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汉族与哈萨克族青年人侧貌特征分析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孟康 阿达来提.卡希姆 +1 位作者 于鑫玮 高承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3-697,共5页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的汉族和哈萨克族正常成年人的侧貌特征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方法:从乌鲁木齐市在校大学生中,随机选取容貌端正的18~22岁汉族青年152名(男58,女94)和哈萨克族青年155名(男62,女93),按照同一标准分别对每...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的汉族和哈萨克族正常成年人的侧貌特征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方法:从乌鲁木齐市在校大学生中,随机选取容貌端正的18~22岁汉族青年152名(男58,女94)和哈萨克族青年155名(男62,女93),按照同一标准分别对每一位受测者拍摄侧面像;将资料导入计算机,并用Photoshop测量软件对侧面像进行多个测量项目的定点测量;利用SPSS19.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性别差异:两民族男性双唇突度均大于女性,而女性鼻尖均较男性上翘,即更偏后上;民族差异:不论男女,汉族人双唇突度均大于哈萨克族,颏部相对不发达,鼻尖更加上翘。结论:新疆地区的汉族与哈萨克族男女侧貌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哈萨克族 侧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铁死亡调控基因与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晓洁 王德续 陈晓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61-668,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牙周炎与铁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数据集GS16134,在铁死亡数据库(FerrDb)中下载铁死亡的驱动和抑制基因。利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limma”包筛选牙周炎中差异表达的基因(...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牙周炎与铁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数据集GS16134,在铁死亡数据库(FerrDb)中下载铁死亡的驱动和抑制基因。利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limma”包筛选牙周炎中差异表达的基因(P<0.05)。利用基因本体(GO)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确定其主要的功能及通路。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关键mRNA。结果一共筛选出50个在牙周炎牙龈组织样本和健康牙龈组织样本中存在差异性表达的铁死亡调控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参与氧化应激反应,并集中在Xc-系统通路及铁代谢通路。结论铁死亡调控基因在牙周炎组织样本中存在差异表达,这些基因主要在氧化应激和铁代谢通路上发挥作用,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推测铁死亡可能通过脂质过氧化以及铁代谢异常对炎症,甚至对牙槽骨骨改建造成影响,本研究为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铁死亡 生物信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汉族与哈萨克族成人颜面比例分析与比较
3
作者 孟康 阿达来提卡希姆 +1 位作者 于鑫玮 高承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获得新疆地区的汉族和哈萨克族正常成年人的颜面比例特征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方法:从乌鲁木齐市在校大学生中,按标准随机选取汉族94名(男48,女46)和哈萨克族84名(男42,女42)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同一标准分别对每一位受试... 目的:获得新疆地区的汉族和哈萨克族正常成年人的颜面比例特征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方法:从乌鲁木齐市在校大学生中,按标准随机选取汉族94名(男48,女46)和哈萨克族84名(男42,女42)正常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同一标准分别对每一位受试者拍摄正面像;将资料导入计算机,选择20个软组织标志点,并用photoshop测量软件对正面像进行15个项目的定点测量,建立了19项颜面比值,利用SPSS 19.0软件包对比值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性别差异:与女性相比,男性面部偏短宽,眼裂宽度较小,而鼻翼宽度较大;民族差异:不论男女,汉族人眼裂宽度、口裂宽度较小,而内眦及鼻翼宽度较大。结论:新疆地区的汉族与哈萨克族男女颜面比例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哈萨克族 颜面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龚忠诚 克热木.阿巴斯 +4 位作者 凌彬 刘慧 尹小朋 邵博 林兆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双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7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下颌骨髁突斜行或矢状骨折患者27例(30侧),年龄15~57岁,男性19例,女性8例。采用耳前直线切口入路,髁突复位后,用2枚18mm长2mm直径的钛钉... 目的:探讨双长螺钉在下颌骨髁突骨折坚固内固定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7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下颌骨髁突斜行或矢状骨折患者27例(30侧),年龄15~57岁,男性19例,女性8例。采用耳前直线切口入路,髁突复位后,用2枚18mm长2mm直径的钛钉固定断离的髁突。术后复查三维CT了解复位情况,评估术后开口度、颞下颌关节运动、咀嚼功能、咬合情况及面部外形等。结果:完全解剖复位固定的25侧髁突;5侧髁突固定良好,但髁突与下颌升支成角,角度均在15°以内;所有患者的咬合关系均恢复到受伤前状态;术后3m均能进普通饮食,开口度为(35.8±4.2)mm;4例患者术后自觉手术侧颞下颌关节运动时有摩擦音,3例患者术后2m仍觉关节区轻度疼痛;瘢痕隐蔽美观。结论:双长螺钉固定下颌骨髁突斜形或矢状骨折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髁突 骨折 内固定 长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6名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错畸形状况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海霞 阿达莱提.阿合买提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目的评价乌鲁木齐市3006名中小学生错[牙合]畸形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乌鲁木齐市7-15岁的多民族中小学生3006名,以安氏分类及个别正常[牙合]作为诊断标准,检查错[牙合]畸形患病情况。结果 3006名调查对象中,有... 目的评价乌鲁木齐市3006名中小学生错[牙合]畸形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乌鲁木齐市7-15岁的多民族中小学生3006名,以安氏分类及个别正常[牙合]作为诊断标准,检查错[牙合]畸形患病情况。结果 3006名调查对象中,有错[牙合]畸形患者共计1447名,患病率为48.14%。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为1079名(占74.57%),安氏Ⅱ类错[牙合]为175名(占12.09%),安氏Ⅲ类错[牙合]为193名(占13.34%)。男性患病率为54.63%,女性患病率为42.1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4个民族的患病率分别为43.28%、51.37%、40.38%和52.81%;7-9、10-12和13~15岁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分别为41.64%、47.81%和50.62%。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牙列拥挤的患病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深覆[牙合]、前牙间隙、深覆盖、前牙反[牙合](包括对刃[牙合])等。结论乌鲁木齐市的中小学生错畸形的患病率偏高,且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患病率 安氏分类 个别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