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雪莲全长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ESTs)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博 艾秀莲 +2 位作者 王志方 李芳 罗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6-60,共5页
以野生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et Kit)为研究材料,利用Creator SMARTTM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技术构建了雪莲全长cDNA文库,从野生雪莲中提取总RNA和mRNA,用分离到的微量mRNA合成cDNA第1链。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得到足够... 以野生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et Kit)为研究材料,利用Creator SMARTTM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技术构建了雪莲全长cDNA文库,从野生雪莲中提取总RNA和mRNA,用分离到的微量mRNA合成cDNA第1链。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得到足够量的双链cDNA。将SfiⅠ酶切后并纯化的cDNA片段连接到经SfiⅠ酶切的噬菌体λTripIEX2上,并对噬菌体进行包装,建成cDNA的全长库。经大肠杆菌XL1-Blue平板检测,原始文库滴度达4.03×107(pfu/mL)。随机挑选500个克隆进行序列测定,PCR鉴定结果显示多数插入片段均在500 bp以上。将所测序列经GenBank检索和生物信息学比较,共有56个序列为非冗余数据。其中有14个cDNA片段序列在GenBank上无明显的同源性,42个片段与已报道的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这些EST数据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雪莲特异性表达基因提供了材料平台,为雪莲基因组数据增补了大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雪莲 CDNA文库 λTirpLEx2 表达序列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设施栽培黄瓜内生细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芦云 赵林同 王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599-18600,共2页
[目的]研究新疆设施栽培黄瓜内生细菌,寻求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控制瓜类病害。[方法]对新疆设施栽培的黄瓜苗各组织的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并对黄瓜内生细菌的菌群组成和菌群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黄瓜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的数量有所不... [目的]研究新疆设施栽培黄瓜内生细菌,寻求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控制瓜类病害。[方法]对新疆设施栽培的黄瓜苗各组织的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并对黄瓜内生细菌的菌群组成和菌群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黄瓜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的数量有所不同,根中最多(平均含量在2.38×105 CFU/gfw),其次是叶片(1.12×105 CFU/gfw),茎中较少(2.73×103 CFU/gfw)。不同品种中内生细菌种群密度差别不大,内生细菌含量为7.96×104~1.51×105 CFU/gfw。菌群由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土壤杆菌属及短小杆菌属等组成,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种群,约占总分离菌株的51.9%,菌群多样性在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为寻找瓜类病害的生物拮抗因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黄瓜 内生细菌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甜瓜籽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阿依古丽.塔什波拉提 郑健琨 +1 位作者 姑丽巴哈.艾合买提 张静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46,88,共5页
以新疆甜瓜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CO2)研究了甜瓜籽油的萃取工艺,并对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甜瓜籽油较适宜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分离温度40℃,时间70 min... 以新疆甜瓜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CO2)研究了甜瓜籽油的萃取工艺,并对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甜瓜籽油较适宜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分离温度40℃,时间70 min,在此工艺下新疆甜瓜籽油的收率达47.58%。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甜瓜籽油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8.92%。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72.35%,油酸含量16.29%,棕榈酸含量7.89%,硬脂酸含量4.33%。新疆甜瓜籽油作为植物性新油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甜瓜籽油 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正交实验 气相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氟氰菊酯(功夫)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明 闫志顺 +2 位作者 王瑞清 舒钦红 张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氯氟氰菊酯在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新疆南疆地区特有的气候环境条件下,氯氟氰菊酯在棉叶和棉田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1d和9.7d。最终残留量的测定结果说明,氯氟氰菊酯在棉籽...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氯氟氰菊酯在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新疆南疆地区特有的气候环境条件下,氯氟氰菊酯在棉叶和棉田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1d和9.7d。最终残留量的测定结果说明,氯氟氰菊酯在棉籽中无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 残留动态 最终残留 氢氟氰菊酯 气相色谱法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地区葡萄斑叶蝉发生规律及种群空间分布型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栾丰刚 郑伟华 +3 位作者 李芳 热孜万古丽.加马力 米日古丽.热合木都 马德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6-420,共5页
对新疆吐鲁番地区葡萄斑叶蝉在葡萄园葡萄上的发生规律及种群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蝉在吐鲁番地区1年发生4代,1代高峰在5月中旬,其余各代世代重叠.其空间分布和温度变化关系密切,在春季平均气温20~30℃之间,种群趋于分布... 对新疆吐鲁番地区葡萄斑叶蝉在葡萄园葡萄上的发生规律及种群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蝉在吐鲁番地区1年发生4代,1代高峰在5月中旬,其余各代世代重叠.其空间分布和温度变化关系密切,在春季平均气温20~30℃之间,种群趋于分布在藤架的中、高部位,而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种群向中、低位较荫蔽的部位转移,并通过在遮蔽物下躲藏或在阴凉湿润的土壤表面停留降温等措施度过极端温度.采用Taylor幂法则、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分析表明,吐鲁番地区葡萄斑叶蝉发生活动期为聚集分布,并且随种群密度的变化,呈现扩散-聚集-扩散-聚集-扩散-聚集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斑叶蝉 种群 发生规律 空间分布型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荧光特性在棉花杂种优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春梅 王笑言 +2 位作者 杨飞 李志博 魏亦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1-174,共4页
选用6个在荧光特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的棉花品种(系),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9个组合,应用朱军提出的AD模型,对其盛花期杂种F1、F2的主要荧光性状、经济性状等杂种优势以及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v/Fm、Fv/Fo的群体平均... 选用6个在荧光特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的棉花品种(系),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9个组合,应用朱军提出的AD模型,对其盛花期杂种F1、F2的主要荧光性状、经济性状等杂种优势以及各性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v/Fm、Fv/Fo的群体平均、超亲的正向优势比较明显,qP的群体超亲具有负向优势,且达到0.05的显著水平;F1、F2的NPQ群体平均、超亲的负向优势比较明显。F1、F2主要经济性状的群体平均、超亲多表现为负向优势。Fv/Fm、Fv/Fo与产量间均存在很高的加性相关,显性相关均为负值且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纤维长度、马克隆值相关性也较高。qP、NPQ与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为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杂种优势 叶绿素荧光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氯菊酯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明 王翼川 +2 位作者 陈红军 王少山 张沁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氟氯菊酯(天王星)在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本地区特有的气候环境条件下,氟氯菊酯在棉叶和棉田土壤中消解速度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 8.7 d和 11.8 d。最终残留量的测定结果...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氟氯菊酯(天王星)在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本地区特有的气候环境条件下,氟氯菊酯在棉叶和棉田土壤中消解速度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 8.7 d和 11.8 d。最终残留量的测定结果说明,氟氯菊酯在棉籽中无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氟氯菊酯 棉花 土壤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研究(Ⅱ)──镉的测定 被引量:6
8
作者 马玉平 战国利 韩益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9-84,共6页
采用自制的石墨炉微量固体进样装置,结合L'vov平台、基体改进以及预热时通入空气等技术,直接测定了部分植物、粮食、土壤与沉积物中的痕量镉。初步解决了上述试样测定中的基体干扰、背景扣除等疑难问题。标样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 采用自制的石墨炉微量固体进样装置,结合L'vov平台、基体改进以及预热时通入空气等技术,直接测定了部分植物、粮食、土壤与沉积物中的痕量镉。初步解决了上述试样测定中的基体干扰、背景扣除等疑难问题。标样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变异系数6.2~11.0%;回收率93~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进样 原子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爱霞 陈国通 +1 位作者 邵家丽 罗建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3期1-3,7,共4页
[目的]建立索氏抽提、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及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方法]对萃取、净化及仪器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优化条件为:1+1的二氯甲烷+正己烷提取16 h,硅胶净化或不净... [目的]建立索氏抽提、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及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方法]对萃取、净化及仪器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优化条件为:1+1的二氯甲烷+正己烷提取16 h,硅胶净化或不净化方法,PAHs浓度在0.25~5.00μg/mL时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0 3~0.999 9;PAHs方法检出限为0.002~0.020 mg/kg;加标回收率为61.2%~117.0%。[结论]试验结果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测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索氏抽提 净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丹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明 闫志顺 +1 位作者 张沁 王瑞清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赛丹在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本地区特有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赛丹在棉叶和棉田土壤中消解速度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 6.3 d和 15.0 d。最终残留量的测定结果说明,赛丹在棉籽中...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赛丹在棉花叶片、棉籽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本地区特有的气候环境条件下,赛丹在棉叶和棉田土壤中消解速度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 6.3 d和 15.0 d。最终残留量的测定结果说明,赛丹在棉籽中无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解动态 最终残留 赛丹 棉花 土壤 残留动态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棉花中44种农药残留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爱霞 姑丽巴哈尔.艾合买提 陈俊宇 《农业灾害研究》 2013年第7期51-54,共4页
[目的]建立棉花中多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中残留农药采用乙腈提取,使用PSA粉净化,再经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PC-GC/MS)分析,进一步除去样液中脂肪等大分子干扰物质.[结果]加标水平为0.008~0.064 mg/kg... [目的]建立棉花中多种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中残留农药采用乙腈提取,使用PSA粉净化,再经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PC-GC/MS)分析,进一步除去样液中脂肪等大分子干扰物质.[结果]加标水平为0.008~0.064 mg/kg时,回收率为65%~12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44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000 5~0.020 0 mg/kg.[结论]试验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能够满足棉花中多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 质谱 农药多残留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钼流动注射分析——Mo(Ⅵ)-PV-CV三元配合物体系
12
作者 宋新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55-356,共2页
Mo(Ⅵ)与邻苯二酚紫的络合反应曾有报道,由于形成的配合物带有负电荷,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染料阳离子形成三元缔合物,分子吸收截面显著增大,从而提高了测定Mo(Ⅵ)的灵敏度。本文研究了三元配合物在流动注射分析中的形成条件,利用所... Mo(Ⅵ)与邻苯二酚紫的络合反应曾有报道,由于形成的配合物带有负电荷,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染料阳离子形成三元缔合物,分子吸收截面显著增大,从而提高了测定Mo(Ⅵ)的灵敏度。本文研究了三元配合物在流动注射分析中的形成条件,利用所研究的方法测钢样中的Mo(Ⅵ),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的薰衣草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国通 芦云 +3 位作者 马萍萍 范蕊 杨中 曹续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42,共6页
目的:获得薰衣草不同部位在自然状态下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对代表性薰衣草品种法国蓝的根、茎、叶、花各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HS-S... 目的:获得薰衣草不同部位在自然状态下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对代表性薰衣草品种法国蓝的根、茎、叶、花各部位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HS-SPME法的优化条件为萃取时间70 min、平衡时间25 min、解吸时间5 min。该条件下,薰衣草各部位共鉴定出36种化学成分,其中各部位共有化合物6种。结论:薰衣草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其中花部位的含量较多,叶次之,茎与根的相对较少。花和茎中的酯类化合物含量突出;根和叶中的烯烃类物质含量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新疆一枝蒿挥发性成分
14
作者 文娜 曹雪琴 +2 位作者 陈俊宇 王爱霞 陈国通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1期329-331,339,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一枝蒿的挥发性物质组成,结合质谱及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一枝蒿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35种,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含量在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测定一枝蒿的挥发性物质组成,结合质谱及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一枝蒿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35种,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含量在1%以上的组分有11种,主要成分有β-月桂烯、乙酸芳樟酯、α-乙酸松油酯等。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样品用量少,前处理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且分析过程中不会造成强挥发性组分的损失,能较真实地反映新疆一枝蒿地上部分在自然状态下释放的挥发性物质的原始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新疆一枝蒿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农药残留的生物修复初探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明 龚明福 +2 位作者 闫志顺 甘凌燕 张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8-231,共4页
采用从当地农田土壤中筛选出的两种农药降解菌,通过初步的生物修复试验,证明所筛选的降解菌的降解效果好于农药的自然降解,并将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用于生物修复的结果检测。
关键词 土壤 农药残留 生物修复 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农药残留的化学修复探索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明 闫志顺 +2 位作者 段金荣 陈红军 张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8-370,共3页
采用室内模拟法及色谱检测技术,研究了本地区广泛使用的克百威和硫丹农药残留的化学修复治理。结果表明,通过单糖组分处理及改变土壤pH值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药的降解率。
关键词 土壤 农药残留 化学修复 葡萄糖 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碱与茶皂素对棉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慕春 张静 +1 位作者 古丽克孜.阿日甫 阿依古丽.塔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2-1136,共5页
【目的】为明确辣椒碱和茶皂素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室内试验测定辣椒碱和茶皂素对棉蚜的杀虫活性,研究辣椒碱、茶皂素混配的共毒系数;将辣椒碱和茶皂素配制成微乳剂,进行5%辣椒碱.茶皂素微乳剂对棉蚜的田间防效实验。【结果】辣... 【目的】为明确辣椒碱和茶皂素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室内试验测定辣椒碱和茶皂素对棉蚜的杀虫活性,研究辣椒碱、茶皂素混配的共毒系数;将辣椒碱和茶皂素配制成微乳剂,进行5%辣椒碱.茶皂素微乳剂对棉蚜的田间防效实验。【结果】辣椒碱对棉蚜在处理24和48 h的LD50值分别为343.82和271.54 mg/L;茶皂素对棉蚜在24和48 h的LD50值分别为512.85和321.27 mg/L;二者混配在处理24 h的共毒系数为137.16,表现为增效作用。【结论】5%辣椒碱.茶皂素微乳剂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各处理药后3 d达到最高防效,7 500 g/hm2施药量处理,最高防效为57.40%,略低于吡虫啉450 g/hm2处理时的防效,但是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7 500与3 750 g/hm2的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茶皂素 微乳剂 毒力系数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水-异丙醇体系测定脂溶性维生素A,D,E 被引量:11
18
作者 海沙尔 塔依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93-694,共2页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混合药片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 ,D ,E的同时测定。用不同比例的水∶异丙醇体系分析这三种维生素 ,确定 2 5∶75( φ)的水∶异丙醇体系为最佳流动相。测定了不同萃取条件下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回收率 ,回收率均 94 ...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混合药片中的脂溶性维生素A ,D ,E的同时测定。用不同比例的水∶异丙醇体系分析这三种维生素 ,确定 2 5∶75( φ)的水∶异丙醇体系为最佳流动相。测定了不同萃取条件下的脂溶性维生素的回收率 ,回收率均 94 %以上。使用 9维他片作为样品。本方法简单 ,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水-异丙醇体系 测定 脂溶性维生素 维他片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氢化物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与生物试样中的痕量汞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玉平 古丽克孜 方新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07-110,10,共5页
本文采用金涂层石墨管、氢化物石墨炉进样系统及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直接测定了部分环境和生物试样中的痕量汞,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具有高的实用价值。特征质量:5.8×10^(-11)g;检出限:2×10^(-11)g;分析速度:50... 本文采用金涂层石墨管、氢化物石墨炉进样系统及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器,直接测定了部分环境和生物试样中的痕量汞,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具有高的实用价值。特征质量:5.8×10^(-11)g;检出限:2×10^(-11)g;分析速度:50样/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 石墨炉AAS 流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饲料中钴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玉平 王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7-70,共4页
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分析饲料中痕量元素的方法,适合于常规环境监测分析。特征质量7×10^(-12)g/1%吸收,回收率94~102%,相对标准偏差4.0~8.0%。
关键词 固体进样 石墨炉 AAS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