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量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莉 朱红艳 +1 位作者 王梅新 彭巧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2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按照手术室护理项目调查表分别对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的护士进行1周的有效护理工时测定。结果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 目的了解新疆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护理工时,为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按照手术室护理项目调查表分别对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的护士进行1周的有效护理工时测定。结果护士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为(345.75±180.27)min,直接护理工时为(201.96±159.49)min,间接护理工时为(143.79±83.91)min;不同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直接和间接护理工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量较大,专科医院和地州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量相对较小。护理管理者需根据各级医院服务供给水平和护理服务时间即工作量情况来配置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三级甲等医院 手术室 护理工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分析
2
作者 李莉 王梅新 +2 位作者 唐春 刘锐 彭巧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调查新疆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为手术室护理队伍建设和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9所医院手术室台护比只有2所达到卫生部要求的标准... 目的调查新疆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为手术室护理队伍建设和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新疆9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结果9所医院手术室台护比只有2所达到卫生部要求的标准。年轻护士比例过大,<31岁护士占72.6%,工龄<4年的护士占30.5%;无硕士学历;高级职称的护士占1.0%。被调查292位手术室护士中受过手术室专科培训的占78.4%。结论新疆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护理人员内部结构不合理,需完善手术室护士配置,培养护理骨干力量,优化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三级甲等医院 手术室 护理人力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林琳 杨静 +6 位作者 丁岩 王静 刘念 刘婷 苏晶 林睿 陈厚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80-683,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民族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新疆不同地区21 892例维、汉族育龄妇女PCOS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维、汉族PCOS患者的年龄分布、亚型构成、人口学基本特征及糖脂代...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民族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新疆不同地区21 892例维、汉族育龄妇女PCOS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维、汉族PCOS患者的年龄分布、亚型构成、人口学基本特征及糖脂代谢异常的分布情况。结果:21 892例维、汉族育龄妇女中PCOS患者1 116例,占5.10%,其中汉族560例,占5.12%,维族556例,占5.08%;35岁以下育龄妇女是主要的患病人群,占83.38%,35岁以上患者糖脂代谢异常较年幼者发生率高(P<0.05);维、汉族患者Ⅲ亚型较其他亚型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族PCOS患者在职业分布、收入情况、文化程度、家族史、母亲及姐妹有月经异常或不孕病史及家族中有高血压、糖尿病、妇科肿瘤病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育龄妇女PCOS患病率维族为5.08%,汉族为5.12%;35岁以下的育龄妇女易患PCOS,且以月经不调为主要表现;维、汉育龄妇女PCOS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并随年龄增长及患者治疗目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维吾尔族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婷 李晶 丁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56-1658,共3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物质代谢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0年5月收治的210例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各项临床检查指标,其中汉族132例、维族78例。结果 (1)维汉...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物质代谢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0年5月收治的210例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各项临床检查指标,其中汉族132例、维族78例。结果 (1)维汉两族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存在月经稀发情况(汉族52.38%、维族46.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G分数(汉族42/132、维族59/78)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维族和汉族的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汉族(2.06±1.19)、维族(2.79±1.97)〕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维族和汉族总胆固醇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ESHRE/ASRM诊断标准,维、汉两族育龄妇女PCOS患者的稀发排卵、卵巢多囊B超表现以及胰岛素代谢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女性内分泌及血脂代谢方面有差异,应重视PCOS疾病引起患者体内物质代谢紊乱的现象以及积极预防后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症状和体征 汉族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对宫颈癌细胞干性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5
作者 海燕 尚香玉 +1 位作者 马俊旗 阿仙姑·哈斯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8-565,共8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为3组:敲低组1(shPin1-1)、敲低组2(shPin1-2)及对照组(shPin1-NON)。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敲低Pin1后宫颈癌细胞中性别决定区Y转录因子2(SOX2)、醛脱氢酶1A1(ALDH1A1)、细胞黏附分子44(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无血清成球法诱导宫颈癌成球细胞,以贴壁培养宫颈癌细胞为对照,并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采用球体形成实验检测Pin1敲低后各组宫颈癌细胞的球体形成情况,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属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属性蛋白N-钙黏蛋白(N-cadherin)以及激活蛋白1(AP-1)转录复合物关键蛋白(c-Jun、c-F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结合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in1与c-Jun的相互作用及共定位情况。结果 Siha和Hela细胞中,下调Pin1后shPin1-1组及shPin1-2组Pin1、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无血清宫颈癌球体细胞中SOX2、ALDH1A1及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癌贴壁细胞(P<0.05)。与shPin1-NON组比较,shPin1-1组、shPin1-2组细胞成球性及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N-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hPin1-1组及shPin1-2组c-Jun、c-F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结论 下调Pin1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干性和迁移、侵袭能力,Pin1可能通过介导AP-1调控宫颈癌细胞干性诱导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肿瘤干细胞 NIMA互作肽基脯氨酰异构酶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丽萍(综述) 马彩玲(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60-762,共3页
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具有安全、经济等优势。目前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提出,除降糖作用外,二甲双胍还可以在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抗肿瘤的辅助作用。已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降低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二甲双胍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具有安全、经济等优势。目前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提出,除降糖作用外,二甲双胍还可以在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抗肿瘤的辅助作用。已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降低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复发风险,并提高放化疗药物疗效。具体而言,二甲双胍通过多途径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抑制肿瘤的进展。它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以及调节肿瘤微环境等。这些作用有助于减少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提高患者对放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尽管已有证据支持二甲双胍在妇科恶性肿瘤辅助治疗中的潜在作用,但目前仍缺乏明确的证据证实它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在将二甲双胍作为预防妇科肿瘤的药物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其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子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肾育胎丸联合盐酸屈他维林片治疗绒毛下血肿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力鹏 马俊旗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56-2159,共4页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盐酸屈他维林片治疗绒毛膜下血肿(SCH)的临床效果,并观察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合并SCH,并伴有...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盐酸屈他维林片治疗绒毛膜下血肿(SCH)的临床效果,并观察治疗前后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reg/Th17)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合并SCH,并伴有下腹痛和阴道流血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单纯给予屈他维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滋肾育胎丸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治疗有效率、止血止痛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绒毛膜下血肿超声检测结果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Th17表达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的绒毛膜下血肿面积/孕囊面积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止血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TGF-β水平高于治疗前,且IL-17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盐酸屈他维林片在早孕期SC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T细胞向Treg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肾育胎丸 屈他维林 先兆流产 绒毛膜下血肿 出血时间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17 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免疫检查点SIGLEC9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碧辉 朱玥洁 +3 位作者 张玉莲 陈立乔 丁剑冰 陈志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85,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检查点SIGLEC9及SIGLEC9^(+)T细胞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SIGLEC9与临床相关性分析。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或病理活检的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石蜡标本132例作...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检查点SIGLEC9及SIGLEC9^(+)T细胞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SIGLEC9与临床相关性分析。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或病理活检的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组织石蜡标本132例作为宫颈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良性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石蜡标本5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时收集行手术治疗或病理活检的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108例为宫颈癌组,选取同期健康人群的外周血86例为正常对照组。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术及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IGLEC9及SIGLEC9^(+)T细胞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IGLEC9及SIGLEC9^(+)T细胞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IGLEC9^(+)CD4^(+)T和SIGLEC9^(+)CD8^(+)T细胞在宫颈癌外周血中表达增高(P<0.05)。SIGLEC9高表达与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HPV感染情况相关(P<0.05)。结论:新型免疫检查点SIGLEC9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在宫颈癌组织中SIGLEC9^(+)T细胞浸润较多。SIGLEC9为宫颈癌的免疫逃逸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并为宫颈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9 T 细胞 免疫逃逸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吲哚菁绿IR-820辅助的近红外荧光成像和光热及协同治疗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丽君 樊慧敏 +4 位作者 李慧 杜仲 王蕾 张学良 努尔尼沙·阿力甫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4-742,共9页
新吲哚菁绿IR-820因其具有强近红外(near-infrared,NIR,750~1700 nm)荧光特性、良好生物相容性、高光热转换效率及稳定性等优势,在NIR发光的有机荧光染料中脱颖而出,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荧光标记、细胞实时监测、光热治疗等研究... 新吲哚菁绿IR-820因其具有强近红外(near-infrared,NIR,750~1700 nm)荧光特性、良好生物相容性、高光热转换效率及稳定性等优势,在NIR发光的有机荧光染料中脱颖而出,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荧光标记、细胞实时监测、光热治疗等研究领域。为更好地发挥IR-820的生物医学应用价值,研究人员用不同生物化学分子修饰IR-820来增强其荧光及光热特性,制备多种类的荧光纳米粒子,在基础生物医学成像与肿瘤光热治疗方面开展了众多研究。总结了IR-820荧光纳米粒子在近红外荧光成像和通过光热机理及与其他技术协同治疗肿瘤中的应用研究,希望为进一步推进有机荧光染料IR-820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和临床转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荧光染料 新吲哚菁绿IR-820 近红外荧光成像 光热治疗 协同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C2和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iNOS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10
作者 王碧辉 朱玥洁 +3 位作者 张玉莲 吴雨峰 丁剑冰 陈志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8-887,共10页
目的:研究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宫颈癌(CC)中的表达,并基于其构建CC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集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研究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宫颈癌(CC)中的表达,并基于其构建CC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集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40例CC组织及100例外周血作为CC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经CC筛查为阴性的宫颈组织和100例正常健康个体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mIF)及免疫组化染色(IHC)法检测两组组织中ILC2和MDSC细胞浸润及其相关细胞因IL-13和iNOS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技术分别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C2和MDSC及IL-13和iNOS的表达差异;通过Pe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其相关性;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来确定ILC2和MDSC及IL-13和iNOS是否为C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再利用R软件建立免疫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值)、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来分别评估模型。结果:CC组中ILC2及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iNOS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其均呈正相关(均P<0.05);经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C2、MDSC及IL-13、iNOS均是C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这些危险因素的CC发病列线图,经过验证提示,该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ILC2和MDSC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IL-13和iNOS在CC组织及外周血中均呈高表达,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一定的实用性,为C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白细胞介素13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列线图模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光热纳米粒子在宫颈癌光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朱丽君 熊加宝 +3 位作者 杜仲 马蓉 张学良 努尔尼沙·阿力甫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9-507,共9页
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创新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纳米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快速发展,基于荧光纳米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成像和光热疗法为宫颈癌诊疗带来新的突破以及提供新的思路,改善和解决了传统诊疗所面临的敏感性... 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创新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纳米医学在临床应用中的快速发展,基于荧光纳米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成像和光热疗法为宫颈癌诊疗带来新的突破以及提供新的思路,改善和解决了传统诊疗所面临的敏感性差、副作用大和术后转移发生率高等问题。以近红外荧光成像-光热疗法为出发点,综述了生物修饰纳米粒子的特性;以无创快速、精准诊疗和低毒副作用为特点,阐述了生物修饰光热纳米材料在光热治疗宫颈癌中的应用;以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辅助光热疗法的研发为目标,聚焦于在临床前基础研究和临床中应用转化方面的发展潜力;介绍了新出现的近红外荧光-光热纳米粒子在宫颈癌临床诊疗一体化的临床前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 光热治疗 无机光热剂 有机光热剂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调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12
作者 吴雨峰 王碧辉 陈志芳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206-1211,共6页
目的:探讨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0例CC患者的宫颈组织作... 目的:探讨双调蛋白(amphiregulin,AREG)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0例CC患者的宫颈组织作为宫颈癌组,同时选取了30例子宫肌瘤经筛查为阴性的患者的宫颈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比较两组REG和IL-10的表达;另外收集100例患者(实验组)及60例正常健康个体的血清样本(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两组样本中AREG和IL-10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分析AREG和IL-10的相关性。根据提供样本血清的100例患者分为生存组(80例)和死亡组(20例),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AREG和IL-10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比较两组数据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绘制。结果:IHC结果显示组织中AREG和IL-10呈高表达(P<0.05);ELISA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的AREG和IL-10表达增高(P<0.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REG与IL-10呈正相关(P<0.05,r=0.593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EG、IL-10和淋巴结转移是患者生存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REG和IL-10预测患者生存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和0.874。结论:宫颈癌患者组织和血清中AREG和IL-10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其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在宫颈癌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双调蛋白 白细胞介素10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HPV分型与Th17和Treg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蔡冬慧 李燕 +2 位作者 郭润梅 张亭亭 陈志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检测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患者的外周血中CD4+IL17+Th17、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析Th17/Treg比值,比较血清中IL-17、IL-10、TGF-β、IL-23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 目的:检测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患者的外周血中CD4+IL17+Th17、CD4+CD25+Foxp3+Treg细胞,分析Th17/Treg比值,比较血清中IL-17、IL-10、TGF-β、IL-23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119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HPV感染未行治疗患者的资料,分为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组4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组43例、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CCS)组30例,根据检测HPV分型将患者HPV感染分为高危型80例与低危型39例,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及Th17细胞,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结果: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CC组感染率为87%(40/46),显著高于CINⅡ~Ⅲ组77%(33/43)及CCS组23%(7/30)。CC组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及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随着宫颈病变加重,Th17/Treg比值升高更加显著。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高于低危型HPV感染患者(P〈0.05),Th17/Treg比值在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显著升高。高危型HPV感染患者血清中IL-17、IL-10、TGF-β、IL-23细胞因子的表达较低危型HPV感染患者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Treg、Th17细胞在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存在增高现象,Th17/Treg比值的升高可能直接参与宫颈HPV的感染及免疫逃逸过程,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TREG细胞 TH1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卵巢甲状腺肿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卿松 李晓红 +3 位作者 苗娜 刘霞 马遇庆 张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24-529,共6页
背景与目的:卵巢甲状腺肿是一种少见肿瘤,尤其伴有卵巢外播散的更为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4例良、恶性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 背景与目的:卵巢甲状腺肿是一种少见肿瘤,尤其伴有卵巢外播散的更为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14例良、恶性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PCR—DNA检测,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良、恶性卵巢甲状腺肿患者平均年龄45.6岁(18-71岁),以盆腔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12例为卵巢甲状腺肿,镜下主要由增生的甲状腺组织构成;1例为恶性卵巢甲状腺肿,镜下呈甲状腺乳头状癌表现;1例来源于卵巢甲状腺肿的高分化滤泡癌(highly differentiated follicular carcinoma of ovarianorigin,HDFCO),镜下组织学呈良性但生物学呈恶性表现。结论:卵巢甲状腺肿是少见的单胚层畸胎瘤,恶变率低,尤其是超出卵巢病变已有播散而镜下组织学呈良性的卵巢甲状腺肿发病率更低,具有较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良、恶性卵巢甲状腺肿预后均较好,需与颗粒细胞瘤、类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鉴别诊断 预后 免疫组化 PC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丽 洪毅 +3 位作者 马彩玲 陈志芳 林琳 赵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比较3D腹腔镜与传统2D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结果和临床评价,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医学证据。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采用3D高清腹腔镜(3D组,18例)或2D高清腹腔镜(2D组,20例)对早期宫颈癌(Ⅰ~ⅡA期)行广泛性子宫... 目的比较3D腹腔镜与传统2D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结果和临床评价,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医学证据。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采用3D高清腹腔镜(3D组,18例)或2D高清腹腔镜(2D组,20例)对早期宫颈癌(Ⅰ~ⅡA期)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回顾性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术后术者和助手完成对3D腹腔镜设备临床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3D组明显低于2D组[(73.9±47.5)ml vs.(134.5±69.8)ml,t=-3.094,P=0.004]。2组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手术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者评价3D腹腔镜可提供三维立体手术视野和精确的空间立体定位,使解剖层次清晰,利于精细解剖分离和体内缝合。结论 3D高清腹腔镜拥有传统2D腹腔镜系统所不具有的深度知觉和空间定位感,给术者提供更优越的高清立体视野及更确切的手术操作环境,减少术中出血量,不增加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额外的手术费用,是安全、有效、舒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宫颈癌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8
16
作者 龙梅 巩晓芸 万晓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089-309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关于中西医结...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资料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4年5月。采用Rev Man 5.1统计软件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篇,共计患者数2 50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1.42(1.30,1.56),P<0.01〕;非腹腔镜手术亚组中,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1.47(1.30,1.66),P<0.01〕;腹腔镜手术亚组中,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1.36(1.18,1.56),P<0.01〕。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1.39(1.29,1.50),P<0.01〕;非腹腔镜手术亚组中,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1.41(1.29,1.55),P<0.01〕;腹腔镜手术亚组中,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1.34(1.16,1.54),P<0.01〕。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输卵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1.34(1.20,1.50),P<0.01〕。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32(0.15,0.68),P<0.01〕;非腹腔镜手术亚组中,两组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95%CI)=0.23(0.08,0.68),P<0.01〕。中西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的术后再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95%CI)=0.38(0.25,0.59),P<0.01〕。仅有3篇文献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描述,且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休息后可自行缓解。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总有效率及输卵管再通率,降低其术后再粘连率和非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异位妊娠率,不良反应较少,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输卵管阻塞 中西医结合疗法 META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预防宫颈癌及其相关感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杨丽 何艳 马彩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5-1424,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及HPV相关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和纳入研究的参... 目的系统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及HPV相关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和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查找关于HPV疫苗预防宫颈癌及HPV相关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4年7月。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3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疫苗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发生率、6个月HPV持续性感染发生率、12个月HPV持续性感染发生率、阴道内皮瘤样变(VIN)Ⅱ+/外阴内皮瘤样变(Va IN)Ⅱ+发生率、外生殖器疣发生率、高危型HPV(HR-HPV)相关感染与疾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按照预案规定(PP)人群及意向性分析(ITT)人群,疫苗组CINⅡ+发生率、6个月HPV持续性感染发生率、12个月HPV持续性感染发生率、VINⅡ+/Va INⅡ+发生率、外生殖器疣发生率、HR-HPV相关感染与疾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疫苗组注射部位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疫苗组与对照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疫苗对预防宫颈癌前病变、HPV持续性感染、HPV相关外生殖器病变显示了高效的保护效应和交叉保护效果,因此是安全、有效的。然而现有报道尚未证明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的远期疗效,不能提供HPV疫苗预防宫颈癌的直接证据,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RCT并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疫苗 宫颈肿瘤 预防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的5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18
作者 李晓红 杜蓉 丁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38-1940,共3页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及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5年疗效。方法:对49例诊断为EM或AM的患者放置LNG-IUS,观察放置前、放置后6、12、3...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及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5年疗效。方法:对49例诊断为EM或AM的患者放置LNG-IUS,观察放置前、放置后6、12、36个月及60个月的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结果:与放置LNG-IUS前相比,49例患者在放环60个月后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评分、月经失血量、CA125水平、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下降,血红蛋白值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囊肿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项观察指标在随访60个月内变化趋势不相同。结论:LNG-IUS可有效缓解EM及AM疼痛,减少月经失血量,其5年疗效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干眼患者眼表CXCR3表达与性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宏 马俊旗 +1 位作者 安晓 叶向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9-842,共4页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干眼患者和非围绝经期干眼患者血液中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产素(LH)表达水平的变化及CXCR3在结膜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探讨以E2、T、LH为代表的性激素与以CXCR3为代表的趋化因子受体家族的相关性...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干眼患者和非围绝经期干眼患者血液中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产素(LH)表达水平的变化及CXCR3在结膜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探讨以E2、T、LH为代表的性激素与以CXCR3为代表的趋化因子受体家族的相关性及其在围绝经期干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干眼患者60例(120眼),分为围绝经期干眼组30例(60眼)及非围绝经期干眼组30例(60眼),分别进行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中E2、T、LH水平,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的方法获取两组患者的结膜上皮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CXCR3的表达,比较两组性激素和CXCR3表达率的差异及CXCR3阳性表达的相关因素。结果围绝经期干眼组泪膜破裂时间为(2.90±1.37)s、基础泪液分泌值为(4.00±2.49)mm,均显著低于非围绝经期干眼组的(4.44±1.94)s和(6.67±2.69)mm(均为P<0.05);两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分别为(0.90±0.57)分和(1.00±1.32)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干眼组血清中E2为(28.22±32.34)μg·L-1、T为(13.68±14.12)ng·L-1,相对于非围绝经期干眼组的(40.39±39.51)μg·L-1和(20.84±1.16)ng·L-1均较低;LH水平为(25.47±14.53)mIU·L-1,较非围绝经期干眼组的(18.15±11.40)mIU·L-1高,但2组间3个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围绝经期干眼组CXCR3阳性率为(2.64±0.47)%,显著高于非围绝经期干眼组的(0.62±0.07)%(P<0.01)。CXCR3阳性率与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分别为r=-0.753、-0.684,均为P<0.05);CXCR3阳性率与E2、T、LH均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分别为r=1.472、0.583、2.331,均为P>0.05)。结论围绝经期干眼患者性激素水平稍紊乱,E2与T降低,LH相对升高,三者与CXCR3阳性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干眼的发病与趋化因子家族介导的炎性细胞浸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围绝经期 性激素 CXC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新进展 被引量:38
20
作者 冯怡辰 马彩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0-822,共3页
近几年,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治疗子宫肌瘤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就其适应证及禁忌证、术中及术后面临的问题、4种最新辅助技术及与其他3种治疗的比较做一综述。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