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果树产业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的生态学意义及其保障措施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大海 徐麟 +2 位作者 唐章虎 何峰江 李文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6期155-157,共3页
介绍了新疆生态环境在全国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南疆自然资源及基本情况、南疆果树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和生态效益。提出保持和维护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是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发展果树种植业符合构建新疆和谐社会全局的需要,符... 介绍了新疆生态环境在全国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南疆自然资源及基本情况、南疆果树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和生态效益。提出保持和维护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是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发展果树种植业符合构建新疆和谐社会全局的需要,符合南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的要求。最后从科技支撑、财政补贴、风险补偿机制、组织体系建设4个方面,论述了促进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产业 和谐社会 生态学意义 保障措施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11个杏品种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世伟 潘存德 +1 位作者 张大海 徐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7-643,共7页
【目的】通过对11个新疆主要优良杏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日变化的观测,旨在了解其荧光特性和对塔里木盆地高光热环境的适应差异,以期为优良杏品种在环塔里木盆地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制式OS-30P荧光仪测定了供试品种... 【目的】通过对11个新疆主要优良杏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日变化的观测,旨在了解其荧光特性和对塔里木盆地高光热环境的适应差异,以期为优良杏品种在环塔里木盆地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制式OS-30P荧光仪测定了供试品种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II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随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的日变化以及不同作用光强下从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的变化特征。【结果】11个测试杏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巴都玉吕克、大果胡安娜、阿克西米西全天具有相对较高的Fv/Fm和Fv/Fo,粗黑叶杏、木牙格的Fv/Fm和Fv/Fo日均值相对较低;Fo、Fm的品种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时间序列上Fv/Fm、Fv/Fo、Fo和Fm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粗黑叶杏、木牙格的叶绿素荧光参数T1/2下午相比上午明显下降。【结论】测试品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强弱为:巴都玉吕克、大果胡安娜、阿克西米西耐光抑制能力最强,雀斑杏、索格佳娜丽、库买提、细黑叶杏、黑叶杏、佳娜丽其次,粗黑叶杏、木牙格耐光抑制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化学效率 日变化 光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主栽杏品种经济性状主成分分析及优良品种的选择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晓梅 张谦 +4 位作者 过利敏 徐麟 刘路 邹淑萍 李文慧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26-2430,共5页
【目的】采用简便、快捷的主成分指标对杏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新疆13个主栽杏品系的经济性状(单果重、纤维含量、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含酸量、VC含量、核鲜重、出仁率、... 【目的】采用简便、快捷的主成分指标对杏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新疆13个主栽杏品系的经济性状(单果重、纤维含量、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含酸量、VC含量、核鲜重、出仁率、水分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果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确定了反映杏主要经济性状的5个主成分及其主成分的函数方程。【结论】通过计算品质的主成分值,对供试的品系进行比较,进而选择了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其结果与实际相接近,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杏品种的选择更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今后优良杏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经济性状 优良品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主栽油杏品种综合性状评价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利民 徐麟 +4 位作者 马凯 张大海 何峰江 唐章虎 樊国全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8-281,共4页
应用DTOPSIS法,根据平均单果重、仁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水不溶性固形物、脂肪、蛋白质、可食率、出仁率、肉干鲜比、核重、总酸14个指标,从商品性的角度出发,对新疆主栽的10个油杏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赛买提杏... 应用DTOPSIS法,根据平均单果重、仁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水不溶性固形物、脂肪、蛋白质、可食率、出仁率、肉干鲜比、核重、总酸14个指标,从商品性的角度出发,对新疆主栽的10个油杏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赛买提杏值最高(0.69),综合评价最好,居第一位;莎车洪待克值最低(0.27),综合评价居最后一位。各品种综合评价排序为:赛买提杏>阿克达拉孜>佳娜丽>乔尔胖>库买提>皮乃孜>阿克牙格勒克>卡拉阿藏>索格佳娜丽>莎车洪待克。综合评价结果与生产实践中各品种实际表现相一致。用DTOPSIS法对杏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比用单一性状(如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方差分析更为合理,并就此法在杏品种综合评价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OPSIS法 杏品种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17个杏品种的抗氧化指标与总酚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华磊 冯建荣 +1 位作者 樊新民 徐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831,共4页
为了研究新疆杏的遗传多样性,寻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功能性杏品种,为保护利用杏资源提供基础,试验采用铁离子还原法(FRAP)、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法(DPPH.)清除法和邻二氮菲-Fe2+氧化法3种方法从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 为了研究新疆杏的遗传多样性,寻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功能性杏品种,为保护利用杏资源提供基础,试验采用铁离子还原法(FRAP)、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法(DPPH.)清除法和邻二氮菲-Fe2+氧化法3种方法从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角度测评了不同杏品种的抗氧化活性;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总酚含量。3种抗氧化指标显示:17个参试杏品种都具有强抗氧化性,并且大多数品种间差异显著,其中骆驼黄和奎克皮曼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不同品种间的总酚含量差异较大,变化值为1554.47μg/g,最大含量是最小含量的6.05倍,其中骆驼黄的总酚含量最高为1862.18μg/g,黑叶杏的总酚含量最低为307.71μg/g。各种抗氧化指标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多酚类物质应该是其抗氧化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性 多酚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5个栽培杏品种雌蕊败育率调查 被引量:8
6
作者 白泽晨 冯建荣 +3 位作者 李文慧 胡亚洲 曹晓艳 孙军利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05-1809,1823,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南疆杏品种花的败育率,探索杏的败育机理,克服生产中杏败育的现象。【方法】在此过程中调查奎克皮曼等5个杏品种果树不同部位、不同长度枝的雌蕊败育情况。【结果】(1)5个供试品种的败育率在6.04%~99.64%。其中依力克... 【目的】了解新疆南疆杏品种花的败育率,探索杏的败育机理,克服生产中杏败育的现象。【方法】在此过程中调查奎克皮曼等5个杏品种果树不同部位、不同长度枝的雌蕊败育情况。【结果】(1)5个供试品种的败育率在6.04%~99.64%。其中依力克大杏的雌蕊败育率最高,为99.64%,克孜佳娜丽最低,为6.04%。奎克皮曼和大果杏雌蕊败育率差异表现不显著,除此之外,不同品种间雌蕊败育率差异均十分显著。(2)5个品种中,依力克大杏上部、中部、下部雌蕊败育率差异不显著;黄胡安娜、克孜佳娜丽都是中部与上部、下部雌蕊败育率差异不显著,而上部与下部雌蕊败育率差异显著;奎克皮曼、大果杏的上、中、下部雌蕊败育率差异都十分显著。(3)5个品种中,不同果枝发育的花败育率比例不同。奎克皮曼、依力克大杏、黄胡安娜3个品种的雌蕊败育率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即败育率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结论】不同品种对杏花败育率的影响比不同部位对杏花败育率的影响大;杏树品种及部位对雌蕊败育率的影响是极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位 枝长 雌蕊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主栽杏品种的光响应曲线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娟 马媛 +3 位作者 廖康 李文慧 何峰江 阿布来克.尼牙孜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了探究新疆主栽杏品种的光合能力,以新疆10个主栽杏品种为试材,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其不同光合参数,并绘制相应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增加时,各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随之增加,而胞... 为了探究新疆主栽杏品种的光合能力,以新疆10个主栽杏品种为试材,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其不同光合参数,并绘制相应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增加时,各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随之增加,而胞间CO2浓度随之下降,上述光合指标在个别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小白杏对光照强度反应较为敏感,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迅速增加。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小白杏的光合速率均最高,在光照强度为1 800μmol/(m2·s)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8.66μmol/(m2·s)。说明小白杏的光合能力最强,洪特克的光合速率较低,其它品种的光合速率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杏品种 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主要栽培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冯建荣 王维东 +3 位作者 王华磊 徐麟 杨献科 吉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750,共4页
为探讨新疆南疆地区加工用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的评价标准,以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的库尔勒托永、小白杏、赛买提等18个品种果实为试材,比较南疆加工用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结果显示18个杏品种平均单果质量为14.4~52g,出汁率为44.6%~62%,... 为探讨新疆南疆地区加工用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的评价标准,以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的库尔勒托永、小白杏、赛买提等18个品种果实为试材,比较南疆加工用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结果显示18个杏品种平均单果质量为14.4~52g,出汁率为44.6%~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2%~25.4%,可滴定酸含量为0.67%~1.59%,维生素C含量为26.7~146.5mg/kg,糖酸比为4.35~17.09,可溶性糖含量为6.64%~15.52%。以目前生产中仅15%~25%的品种能达到的性状为特级指标,我们提出南疆制汁用杏品种的特级标准为:单果质量≥40g、出汁率≥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维生素C含量≥100mg/kg、糖酸比达到8.31~12.19且可溶性糖含量为7.81%~1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汁 性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剑 陈开文 +2 位作者 纪文博 陈杭 唐章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为新疆杏褪绿卷叶病的田间快速诊断和检测提供新方法,根据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tuf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筛选出1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中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建立适用于快速检测杏褪绿卷叶植原体的LAMP... 为新疆杏褪绿卷叶病的田间快速诊断和检测提供新方法,根据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tuf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筛选出1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中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建立适用于快速检测杏褪绿卷叶植原体的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出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检测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0倍,且可通过肉眼观察直接对反应结果进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褪绿卷叶病 植原体 环介导等温扩增 可视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核糖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剑 陈杭 +2 位作者 艾克热木·买买提 罗明 唐章虎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了解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及遗传分化,确定其分类地位。【方法】利用植原体核糖体蛋白(r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rpF1/rpR1对新疆轮台县托克逊县杏褪绿卷叶病植株总DNA进行PCR扩增,并对部分扩增片段克隆、测序... 【目的】了解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及遗传分化,确定其分类地位。【方法】利用植原体核糖体蛋白(r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rpF1/rpR1对新疆轮台县托克逊县杏褪绿卷叶病植株总DNA进行PCR扩增,并对部分扩增片段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获得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rp基因片段大小为1196 bp,该片段包含部分rpS19以及rpL22和rpS3基因的全部序列。序列相似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与16SrⅤ-rp亚组中的各代表性植原体的rp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5.7%~99.3%,其中与rpⅤ-C亚组的甜樱桃绿化植原体和枣疯病植原体的相似性最高,核苷酸及氨基酸相似性分别达到99.2%~99.3%和98.3%~98.4%。进一步虚拟RFLP分析,发现杏褪绿卷叶植原新疆分离物rp基因的酶切图谱与rpⅤ-C亚组成员相似性最高,但在MseⅠ、SspⅠ和TaqⅠ的酶切位点上存在差异。综上初步判断其可能属于16SrⅤ组(榆树黄化组)中的一个新rp亚组。【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的rp基因序列,确定了其分类地位,为杏褪绿卷叶病的早期诊断和检测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褪绿卷叶病 植原体 核糖体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杏品种花育性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硕 冯建荣 +4 位作者 李文慧 樊新民 曹晓燕 章世奎 刘月霞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了解南疆杏栽培品种花的育性,探索杏败育机理,克服生产中杏败育现象,调查了新疆农科院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托乎提等10个新疆栽培杏品种的单花花药数、单药花粉数、花粉萌发率和雌蕊败育率。结果表明:1)不同杏品种间单花花药数存在一... 为了解南疆杏栽培品种花的育性,探索杏败育机理,克服生产中杏败育现象,调查了新疆农科院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托乎提等10个新疆栽培杏品种的单花花药数、单药花粉数、花粉萌发率和雌蕊败育率。结果表明:1)不同杏品种间单花花药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托乎提的单花花药数最高,为32.72粒/花,黄胡安娜的单花花药数最低,为28.88粒/花;2)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单药花粉量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品种间的单药花粉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黄胡安娜的单药花粉数极显著高于晚熟杏和奎克皮曼;3)8个杏品种花粉萌发率为4.86%~15.02%,不同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4)10个供试杏品种的雌蕊败育率为27.00%~93.00%,其中,托乎提雌蕊败育率最高,为92.87%,洪待克雌蕊败育率最低,为27.15%。不同品种之间雌蕊败育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药 花粉 萌发率 雌蕊败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不同品种苹果树叶片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古丽尼沙•沙依木 张志东 +7 位作者 杨波 章世奎 朱静 易鸳鸯 唐琦勇 楚敏 孙建 顾美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分析新疆典型干旱区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不同品种苹果树叶片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及差异,为病害防治、品种选育和筛选功能微生物菌株提供参考。利用ITS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品种苹果树叶片内生真菌进行测序,并比较其群落组成和功能特性... 分析新疆典型干旱区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不同品种苹果树叶片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及差异,为病害防治、品种选育和筛选功能微生物菌株提供参考。利用ITS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个品种苹果树叶片内生真菌进行测序,并比较其群落组成和功能特性。研究表明,苹果树叶片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内生真菌资源,共检测到真菌序列566453条,鉴定到5个门、15个纲、30个目、42个科及43个属。不同品种间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野苹果叶片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度指数均较高。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真菌菌群为子囊菌门(85.22%~98.68%),不同品种间差异不大。在纲和属上不同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子囊菌门中的锤舌菌纲和座囊菌纲为优势纲,相对丰度分别在17.48%~69.69%和28.21%~67.59%之间;可归类的优势真菌属包括小粉孢属(17.47%~69.68%)、链格孢属(13.36%~39.35%)、枝孢霉属(2.94%~8.80%)和隐球菌属(0.20%~2.36%)。不同品种苹果树叶片真菌共有属的OTU数有42个,占各样品相对丰度的99%以上,而独有属的丰度各品种均低于1%。由于长期适应干旱区环境,在属水平上可归类的内生真菌多表现出耐盐碱、抗旱等抗逆特性,也具有一定抗病促生、促产活性代谢产物功能。聚类分析表明叶片内生真菌种类和丰度的差异与苹果树品种关系密切。功能分析显示,不同品种间内生真菌功能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病理营养型(17.49%~69.70%)和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14.62%~45.60%)等营养功能类群上。这些研究可为定向研发针对不同苹果品种抑制病害的叶面肥,以及筛选病原菌含量较低、抗病性较好的苹果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品种 内生真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FUNGuild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新疆红肉苹果RNA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蕾 童盼盼 +5 位作者 张亚若 王芳 唐章虎 李文辉 袁祖胜 王江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144-146,153,共4页
使用生工柱式植物总RNA抽提纯化试剂盒、Trnzol法以及改良CTAB 3种方法,提取红肉苹果克孜阿尔玛的果肉、果皮、花瓣、叶片中的总RNA,并对比这3种方法提取RNA的产量、质量以及完整性。结果表明,由Trnzol方法提取所获得的RNA纯度较低,有... 使用生工柱式植物总RNA抽提纯化试剂盒、Trnzol法以及改良CTAB 3种方法,提取红肉苹果克孜阿尔玛的果肉、果皮、花瓣、叶片中的总RNA,并对比这3种方法提取RNA的产量、质量以及完整性。结果表明,由Trnzol方法提取所获得的RNA纯度较低,有降解现象,且有DNA、蛋白质的污染,果肉和果皮RNA的产量也并不理想;而用改良CTAB法和生工试剂盒法提取的RNA较少降解,所得28 S rRNA和18 S rRNA条带较为清晰,花瓣和叶片的OD260/280均在2以上,生工试剂盒法提取的RNA产量高,OD260/280和OD260/230比值均在1.8~2.5,条带的完整性好。3种方法比较而言,改良CTAB法和Tr Nzol法提取的RNA条带的清晰度、产量及质量都低于生工试剂盒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肉苹果 RNA提取 柱式植物总RNA抽提纯化试剂盒 Trnzol法 改良CT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20个梨品种(种质)对国外梨火疫病菌的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48
14
作者 李洪涛 张静文 +4 位作者 盛强 唐章虎 张祥林 张春竹 罗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9-637,共9页
【目的】选取Erwinia amylovora国外菌株及国内梨品种(种质),经室内接种,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及梨品种的抗病性,为研究梨火疫病防控技术提供技术资料。【方法】对供试的梨品种(种质)枝条采用离体接种、梨幼果半果接种法,比较3个不同来... 【目的】选取Erwinia amylovora国外菌株及国内梨品种(种质),经室内接种,评价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及梨品种的抗病性,为研究梨火疫病防控技术提供技术资料。【方法】对供试的梨品种(种质)枝条采用离体接种、梨幼果半果接种法,比较3个不同来源的国外菌株E.a 0001、E.a 0017、E.a 0055的致病力。通过离体枝条接种强致病力菌株E.a0017,结合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病原菌数量,制定梨品种抗病性分级指标,综合评估梨品种的抗病水平。【结果】3个菌株对供试梨品种枝条均具有致病力,对‘库尔勒香梨‘’砀山梨‘’黑酸梨’、杜梨具有强致病力,对‘库尔勒香梨’的致病力最强;综合对梨枝条接种的病情指数均值,其致病力的强弱依次为E.a 0001>E.a 0055>E.a 0017。E.a 0017菌株对梨幼果的致病力较E.a 0001和E.a 0055强,而E.a 0001和E.a 0055对幼果的致病力相近。供试的20个梨品种(种质)对Erwinia amylovora的抗性水平普遍较低,其中14个品种都不同程度感病(占70%),没有发现高抗品种,2个表现出抗病性和4个具有耐病性的品种均为我国的地方品种。【结论】3个E. amylovora菌株对供试梨品种(种质)均具有强和较强的致病力。供试梨品种(种质)中‘,晋酥‘’绿梨’表现抗病性‘,霍城冬黄梨‘’八月酥‘’库车阿木特‘’棉梨’表现出耐病性,其他均为感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WINIA amylovora 致病力 荧光定量PCR检测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杏品种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马媛 刘娟 +3 位作者 廖康 李文慧 何峰江 阿布来克.尼牙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89-1195,共7页
【目的】了解新疆不同杏品种的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性。【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的10个新疆主栽杏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结果】各品种的光合速率差异明显,库买提杏最高,与北山玉吕克差... 【目的】了解新疆不同杏品种的光合生理生态日变化特性。【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的10个新疆主栽杏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结果】各品种的光合速率差异明显,库买提杏最高,与北山玉吕克差异显著,与其他8个品种差异极显著。供试杏品种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各品种光合速率与温度、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正相关,而与空气相对湿度和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结论】不同杏品种间光合日变化趋势相同,各特征参数存在着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品种 生理生态特性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麦间作环境温湿度日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媛 廖康 +3 位作者 邱晨 宁万军 李文慧 徐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了解间作系统内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EI-USB-2温湿度记录仪及StevensPOGO便携式土壤温湿度测定仪观测杏麦间作区与杏单作区内空气和地表温度、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结果】间作区与单作区的温、湿度变化具有相同... 【目的】了解间作系统内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EI-USB-2温湿度记录仪及StevensPOGO便携式土壤温湿度测定仪观测杏麦间作区与杏单作区内空气和地表温度、相对湿度的日变化。【结果】间作区与单作区的温、湿度变化具有相同的规律,气温和地温均随太阳辐射的升高而上升,随其下降而降低,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变化则呈负相关。间作区内平均空气、地表温度分别较单作区低4.53和0.7℃;间作区内平均空气、地表相对湿度分别较单作区高4.90%和3.93%。【结论】间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园有降温增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温度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扁桃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姜俊卿 冯建荣 +3 位作者 曹晓艳 李文惠 王雪莲 陈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鉴定南疆扁桃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型,可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授粉品种提供依据,有效提高南疆扁桃的产量。【方法】以南疆10个扁桃品种的叶片为试材,利用蔷薇科通用引物PaConsⅡ-F+PaConsⅡ-R、EM-PC2consFD+EM-PC3consRD对叶... 【目的】鉴定南疆扁桃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型,可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授粉品种提供依据,有效提高南疆扁桃的产量。【方法】以南疆10个扁桃品种的叶片为试材,利用蔷薇科通用引物PaConsⅡ-F+PaConsⅡ-R、EM-PC2consFD+EM-PC3consRD对叶片基因组DNA进行S-RNase特异性扩增,将克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10个扁桃品种均获得2条带,共20条带,包含16种不同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其中4个为GenBank上登录的已知S-RNase基因序列,分别为S1(1 370 bp)、S12(2 479bp)、S14(740 bp)、S52(1 626 bp),12个为新的S-RNase基因序列,暂时分别命名为SA(780 bp)、SB(530 bp)、SC(1 261 bp)、SD(432 bp)、SE(1 266 bp)、SF(270 bp)、SG(1 263 bp)、SH(272 bp)、SI(690 bp)、SJ(1 523bp)、SK(755bp)、SL(1 486 bp)。【结论】鉴定出10个品种的S-RNase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自交不亲和 S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买提杏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晓梅 张谦 +2 位作者 徐麟 刘路 李文慧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5-718,共4页
【目的】多酚氧化酶(PPO)会对杏加工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它不仅影响杏加工产品如杏酱等的色泽,而且也影响其品质,特别是在制作杏茶、杏汁饮料的过程中更为突出。所以,准确测定PPO活性,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现实意义。【方法】以新疆主... 【目的】多酚氧化酶(PPO)会对杏加工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它不仅影响杏加工产品如杏酱等的色泽,而且也影响其品质,特别是在制作杏茶、杏汁饮料的过程中更为突出。所以,准确测定PPO活性,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现实意义。【方法】以新疆主栽赛买提鲜杏为原料,对杏组织中PPO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杏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25℃;杏多酚氧化酶的最适反应波长为400nm,最适反应时间为6min,当酶加入量为0.4mL时,酶活性最大;60~80℃处理10min,酶基本失活。【结论】丙酮粉与pH为6.0的磷酸缓冲液反应6min,离心后制得粗酶液;一定量的磷酸缓冲液和邻苯二酚在25℃下保温10min,添加0.4mL酶液,在400nm波长下,测定的PPO活性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褐变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南疆扁桃品种芽组培离体增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俊卿 冯建荣 +2 位作者 张大海 姜新 刘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97-1500,F0003,共5页
【目的】获得南疆地区扁桃品种幼芽诱导增殖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方法】以新疆南疆地区扁桃品种莎车9号、莎车14号、莎车18号和白巴旦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四因子三水平的培养基。【结果】最适合莎车9号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 【目的】获得南疆地区扁桃品种幼芽诱导增殖效果较好的培养基。【方法】以新疆南疆地区扁桃品种莎车9号、莎车14号、莎车18号和白巴旦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四因子三水平的培养基。【结果】最适合莎车9号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1.25mg/L+IBA0.2mg/L+NAA0.3mg/L;最适合莎车14号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IBA0.3mg/L+NAA0.3mg/L;最适合莎车18号增殖培养基是MS+6-BA1.25mg/L+IBA0.2mg/L+NAA0.2mg/L;最适宜白巴旦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IBA0.3mg/L+NAA0.1mg/L。【结论】研究进一步优化对扁桃幼芽增殖有效的培养基,为推广应用离体繁殖扁桃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正交设计 芽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植密度下小白杏结果枝和花器官形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芳 廖康 +4 位作者 李军如 侯忠友 吾买尔江 徐麟 张大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探明杏树结果枝及花芽形成规律。【方法】选取不同栽植密度的小白杏树,对其行间两侧主枝上的结果枝类型和花芽的形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下结果枝、花芽和花器官的形成规律。【结果】在5种栽植密度下,结果枝的构成... 【目的】探明杏树结果枝及花芽形成规律。【方法】选取不同栽植密度的小白杏树,对其行间两侧主枝上的结果枝类型和花芽的形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下结果枝、花芽和花器官的形成规律。【结果】在5种栽植密度下,结果枝的构成比例不同,但均以花簇状结果枝和短果枝为主,其次为中果枝和长果枝,徒长性果枝最少;花芽在不同类型枝条上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花簇状果枝>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徒长性果枝,并以2×4(m)和5×6(m)的花簇状果枝和短果枝的形成量最多,分别为85.12%和83.62%;杏树的花芽越冬存活率从大到小依次为3 m×6 m>2 m×8 m>1.5 m×4 m>2 m×4 m>5 m×6 m。可育花的比率从多到少依次为:5 m×6 m>2 m×4 m>1.5 m×4 m>2 m×8 m>3 m×6 m。【结论】不同栽植密度下小白杏的结果枝和花器官形成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树 栽植密度 结果枝 花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