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气象大数据+棉花科创助农平台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崔玉玲 马雷凯 +3 位作者 李阿桥 阿吉古丽·沙依提 王森 吉春容 《中国棉花》 2022年第4期6-9,共4页
通过“气象大数据+棉花科创助农平台”的全面建设,实现了多源融合5 km气象实况分析产品、农用天气格点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技术,利用手机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信息发布渠道向广大新疆棉农提供了棉花种植的产前、产... 通过“气象大数据+棉花科创助农平台”的全面建设,实现了多源融合5 km气象实况分析产品、农用天气格点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技术,利用手机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信息发布渠道向广大新疆棉农提供了棉花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动态气象保障服务;组建新疆棉花气象科技服务团队,举办“棉花气象为农服务技术论坛”,为棉花气象助农服务提供良好的合作交流平台;创建全国首家棉花”气象科技小院”,致力于棉花生产全过程精细化、定制化智慧农业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棉花高产栽培管理等技术培训,推动新疆棉花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技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气象 棉花 棉农 平台建设 灾害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新疆棉花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迎春 郭燕云 +3 位作者 王雪姣 李新建 胡启瑞 姚艳丽 《中国棉花》 2022年第2期1-3,共3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象因素是影响棉花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环境因素。根据新疆植棉区6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资料,对2021年新疆棉花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气象条件进行解析,为充分了解气象条件对新疆棉花发育、产量、品...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象因素是影响棉花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环境因素。根据新疆植棉区64个国家基本气象站资料,对2021年新疆棉花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气象条件进行解析,为充分了解气象条件对新疆棉花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气象条件 2021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新疆棉花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姣 李迎春 +2 位作者 傅玮东 李新建 胡启瑞 《中国棉花》 2021年第3期42-44,共3页
新疆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模式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度统计,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9%、总产占全国的87%。能否保障该区棉花生产实现高产、优质及稳产,直接关系到全国棉花产业的健... 新疆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模式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度统计,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9%、总产占全国的87%。能否保障该区棉花生产实现高产、优质及稳产,直接关系到全国棉花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统计局 棉花产业 优质棉生产基地 棉花种植面积 新疆棉花 气象条件分析 管理模式 健康稳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裕民县无刺红花气候品质认证研究
4
作者 李战超 武鹏飞 +3 位作者 刘纪疆 张山清 张士海 阿力玛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63-69,共7页
以新疆裕民县无刺红花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无刺红花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和评价体系,基于GIS空间分析模型对种植区域的气候适宜性、生育期内气象要素和企业生产管理状况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裕民县无刺红花气候品质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表明:... 以新疆裕民县无刺红花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无刺红花气候品质认证模型和评价体系,基于GIS空间分析模型对种植区域的气候适宜性、生育期内气象要素和企业生产管理状况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裕民县无刺红花气候品质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表明:2021年种植区域内的原产无刺红花气候品质等级为特优,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将提高无刺红花及其相关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对红花类农产品进行气候品质认证在国内尚属首次,对新疆地区红花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他地区类似农产品的气候品质认证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刺红花 气候适宜性 裕民县 气候品质认证 红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灌区棉花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茂春 薛英明 +5 位作者 芮建文 杨惠敏 张玲 赵霞 黄爱荣 王雪姣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2期49-51,共3页
棉花虫害已经成为新疆南疆塔里木灌区发展优质、高产、低成本棉花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利用多年来新疆阿拉尔国家农业气象观测二级站对棉花主要害虫发生发展的观测资料,总结了黄地老虎、棉铃虫、棉蓟马、蚜虫、棉叶螨、棉盲蝽、棉粉虱... 棉花虫害已经成为新疆南疆塔里木灌区发展优质、高产、低成本棉花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利用多年来新疆阿拉尔国家农业气象观测二级站对棉花主要害虫发生发展的观测资料,总结了黄地老虎、棉铃虫、棉蓟马、蚜虫、棉叶螨、棉盲蝽、棉粉虱等在塔里木灌区棉田的主要发生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制定塔里木灌区棉花虫害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提供参考,从而为当地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害虫防治 塔里木灌区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SIM模型的新疆棉花产量动态预报方法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雪姣 潘学标 +3 位作者 王森 胡莉婷 郭燕云 李新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0-165,共6页
该文在对棉花生长模拟模型COSIM进行模型调试、验证实现本地化应用的基础上,探讨运用作物模型进行棉花产量动态预报的方法,重点解决未知气象数据替代问题。作物模型应用于产量预报时,未来天气的不确定性是影响预报准确率的关键因子,该... 该文在对棉花生长模拟模型COSIM进行模型调试、验证实现本地化应用的基础上,探讨运用作物模型进行棉花产量动态预报的方法,重点解决未知气象数据替代问题。作物模型应用于产量预报时,未来天气的不确定性是影响预报准确率的关键因子,该影响随着当年实际天气数据增多而减小。该文以近50 a的气象数据,依次替代预报日至收获期的气象数据(即预报日之前使用预报年当年气象数据,预报日之后使用替代年气象数据),模拟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以近50、40、30、20、10、5 a历史气候数据依次替代预报日之后的逐日数据获得的模拟产量平均值作为预报产量,根据对预报准确率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以近10 a实测数据替代获得的模拟产量平均值作为最终预报产量。经验证该预报方法对不同播种时间棉花产量动态预报的准确率在81.3%~99.6%,预测精度较好。作为案例分析,该文仅进行每月1次预测分析,实际应用中可进行逐日替代动态预报,经过进一步改进,提高预报精度,未来可望达到业务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模型 气象 动态预报 产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新疆哈密瓜种植气候区划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4 位作者 吉春容 李景林 李新建 王命全 邹陈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5-122,共8页
基于新疆101个气象台站1961—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保证率分析以及Arc 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影响哈密瓜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日平均气温稳定≥15℃日数、≥20℃光温指数以... 基于新疆101个气象台站1961—2013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保证率分析以及Arc GIS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影响哈密瓜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日平均气温稳定≥15℃日数、≥20℃光温指数以及6—8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各气候因子突变前、后的变化特征,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新疆不同熟型哈密瓜最佳种植区、次佳种植区和不宜种植区分布区域及其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15℃日数、≥20℃光温指数、6—8月平均气温日较差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南疆多、北疆少,东部多、西部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特点。近53年,新疆≥15℃日数以2.493 d/10a的倾向率显著增多(P<0.001),≥20℃光温指数以0.06/10a的倾向率显著增大(P<0.001),6—8月平均气温日较差以-0.249℃/10a的倾向率显著(P<0.001)减小,各要素还分别于1997年和1987年发生了突变。新疆哈密瓜种植气候可分为4个大区和7个亚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1997年后较其之前,新疆中、晚熟哈密瓜最佳种植区明显扩大,次佳种植区有所减小;早熟哈密瓜适宜种植区以及哈密瓜不宜种植区也不同程度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15℃日数 ≥20℃光温指数 气温日较差 哈密瓜种植气候区划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新疆冬季热量资源时空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3 位作者 李景林 徐文修 王命全 伊力哈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46,共7页
利用新疆101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逐年极端最低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和Mann-Kendall法对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冬季负积温和越冬期日数等冬季热量要素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混合插值法,在Arc... 利用新疆101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逐年极端最低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和Mann-Kendall法对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冬季负积温和越冬期日数等冬季热量要素变化趋势、突变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混合插值法,在ArcGIS平台上完成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各热量要素多年平均值和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式模拟。结果表明:(1)新疆1月平均气温、年极端最低气温总体呈现"南疆高,北疆低;平原和盆地高,山区低"的特点,冬季负积温和越冬期日数总体呈现"南疆少,北疆多;平原和盆地少,山区多"的分布格局。(2)在全球变暖背景下,1961—2010年新疆冬季热量资源呈明显的增多趋势,并且1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冬季负积温和越冬期日数分别于1986年和1998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减少。突变年前后,1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上升幅度的空间分布总体呈"从东南至西北递增"的格局,冬季负积温减少幅度的空间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增"的特点,越冬期日数减少幅度的空间分布呈"南疆大,北疆小;盆地大,天山和阿勒泰山区小"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冬季热量资源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新疆乌昌地区棉花种植区划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1 位作者 宾建华 窦新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7-264,共8页
在对新疆乌昌地区1961—2010年≥10℃积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和无霜期等热量要素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疆棉区区划指标,完成了2004年前、后乌昌地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并对未来年平均气温升高1~4℃时,棉花种植气候区划的... 在对新疆乌昌地区1961—2010年≥10℃积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和无霜期等热量要素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疆棉区区划指标,完成了2004年前、后乌昌地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并对未来年平均气温升高1~4℃时,棉花种植气候区划的可能变化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乌昌地区热量资源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平原多,山区少"的格局。1961—2010年≥l0℃积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无霜期分别以每10年52.3℃.d、0.1℃和3.3 d的速率增多(升高、延长),并分别于1995年、2004年和1987年发生了突变。受其影响,2004年后乌昌地区宜棉区较之前明显扩大,次宜棉区、风险棉区和不宜棉区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未来气候变暖将对乌昌地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产生较大影响,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宜棉区面积将扩大6600 km2,次宜棉区和不宜棉区分别缩小2100 km2和4700 km2,风险棉区面积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热量资源 棉花区划 乌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新疆阿拉尔垦区棉田苗期地老虎偏重发生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茂春 康胜 +8 位作者 李光分 何春梅 赵霞 陈海燕 张玲 胡云喜 李迎春 王雪姣 李进 《中国棉花》 2022年第8期41-45,共5页
依据2020年5月初在新疆阿拉尔垦区机采棉田观察到的地老虎危害棉花幼苗现象,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开展了隔日定点跟踪观测和走访调查,并结合农业气象指标,分析了当年地老虎危害偏重发生的原因。结果显示:2020年阿拉尔垦区苗期棉田地老虎... 依据2020年5月初在新疆阿拉尔垦区机采棉田观察到的地老虎危害棉花幼苗现象,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开展了隔日定点跟踪观测和走访调查,并结合农业气象指标,分析了当年地老虎危害偏重发生的原因。结果显示:2020年阿拉尔垦区苗期棉田地老虎偏重发生主要与2019年的暖冬,2020年3月上旬至6月上旬的气温偏高、沙尘天偏多、光照不足,以及田间防治不及时等有关。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棉田地老虎发生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今后当地农业部门指导棉田地老虎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害虫 地老虎 气象因素 阿拉尔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梨果实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倩 李新建 吴新国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376-379,共4页
在香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定期测定果实横、纵径,对香梨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香梨果实横、纵径均呈持续增长趋势,横、纵径每10 d增长量呈现出2个相互重叠的增长高峰。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 在香梨果实生长发育期,通过定期测定果实横、纵径,对香梨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香梨果实横、纵径均呈持续增长趋势,横、纵径每10 d增长量呈现出2个相互重叠的增长高峰。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出,60 cm地温是影响香梨果实膨大的主导气象因素。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香梨果实日增长量与气象因子的回归模型,通过检验,模型效果较好,可为果园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梨 果实生长 灰色关联度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新疆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种植适宜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基于新疆102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以及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在对影响新疆紫花苜蓿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5℃积温、冬季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80%保证率≥5℃积温和90%保证率... 基于新疆102个气象台站1961-2019年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以及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在对影响新疆紫花苜蓿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5℃积温、冬季最低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80%保证率≥5℃积温和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作为指标因子,研究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种植气候适宜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新疆80%保证率≥5℃积温和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疆多(高),北疆少(低);平原多(高),山区少(低)"的格局。受上述两指标要素空间分异的综合影响,秋眠级4~6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以及东疆的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秋眠级2~3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周边山前倾斜平原,伊犁河谷以及准噶尔盆地西部和东部的低平原地带;秋眠级1~2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分布在北疆北部、西部,准噶尔盆地腹地以及天山和昆仑山中、低山带;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区大部为紫花苜蓿不适宜种植区。影响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种植的主导因子不同,秋眠级4~6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以及紫花苜蓿不宜种植区主要受80%保证率≥5℃积温的影响;秋眠级1~2级和2~3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主要受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的影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59年新疆≥5℃积温和冬季最低气温分别以65.52(℃·d)·10 a^-1和0.63℃·10 a^-1的倾向率呈极显著(P<0.001)上升趋势,80%保证率≥5℃积温和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也总体增多或升高,但其变化具有阶段性差异,时段Ⅰ(1961-1980年)80%保证率≥5℃积温和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为近59年最低时期;时段Ⅱ(1981-2000年)较时段Ⅰ的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升高2.9℃,但80%保证率≥5℃积温变化不大;时段Ⅲ(2001-2019年)较时段Ⅱ的90%保证率冬季最低气温不升反降0.8℃,而80%保证率≥5℃积温增加147.0℃·d。受上述气候要素变化的影响,近59年新疆秋眠级4~6级和2~3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呈扩大趋势,而秋眠级1~2级紫花苜蓿适宜种植区及紫花苜蓿不宜种植区呈减小趋势。这表明气候变暖对新疆紫花苜蓿种植的发展总体趋于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5℃积温 冬季最低气温 秋眠级 紫花苜蓿 气候适宜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a新疆气温精细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78
13
作者 李景林 张山清 +3 位作者 普宗朝 王命全 王胜兰 赵书琴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利用新疆93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春、夏、秋、冬四季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各气温要素多年平均值和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 利用新疆93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月平均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春、夏、秋、冬四季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以及各气温要素多年平均值和突变前后变化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春、夏、秋、冬四季和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疆高,北疆低;平原和盆地高,山区低"的格局。(2)在全球变暖背景下,1961-2010年新疆春、夏、秋、冬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分别以0.24℃/10 a、0.21℃/10 a、0.39℃/10 a、0.49℃/10 a和0.33℃/10 a的倾向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并分别于2004年、1997年、1995年、1985年和1994年发生了突变性的上升,突变后较突变前,各季和年平均气温分别升高了1.5℃、0.8℃、1.2℃、1.6℃和1.0℃,但气温上升幅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疆大,南疆小"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气温 时空变化 ARC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去趋势方法的新疆东天山高低海拔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12
14
作者 彭正兵 李新建 +4 位作者 张瑞波 秦莉 张合理 陈友平 刘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95-1604,共10页
利用新疆东天山高低海拔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et Mey.)年轮样本,采用样条函数法、负指数函数法和区域曲线法3种去趋势方法研制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通过分析不同去趋势方法的新疆东天山高低海拔云杉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特征... 利用新疆东天山高低海拔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et Mey.)年轮样本,采用样条函数法、负指数函数法和区域曲线法3种去趋势方法研制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通过分析不同去趋势方法的新疆东天山高低海拔云杉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特征、年表与气候响应的关系和年表间在不同频域互相关,及其与其它资料对比发现:(1)3种去趋势法对东天山年表质量影响较小,低海拔树轮年表含有更多可靠的气候变化信息。(2)高海拔的雪岭云杉树木径向生长与6—9月平均气温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标准化树轮年表与7月平均气温相关系数达0.553(P<0.01,n=58),夏季温度可能是东天山高海拔雪岭云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低海拔雪岭云杉树木径向生长与春季降水显著正相关,同时与春季平均气温显著负相关,春季高温和缺水共同作用的春旱可能是影响低海拔雪岭云杉径向生长的主导因子,且负指数函数年表对气候响应更敏感。(3)区域曲线法能够保留树轮标准化年表中更多低频信息,但优势不明显。高低海拔标准化年表在低频域相关系数较大,并和历史干旱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在东天山高低海拔雪岭云杉的去趋势方法研究中,负指数函数法比样条函数法和区域曲线法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et Mey.) 东天山 树木年轮 气候响应 去趋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新疆红枣种植气候区划的影响 被引量:45
15
作者 张山清 普宗朝 +6 位作者 李景林 李新建 吉春容 傅玮东 王命全 李晓菊 郑新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3-721,共9页
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疆红枣气候区划的变化,对适应气候变化,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制定新疆红枣种植和发展规划,促进新疆红枣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新疆101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历史气候资料,使用线性趋势... 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疆红枣气候区划的变化,对适应气候变化,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制定新疆红枣种植和发展规划,促进新疆红枣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新疆101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历史气候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和t-检验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在对近52年新疆≥10℃积温、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和6—7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红枣气候区划指标,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疆红枣种植气候区划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10℃积温、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和6—7月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疆高、北疆低,平原和盆地高、山区低"的格局。2)近52年新疆≥10℃积温、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和6—7月平均气温分别以62.22℃·d·10a-1、0.551℃·10a-1和0.221℃·10a-1的倾向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分别于1997年、1982年和1994年发生了突变。受其影响,1997年后新疆红枣适宜种植区面积增至5.05×105 km2,较之前增加1.20×105 km2,占新疆总面积比例增大7.3个百分点;而次适宜种植区面积缩小4.0×104 km2,占新疆总面积比例缩小2.4个百分点;不适宜种植区面积缩小8.01×104 km2,占新疆总面积比例缩小4.9个百分点。气候变化使新疆红枣适宜种植区面积明显扩大,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面积有所减小,这种变化对促进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红枣 种植区 气候区划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NTURY模型在新疆天山山区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燕云 刘艳 +2 位作者 李秋月 陈辰 王森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2-258,共7页
利用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对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新疆天山山区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昭苏、巴里坤为代表站点,基于各站多年围封草地观测资料,对草地生态系统模型(CENTURY模型)进行适... 利用模型评价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对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新疆天山山区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昭苏、巴里坤为代表站点,基于各站多年围封草地观测资料,对草地生态系统模型(CENTURY模型)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模拟的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昭苏和巴里坤地上生物量模拟值与实测值呈显著相关(P<0.05),决定系数(R 2)分别为0.39,0.51,0.3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34.09,37.15,14.29 g C·m-2,CENTURY模型可以用于气候变化对新疆天山山区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验证后的模型对1961-2016年地上生物量模拟显示:巴里坤呈显著减少趋势、昭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呈波动减少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URY模型 地上部生物量 适用性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于田绿洲农业耗水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梦迪 李兰 +2 位作者 罗光明 董克鹏 师庆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109,I0001,共8页
[目的]分析西北干旱区农业耗水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于田绿洲未来发展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1980—2018年的气象数据及1990和2018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分析得出于田绿洲的耗水特征。[结果]①研究... [目的]分析西北干旱区农业耗水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于田绿洲未来发展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1980—2018年的气象数据及1990和2018年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分析得出于田绿洲的耗水特征。[结果]①研究区的气候变化总体呈现出明显暖湿的趋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表现在绿洲耕地面积的增加,而水域面积则呈现减少趋势;②于田绿洲克里雅河径流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经流较之前增加了6.00×10^8 m^3,绿洲农业绿水耗水量也呈现增加趋势,较2000年增加了1.78×10^9 m^3。[结论]气温的增加造成绿洲作物蒸散增多,耕地面积的增加更是加剧了耗水情况,这使得于田绿洲的绿水耗水总量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土地利用变化(LUCC) 耗水分析 干旱区 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温度精细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阿帕尔·肉孜 叶尔克江·霍依哈孜 +2 位作者 李奇 黄健 张山清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5期34-41,共8页
基于新疆105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温度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小波功率谱分析法以及ArcGIS10.7环境下的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技术探究新疆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变化周期以及精细化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基于新疆105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温度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小波功率谱分析法以及ArcGIS10.7环境下的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技术探究新疆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突变特征、变化周期以及精细化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多年平均温度空间分布呈分布不均的现象,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南疆高、北疆低,平原和盆(谷)地高、山区低的格局。近58年新疆各地气温除了库车和阿克陶呈略减少趋势,其他各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有区域性差异,线性增温速率各有不同,其中南疆最小,增温速率为0.0257℃/年,天山山区略大,增温速率为0.0314℃/年,北疆最大,增温速率为0.0354℃/年,增温速率均通过P=0.001显著性检验,重点增长区位于哈密、塔城、伊犁及阿勒泰地区。新疆各地年平均温度增温速率由北向南递减,北部增温速度大于东北部,东北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南部,南部大于东部,寒冷地区增温快于温暖地区。新疆温度均有较强的2.6年左右的主要周期振荡并均通过95%的红噪声检验,各地温度偏高波动周期信号最强的是北疆,其次为天山山区,南疆最小。温度距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除了个别年份都是负距平,90年代中期之后都是正距平;2~8年尺度平均谱显示温度的年际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前较弱、90年代后开始逐渐增强,对应的功率谱温度偏高波动周期信号也较强,这说明新疆气候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普遍而显著地增温转折并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气候倾向率 突变 小波功率谱 反距离权重插值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数字棉花技术+收入保险新模式及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艳萍 张立祯 +5 位作者 孙帅 王森 王雪姣 朱明成 帕尔哈提·买买提 巴特尔·巴克 《中国棉花》 2023年第10期28-34,共7页
首先,概述了新疆棉花生产问题,归纳了数字棉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棉花保险和贷款业务的难点和不足。其次,介绍了基于上述实际和数字棉花技术及收入保险等的融合推广理念,在已开发的棉花功能与结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集数字种... 首先,概述了新疆棉花生产问题,归纳了数字棉花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棉花保险和贷款业务的难点和不足。其次,介绍了基于上述实际和数字棉花技术及收入保险等的融合推广理念,在已开发的棉花功能与结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集数字种植、智能农机、肥水一体化、产品质量追溯、收入保险和金融产品管理功能,涉及产业链多方的数字棉花管理系统。再次,对新疆推行“数字棉花技术+收入保险”科技服务新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效益等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数据转换应用和农户链接,提升棉花种植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可推动新疆棉花可持续绿色发展,有利于当地政府、银行、保险、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合作共赢。最后,对“数字棉花技术+收入保险”的新模式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及其推广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棉花 收入保险 Cotton XL模型 生长模拟 智能决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5-2021年新疆哈密伊州区棉花生育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芮建梅 李茂春 +2 位作者 芮建文 彭红艳 王雪姣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0期20-27,共8页
利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国家基准气候站1985―2021年棉花生育期观测资料,结合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突变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1985―2021年伊州区棉花生育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 利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国家基准气候站1985―2021年棉花生育期观测资料,结合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突变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1985―2021年伊州区棉花生育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2021年伊州区棉花生育期气候特征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日照时间增多,初霜日提前,终霜日延后,无霜期缩短,高温日数增加,积温增加。气候变化导致伊州区棉花的播种期、出苗期、三叶期、五叶期、开花期、停止生长期均不同程度提前;现蕾期、裂铃期、吐絮期有程度不一的延迟;播种期-出苗期、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播种期-停止生长期延长;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停止生长期缩短。伊州区棉花生长发育受温度的影响较显著,受日照时间影响显著,受降水量影响不显著。伊州区1985―2021年棉花生育期的气候变化总体上对棉花生长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育时期 气候特征 影响分析 新疆 伊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