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2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宿伟鹏 刘攀 +4 位作者 赵化荣 张宋安 胡尔西旦.尼亚孜 张蕾 包永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65-1169,共5页
目的:分析2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新疆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数据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0年在诊治的2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2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资料,为新疆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数据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的调查统计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10年在诊治的282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2829例患者,男性1657例,占58.57%,女性1172例,占41.43%;男女比例1.4∶1,中位年龄为55岁,主要分布在40~69岁之间(63.38%),汉族占59.5%,维吾尔族占27.7%,哈萨克族占6.3%,回族占3.1%,蒙古族占1.6%,其他民族占1.6%,构成比位于前5位的是:口腔癌、甲状腺癌、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占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74.6%。男性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女性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甲状腺、口腔癌、鼻腔鼻窦癌、鼻咽癌、颜面皮肤癌。汉族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甲状腺癌、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鼻窦癌。维吾尔族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口腔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喉癌。哈萨克族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口腔癌、甲状腺癌、鼻腔鼻窦癌、喉癌、口咽及下咽癌。结论:口腔癌、甲状腺癌是新疆目前头颈部恶性肿瘤防治重点,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的防治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 民族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3748例老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化荣 刘攀 包永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71-2773,共3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70岁恶性肿瘤的疾病谱分布,为老年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0岁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3748例患者,男性占74.6...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70岁恶性肿瘤的疾病谱分布,为老年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0岁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3748例患者,男性占74.60%,女性占25.40%;中位年龄73岁。汉族占79.12%,维吾尔族占12.86%,哈萨克族占3.42%。构成比位于前十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贲门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此十大恶性肿瘤占全部患者的73.29%,其中肺癌构成比达到20.59%。按系统来说消化系统肿瘤占到42.86%。汉族老年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道癌;维吾尔族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支气管肺癌、头颈部癌、肝癌、胃癌、贲门癌;哈萨克族的构成比位于前五位的依次为:食道癌、贲门癌、肝癌、胃癌、支气管肺癌。维吾尔族头颈部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哈萨克族中食管癌位居第一。结论:在新疆地区,支气管肺癌和消化道肿瘤是当前≥70岁老年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要任务;头颈部癌和哈萨克族食管癌的防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流行病学 民族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蕾 阎景红 +6 位作者 刘来新 张华 张瑞丽 古丽比也.沙比尔 刘攀 张宋安 包永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4-676,共3页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登记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报告发病情况,为新疆地区居民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主要肿瘤的发病率、标化率、顺位、累积率和截缩率...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登记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报告发病情况,为新疆地区居民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主要肿瘤的发病率、标化率、顺位、累积率和截缩率等指标。结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个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33.14/10万(中标率87.12/10万,世标率111.50/10万)。其中男性新发病例1230例,粗发病率125.97/10万(中标率81.90/10万,世标率105.55/10万),女性新发病例1391例,粗发病率140.46/10万(中标率92.52/10万,世标率117.10/10万)。粗发病率前5位的肿瘤分别为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子宫颈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和食管恶性肿瘤,其构成比占居民恶性肿瘤全部发病的46.58%。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城市地区以呼吸道恶性肿瘤为主,农村地区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主。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肿瘤应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防控重点,应针对不同地区肿瘤发病情况制定不同的肿瘤防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莉 李龙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41-224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维语版、哈语版对我院1 089例经病理确诊的维吾尔... 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维语版、哈语版对我院1 089例经病理确诊的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测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症状子量表中,治疗前后患者的乏力、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下降、经济困难评分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积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呼吸困难、便秘、腹泻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放疗、化疗及联合放化疗均影响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P<0.05)。部分肿瘤类型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影响,其中肺癌、乳腺癌、食管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水平有所下降;治疗方式、肿瘤类型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活质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疗效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切合日努尔·阿布都海外尔 毛睿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thyroid function abnormality,TFA)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免疫治疗...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thyroid function abnormality,TFA)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102例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TFA组与正常组,应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TFA发生的影响因素。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绘制Kaplan-Meier曲线探究TFA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102例接受免疫治疗的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中,有43例(38.23%)患者发生TFA,其发生TFA的中位时间为5.36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肝转移、既往联合治疗方案数、癌胚抗原(CEA)是TFA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TFA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39.53%vs.6.78%,P<0.001)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72.09%vs.35.59%,P<0.001)均优于正常组。Cox回归分析示TFA是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TFA组患者相比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显著延长(90.70%vs.79.66%)。结论:肝转移、既往联合治疗方案数、CEA可能是TFA发生的影响因素,TFA可能是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因子,对于接受免疫治疗的上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出现TFA可能预示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甲状腺功能异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肿瘤疗法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化荣 王玉婷 +1 位作者 胡尔西旦.尼亚孜 包永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5-617,624,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不同抗肿瘤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定量检测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手术组、放化疗组及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目的探讨接受不同抗肿瘤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定量检测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手术组、放化疗组及对照组受检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手术组、放化疗组、对照组上述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与放化疗组比较,各项凝血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实体瘤未治疗组的血浆FIB及D-D水平均高于手术组(P<0.05);恶性实体瘤放化疗组的血浆FIB水平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血液异常状态受其治疗方式的影响;恶性实体瘤患者不论采取手术还是放化疗,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接受手术治疗的恶性实体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可暂时缓解,但仍存在血栓形成及继发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治疗方案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陈娴 伊力亚尔·努尔如拉 +3 位作者 许明燕 冯荣 赵萌 肖蕾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8-446,共9页
目的:探究肠道菌群在前列腺癌放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肠道菌群与疾病进展和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1例前列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粪便样本,并进行随访。采用16S r... 目的:探究肠道菌群在前列腺癌放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肠道菌群与疾病进展和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1例前列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粪便样本,并进行随访。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肠道菌群,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随着放疗剂量累积,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等菌门的相对丰度升高,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P<0.05),β多样性显著增高(P=0.001)。前列腺癌进展组放线菌门较无进展组相对丰度更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展组中萨特氏菌属和嗜血杆菌属等菌属的相对丰度更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放射性肠炎组中的疣微菌门及其分支下的阿克曼氏菌属的相对丰度与非肠炎组相比更高(P<0.05),非肠炎组的粪球菌属_1和卡塔杆菌属较肠炎组显著富集(P<0.05)。结论:放疗剂量累积显著重塑菌群结构,变形菌门下的萨特氏菌属和嗜血杆菌属等可能成为治疗后早期复发的前列腺癌的关键菌群。阿克曼氏菌属的丰度升高可能增加慢性放射性肠炎风险,而毛螺菌科分支下的菌群可能是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肠道菌群 放射治疗 慢性放射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246例维吾尔族原发性肝癌预后因素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高洁 张华 +5 位作者 赵化荣 毛睿 肖蕾 艾斯克尔 温浩 包永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2-369,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肝癌是我国的高发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维吾尔族原发性肝癌病例,旨在发现影响其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并分析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维吾尔族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 背景与目的:肝癌是我国的高发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维吾尔族原发性肝癌病例,旨在发现影响其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并分析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维吾尔族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246例患者总的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10.7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1.97%、22.13%、14.87%和8.92%。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P=0.003)、肿瘤分期(P=0.000)、门脉癌栓(P=0.000)、Child-Pugh分级(P=0.000)及血清LDH水平(P=0.000)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应用手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放化疗、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等治疗手段的患者中位OS为19.2个月,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中位OS仅为9.1个月。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治疗,其中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中位OS达到64.9个月。结论:患者年龄、肿瘤分期、门脉癌栓、Child-Pugh分级及血清LDH水平是影响维吾尔族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而采用手术切除、TACE、放化疗、RFA等治疗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支持对症治疗。综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而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原发性肝癌 预后因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民族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热合曼.衣明 胡尔西旦.尼牙孜 +1 位作者 赵化荣 包永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62-968,共7页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存在种族差异,本文探讨新疆不同民族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旨在了解种族差异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存在种族差异,本文探讨新疆不同民族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预后及影响因素,旨在了解种族差异与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8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228例患者1、3和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3.2%、68.3%和40.1%;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维吾尔、哈萨克)患者内分泌治疗的3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73.6%和54.2%(P=0.025);不同内分泌治疗组的3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MAB)72.2%、单纯去势或单纯抗雄激素药物治疗组56.3%(P=0.004)。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民族、治疗前ECOG体力状况(EPS)评分、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治疗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水平以及MAB治疗均对前列腺癌的生存预后产生重要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民族、治疗前EPS评分、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HGB及MAB治疗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结论:接受MAB治疗的患者比单纯去势或抗雄激素治疗生存率高;影响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预后因素中,民族、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治疗前HGB水平、EPS评分及MAB治疗都是重要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生存率 预后 人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2作为潜在的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麦尔哈巴·麦麦提艾力 张凯楠 +3 位作者 赵辉 亚库甫·托合提 叶建蔚 吕国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60-4065,共6页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HCC发病率上升。甲胎蛋白(AFP)是HCC诊断中的经典血清标志物,但其灵敏度低,亟待研发新型分子生物标志物用于HCC的早期诊断。目的检测HCC患者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2(PARP2)蛋白表达水...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HCC发病率上升。甲胎蛋白(AFP)是HCC诊断中的经典血清标志物,但其灵敏度低,亟待研发新型分子生物标志物用于HCC的早期诊断。目的检测HCC患者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2(PARP2)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潜在的HCC诊断标志物。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50例健康体检者与371例HCC患者的PARP2 mRNA水平,通过PARP2表达量绘制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在HCC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中检测PARP2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收集2021年3月—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8例新发HCC患者的血清样本及同期38例体检健康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ARP2蛋白水平,并分析HCC患者血清PARP2蛋白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血清PARP2表达水平用于HCC诊断与AFP阴性HCC(AFP<20μg/L)诊断的效能分析,评估血清PARP2与AFP联合诊断HCC患者与体检健康者的效能。结果基于TCGA的大数据分析,癌组织PARP2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01);HCC细胞HepG2中PARP2 mRNA表达水平、PARP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细胞WRL68(P<0.05)。HCC患者血清PARP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体检健康者(P<0.001)。不同淋巴转移、肿瘤数目者血清PARP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RP2表达水平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灵敏度为76.32%,特异度为97.37%,截断值为19.45μg/L。经血清AFP检测,38例HCC患者中21例为AFP阴性HCC。血清PARP2蛋白水平诊断AFP阴性HCC的AUC为0.95(95%CI=0.88~1.00),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7.37%,截断值为19.59μg/L。进一步评估PARP2联用AFP的诊断效能,使用“并联”的联合诊断模式,结果显示:联合诊断HCC的灵敏度为92.11%,特异度为94.74%,AUC为0.9342;针对AFP阴性的HCC患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4.74%,AUC为0.9023。结论PARP2在HCC中高表达,可以作为HCC筛查的生物学标志物,尤其是AFP阴性的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PARP2 甲胎蛋白 诊断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糖蛋白73、α-L-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肖蕾 毛睿 +3 位作者 杨颖 张瑞丽 忙尼沙·阿不都拉 包永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581-158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9月初次就诊于我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为肝癌组,肝硬化患者65例为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9月初次就诊于我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为肝癌组,肝硬化患者65例为肝硬化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4例为肝炎组,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法测定受检者血清GP73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AFU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AFP水平。计算GP73、AFU、AFP单项检测与联合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 4组受检者血清GP73、AFU、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GP73、AFU、AFP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为0.804〔95%CI(0.746,0.862)〕、0.798〔95%CI(0.739,0.858)〕和0.797〔95%CI(0.731,0.862)〕,GP73、AFU诊断原发性肝癌的AUC与AF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P73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82.5%)、特异度(63.3%)与AFP(66.3%、88.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灵敏度=4.65,χ2特异度=28.91,P<0.05);AFU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73.8%)与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05),特异度(77.5%)与AF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P<0.05)。联合检测中,GP73+AFU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为92.5%,GP73+AFU+AFP的敏感度为96.3%。结论 GP73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敏感度,而AFP具有较好的特异度;GP73、AFU、AFP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率,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高尔基体 Α-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蕾 忙尼沙.阿不都拉 +3 位作者 胡尔西旦.尼牙孜 杨建梅 才层 包永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517-1522,共6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并随访5年后以死亡为结局,回顾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38...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并随访5年后以死亡为结局,回顾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38例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8.2%,其中汉族和维族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73%,产次<3次与产次≥3次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1%和59.5%。维族和汉族宫颈癌患者在产次(χ2=21.953,P=0.000)、病理类型(2χ=5.353,P=0.021)、临床分期(u=1512,P=0.00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的产次、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和治疗方式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产次、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0、0.000和0.018)。结论维族腺癌发病率低于汉族,且肿瘤分期相对较早。产次、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治疗方式是维汉早期宫颈癌预后的影响因素,其中产次、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为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维汉早期宫颈癌患者产次≥3次、临床分期越晚以及术后单纯放疗生存率低、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族 汉族 宫颈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胡苗苗 包永星 +2 位作者 赵化荣 张华 毛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10-201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05—2009年收治的23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60岁)胃癌患者,对性别、年龄、民族、合并症、肿瘤部位、Borrman分型、细胞的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肿瘤的浸润深度、临...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05—2009年收治的23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60岁)胃癌患者,对性别、年龄、民族、合并症、肿瘤部位、Borrman分型、细胞的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远处转移、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水平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以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评价影响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238例患者1年累计生存率为72.6%、3年累计生存率为25.4%、5年累计生存率为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民族、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CEA水平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术后是否接受放化疗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民族、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是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肿瘤 预后 危险因素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不同联合模式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媚 张莉 +1 位作者 艾力.吐尔逊 张建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1-384,387,共5页
目的探讨放化疗不同联合模式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1例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模式不同分为3组,同步放化疗组(43例)、序贯放化疗组(49例)及单纯化疗组(59例),在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应... 目的探讨放化疗不同联合模式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1例经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模式不同分为3组,同步放化疗组(43例)、序贯放化疗组(49例)及单纯化疗组(59例),在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在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疲倦、恶心/呕吐、便秘方面,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在治疗后积分均恶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患者积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化疗组的社会功能在治疗结束及治疗后1个月均出现恶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情绪功能在治疗后1个月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色功能、疲倦、便秘方面,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无明显改变(P>0.05),在躯体功能领域中同步放化疗组在治疗结束时恶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放化疗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结束1个月同步放化疗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放化疗组恶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健康状况同步放化疗组在治疗结束1个月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序贯放化疗组治疗结束1个月恶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经济状况在3个组均在治疗结束及结束后1个月出现恶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相对于单纯化疗、序贯放化疗而言,虽在治疗刚结束时躯体、角色等功能会有所下降,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会加重,但在治疗后1个月这些功能、症状均得到不同的改善,总健康状况也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 化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高尔基体蛋白73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Smad2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风玲 杨颖 +5 位作者 张瑞丽 毛睿 刘攀 孙毅 张华 包永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191-319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与肝细胞癌(肝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收集的80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并从本院病案室调阅患...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与肝细胞癌(肝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收集的80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并从本院病案室调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有无肝硬化、有无门静脉癌栓、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血管侵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二步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GP73、TGF-β1和Smad2的阳性表达情况和积分光密度(IOD)。结果GP73定位于胞质,呈棕黄色颗粒。肝癌组织GP73阳性表达率为73.8%(59/80),高于癌旁组织的5.0%(4/80)(χ2=76.50,P<0.05)。TGF-β1和Smad2主要表达于胞质,偶见于胞核,为棕黄色深染颗粒。肝癌组织TGF-β1阳性表达率为81.2%(65/80),高于癌旁组织的6.2%(5/80)(χ2=65.67,P<0.05);肝癌组织Smad2阳性表达率为66.2%(53/80),高于癌旁组织的10.0%(8/80)(χ2=47.62,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P73与TGF-β1、Smad2呈正相关(rs=0.841、0.405,P<0.05)。不同性别患者肝癌组织GP73、Smad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HBs Ag、AFP、有无肝硬化及门静脉癌栓患者肝癌组织GP73、TGF-β1和Smad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血管侵犯患者肝癌组织GP73、TGF-β1和Smad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73在肝癌组织中多呈阳性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TGF-β/Smads信号通路参与肝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2蛋白质 高尔基体蛋白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莉 韩潇 +2 位作者 张建清 杨媚 包永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0-982,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复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经病理明确诊断,行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与复发有关的危险因素。结...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复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经病理明确诊断,行化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与复发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贫血、血小板计数、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化疗周期、治疗方式与肺癌复发有关(P<0.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A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及晚的临床分期是肺癌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OR>1);化疗>4个周期、放化疗联合治疗是肺癌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OR<1)。CEA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晚的临床分期是肺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OR>1);化疗>4个周期是肺癌远处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OR<1)。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绝大多数出现复发,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中,保护因素有化疗>4个周期、放化疗联合治疗;促使肺癌复发的相关因素有CEA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临床分期ⅢB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复发 局部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7a-3p对肝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颖 杨志芳 +7 位作者 才层 张瑞丽 路鹏霏 贾春丽 李志鹏 毛睿 张华 包永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88-794,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肝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常导致预后较差。microRNA(miRNA,miR)是一类长链非编码小RNA,参与肿瘤的多种生物学功能。miR-27a-3p作为代谢相关的miRNA被广泛地研究,而与化疗敏感性之间关...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肝癌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常导致预后较差。microRNA(miRNA,miR)是一类长链非编码小RNA,参与肿瘤的多种生物学功能。miR-27a-3p作为代谢相关的miRNA被广泛地研究,而与化疗敏感性之间关系的报道较少。通过探讨miR-27a-3p参与肝癌化疗敏感性及其可能机制,为肝癌化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miR-27a-3p在肝细胞肝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LipofectamineTM 3000脂质体瞬时转染方法,将miR-27a-3p过表达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miR-control)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将敲低质粒miR-inhibitor-27a-3p和阴性对照质粒(miR-inhibitor-control)转染PLC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顺铂(cisplatin,DDP)处理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蛋白激酶B(phosphoinosm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结果:miR-27a-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在HepG2过表达细胞中,MTT结果显示,实验组miR-27a+DDP细胞对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2±0.03)μg/mL,较对照组miR-control+DDP(1.27±0.08)μg/mL、空白对照组+DDP(1.73±0.08)μg/mL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miR-27a+DDP的凋亡率[(31.03±0.20)%]显著高于对照组+DDP[(18.51±2.96)%]和空白对照组+DDP[(8.73±1.58)%](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iR-27a+DDP组的PI3K表达水平(0.28±0.01)较DDP组[(0.43±0.01)]、miR-27a组(0.57±0.11)及miR-control组(0.72±0.01)降低(P<0.05);miR-27a+DDP组的p-AKT的表达水平(0.29±0.01)与DDP组(0.46±0.05)、miR-27a组(0.67±0.01)及miR-control组(0.10±0.01)相比明显降低(P<0.05);而miR-27a+DDP组的C-caspase的表达水平(0.69±0.01)则高于DDP组(0.51±0.01)、miR-27a组(0.35±0.01)及miR-control组(0.18±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miR-27a-3p在PLC细胞中敲低,并于DDP中刺激培养,MTT、细胞凋亡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HepG2过表达细胞的结果趋势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27a-3p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株对DDP的化疗敏感性,有望成为增强肝癌DDP化疗敏感性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miR-27a-3p PI3K/AKT通路 顺铂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白细胞介素6和10水平与不同类型淋巴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欣 赵化荣 +2 位作者 顾霞 刘攀 哈德提.别克米托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10(IL-10)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特征、治疗反应、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13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132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6和IL-10浓度。结果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血...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10(IL-10)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特征、治疗反应、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13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132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6和IL-10浓度。结果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血浆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比较除T-NHL组血浆IL-6水平高于B-N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患者IL-6水平高于汉族和维吾尔族;有B症状、IPI高危组、β2-MG、LDH和CRP高水平组血浆IL-6水平高于无B症状、低危组、β2-MG、LDH和CRP低水A平r组bo,r差分异期有Ⅰ统~Ⅱ计、学无意B义症(状P、<β02.-0M5)G。和ACnnR APr低bo水r分平期组Ⅲ,差~Ⅳ异、有有统B计症学状意、β义2-(MPG<和0.0C5)R。P高化水疗平后(C组R)患血者浆IILL--61和0水IL平-1高0水于平An明n显低于PR、PD和未治疗组(P<0.05);血浆IL-10和IL-6及IL-10和β2-MG呈正相关(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IL-6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水平的高低与肿瘤负荷有关;检测血浆中IL-6和IL-10的水平,可以做为临床淋巴瘤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淋巴瘤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卢素琼 赵化荣 +4 位作者 胡尔西旦.尼牙孜 刘攀 张宋安 张蕾 包永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33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合并症、肾积水、肿瘤大小、病灶数目、T分期、...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33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合并症、肾积水、肿瘤大小、病灶数目、T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肿瘤分级、治疗方式等10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4~114个月,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64%、52%。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及肾积水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T分期(RR=2.001,P=0.001)、淋巴结(RR=2.250,P=0.045)、肾积水(RR=1.954,P=0.047)。结论:肿瘤T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癌 COX比例风险模型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戈 肖蕾 +7 位作者 张瑞丽 艾尼瓦尔.艾木都拉 张华 毛睿 程纬 王云莲 杨颖 包永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TGF-β1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除对照组外,模型组大鼠右半肝均接受单次6 MV X线25 Gy照射,接受照射第3、5、10天,应用HE染色、透射电... 目的探讨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TGF-β1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除对照组外,模型组大鼠右半肝均接受单次6 MV X线25 Gy照射,接受照射第3、5、10天,应用HE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右肝病理学变化,血清学检测TGF-β1、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ALP),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照射第3、5、10天后,电镜下可观察肝脏早期病理学改变;TGF-β1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时间段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模型组的HE染色结果之间无明显差别;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ALP)不同时间点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早于光镜下的变化,可用于早期放射性肝损伤的评价;TGF-β1较肝功能更加敏感地反映出照射后肝脏的损伤状态,可作为预测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程度的血清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肝损伤 放射性肝纤维化 TGF-Β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