。结果:转录水平mRNA检测显示在肿瘤组织及远端正常组织中NF-κB(P<0.001,P=0.014)、MMP-2(P=0.003,P=0.045)的表达与Lrig1 mRNA表达相关;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显示Lrig1与NF-κB、MMP-2可能呈负相关。在肿瘤组织中MEK5(P<0.001)及ERK2(P=0.009)的表达与Lrig1相关;PI3K在正常组织中(P<0.001)的表达与Lrig1相关。Lrig1、MMP-2及NF-κB协同表达率为52.1%(25/48),其协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0)。结论:NF-κB、MMP-2与Lrig1协同表达促进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Lrig1可能是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相关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LRIG1 NF-ΚB MMP-2 哈萨克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清扫术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庞作良 王洪江 +3 位作者 斯坎达尔·阿布力孜 孙伟 范志勤 薛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和贲门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836例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60.3%,淋巴结转移度16.8%。肝总动脉旁、... 目的:了解食管癌和贲门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836例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60.3%,淋巴结转移度16.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10.4%、10.1%和9.8%。患者术后3年腹腔淋巴结复发转移率为6.1%。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55.7%,其中有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44.6%,低于无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72.4%),P<0.05。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的广泛清扫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腹腔动脉干区 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A2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洪江 王勇涛 王兴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068-4072,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食管鳞癌患者Eph A2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血清中Eph A2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0—2012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手...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食管鳞癌患者Eph A2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血清中Eph A2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0—2012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100例,同时取得远隔癌旁组织标本100例。食管鳞癌患者血清标本由新疆肿瘤防治研究所标本库提供,同时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体检科的体检健康者血清60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Eph A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ph A2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Eph A2表达水平。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癌组织中Eph A2 mRNA表达水平高于远隔癌旁组织(t=17.964,P<0.05)。癌组织中Eph A2表达水平高于远隔癌旁组织(t=12.100,P<0.05)。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Eph A2表达水平高于体检健康者(t'=18.240,P<0.05)。Ⅰ期+ⅡA期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Eph A2 mRNA表达水平、Eph A2表达水平及血清中Eph A2表达水平均低于ⅡB期+Ⅲ期食管鳞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Eph A2 mRNA表达水平、Eph A2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P<0.05)。T1期+T2期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Eph A2 mRNA表达水平、Eph A2表达水平及血清中Eph A2表达水平均低于T3期+T4期食管鳞癌患者(P<0.05)。血清中Eph A2表达水平评估食管鳞癌TNM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6,95%CI(0.532,0.761),最佳截断值为50.17 ng/L,灵敏度为69.0%,特异度为61.0%;血清中Eph A2表达水平评估食管鳞癌浸润深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0,95%CI(0.528,0.772),最佳截断值为53.93 ng/L,灵敏度为73.0%,特异度为57.0%。结论 Eph A2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浸润有关,其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对术前疾病分期及浸润深度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EPH A2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STAT3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红博 曾凡业 +2 位作者 王洪江 孙伟 阿迪力.萨来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吉西他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吉西他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吉西他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率越高;吉西他滨0.20 mg/L组、0.40 mg/L组及0.80 mg/L组G0/G1期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百分数逐渐下降(P<0.05),G2/M期细胞百分数无变化(P>0.05),而S期细胞百分数逐渐增加(P<0.05)。吉西他滨0.20 mg/L组、0.40 mg/L组、0.80 mg/L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上述三组的STAT3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吉西他滨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阻滞细胞于S期,明显促进细胞凋亡,下调STAT3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人食管癌ECA-109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STAT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吗啡酮自控镇痛静脉泵在肺癌病人中应用1例
18
作者 罗洞波 史俊杰 +1 位作者 维拉 刘新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98-800,共3页
1.一般资料病例:男性,53岁,以“腰背部疼痛3月余”为主诉于2022-02-07入院就诊。自述于2020-07-14因“咳嗽、咳痰1月”于外院CT检查示:右肺占位性病变,遂于2020-07-28就诊于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右肺恶性肿瘤(中央型低分化鳞... 1.一般资料病例:男性,53岁,以“腰背部疼痛3月余”为主诉于2022-02-07入院就诊。自述于2020-07-14因“咳嗽、咳痰1月”于外院CT检查示:右肺占位性病变,遂于2020-07-28就诊于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右肺恶性肿瘤(中央型低分化鳞癌伴坏死cT2N2M0 IIIa期)。排除化疗禁忌于2020-08-16及2020-09-07行2周期“多西他赛+铂类”方案化疗。评估化疗效果:部分缓解,于2020-10-13在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部分切除+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胸膜粘连松解术”,术后恢复好,后因其他因素致病人失访,未完成后续治疗,尚无法明确评估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病人 低分化鳞癌 肺恶性肿瘤 自控镇痛 粘连松解术 肺占位性病变 化疗效果 单孔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庞作良 王伯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08-511,共4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特点及转移方式 ,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廓清标志 ,对 10 5例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廓清术。结果  10 5例肺癌 ,共清除淋巴结 ...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特点及转移方式 ,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作为淋巴结廓清标志 ,对 10 5例肺癌行完全性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廓清术。结果  10 5例肺癌 ,共清除淋巴结 80 1枚。N1占 15 .9% (5 9/3 71枚 ) ,N2 占 14 .9% (64 /4 3 0枚 )。跳跃性N2 共 12例 ,分布在纵隔第 2、4、5、6、7组淋巴结。肺原发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关系。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率最高 ,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亦高于鳞癌。肺癌淋巴结可呈跳跃式纵隔转移 ,且肺下叶癌较肺上叶癌多见。结论 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多组别、多区域及跳跃性特点 ,系统性胸内淋巴结廓清在肺癌术中应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组织中RNA结合基序蛋白38和p53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尚自强 童莹 +3 位作者 宋佳 薛亚斌 况志星 王洪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0-903,共4页
目的:分析肺腺癌组织中RNA结合基序蛋白38基因(RNA-binding motif protein 38,RBM38)及抑癌基因p53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0例肺腺癌患... 目的:分析肺腺癌组织中RNA结合基序蛋白38基因(RNA-binding motif protein 38,RBM38)及抑癌基因p53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0例肺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作为实验组,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用RT-PCR法检测两组中RBM38及p53m RNA相对表达量,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中RBM38及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实验组RBM38 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0.357±0.170、0.294±0.149)均高于对照组(0.271±0.128、0.206±0.099),实验组p53 m RNA及蛋白(0.457±0.208、0.671±0.200)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0.308±0.167、0.332±0.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BM38表达与肺腺癌患者TNM分期、浸润深度有关(P<0.05),p53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有关(P<0.05)。实验组RBM38与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26,P<0.01)。结论:肺腺癌组织RBM38、p53 m 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均与患者TNM分期等病理参数关系密切。随着RBM38蛋白表达的增加p53蛋白随之减少,RBM38可能通过抑制p53的翻译从而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RBM38可能成为肺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RNA结合基序蛋白38基因 P5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