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汉族和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钟芳芳 张巍 +4 位作者 王成辉 李新霞 水若鸿 杨文涛 杜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8,共8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一组异质性的疾病,不同种族人群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有所不同。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比较上海汉族和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异同点。方法:收集上海汉族女性浸润性导管癌125例,新疆维吾尔族女性浸润性导管...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一组异质性的疾病,不同种族人群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有所不同。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比较上海汉族和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异同点。方法:收集上海汉族女性浸润性导管癌125例,新疆维吾尔族女性浸润性导管癌85例,对两组人群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分级和分子分型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R、PR、HER-2、CK5/6、CK14、EGFR、Ki-67等的表达。结果: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平均年龄低于上海汉族女性,且≤35岁的患者构成比高于上海汉族。上海汉族乳腺癌临床Ⅰ期的比例(20.0%)高于新疆维吾尔族(8.2%),而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临床Ⅲ期的比例(50.6%)高于上海汉族(27.2%)。上海汉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为2级的比例(67.2%)高于新疆维吾尔族(43.5%),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为3级的比例(47.1%)高于上海汉族(31.2%)。上海汉族女性腔面A型乳腺癌比例(36.8%)高于新疆维吾尔族(18.3%),新疆维吾尔族女性基底样型乳腺癌比例(29.6%)高于上海汉族女性(12.0%)。乳腺癌分子分型与种族和组织学分级相关。结论:上海汉族和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等诸多临床病理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汉族 新疆维吾尔族 乳腺癌 种族 临床病理特征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多民族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2
作者 李新霞 古丽那尔.阿布拉江 +3 位作者 李俊芝 桑伟 师晓莉 张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1-756,共6页
背景与目的:新疆作为我国多民族聚居地之一,近年来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显示维吾尔族淋巴瘤的发病率已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5位,且中位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为了解新疆地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及种族... 背景与目的:新疆作为我国多民族聚居地之一,近年来恶性淋巴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显示维吾尔族淋巴瘤的发病率已居常见恶性肿瘤的第5位,且中位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为了解新疆地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及种族、遗传或环境因素是否与肿瘤的发生相关,本研究通过观察63例新疆多民族患者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以及与EB病毒的相关性,提高对此类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63例ENKTCL临床资料及预后,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分析肿瘤的免疫表型CD3、CD56、CD2、CD5、CD8、CD4及细胞毒素相关蛋白:TIA1、粒酶B、穿孔素的阳性表达率;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BER的表达。结果:患者以男性、40~50岁年龄组居多,汉族的发病率高于少数民族。54例发生于鼻腔等上呼吸消化道部位,其余为鼻外结外病变。所有病例组织学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并可见程度不等的炎症反应。肿瘤细胞体积大小不等且多有异型表现,并出现"血管中心性"和"血管破坏性"生长模式。所有肿瘤病例不同程度地表达T细胞标志物,53例(84%)表达CD56。所有病例均至少表达1种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分子。57例经检病例EBER全部阳性表达。结论:新疆地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以汉族中年男性为多见,多发生于鼻腔等处,存在高水平EB病毒感染。临床早期诊断常需结合病理形态观察、免疫表型分析及EB病毒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型结外NK T细胞淋巴瘤 新疆 多民族 免疫组化 EB病毒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恶性外耳炎相关性的循证医学评价
3
作者 李晨曦 于靖雯 +1 位作者 张维娜 孙家琳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目的恶性外耳道炎(malignant otitis externa,MOE)是少见的累及外耳道和颅底的侵袭性、进行性感染,主要见于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文章对MOE患者临床特点及DM与MOE的相关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 目的恶性外耳道炎(malignant otitis externa,MOE)是少见的累及外耳道和颅底的侵袭性、进行性感染,主要见于老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文章对MOE患者临床特点及DM与MOE的相关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各医学数据库,筛选已发表的评估DM与MOE结果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合并,分析MOE病因、症状和体征、治疗方式、并发症及与DM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7项研究,总样本量10672例。MOE患者队列DM总体患病率为63%,DM平均病程(12.24±6.91)年,糖化血红蛋白合并均值(8.62±2.49)%,常见症状是耳痛(96.1%)、外耳道肿胀(75.8%)、耳脓溢(62.3%)。绿脓杆菌是最常分离出的病原菌(71.6%)。氟喹诺酮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是首选抗生素。抗菌药物治愈率的合并均值为75.9%。除药物治疗外,24.6%的患者需要清创术。MOE患者总体病死率约1.6%。结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MOE与DM控制不佳有关,对伴DM的MOE患者的治疗策略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外耳炎 糖尿病 回顾性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卵巢甲状腺肿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卿松 李晓红 +3 位作者 苗娜 刘霞 马遇庆 张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4-529,共6页
背景与目的:卵巢甲状腺肿是一种少见肿瘤,尤其伴有卵巢外播散的更为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4例良、恶性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 背景与目的:卵巢甲状腺肿是一种少见肿瘤,尤其伴有卵巢外播散的更为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4例良、恶性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PCR—DNA检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良、恶性卵巢甲状腺肿患者平均年龄45.6岁(18-71岁),以盆腔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12例为卵巢甲状腺肿,镜下主要由增生的甲状腺组织构成;1例为恶性卵巢甲状腺肿,镜下呈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现;1例来源于卵巢甲状腺肿的高分化滤泡癌(highly differentiated follicular carcinoma of ovarianorigin,HDFCO),镜下组织学呈良性但生物学呈恶性表现。结论:卵巢甲状腺肿是少见的单胚层畸胎瘤,恶变率低,尤其是超出卵巢病变已有播散而镜下组织学呈良性的卵巢甲状腺肿发病率更低,具有较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良、恶性卵巢甲状腺肿预后均较好,需与颗粒细胞瘤、类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鉴别诊断 预后 免疫组化 PC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leman病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铭 王玻玮 +3 位作者 苗娜 古丽娜 李俊芝 张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分析其预后,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2月~2010年8月及同期会诊病例中明确诊断的15例C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部分...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的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分析其预后,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2月~2010年8月及同期会诊病例中明确诊断的15例C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部分病例重新制作HE切片及相关因子的免疫组化补充,并进行随访。结果 15例CD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6岁。临床以多中心型多见(占53.3%),表现为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同时伴随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或多系统受累表现,病理形态学可表现为透明血管型或浆细胞型,给予CHOP或COP方案化疗,效果良好;局灶型(占46.7%)仅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理形态学多表现为透明血管型,手术切除肿大淋巴结后治愈。结论 CD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为该病最主要的诊断依据,局灶型较多中心型患者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软组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马遇庆 苗娜 +2 位作者 张巍 王朝夫 王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肢体软组织内的LCH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EBV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0岁,因左下... 目的探讨肢体软组织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肢体软组织内的LCH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EBV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0岁,因左下肢肿痛1个月余就诊。体检显示肿物位于左大腿中下段,大小约12 cm×8 cm×6 cm。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为血管瘤伴出血及周围软组织炎,临床考虑为肉瘤。术中见肿物位于肌肉与韧带之间,紧邻骨膜。镜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由大量增生的朗格汉斯细胞所组成,呈结节状、巢状和片状分布于横纹肌、韧带和脂肪组织之间,间质背景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伴有嗜酸性微脓肿形成,另见少量散在的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标记显示,朗格汉斯细胞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和CD1a。EBER原位杂交呈阴性。结论 LCH可表现为肢体软组织内的局限性病变,如不了解可被误诊为小圆细胞性肉瘤,因此熟悉LCH的形态特征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术中冷冻切片会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 软组织肿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 V600E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师艺 刘铭 +3 位作者 马志萍 庞雪莲 张巍 崔文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7-89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PTC 178例,石蜡包埋组织经QIAGEN试剂盒提取DNA,经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TC中B...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PTC 178例,石蜡包埋组织经QIAGEN试剂盒提取DNA,经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TC中BRAF基因点突变。结果 178例原发性PTC中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142例,突变率为79.8%(142/178)。患者年龄(≥45岁)、肿瘤直径(≤1 cm)、被膜外侵犯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率高(P均<0.05),而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与患者性别、多灶性及淋巴结转移灶和肿瘤部位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新疆地区PTC中BRAF V600E基因点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且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作为PTC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BRAF V600E 荧光定量PCR TAQ 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苗勒腺肉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新霞 马明福 +2 位作者 常彬 古丽那尔.阿布拉江 张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观察6例子宫苗勒腺肉瘤(uterus Müllerian adenosarcoma,UMA)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6例UMA临床特点、肿瘤组织形态学特征及肿瘤免疫表型,并随访观察。结果 6... 目的观察6例子宫苗勒腺肉瘤(uterus Müllerian adenosarcoma,UMA)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提高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6例UMA临床特点、肿瘤组织形态学特征及肿瘤免疫表型,并随访观察。结果 6例患者4例发生于子宫内膜,2例发生于宫颈。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盆腔疼痛和子宫颈息肉。全部行手术治疗,4例术后辅以化疗,2例放疗。4例发生于子宫内膜者形态学均为低级别腺肉瘤,术后辅以化疗至今无复发;2例发生于宫颈者均合并有软骨肉瘤异源性成分,术后辅助放、化疗2年后因肿瘤复发死亡。镜下所有病例均可见不规则囊性扩张、裂隙样腺体和肿瘤间质以腺周套袖样及息肉样突入腺腔的形态学特征,肿瘤间质核分裂象2~12个/10 HPF。2例伴有软骨肉瘤异源性成分者,其中1例同时伴有高级别多形性肉瘤成分过度生长并浸润肌层。免疫表型:6例肿瘤上皮CK均呈强阳性表达;上皮:ER、PR和vimentin均(+),CD10(-),Ki-67增殖指数1%;肉瘤间质:全部表达vimentin,4例表达ER、PR;1例表达SMA、desmin,3例表达CD10,Ki-67增殖指数4%;2例伴有软骨肉瘤分化者局灶表达S-100蛋白。间质细胞Ki-67增殖指数20%,明显高于低级别腺肉瘤4%的表达。结论 UMA临床罕见,患者症状、体征无特异性,正确诊断依赖病理形态学观察。低级别腺肉瘤治疗应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早期且完整切除病灶者预后较好,晚期且合并肉瘤成分过度生长者及伴有异源性分化者预后差。肿瘤的复发率较高,应长期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肉瘤 形态学 免疫表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7例老年口咽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一项单中心15年回顾性研究
9
作者 史婷婷 李晨曦 +3 位作者 龚忠诚 崔文丽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张维娜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8,共8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回顾性分析老年口咽癌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模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口咽癌患者317例。按7∶3随机分成训练队列(n=221)... 目的:本研究基于回顾性分析老年口咽癌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模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口咽癌患者317例。按7∶3随机分成训练队列(n=221)和验证队列(n=96)两组。利用R语言进行Bonferroni校正后的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两组间变量分布;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后向归纳法结合绩效评价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校准曲线分析模型识别及校准效能。结果: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老年口咽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肿瘤分化程度、TN分期、手术、放化疗(P值均<0.05)。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输出概率,按照0.5界定高危、低危两组患者并绘制生存曲线,Kaplan-Meier分析表明低危组患者(<0.5)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高危组(>0.5)患者(P<0.001)。在模型预测能力方面,训练队列受试者工作特征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AUC1年=0.873,AUC2年=0.829,AUC3年=0.795,验证队列AUC1年=0.823,AUC2年=0.806,AUC3年=0.76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校准曲线也显示出模型整体拟合度良好,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结果匹配程度较高。结论: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影响老年口咽癌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开发、验证老年口咽癌患者的临床预后。该预测工具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识别高危患者,并提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口咽鳞状细胞癌 临床预后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明福 余丽 +2 位作者 马志萍 张巍 崔文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IK3CA与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IK3CA与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标本235例,其中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205例,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27例,灰区淋巴瘤(介于DLBCL和BL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3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所有样本PIK3CA和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IK3CA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扩增率为12.3%(29/235),临床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的阳性率分别为8.6%(12/139)和17.7%(1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PTEN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的缺失率为13.6%(32/23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呈负相关(P=0.046)。未发现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与生存期存在相关性。结论:PIK3CA扩增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疾病晚期相关,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 PIK3CA PTEN 临床病理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4998例乳腺病变冷冻切片延迟诊断及误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巧稚 楚慧 +1 位作者 张巍 李旭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病变中冷冻切片诊断引起延迟诊断及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乳腺冷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乳腺病变术中冷冻切片4998例,以石蜡切片作为诊断的最终结果与冷冻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乳腺病变术中冷冻标本... 目的 探讨乳腺病变中冷冻切片诊断引起延迟诊断及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乳腺冷冻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乳腺病变术中冷冻切片4998例,以石蜡切片作为诊断的最终结果与冷冻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乳腺病变术中冷冻标本平均每年999.6例,符合诊断共4970例(99.44%),其中良性病例4726例(94.56%),恶性病例272例(5.44%);延迟诊断16例,占总例数的0.32%;假阴性11例,假阳性1例,分别占总例数的0.22%和0.02%。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假浸润、腺病伴导管上皮增生、硬化性腺病和乳腺神经内分泌癌在冷冻组织形态上易导致延迟或误诊。结论 女性乳腺病变就诊意识提高,乳腺病变组织形态多样,冷冻切片取材局限、冷冻切片质量不一、病理医师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等因素是造成延迟和误诊的原因,加强病理医师诊断技术,提高冷冻切片质量,与外科及时沟通、协作对减少延迟和误诊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冷冻切片 延迟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对宫颈癌细胞干性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12
作者 海燕 尚香玉 +1 位作者 马俊旗 阿仙姑·哈斯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8-565,共8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为3组:敲低组1(shPin1-1)、敲低组2(shPin1-2)及对照组(shPin1-NON)。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敲低Pin1后宫颈癌细胞中性别决定区Y转录因子2(SOX2)、醛脱氢酶1A1(ALDH1A1)、细胞黏附分子44(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无血清成球法诱导宫颈癌成球细胞,以贴壁培养宫颈癌细胞为对照,并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采用球体形成实验检测Pin1敲低后各组宫颈癌细胞的球体形成情况,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属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属性蛋白N-钙黏蛋白(N-cadherin)以及激活蛋白1(AP-1)转录复合物关键蛋白(c-Jun、c-F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结合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in1与c-Jun的相互作用及共定位情况。结果 Siha和Hela细胞中,下调Pin1后shPin1-1组及shPin1-2组Pin1、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无血清宫颈癌球体细胞中SOX2、ALDH1A1及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癌贴壁细胞(P<0.05)。与shPin1-NON组比较,shPin1-1组、shPin1-2组细胞成球性及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N-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hPin1-1组及shPin1-2组c-Jun、c-F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结论 下调Pin1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干性和迁移、侵袭能力,Pin1可能通过介导AP-1调控宫颈癌细胞干性诱导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肿瘤干细胞 NIMA互作肽基脯氨酰异构酶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汉族及维吾尔族结直肠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KRAS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雪莲 王玻玮 +4 位作者 李巧新 马志萍 师艺 张巍 崔文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199,共5页
目的观察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中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原发灶与转移灶中KRAS基因状态的差异及其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间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CRC标本189例,其中52例有配对转移灶... 目的观察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中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原发灶与转移灶中KRAS基因状态的差异及其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间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CRC标本189例,其中52例有配对转移灶。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进行KRAS基因12、13密码子已知常见突变位点检测。结果KRAS基因在CRC原发灶病例中汉族、维吾尔族的突变率分别为42.8%(62/145)、43.2%(19/4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T3/T4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突变率较高(P<0.05),但与患者性别、民族、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原发灶所在的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KRAS基因在CRC转移灶中汉族、维吾尔族的突变率分别为33.3%(12/36)、31.3%(5/1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发现年龄≥65岁者突变率较高(P<0.05),与所研究的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52例转移灶中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32.7%(17/52),而对应的原发灶突变率达50%(26/52),明显高于转移灶(P<0.000 1),转移灶突变类型与原发灶一致。结论 KRAS基因在浸润较深、有淋巴结转移及65岁以上发生转移的CRC中突变率较高,在原发灶的突变率高于配对转移灶。KRAS基因突变率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CRC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提示KRAS基因突变促进CRC的进展,并且在原发灶中更易发生突变,但汉族、维吾尔族间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KRAS基因 汉族 维吾尔族 原发灶 转移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血管瘤经ISSVA标准重新分类后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14
作者 马倩 吴亚姗 +2 位作者 刘婷 黄晶 李巧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根据国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研究学会(ISSVA)标准将肌内血管瘤患者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比较不同类型间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21年5月间依据WHO骨与软组织肿瘤标准诊断为肌内血管瘤... 目的根据国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研究学会(ISSVA)标准将肌内血管瘤患者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比较不同类型间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21年5月间依据WHO骨与软组织肿瘤标准诊断为肌内血管瘤的病例资料,根据ISSVA标准重新分类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对比分析两者在临床及病理特征方面的差异。结果共纳入依据WHO骨与软组织肿瘤标准诊断为肌内血管瘤的患者40例,根据ISSVA标准可进一步分类为血管畸形36例和血管瘤4例。血管瘤患者以女性为主(男1例、女3例),好发于头颈部(4例均发生于面部)。血管畸形患者以静脉畸形为主(22例静脉畸形、1例动静脉畸形、13例混合型血管畸形),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见(19例发生于下肢,10例发生于上肢,4例发生于躯干,3例发生于面部)。从镜下特点来看,血管瘤镜下以血管增殖为特点,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可见核分裂象,血管增生呈分叶状分布。血管畸形镜下特点根据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静脉畸形以薄壁、扩张静脉为特征,多伴血栓、静脉石;动静脉畸形血管壁厚薄不一,间质纤维、平滑肌增生;淋巴管畸形内淋巴管管腔大小不一,间质见淋巴细胞聚集灶。随访9个月至8年,血管瘤患者均无复发,血管畸形患者中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22.2%)。结论建议结合ISSVA标准对肌内血管瘤重新分类,新分类的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在发病部位、预后及病理形态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分类 肌内血管病变 肌内血管瘤 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okemon、Ku70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凌冰 古丽那尔.阿布拉江 +2 位作者 李晓梅 王烨 蒲红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4-997,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okemon、Ku70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Pokemon、Ku70在4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中的表达。结果:1)Pokemo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及正常口腔黏膜...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okemon、Ku70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Pokemon、Ku70在4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中的表达。结果:1)Pokemo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及正常口腔黏膜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32/47)、25.0%(5/20),P<0.05。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Pokemo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85.2%(P<0.05)。不同TNM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Ⅰ期+Ⅱ期组、Ⅲ期+Ⅳ期组Pokemo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0%、45.5%(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组Pokemo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35.5%(P<0.05)。2)Ku7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及正常口腔黏膜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29/47)、30.0%(6/20),P<0.05。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Ku7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66.7%(P>0.05)。不同TNM分期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Ⅰ期+Ⅱ期组、Ⅲ期+Ⅳ期组Ku7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50.0%(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组Ku7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5.5%(P<0.05)。结论:提示Pokemon及Ku7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okemon与Ku70可能成为判定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POKEMON KU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C/MTOR基因突变在肾细胞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鹏 刘秀南 +1 位作者 张丽平 李巧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7-422,共6页
TSC/MTOR基因突变在多种肾细胞肿瘤中被发现,这些肿瘤的形态学谱系十分宽广,并且具有不同的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因此,不能将伴有TSC/MTOR基因突变的肾细胞肿瘤笼统地归为一类。鉴于该基因涉及特异的靶向治疗,该文就TSC... TSC/MTOR基因突变在多种肾细胞肿瘤中被发现,这些肿瘤的形态学谱系十分宽广,并且具有不同的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因此,不能将伴有TSC/MTOR基因突变的肾细胞肿瘤笼统地归为一类。鉴于该基因涉及特异的靶向治疗,该文就TSC/MTOR基因在相应的肾细胞肿瘤中的突变类型及可能的致病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及病理工作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 TSC/MTOR基因突变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新霞 古丽那尔.阿布拉江 +4 位作者 马志萍 张巍 周晓燕 盛伟琪 李巧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6-990,995,共6页
目的观察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此罕见亚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观察1例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分析EB病毒感染,应用PCR技术检测Ig... 目的观察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遗传学改变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此罕见亚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观察1例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原位杂交法分析EB病毒感染,应用PCR技术检测IgH、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分析,同时结合文献报道的35例CD20+T细胞淋巴瘤与该病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结果本例及文献报道共3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另6例性别不详,平均年龄58岁,中位年龄67岁,组织学类型为最常见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22例)。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强表达T细胞标记(CD2、CD3、CD5、CD8)及滤泡辅助T细胞标记(CD10、BCL-6、CXCL13、PD1),弱弥漫表达CD20、CD79a,不表达CD4、PAX5。瘤细胞间散在转化的大B免疫母细胞EBER阳性。PCR法检测TCR基因单克隆重排。患者接受R-CHOP治疗。结合文献:获得随访16例,随访时间2~16个月,其中9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死亡与存活病例患者年龄差异无显著性,组织学亚型差异也无显著性。结论 CD20+外周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变异亚型,临床及病理特征可能会与B细胞淋巴瘤混淆,形态学观察、多种抗体的联合使用及TCR基因重排等分子遗传学研究可避免误诊,部分肿瘤免疫表型和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相似,提示二者可能是同一肿瘤的不同阶段或两者存在互相演进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CD20阳性 免疫表型 原位杂交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白细胞介素6和10水平与不同类型淋巴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欣 赵化荣 +2 位作者 顾霞 刘攀 哈德提.别克米托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10(IL-10)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特征、治疗反应、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13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132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6和IL-10浓度。结果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血...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10(IL-10)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特征、治疗反应、预后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13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132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6和IL-10浓度。结果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血浆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比较除T-NHL组血浆IL-6水平高于B-N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患者IL-6水平高于汉族和维吾尔族;有B症状、IPI高危组、β2-MG、LDH和CRP高水平组血浆IL-6水平高于无B症状、低危组、β2-MG、LDH和CRP低水A平r组bo,r差分异期有Ⅰ统~Ⅱ计、学无意B义症(状P、<β02.-0M5)G。和ACnnR APr低bo水r分平期组Ⅲ,差~Ⅳ异、有有统B计症学状意、β义2-(MPG<和0.0C5)R。P高化水疗平后(C组R)患血者浆IILL--61和0水IL平-1高0水于平An明n显低于PR、PD和未治疗组(P<0.05);血浆IL-10和IL-6及IL-10和β2-MG呈正相关(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IL-6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水平的高低与肿瘤负荷有关;检测血浆中IL-6和IL-10的水平,可以做为临床淋巴瘤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淋巴瘤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组织和血浆中TNT-α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瑞 哈德提.别克米托夫 +2 位作者 顾霞 陈海霞 王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9-94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组织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状况,以及与临床预后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97例淋巴瘤患者石蜡组织和血浆标本,用Super 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和ELISA法分别检测TNF-α在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结果 TNF-...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组织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状况,以及与临床预后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97例淋巴瘤患者石蜡组织和血浆标本,用Super Vision两步法免疫组化和ELISA法分别检测TNF-α在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结果 TNF-α在不同类型的淋巴瘤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组间比较浆细胞肿瘤(plasma cell neoplasm,PCN)与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LBL)、LBL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TNF-α水平除PCN和LBL外,淋巴瘤患者组皆高于对照组,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SLL/CLL)、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NK/T细胞淋巴瘤(NK/T cell lymphoma,NK/TCL)和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中TNF-α表达在淋巴瘤患者男性组、Ann Ardor分期Ⅳ、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高危组、有B症状组间表达明显高于女性组、Ann Ardor分期Ⅰ~Ⅲ、IPI低、中危、无B症状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年龄、民族、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组织中TNF-α表达与以上临床参数不同组间差异皆无显著性(P>0.05)。淋巴瘤患者TNF-α血浆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r=0.119,P>0.05)。结论 TNF-α在多种类型淋巴瘤患者中组织和血浆中高表达,说明TNF-α可能在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作用。血浆中TNF-α水平的检测对淋巴瘤临床预后判断有一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NF-Α ELISA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叶青兰总黄酮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何雯 邬利娅.伊明 +3 位作者 司丽君 苗娜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帕尔哈提.克热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观察异叶青兰总黄酮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左肾动脉狭窄(2K1C)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术后第6周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异叶青兰总黄酮高剂量组(DHBFH)、低剂量组(DHBFL);卡托普利组(Captopril)... 目的观察异叶青兰总黄酮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左肾动脉狭窄(2K1C)法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术后第6周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异叶青兰总黄酮高剂量组(DHBFH)、低剂量组(DHBFL);卡托普利组(Captopril)。灌胃给药6周后进行超声心动图、心肌病理学检测,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RNA的测定。结果给药6周后,模型组大鼠左心室室壁厚度、心肌细胞大小及左心室心肌间质纤维化程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IL-1β、TNF-α明显升高(P<0.01),MMP-9、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给予DHBFH后,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较模型组明显降低,IL-1β、TNF-α明显降低,MMP-9、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异叶青兰总黄酮能改善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程度,可能与其能够降低血压,降低IL-1β、TNF-α水平,调节MMP-9/TIM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叶青兰总黄酮 高血压 心肌肥厚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