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三地州维吾尔族青少年口腔颌面颈部脉管性疾病影响因素的分析
1
作者 王玲 吴迎东 +1 位作者 阿迪力江.赛买提 阿地力.莫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7-420,共4页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341例颌面颈部脉管性疾病病例进行分析。病例包括新疆南疆三地州8 325名维吾尔族少年儿童颌面颈部脉管性疾病的横断面调查。所有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患者母...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341例颌面颈部脉管性疾病病例进行分析。病例包括新疆南疆三地州8 325名维吾尔族少年儿童颌面颈部脉管性疾病的横断面调查。所有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中:患者母亲在怀孕早期病毒感染、接触有害物、营养不良等与患有颌面部脉管性疾病关系显著,OR值分别是11.03、18.98、22.30。避免孕早期病毒感染,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可减少青少年颌面颈部脉管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脉管性疾病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评估与预防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沫逸 郭伟 +23 位作者 冉炜 唐瞻贵 李龙江 孙志军 孟箭 任国欣 廖贵清 郑家伟 尚伟 张东升 杨凯 龚忠诚 武和明 席庆 谢卫红 孔琳 王月红 魏建华 杨耀武 吴炜 侯锐 牛芳桥 张春谊 杨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302,共10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临床常见病,其在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发病率较低,但危害极大。临床上关于VTE评估的评分量表很多,且相关预防的指南也很多,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VTE评估的评分量表以及相关预防的指南尚无明确规...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临床常见病,其在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发病率较低,但危害极大。临床上关于VTE评估的评分量表很多,且相关预防的指南也很多,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VTE评估的评分量表以及相关预防的指南尚无明确规范。为了尽量减少该疾病的发生,我们结合相关专家的经验,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对VTE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口腔颌面外科患者VTE的危险因素、评分量表以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制定了改良Caprini评分量表(口腔颌面外科试用版)、口腔颌面外科患者VTE的临床诊断流程图以及术后VTE预防流程图的建议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评估与预防 口腔颌面外科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专家共识 被引量:7
3
作者 郭伟 孙沫逸 +14 位作者 冉炜 唐瞻贵 李龙江 孙志军 孟箭 郑家伟 尚伟 杨凯 龚忠诚 武和明 席庆 谢卫红 孔琳 鞠侯雨 任国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450,共6页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人类恶性肿瘤的第6位,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到局部晚期阶段,经过手术、放化疗后仍有很高比例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针对复发和/或转移性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患者,以EGFR靶向治疗药物为基...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人类恶性肿瘤的第6位,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到局部晚期阶段,经过手术、放化疗后仍有很高比例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针对复发和/或转移性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患者,以EGFR靶向治疗药物为基础的靶向化疗是目前一线治疗常规应用方案。国际上已批准的治疗头颈部肿瘤的靶向药物有尼妥珠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目前西妥昔单抗的指南很多,而尼妥珠单抗在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应用尚无明确规范。本文结合文献及相关专家的经验,制定专家共识,对尼妥珠单抗的抗肿瘤机制以及目前临床应用情况进行阐述,制定了尼妥珠单抗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的建议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妥珠单克隆抗体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尹小朋 林兆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73-575,579,共4页
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合并系统性疾病比较常见。对这些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可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从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研究进展... 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合并系统性疾病比较常见。对这些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可有效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从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系统性疾病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卡波西肉瘤VEGF及CD34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军 林兆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0-632,共3页
目的:探讨VEGF、CD34在口腔颌面部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和CD34在13例口腔颌面部KS和其中9例切缘无瘤黏膜中的表达,并分析VEG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 目的:探讨VEGF、CD34在口腔颌面部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VEGF和CD34在13例口腔颌面部KS和其中9例切缘无瘤黏膜中的表达,并分析VEG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间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颌面部KS中VEGF及CD34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VEGF的表达水平与MVD成正相关。结论:VEGF、CD34与口腔颌面部KS组织的血管生成及其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成为KS治疗的标靶和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D34 微血管密度 卡波西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东升 郑家伟 +10 位作者 张陈平 蔡志刚 李龙江 廖贵清 尚政军 孙沫逸 韩正学 尚伟 孟箭 龚忠诚 黄圣运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3-615,共13页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口腔癌患者的MDT,组织专家制订了本专家共识,对诊疗流程、常见系统性疾病的诊治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多学科协作诊疗 系统性疾病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模型兔股骨各骨质层体积与力学性能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伟 居来提.买提肉孜 +6 位作者 迪丽娜.马合木提 张锐 艾尔西丁.阿不来提 富荣昌 张春广 阿布力米提.买买提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0-68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OA)模型兔股骨各骨质层体积和力学性能的变化,阐明各骨质层体积与力学性能的关联性。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后股骨关节腔分别在第1、5和12天注射0.3mL.kg-1 3%木瓜蛋白酶,建立OA模型,左后腿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OA)模型兔股骨各骨质层体积和力学性能的变化,阐明各骨质层体积与力学性能的关联性。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后股骨关节腔分别在第1、5和12天注射0.3mL.kg-1 3%木瓜蛋白酶,建立OA模型,左后腿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建模3d前及建模后第7、27和37天进行4次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在MIMICS软件中提取股骨模型并获得各股骨骨质层的总体积。第4次CT扫描后,取兔左右股骨作为试件,进行三点弯曲试验,获得负载-挠度曲线。对比弹性载荷和弹性挠度,计算最大弯曲正应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兔股骨生长过程中,模型组兔右腿横截面惯性矩和挠度无明显变化(P>0.05),但股骨生长速度、最大抗弯强度、最大抗弯正应力、股骨硬质骨增加速度和密质骨增加速度显著降低(P<0.05),软质骨减少速度基本一致(P<0.05)。结论:OA可导致兔股骨各骨质层增加的速度和力学性能显著降低,其力学性能与各骨质层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层 MIMICS软件 三点弯曲试验 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舌乳头状瘤中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及其与Bc1-2蛋白表达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郅克谦 林兆全 +1 位作者 袁祥民 温玉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与舌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 6 9例标本 ,其中正常舌粘膜 7例、舌乳头状瘤 2 0例 (维汉各 10 )、舌癌 42例 (高分化鳞癌 30例 ,中分化鳞癌 12例维汉各 2 1例 )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织...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与舌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 6 9例标本 ,其中正常舌粘膜 7例、舌乳头状瘤 2 0例 (维汉各 10 )、舌癌 42例 (高分化鳞癌 30例 ,中分化鳞癌 12例维汉各 2 1例 )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并进行光镜下观察。结果 :不同民族和不同性别之间 ,凋亡指数 (TI)及增殖指数 (PI)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舌乳头状瘤组较正常组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均增高 (P <0 .0 5 ) ;舌癌组中 ,随恶性程度的增加 ,增殖指数显著增高 ,凋亡指数降低 (P <0 .0 5 ) ;Bcl 2蛋白表达 ,自乳头状瘤→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而逐渐降低 (P <0 .0 5 ) ;乳头状瘤组 ,PI与TI呈正相关 (r =0 .6 13) ;舌癌组 ,PI与TI呈负相关 (r =-0 .6 0 1) ,Bcl 2蛋白表达与TI呈负相关 (r =-0 .484)。结论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 舌癌 舌乳头状瘤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BCL-2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牙颌对兔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龚忠诚 林兆全 +1 位作者 张新华 贺多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在无牙颌状态下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学改变。方法:将1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等量分为7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其余6组为实验组。实验组动物在全麻下一次性拔除全口牙齿,使其成为无牙颌状态,分别于术后1、2、4、8、16周和26周将实验... 目的:探讨在无牙颌状态下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学改变。方法:将1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等量分为7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其余6组为实验组。实验组动物在全麻下一次性拔除全口牙齿,使其成为无牙颌状态,分别于术后1、2、4、8、16周和26周将实验动物麻醉过量致死后,将双侧颞下颌关节完整取出,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动物的髁状突纤维层疏松、玻璃样变性,纤维间的间隙增宽,表面粗糙;增殖层、肥大层和钙化软骨层均变薄或消失;骨髓腔内有灶性出血及显微骨折现象;关节盘纤维间间隙增宽,表面有断裂现象,关节盘软骨细胞灶性增多或聚集;关节盘与髁状突发生粘连。结论:牙列缺失后颞下颌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支持无牙颌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颞下颌关节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上颌Wilson曲线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文静 龚忠诚 +2 位作者 王会会 杜军 张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上颌Wilson曲线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7月的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少年患者及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大学生105名。根据TMD诊断标准把研究... 目的:研究青少年上颌Wilson曲线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7月的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少年患者及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大学生105名。根据TMD诊断标准把研究对象分为TMD组与正常对照组,并对研究对象进行肌肉疼痛与关节弹响症状进行检查,并通过CBCT测量Wilson曲线的角度,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MD组与正常对照组Wilson曲线的角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MD组Wilson曲线的平均角度较大。有关节弹响症状的患者弹响关节同侧的磨牙颊舌向轴倾度大于非弹响侧磨牙的颊舌向轴倾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弹响关节对侧非弹响的磨牙颊舌向倾斜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肌肉弹响、无肌肉疼痛的患者Wilson曲线的角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MD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呈现更深的Wilson曲线。弹响侧的磨牙颊舌向倾斜角度大于非弹响侧。较深的Wilson曲线会导致TMD患病风险增加。而TMD肌肉疼痛症状与Wilson曲线的角度并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Wilson曲线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头颈部Kaposi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HHV-8病毒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军 黎昌学 +1 位作者 尹宏斌 徐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头颈部Kaposi肉瘤(Kaposi’ssarcoma,KS)中的表达,并分析人类8型疱疹病毒(Human Herpesivirus-8,HHV-8)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VEGF与头颈部KS发生发展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头颈部Kaposi肉瘤(Kaposi’ssarcoma,KS)中的表达,并分析人类8型疱疹病毒(Human Herpesivirus-8,HHV-8)感染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VEGF与头颈部K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例头颈部KS和3例正常对照组织中VEGF mRNA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9例头颈部KS和正常对照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感染有HHV-8病毒的BCBL-1细胞和未感染HHV-8病毒的BJAB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VEGF在头颈部KS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且VEGF蛋白在BCBL-1细胞中的表达较BJAB细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VEGF在头颈部Kaposi肉瘤中高表达,并且其高表达与感染HHV-8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APOSI肉瘤 人类8型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龚忠诚 林兆全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4期305-307,共3页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在关节结构紊乱中较常见。因为关节盘前移位后,颞下颌关节内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各种炎性因子增多,并可见退行性变化,从而产生或不产生临床症状。因此,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移位 内紊乱 退行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关节下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袁健 龚忠诚 +1 位作者 凌彬 林兆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临床表现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复性或不可复性),进行关节下腔灌洗及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治疗1、2、3次和治疗后3个月临...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临床表现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可复性或不可复性),进行关节下腔灌洗及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治疗1、2、3次和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和Helkimo指数分析。结果:治疗1、2、3次、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较,临床疗效及Helkimo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次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前移位 Helkimo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后牙区骨内解剖结构的CBCT测量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蒋文雯 李良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专用锥形束CT(CBCT)对下颌后牙区骨内三维结构、走行特点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的临床可行性,运用easydent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和分析测量,得出下颌管、颏孔的正常位置,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 目的:探讨口腔专用锥形束CT(CBCT)对下颌后牙区骨内三维结构、走行特点以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的临床可行性,运用easydent计算机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和分析测量,得出下颌管、颏孔的正常位置,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CBCT影像资料。测量20岁以上不同性别分组人群第一、二前磨牙及第一、二磨牙根尖处下颌管位置的4个距离:下颌管上缘到牙槽嵴顶(MA)、下颌管下缘到下颌骨下缘最下点(MD)、下颌管外缘到与颊侧在同一水平线的颊侧点(MB)、下颌管内缘到与舌侧在同一水平线的舌侧点(ML)的距离,每个距离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并观察不同性别分组人群颏孔位置。结果:不同性别分组人群后牙区下颌管至周围MA、MD、MB、ML4个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孔位于第一前磨牙根尖区2例(1.0%),第一、二前磨牙之间80例(40.0%),第二前磨牙根尖区107例(53.5%),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11例(5.5%)。结论:运用CBCT测量下颌后牙区骨内解剖结构,对临床操作中如进行正颌手术中下颌骨矢状劈开术(SSRO)、下颌骨囊肿刮治术、下颌骨种植术以及自体取骨术等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CBCT) 下颌骨 下颌神经管 颏孔 牙槽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裂修复三维多媒体平台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塔依尔·阿力甫 王玲 +2 位作者 胡利 江静 阿地力·莫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建立唇裂修复手术的仿真模拟三维多媒体平台。方法:收集现实的唇裂及其修复手术素材,利用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头部模型,构建面部轮廓,以网格编辑的形式,再现唇裂,并用动画制作功能展示唇裂手术修复过程,包括:定点、切开和缝合... 目的:建立唇裂修复手术的仿真模拟三维多媒体平台。方法:收集现实的唇裂及其修复手术素材,利用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头部模型,构建面部轮廓,以网格编辑的形式,再现唇裂,并用动画制作功能展示唇裂手术修复过程,包括:定点、切开和缝合3个步骤。结果:完成了唇裂修复手术下三角瓣法的三维多媒体平台的初步建立。结论:唇裂修复手术的三维多媒体平台为唇裂修复手术的设计、临床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多媒体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和CT图像融合构建头面部分层网格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米那瓦尔.阿不都热依木 +2 位作者 钟良军 王海涛 买买提明.艾尼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分层构建头面部软、硬组织三维网格模型,探讨其在计算机辅助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正常人头面部MRI和三维CT断层扫描图像,进行MRI与CT图像的融合,识别确定重建对象,对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组织采用灰度阈值法进行自动重建;采用... 目的:分层构建头面部软、硬组织三维网格模型,探讨其在计算机辅助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据正常人头面部MRI和三维CT断层扫描图像,进行MRI与CT图像的融合,识别确定重建对象,对皮肤、皮下组织及骨组织采用灰度阈值法进行自动重建;采用MIMICS软件对获取的医学信息进行分层网格划分,完成建模。结果:完成了包含皮肤、皮下组织和骨组织的正常人头面部三维网格模型。模型单元及节点数分别为皮肤层36524个单元,18263个节点;皮下层38954个单元,19247个节点;头颅68722个单元,33689个节点。结论:利用医学影像资料的图像融合,采用MIMICS软件等数字图像技术可实现人头面部复杂结构的精确三维重建和分层网格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图像融合 网格模型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睑部软组织缺损的额瓣一期修复 被引量:1
17
作者 阿地力.莫明 王玲 比丽克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1-873,共3页
目的:探讨鼻睑部软组织缺损的额部岛状皮瓣修复方法。方法:对8例鼻睑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显微外科微创分离技术制备单侧额部岛状皮瓣进行一期修复,并将局域皮瓣翻转再造眼睑,完成鼻睑重建,供瓣区从下腹部取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或直接拉... 目的:探讨鼻睑部软组织缺损的额部岛状皮瓣修复方法。方法:对8例鼻睑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显微外科微创分离技术制备单侧额部岛状皮瓣进行一期修复,并将局域皮瓣翻转再造眼睑,完成鼻睑重建,供瓣区从下腹部取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或直接拉拢缝合。皮瓣设计面积最小2.5cm×3cm,最大8cm×5cm。结果:8例患者转移皮瓣均完全成活,鼻睑外形和表情功能恢复良好,眼睑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额部岛状皮瓣质地、颜色与受区近似并相邻,可最大程度恢复面部的美学亚单位结构,是修复鼻睑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睑缺损 额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生长过程中的拓扑形状及骨质层变化机制研究
18
作者 艾克然木.马合木提 买买提明.艾尼 +3 位作者 居来提.买提肉孜 买买提江.马木提 张瑞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的研究从胚胎期到成熟过程中股骨形成、生长和成形规律,分析骨生长中心形成、骨质层体积及骨形变化规律。方法采用CT扫描技术定期扫描新西兰兔股骨生长过程并获取图像信息,用Mim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分析CT扫描断层图像信息。利用骨元... 目的研究从胚胎期到成熟过程中股骨形成、生长和成形规律,分析骨生长中心形成、骨质层体积及骨形变化规律。方法采用CT扫描技术定期扫描新西兰兔股骨生长过程并获取图像信息,用Mim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分析CT扫描断层图像信息。利用骨元体积法对股骨成形及其骨质层的变化过程进行时间分段和空间分层分析,分析股骨形成过程及骨质层体积变化规律。结果股骨有多个骨生长中心。胚胎里股骨最早以软质骨的形式出现,随着生长逐渐硬化形成密质骨和硬质骨,最后形成最佳的股骨形状和骨质分布。结论股骨由独立的4个骨生长中心发育并组合而成;各骨质层在生长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体积和位置变化,但最终趋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生长与发育 骨质层 骨生长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