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镍钛正畸弓丝钛离子析出量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静 米丛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通过测试在人工唾液中4种品牌镍钛正畸弓丝钛离子的析出量,以了解其耐腐蚀性。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4种品牌的镍钛正畸弓丝,分别为3M、SL、TP、SMT,调配人工唾液,并将人工唾液的pH值分别调节为4.0及6.75,减取的正畸弓丝两端较直的部... 目的:通过测试在人工唾液中4种品牌镍钛正畸弓丝钛离子的析出量,以了解其耐腐蚀性。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4种品牌的镍钛正畸弓丝,分别为3M、SL、TP、SMT,调配人工唾液,并将人工唾液的pH值分别调节为4.0及6.75,减取的正畸弓丝两端较直的部分(每段2cm)放入EP树脂管中,加入已调节好pH值的人工唾液1mL,保存置37℃电子恒温箱,在1、7、28d时分别取出弓丝样本后测试试管中钛离子的析出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1天时4种品牌镍钛正畸弓丝钛离子的析出量最大,7、28d时钛离子的析出量平均后,均要少于弓丝浸泡第1天时的析出量,不同品牌间钛离子的析出量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品牌的镍钛正畸弓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但是酸性环境可以加速镍钛正畸弓丝中钛离子的析出量影响镍钛正畸弓丝的抗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正畸弓丝 抗腐蚀性 钛析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微笑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亮 米丛波 +1 位作者 朱婷婷 阿依古丽.吐尔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个别正常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微笑特征,为口腔正畸、正颌外科及口腔修复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4名14~18岁(男27例,平均年龄16.26岁;女37例,平均年龄15.71岁)普通颜貌、个别正常的新疆维吾... 目的:研究新疆个别正常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微笑特征,为口腔正畸、正颌外科及口腔修复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4名14~18岁(男27例,平均年龄16.26岁;女37例,平均年龄15.71岁)普通颜貌、个别正常的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拍摄微笑时的颌面部正面照片,使用Photoshop CS4软件进行定点测量。结果:个别正常的维吾尔族青少年微笑时,低位微笑、中位微笑、高位微笑分别为19%,56%、25%。上切牙切缘与下唇不接触、接触、轻覆盖的分别占66%、25%、9%。男性微笑时暴露牙齿的数目为(8.89±1.80)颗,女性微笑时暴露的牙齿数目为(9.49±1.59)颗。正常维吾尔族青少年的笑容指数、牙龈暴露指数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观评价和比例分析可以应用于维吾尔族青少年微笑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青少年 微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门冬氨酸外消旋化推断年龄在牙科法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双 米丛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5-636,I0001,共3页
相关研究表明牙齿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也是存留时间最长的组织。对于法医学来说,身份不明或已处于分解后期的尸体,牙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1]。在以往的研究中,可通过形态学或者组织学特征来推测个体年龄,包括牙冠、牙根的形成... 相关研究表明牙齿是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也是存留时间最长的组织。对于法医学来说,身份不明或已处于分解后期的尸体,牙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1]。在以往的研究中,可通过形态学或者组织学特征来推测个体年龄,包括牙冠、牙根的形成时期,牙齿的萌出时期[2],以及利用放射影像学的手段观察牙齿的磨耗、钙化程度、牙髓腔体积的变化来推断牙龄[3]。然而,采用传统的形态学特征方法来推断年龄,存在主观性[4],可能要比实际年龄大20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消旋化 特征方法 牙本质小管 牙髓腔 牙龄 萌出 牙骨质 组织学特征 放射影像学 存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牙合青年男性咀嚼肌不同功能位超声形态研究
4
作者 庾英姿 米丛波 +1 位作者 赵亚平 祖青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7期721-723,共3页
目的:建立正常牙合青年男性浅层嚼肌、颞肌前束在下颌处于不同功能位置时超声形态正常值,比较其差异,为评价正畸患者浅层嚼肌、颞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超声成像技术测量69位正常牙合青年男性下颌分别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 目的:建立正常牙合青年男性浅层嚼肌、颞肌前束在下颌处于不同功能位置时超声形态正常值,比较其差异,为评价正畸患者浅层嚼肌、颞肌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超声成像技术测量69位正常牙合青年男性下颌分别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浅层嚼肌周长、面积、宽度、最大厚度、平均厚度、长度及颞肌前束最大厚度、平均厚度并对其不同功能位置的各项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下颌处于姿势位时浅层嚼肌、颞肌前束的厚度与最大前伸位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颌处于最大紧咬位时浅层嚼肌的各项超声形态指标及颞肌前束厚度与最大前伸位及姿势位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处于不同功能位浅层嚼肌、颞肌前束超声形态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嚼肌 颞肌前束 超声诊断 下颌功能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颌牙槽骨不同部位骨密度的螺旋CT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明华 米丛波 +2 位作者 聂晶 居曼江.买买提 钱雅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运用螺旋CT测量上下颌牙槽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为种植体支抗的安全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进行螺旋CT扫描的44例汉族男女性患者,年龄范围20~50岁,要求扫描范围包括上下颌牙... 目的运用螺旋CT测量上下颌牙槽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为种植体支抗的安全植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进行螺旋CT扫描的44例汉族男女性患者,年龄范围20~50岁,要求扫描范围包括上下颌牙齿、牙槽骨及基骨,应用ADW4.2独立影像诊断工作站在CT横断面图像上确定测量部位(切牙区、尖牙区、双尖牙区、磨牙区)后,然后在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上选取自该区域牙槽嵴顶向根方6 mm处为该区骨密度测量区域,获得其唇(颊)侧、舌(腭)侧皮质骨及松质骨骨密度的CT值。结果 1)上颌骨前磨牙区颊侧皮质骨骨密度高于上颌其他区域颊侧皮质骨,腭侧骨密度最高处为尖牙区,颊侧及腭侧各测量区域之间皮质骨骨密度有统计学差异,松质骨骨密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下颌骨自切牙区至磨牙区颊侧皮质骨骨密度逐渐增加,舌侧皮质骨骨密度亦显示出类似的趋势,松质骨骨密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比较同一区域上下颌骨皮质骨密度,除了切牙区皮质骨密度差异不大,下颌各区域皮质骨骨密度均高于上颌同区域皮质骨骨密度,松质骨骨密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不同区域的骨密度,种植体的设计及植入方式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支抗 上下颌牙槽骨 骨密度 C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Ⅰ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吕晶晶 赵玺 +2 位作者 米丛波 董红宾 张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探讨安氏I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下颌骨骨密度的差异,为不同骨面型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面部基本对称安氏I类患者88例,其中均角患者32例(男性1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21.0岁)作为正常对照,高角患者27例(男性1... 目的探讨安氏I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的下颌骨骨密度的差异,为不同骨面型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面部基本对称安氏I类患者88例,其中均角患者32例(男性1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21.0岁)作为正常对照,高角患者27例(男性1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22.5岁)、低角患者29例(男性1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21.0岁)作为两实验组,88例患者均拍摄数字化全颌曲面断层片,采用曲面体层下颌指数(PMI)为测量指标分析样本的下颌骨骨密度。结果正常对照组s PMI值为0.280±0.035,i PMI值为0.348±0.052;高角组患者s PMI值为0.248±0.033,i PMI值为0.313±0.044;低角组患者s PMI值为0.285±0.038,i PMI值为0.361±0.061。3组的PMI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角组患者下颌骨骨密度值较正常组低,低角组患者下颌骨骨密度值较正常组高。PMI指数反映了下颌骨皮质骨量的变化,间接反映了下颌骨的骨密度,为检测下领骨骨密度提供了简便、直观的方法。同时,下颌骨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可能提示全身骨密度情况,可以使其得到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全颌曲面断层片 颌骨密度 曲面体层下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2在减阻牵张快速牙移动不同加力方式下的表达及对牙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彭早霞 李宁 +4 位作者 李佩 李美静 杨乐乐 陈曦 米丛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牵张力下减阻牵张快速牙移动中BMP-2的表达。方法:Beagle犬12只,随机均分为加力5、15 d、加力15 d保持固定10、90 d 4组。以■为移动牙每个组3只犬的6颗移动牙随机采用减阻—牵张方法、减阻-常规方法和常规方法各2颗。各... 目的:观察不同牵张力下减阻牵张快速牙移动中BMP-2的表达。方法:Beagle犬12只,随机均分为加力5、15 d、加力15 d保持固定10、90 d 4组。以■为移动牙每个组3只犬的6颗移动牙随机采用减阻—牵张方法、减阻-常规方法和常规方法各2颗。各组犬按预定时间处死并获取移动牙牙周组织块,免疫组化法染色并观察BMP-2表达。结果:各加力方式下BMP-2阳性表达分布区域相似,均在加力结束时达峰值,其中减阻牵张组峰值最大(P<0.05);牙移动距离最大(P<0.01)。加力各时间点,减阻常规组BMP-2阳性表达均强于常规方法组但不及减阻牵张组显著;保持固定90 d,3组无差异(P>0.05)。结论:减阻措施配合持续强牵张力可显著提高移动牙牵张新骨区BMP-2阳性表达加速牙周组织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牵张 快速牙齿移动 BMP-2 骨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膜的生物力学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吕晶晶 米丛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62-364,共3页
口腔正畸学的生理机制之一就是牙周膜(PDL)回应正畸力量使牙齿运动,PDL的生物力学性能会直接影响牙周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健康,与正畸矫治过程息息相关,但是有关正畸过程中PDL生物力学方面的国内研究较少,故本文对牙周膜生物力学性能的... 口腔正畸学的生理机制之一就是牙周膜(PDL)回应正畸力量使牙齿运动,PDL的生物力学性能会直接影响牙周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健康,与正畸矫治过程息息相关,但是有关正畸过程中PDL生物力学方面的国内研究较少,故本文对牙周膜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牙周膜 机械强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成人腭中缝螺旋CT研究
9
作者 胡明华 王海涛 +3 位作者 米丛波 李刚 潘旭 聂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21-1823,共3页
选择362例患者的CT资料。在其矢状向平面上选择距切牙孔后缘3、6、9、12mm处作为测量点,分别测量其骨厚度及骨密度。结果显示腭骨中缝区最大厚度出现在切牙孔后缘6mm处;腭骨密度最大处出现在切牙孔后缘3mm或9mm处。民族间及性别间个别... 选择362例患者的CT资料。在其矢状向平面上选择距切牙孔后缘3、6、9、12mm处作为测量点,分别测量其骨厚度及骨密度。结果显示腭骨中缝区最大厚度出现在切牙孔后缘6mm处;腭骨密度最大处出现在切牙孔后缘3mm或9mm处。民族间及性别间个别位点存在差异。腭部骨质可为种植体支抗提供稳定的支持,其植入位置以距切牙孔后缘6-9mm处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骨厚度 腭骨密度 种植支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民族固定矫治所致牙龈炎和前牙牙龈增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热孜万.克衣木 李泽慧 米丛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3-916,共4页
目的:探讨牙龈增生、牙龈炎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固定矫治患者中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正畸治疗中或刚刚拆除矫治器的患者250名,随机分为2组。在接受矫治6~12个月和≥12个月时,由牙周专科医师检查菌斑及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 目的:探讨牙龈增生、牙龈炎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固定矫治患者中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正畸治疗中或刚刚拆除矫治器的患者250名,随机分为2组。在接受矫治6~12个月和≥12个月时,由牙周专科医师检查菌斑及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及牙龈增生程度。患者的社会经济背景,正畸治疗持续时间,正畸过程中牙线使用情况被记录下来。之间的相关性建立泊松回归模型,并使用多元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牙龈出血(RR 1.02;95%CI 1.01-1.02)和托槽周围多余的树脂残留(RR 1.04;95%CI 1.04-1.05)跟牙龈增生有高度相关性。社会背景跟牙龈增生无相关性。结论:在正畸治疗患者中前牙牙龈出血和托槽周围多余树脂残留跟牙龈增生程度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治疗 牙龈炎 牙龈增生 牙龈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