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各级医院外科护士对夜班排班方式满意度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姜丽 张春华 +1 位作者 魏江玲 彭巧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61-63,共3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各级医院外科护士的夜班排班方式的满意度,探讨适合多民族地区医院的最佳护士夜班排班模式。方法采用自制的夜班排班模式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新疆地区77所医院1 235名不同层次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各医院外科护士对目...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各级医院外科护士的夜班排班方式的满意度,探讨适合多民族地区医院的最佳护士夜班排班模式。方法采用自制的夜班排班模式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新疆地区77所医院1 235名不同层次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各医院外科护士对目前夜班排班方式满意率达97.25%。被各级医院外科护士普遍认可的最佳的夜班排班模式是"一天前夜一天后夜"排班制。不同年龄、族别外科护士认为的最佳夜班排班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多民族地区的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民族、年龄、职称总体情况,灵活选择适合本科室特点的夜班排班模式,进而有利于合理、科学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室工作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护士 夜班排班方式 满意度 最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体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朝阳 吴金泽 +3 位作者 冯妍 阿布都热合曼·阿卜拉 汪永新 王增亮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431,共7页
目的根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确诊为颅内感染的病例,分析脑脊液的病原体变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早期诊疗方案。方法通过查阅该院在2016年1月—2020年12月行神经外科手术后诊断为颅内感染的病例,并由该院检验科... 目的根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确诊为颅内感染的病例,分析脑脊液的病原体变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早期诊疗方案。方法通过查阅该院在2016年1月—2020年12月行神经外科手术后诊断为颅内感染的病例,并由该院检验科获取这些病例中送检脑脊液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的基本特征、脑脊液指标、病原体变迁以及耐药情况等数据。结果5年间共有8470例患者进行了神经外科相关手术,术后颅内感染587例,感染率为6.9%。脑脊液送检标本共培养出细菌7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4株,革兰阴性菌32株。常见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常见革兰阴性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100%。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幕下病变、术后脑脊液漏、引流管放置时长(≥3 d)。结论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主要的致病微生物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不仅要做好术前预防、术中防范、术后护理,更需要早期识别,针对性使用抗生素。目前颅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颅内感染 病原体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被引量:159
3
作者 陈祎招 徐如祥 +3 位作者 赛力克 聂永庚 王向宇 罗成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16-619,共4页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收集77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GCS评分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以第3个月GOS评分...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特点与疗效。方法收集77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GCS评分等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以第3个月GOS评分作为预后指标。采用SPSS10.0,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血肿清除率及其GOS预后评分的差别,观察、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神经内镜微创手术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两组病例术前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在手术时间上,神经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6±0.5)h,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平均手术时间(4.6±1.8)h(P<0.01);在手术失血量上,神经内镜微创组平均手术失血量33.2±6.2mL,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平均手术失血量(406.4±305.6)mL(P<0.01);在血肿清除率上,神经内镜组脑内血肿平均清除率为88.6%±6.2%,开颅组平均血肿清除率为69.4%±27.9%(P<0.05);在GOS预后方面,在26例术后随访满3月神经内镜组患者中恢复良好6例,轻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后院内死亡)。开颅组4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13例,植物状态12例,死亡6例。3例因经济原因在术后放弃治疗脱失。神经内镜微创组患者预后优于开颅组患者预后(P<0.05)。结论神经内镜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是一种更具有微创、高效、快速、出血少等特点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高血压脑出血 微侵袭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对老年垂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凯 张庭荣 +4 位作者 范雁东 赛力克 杜郭佳 吴鹏飞 更.党木仁加甫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究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对老年垂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垂体瘤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行垂体... 目的探究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对老年垂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垂体瘤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予以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内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在显微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术。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表现改善率为79.2%,对照组为64.0%;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临床表现改善率为93.8%,对照组为72.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对老年垂体瘤患者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垂体瘤 预后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窝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国华 范雁东 +2 位作者 麦麦提力 苏日青 王西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927-929,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颅窝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14例后颅窝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病变位于小脑半球11例(左侧7例,右侧4例),小脑蚓部3例。肿瘤直径3~4.5 cm,平均3.65 c...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颅窝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14例后颅窝毛细胞星形细胞瘤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病变位于小脑半球11例(左侧7例,右侧4例),小脑蚓部3例。肿瘤直径3~4.5 cm,平均3.65 cm。结果肿瘤全切13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腰椎穿刺测定脑脊液压力均<180 mm H2 O。术后14例临床症状均减轻,其中11例(11/14)颅内压增高症状消失,4例(4/5)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症状消失,2例水平眼震均减轻,3例颈部抵抗均消失,1例视物模糊症状减轻。12例术后随访4~33个月,平均19个月,头颅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成晓江 卡合尔曼.卡德尔 +5 位作者 张晓杰 翟志朋 蔡坚 尼扎米丁江.热夏提 阿塔吾拉.图尔荪 买买提力.艾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并且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收集2011年6月到2014年1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外科200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经头颈部彩超、头颈...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为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并且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收集2011年6月到2014年1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外科200例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所有患者经头颈部彩超、头颈部CTA或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同时选择同期在我神经内、外科住院的非颅外颈动脉狭窄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既往史,包括民族(汉、维)、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等,患者于住院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查血糖(Glu)、低密度脂蛋白(LDL-TC)、高密度脂蛋白(HDL-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间比较,对14个变量指标先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控制混杂因素,结合专业判断,再将有统计学意义变量纳入方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变量赋值后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在这14个自变量中,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GLU、TG、LDL、HDL、CRP、HCY、Hb A1c这10个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其余4个自变量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得出糖尿病史(OR=0.128,95%CI:0.031-0.526)、高血压史(OR=32.154,95%CI:9.587-107.835)、LDL(OR=1.576,95%CI:0.374-0.889)、HCY(OR=1.235,95%CI:1.131-1.350)、Hb A1c(OR=3.218,95%CI:2.316-4.470)5种因素与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形成相关。结论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LDL、HCY、Hb A1c与颅外颈动脉狭窄具有相关性,是新疆地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在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颈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神经管原肠囊肿的临床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
7
作者 郭运发 李全才 +4 位作者 黄斌 王金龙 刘亚军 吴昊 罗坤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5-567,共3页
椎管内神经管原肠囊肿是一种胚胎组织来源的肿瘤,临床较为少见,占椎管内肿瘤的0.7%~1.3%[1],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上有一定的特点。2007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17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管原肠囊肿患者,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7例患者... 椎管内神经管原肠囊肿是一种胚胎组织来源的肿瘤,临床较为少见,占椎管内肿瘤的0.7%~1.3%[1],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上有一定的特点。2007年10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17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管原肠囊肿患者,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7例患者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7.3±5.5岁(5~70岁);病程23±6.2个月(1周~12年)。神经根性疼痛10例,肢体无力7例,感觉麻木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原肠囊肿 神经根性疼痛 显微手术 囊壁 胚胎组织 肠源性囊肿 齿状韧带 总结报告 病变节段 颈胸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创伤性脊髓损伤大鼠膀胱功能和轴突损伤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石胜柳 丁桃 +4 位作者 孙瑜 盛祖桃 徐婧 蔡晶 王增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0-705,共6页
目的探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大鼠膀胱功能和脊髓神经轴突损伤修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雄性SD大鼠,通过改良Allen’s击打法构建创伤性脊髓... 目的探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大鼠膀胱功能和脊髓神经轴突损伤修复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雄性SD大鼠,通过改良Allen’s击打法构建创伤性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NGF组,每组10只。采用BBB评分观察术前、术后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BL-420生物仪实验系统检测尿动力学;甲苯胺蓝染色吻合口远端截取的左侧腰6前根,计算有髓轴突数量;采用HE染色大鼠膀胱组织;TUNEL染色大鼠损伤严重的脊髓,观察脊髓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组织中Raf-1、p-MEK-2、MEK-2、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前假手术组、损伤组和NGF组的评分无差异,而术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组和NGF组的评分显著降低(P<0.05)。损伤组的最大逼尿压力和脊髓有髓轴突数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和NGF组(P<0.05),但损伤组的残余尿量和膀胱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NGF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损伤组的膀胱水肿严重,逼尿肌结构疏松,而NGF组有减轻膀胱损伤。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组的p-ERK1/2/ERK1/2和p-MEK-2/MEK-2蛋白比值以及Raf-1表达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NGF组(P<0.05)。但假手术组和NGF组在最大逼尿压力、髓轴突数量、残余尿量、膀胱细胞凋亡率和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可能阻碍MAPK/ERK通路的传导,从而促进轴突损伤的修复,改善t-SCI大鼠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脊髓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MAPK/ERK通路 膀胱 轴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听道3D-磁共振成像薄层扫描后颅窝内相关解剖学指标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金明 石鑫 +3 位作者 姜磊 冯兆海 买买提江.卡斯木 郝玉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4524-4528,共5页
目的探讨内听道3D-磁共振成像(MRI)薄层扫描后颅窝内相关解剖学指标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发病及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PTN患... 目的探讨内听道3D-磁共振成像(MRI)薄层扫描后颅窝内相关解剖学指标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发病及行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PTN患者63例为病例组,同时匹配性别、年龄、民族收集同时期本院体检中心自愿接受MRI检查的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术前均行颅脑MRI平扫及内听道3D-MRI薄层扫描,观察后颅窝内桥小脑角(CPA)容积、三叉神经根体积、三叉神经根横截面积、三叉神经根长度等相关解剖学指标,PTN患者均行MVD治疗,根据预后分为有效组50例和无效组13例,分析一般资料及后颅窝内相关解剖学指标与MVD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受试者左侧与右侧CPA容积、三叉神经根体积、三叉神经根横截面积、三叉神经根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N患者患侧CPA容积、三叉神经根体积、三叉神经根横截面积小于健侧(P<0.05);健侧与患侧三叉神经根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PTN患者性别、年龄、民族、病变侧别、累及三叉神经分支、三叉神经根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PTN患者病程、责任血管、血管与神经关系、CPA容积、三叉神经根体积、三叉神经根横截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容积减小、三叉神经根萎缩并体积及横截面积变小是PTN产生的原因。病程长、责任血管为静脉、血管与神经有明确压迫关系、CPA容积小、三叉神经根萎缩并体积及横截面积小的PTN患者行MVD治疗后预后较其他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成像 颅窝 微血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峰 朱国华 +2 位作者 麦麦提力.米吉提 王西宪 更.党木仁加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的磁共振(MRI)特征性表现以及手术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43例开颅经显微镜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后颅窝HB资...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HB)的磁共振(MRI)特征性表现以及手术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43例开颅经显微镜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后颅窝HB资料。结果 37例囊壁小结节型肿瘤、4例实质型肿瘤、1例囊实型做到全切除,1例多发者靠近延髓HB未切除。术后1周头痛、头晕、恶心或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消失40例;1例遗有走路不稳;1例合并脑积水者术后第3天行侧脑室穿刺术,7天拔除脑室穿刺管,2周恢复正常出院;1例累及脑干者术后术腔出血,二次手术后第2天死亡。40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平均11.5月,38例GOS评分5分(恢复正常生活),1例4分(遗有行走不稳症状),1例术后6个月复发并于术后15个月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MRI是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后颅窝HB的主要方法,明确诊断后尽早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后颅窝HB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 血管母细胞瘤 诊断 鉴别诊断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海燕 陈小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09-210,共2页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 2015年2月—2018年8月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76例SAH后DIN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针对其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 2015年2月—2018年8月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76例SAH后DIN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针对其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各项Glasgow(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均高于B组(P<0.05)。A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74%,优于B组76.32%(P<0.05)。结论为SAH后DIND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神经发育状态 被引量:3
12
作者 特吾尔巴提.苏尔旦尼亚 阿合买提.沙买提 +1 位作者 麦麦提力.米吉提 更.党木仁加甫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经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疗效。方法 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将33例经ETV治疗的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患儿根据手术年龄段分为ETV≤6月组(n=17)与ETV>6月组(n=16),随访术后6个月并进行神经发...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经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疗效。方法 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将33例经ETV治疗的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患儿根据手术年龄段分为ETV≤6月组(n=17)与ETV>6月组(n=16),随访术后6个月并进行神经发育评测(采用Gesell儿童智力发育诊断量表,包括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适应能力、语言功能及个人一社会行为)。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疗效与术后神经发育状态。结果 ETV≤6月组与ETV>6月组术后神经发育预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TV≤6月组患儿在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适应能力,语言功能及个人-社会行为方面均不如于ETV>6组患儿(23.00±3.62vs.48.81±6.81;25.94±3.07 vs.55.56±8.40;15.00±3.06 vs.40.94±6.69;20.00±3.06 vs.45.81±6.81;21.12±3.22 vs.45.88±7.22);ETV≤6组患儿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17例(100%)(DQ值﹤40),而ETV>6月组患儿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1例(6.25%)。结论出生6个月以内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手术成功率低,术后神经发育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 三脑室底造瘘术 神经发育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分析
13
作者 姜世豪 夏源 +9 位作者 艾孜买提江·吐尔逊 伊力亚尔·地力夏提 王凯 阿西木江·阿西尔 卡合尔曼·卡德尔 苏日青 王增亮 成晓江 买买提力·艾沙 尼扎米丁江·热夏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ivice,PED)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VADA)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PED治... 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ivice,PED)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VADA)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PED治疗的21例VADA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影像学结果并进行随访。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影像学随访采用Kamran分级。结果21例患者中未破裂动脉瘤17例,破裂动脉瘤4例。共置入22枚PED,其中13例患者接受单纯PED置入,8例患者接受PED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成功率21/21。3例破裂动脉瘤患者近端合并有狭窄,1例患者狭窄率>50%,因此额外放置了1枚Solitaire支架进行支架内后扩张。术后即时Kamran分级1级16例,2级1例,3级4例。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1例患者发生动脉瘤术后破裂,1例患者肺部重症感染最终死亡。出院时mRS评分1分15例,2分2例,3分1例,4分1例,6分2例。18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5(6~30)个月,其中mRS评分0分13例,1分4例,2分1例;Kamran分级2级2例,3级4例,4级12例。结论采用PED治疗VADA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但围手术期并发症不可忽视,未来仍需大量样本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导向装置 血管内治疗 椎动脉 夹层动脉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颅脑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龙 吴昆 +2 位作者 李娜 安园园 张庭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分析择期颅脑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232例择期颅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对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P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择期颅脑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232例择期颅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对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P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的择期颅脑手术患者PPCs的发生率为13.8%。单因素分析得出:PPCs的发生与年龄≥65岁、机械通气时间≥3 d、ICU监护时间≥5 d、手术时间≥5 h、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有吸烟史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5 h、有吸烟史、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史、ICU监护时间≥5 d、机械通气时间≥3 d是P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时间、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是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西宪 曹雷雨 +3 位作者 阿西木江 李鹏涛 张庭荣 周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9年4月神经内镜下采用假包膜外切除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55例,在正常垂体或垂体包膜和假包膜之间沿假包膜外界面钝性分离,将... 目的探讨假包膜外切除技术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9年4月神经内镜下采用假包膜外切除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55例,在正常垂体或垂体包膜和假包膜之间沿假包膜外界面钝性分离,将假包膜与腺瘤一并切除。结果手术时间60~200 min,(80.5±11.5)min;术中出血量5~400 ml,(100±20)ml。术中发现术区脑脊液漏14例,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2例,暂时性尿崩13例,永久性尿崩1例,颅内感染9例,鼻腔出血3例,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后均治愈。术后住院2~14 d,(5.5±1.5)d。术后病理诊断均为GH型垂体腺瘤。55例随访6~55个月,平均22.5月:肿瘤全切除率89.1%(49/55),生化治愈率87.3%(48/55);肿瘤复发12例,复发时间为术后(10.6±3.2)月,其中7例接受神经内镜下再次手术治疗,2例接受醋酸奥曲肽微球药物治疗,2例接受伽马刀治疗,1例接受放射治疗,复发肿瘤均得到控制并在密切随访中。结论神经内镜下采用假包膜外切除技术有助于提高GH型垂体腺瘤全切除率和术后生化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包膜 垂体腺瘤 肢端肥大症 神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致难治性癫痫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恒 冯兆海 +3 位作者 姜磊 买买提江 石鑫 郝玉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13-516,共4页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致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的61例FCD致IE的手术效果。应用Log...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FCD)致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的61例FCD致IE的手术效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CD致IE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随访1~3年,术后预后良好(Engel I级)42例,预后不良19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4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CD I型、致痫灶未完全切除、脑电图发作间期痫样波(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IED)与病灶脑叶不一致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5.409[1.171,24.970]、4.760[1.104,20.528]、4.315[1.015,18.349],而年龄、民族、性别、头颅MRI检查结果、致痫灶所在脑叶位置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 FCDⅡ型、致痫灶完全切除、发作间期痫样波与病灶脑叶一致均与手术预后良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 癫痫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鞍膈形态与肿瘤残余及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建民 周凯 +2 位作者 罗坤 张伟 张庭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53-358,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鞍膈下降形态与肿瘤残余、尿崩症及术中脑脊液漏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科80例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肿瘤切除后鞍膈下降形态分为4型:A型:鞍膈以垂体柄为中心对称...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鞍膈下降形态与肿瘤残余、尿崩症及术中脑脊液漏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科80例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肿瘤切除后鞍膈下降形态分为4型:A型:鞍膈以垂体柄为中心对称性降至鞍区;B型:鞍膈非对称性降至鞍区,垂体柄偏向一侧;C型:鞍膈对称性下降,垂体柄移至鞍背;D型:鞍膈未或仅有轻微下降,垂体柄位置模糊不清。结果 A、B、C、D四型鞍膈的肿瘤残余率、尿崩症发生率及脑脊液漏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1.069,P=0.011;χ2=11.483,P=0.009;χ2=8.890,P=0.031)。肿瘤残余多见于B、D型鞍膈,肿瘤残余发生率与A、C型鞍膈有统计学差异(Z=-2.409,P=0.016;Z=-2.062,P=0.039;Z=-2.477,P=0.013;Z=-2.245,P=0.025),但B型与D型肿瘤残余率无统计学差异(Z=-0.791,P=0.429)。尿崩症、术中脑脊液漏多见于A、C型鞍膈,发生率与B、D型鞍膈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A型与C型尿崩症、脑脊液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Z=-0.195, P=0.846;Z=-0.362,P=0.717)。结论鞍膈下降形态可以作为肿瘤残余、尿崩症及术中脑脊液漏的一个解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膈 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 肿瘤残余 尿崩症 术中脑脊液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3a-5p对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荣 马娟 +5 位作者 牛博 李晋 常剑 张岩睿 刘鹏 栾新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12-1616,1627,共6页
目的:探讨miR-23a-5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qPCR技术检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SD大鼠模型中miR-23a-5p的表达水平。使用miR-23a-5p过表达慢病毒注射MCAO大鼠,设置假手... 目的:探讨miR-23a-5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qPCR技术检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SD大鼠模型中miR-23a-5p的表达水平。使用miR-23a-5p过表达慢病毒注射MCAO大鼠,设置假手术组、对照病毒组和miR-23a-5p病毒组。Berdron评分与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TTC)染色检测大鼠的神经损伤和脑梗死体积。化学比色法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含量,ELISA检测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采用H2O2处理大鼠中枢神经细胞B35细胞,构建氧化损伤模型。使用miR-23a模拟物转染细胞,设置对照组、miR-23a组、H2O2组和H2O2+miR-23a组。化学比色法检测总SOD与MnSOD含量,ELISA检测3-NT与NO含量。结果:MCAO大鼠缺血再灌注后,miR-23a-5p的表达迅速降低,随后逐渐升高。miR-23a-5p过表达后可降低Berdron评分与脑梗死体积,降低大鼠血清中3-NT与NO含量,提高总SOD和MnSOD含量。B35细胞中miR-23a-5p过表达降低3-NT与NO胞内水平,上调总SOD和MnSOD水平。结论:miR-23a-5p可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脑缺血再灌注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转移瘤患者不同个体化治疗方案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福献 郑艳 +3 位作者 买买提江.卡斯木 杨晓辉 张逸鲲 王桂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8-831,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转移瘤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为改善颅内转移瘤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本组颅内转移瘤患者186例,根据患者病情及影像学资料分为Ⅰ组(手术+放疗+化疗组)81例、Ⅱ组(放疗+化疗组)66例、Ⅲ组(化疗组)14例... 目的:探讨颅内转移瘤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为改善颅内转移瘤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提供依据。方法:本组颅内转移瘤患者186例,根据患者病情及影像学资料分为Ⅰ组(手术+放疗+化疗组)81例、Ⅱ组(放疗+化疗组)66例、Ⅲ组(化疗组)14例、Ⅳ组(放疗组)14例及Ⅴ组(支持治疗组)11例。比较各组患者颅内高压、神经压迫症状治疗的有效率及平均生存期,对可随访到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患者颅内高压、神经压迫症状治疗的有效率及平均生存期分别较Ⅱ、Ⅲ及Ⅴ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与Ⅳ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转移瘤患者要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一般状况较好的患者,首选为手术联合放疗和化疗,其次为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转移瘤 个体化治疗 颅内高压 神经压迫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小体及染色质修饰的基因组分布模式和染色质状态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宏德 罗坤 +4 位作者 马昕 翟金城 谢建明 孙啸 万亚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8-1099,共12页
染色质是真核DNA的存在方式,可以通过影响DNA的可及性调节基因转录,其基本单元为核小体,系由约147 bp的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联体上形成的结构,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相连.核小体组蛋白上能发生甲基化和乙酰化等化学修饰.核小体位置、DNA的... 染色质是真核DNA的存在方式,可以通过影响DNA的可及性调节基因转录,其基本单元为核小体,系由约147 bp的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联体上形成的结构,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相连.核小体组蛋白上能发生甲基化和乙酰化等化学修饰.核小体位置、DNA的甲基化和组蛋白的修饰等对染色质状态(常染色质或异染色质)及基因组之间的长程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近年,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核小体位置和染色质修饰在多种细胞中的基因组分布已被测定.结果显示,这些标记的分布模式具有位点特异、动态变化、相互偶联和高度复杂的特征.本文详细回顾并评述了核小体位置和染色质修饰的分布模式、对应生物学功能、修饰之间的关联、实验测定技术、染色质状态的计算分析等内容.该工作对于深入认识和理解染色质的表观遗传调节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 核小体 组蛋白修饰 分布模式 高通量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