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1
作者 魏欣 张要朋 +9 位作者 潘占磊 李鹏程 孙桂兰 王剑 李军宏 翟梦华 赵文琪 汤秋香 张正贵 王占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5-1260,共16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棉花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巨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丰富多样的利用方式。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棉花秸秆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棉花生产节本增效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棉花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巨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丰富多样的利用方式。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棉花秸秆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棉花生产节本增效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解析并总结了我国棉花秸秆五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的利用方式及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在肥料化方面,棉花秸秆可通过还田、发酵以及高温热解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在饲料化方面,经过适当处理后棉花秸秆可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在燃料化方面,可通过发酵等方式将棉花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在基料化方面,棉花秸秆可用于栽培基质;在原料化方面,棉花秸秆可用于生产纸制品、板材等工业原料。然而,当前棉花秸秆利用仍存在收集困难、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产业链不完善和农户对棉秆综合利用认识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构建“技术-产业-政策”协同体系,通过加强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优化产业链结构以及完善政策支持等改进措施,推动棉花秸秆资源高效利用。本研究可为棉花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为我国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潜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秸秆还田 多样化利用 作物增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配施比例对残膜污染棉田棉花光合产物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事 吴凤全 +9 位作者 吴浩玉 刘柯鑫 刘晓伟 林涛 高岗 印彩霞 陈柏青 段淯水 张昊 汤秋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8,共9页
为了探究碳氮配施比例对残膜污染棉田棉花光合产物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于2023—2024年在新疆典型残膜污染地区进行了2年的大田试验,以‘中棉113’为材料,采用牛厩腐熟肥(C∶N=12∶1)和无机肥(尿素),在等氮量(375 kg·hm^(-2))投入下配... 为了探究碳氮配施比例对残膜污染棉田棉花光合产物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于2023—2024年在新疆典型残膜污染地区进行了2年的大田试验,以‘中棉113’为材料,采用牛厩腐熟肥(C∶N=12∶1)和无机肥(尿素),在等氮量(375 kg·hm^(-2))投入下配制4种不同碳氮比的肥料,分别是碳氮比为:0∶1(CF)、3∶1(OF1)、6∶1(OF2)、9∶1(OF3),并以不施氮肥(CK)为对照,分析不同碳氮比例对残膜污染棉田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两年研究结果表明,碳氮配施总体上对棉花长势、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棉花的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有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随着碳氮配施比例增加,棉花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量、向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和籽棉产量呈先显著上升后显著下降的趋势,均表现为OF2>OF3>OF1>CF;与其他碳氮配施比例相比,碳氮比为6∶1(OF2)的棉花平均株高、茎粗、叶片和果枝数较CF处理平均分别提高了3.66%、1.07%、0.97%、1.22%,干物质快速积累速率较大,干物质积累量较CF和CK分别提高了7.50%和10.35%,且向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较其他处理提高了5.58%~15.63%,并且OF2的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较CF处理平均分别提高了9.41%和5.52%,使得籽棉产量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9.93%~33.46%。由相关性分析可知,籽棉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铃数、营养器官积累量和生殖器官积累量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这些结果表明碳氮比6∶1对棉花长势、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棉花的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有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残膜污染棉田 碳氮配施比例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施硅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陆明昆 李军宏 +9 位作者 尼陆排尔·于苏甫江 潘喜鹏 刘晓成 张正贵 潘占磊 翟梦华 张要朋 赵文琪 王丽宏 王占彪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3,共8页
【目的】探究膜下滴灌棉田追施硅肥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分析追施硅肥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的机制,筛选出硅肥最佳施用浓度,为硅肥在棉花上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用中棉113(生育周期115 d)为材料,分别于棉花蕾... 【目的】探究膜下滴灌棉田追施硅肥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分析追施硅肥影响棉花生长发育的机制,筛选出硅肥最佳施用浓度,为硅肥在棉花上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选用中棉113(生育周期115 d)为材料,分别于棉花蕾期、花期追施硅肥。CK(常规施肥+0 kg/hm^(2) SiO_(2))、S_(1)(常规施肥+7.2 kg/hm^(2) SiO_(2))、S_(2)(常规施肥+14.4 kg/hm^(2) SiO_(2))、S_(3)(常规施肥+21.6 kg/hm^(2) SiO_(2)),分析施用硅肥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追施硅肥的棉花株高低于对照;茎粗高于对照;追施硅肥能显著增加棉花的根、茎、叶和蕾花铃的干物质积累量(P<0.05)。S_(2)施用量效果最佳。追施硅肥能显著提高棉花单株铃数(8.6%)和单铃重(10.2%)(P<0.05),提高棉花籽棉产量(25.1%)和皮棉产量(23.0%)(P<0.05)。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均有所提高。【结论】随水滴施硅肥可以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增加生物量及产量,并提升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肥 棉花 产量 品质 农艺性状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结合机器学习的棉花SPAD值估算
4
作者 李珂 印彩霞 +4 位作者 陈茂光 崔涵予 王科 刘立杨 汤秋香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1-799,共9页
【目的】基于SPAD值估算进行快速无损监测棉花田间管理,为棉田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大疆创新M350 RTK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获取多时相冠层遥感影像,并计算多光谱植被指数,筛选与SPAD值显著相关的特征,结合极限学习机、... 【目的】基于SPAD值估算进行快速无损监测棉花田间管理,为棉田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大疆创新M350 RTK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获取多时相冠层遥感影像,并计算多光谱植被指数,筛选与SPAD值显著相关的特征,结合极限学习机、随机森林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多元逐步回归四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棉花各生育时期SPAD值估算模型。【结果】各植被指数与棉花SPAD值在各生育时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CCCI(冠层叶绿素含量指数)和CIrededge(红边叶绿素指数)与SPAD值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81、0.78。对比不同生育时期模型精度,开花期模型精度最高,最佳估测模型为ELM,R^(2)为0.741,RMSE为1.448,rRMSE为0.025,现蕾期和吐絮期的最优估算模型为ELM,R^(2)分别为0.656、0.587,盛铃期最优估测模型为RFR,R^(2)为0.577。【结论】棉花叶片SPAD值估算的最佳生育时期处于开花期,最优模型表现为ELM,模型精度R^(2)最高达0.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多光谱遥感 棉花 叶绿素相对含量 机器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和机器学习的棉花SPAD值预测
5
作者 方万成 林涛 +7 位作者 崔建平 贾涛 鲍龙龙 王亮 樊世语 胡正东 邵亚杰 汤秋香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050,共10页
【目的】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和机器学习算法估测棉花SPAD值,快速准确的获取棉花叶绿素含量(SPAD值),为精准监测棉花生长状态、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反演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S... 【目的】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和机器学习算法估测棉花SPAD值,快速准确的获取棉花叶绿素含量(SPAD值),为精准监测棉花生长状态、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反演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SPAD值。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选择3个施氮水平和3个灌溉定额,分析不同水氮处理下棉花SPAD值的响应规律,研究不同时期棉花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并构建植被指数,分析植被指数与SPAD值的相关性,筛选出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通过4种机器学习算法对试验1和试验2全生育期SPAD值数据和多光谱指数进行建模分析,筛选出最优监测模型,分别预测反演不同时期棉花SPAD值,用不同田块数据验证模型。【结果】棉花不同生长期受到灌水和施肥条件影响显著。筛选合适的光谱指数并用随机森林模型建模取得了较好的估测精度,在花铃期模型估测结果最佳,模型的估测进度R^(2)介于0.68~0.73。RF模型在不同田块间进行叶片SPAD值估算具有较优的稳定性。【结论】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计算光谱指数采用RF算法建模估测棉花叶片SPAD值具有较优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多光谱 棉花 SPAD值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6
作者 张天誉 郑子漂 +10 位作者 魏鑫 张大伟 阿尔曼·阿不利米提 武铭哲 马君 焦玚 杨丽芸 刘媛媛 马清倩 陈琴 徐海江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7-1708,共12页
【目的】鉴定评价18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材料萌发期耐盐性,筛选优异种质,为耐盐新种质的创制提供资源材料。【方法】以150 mmol/L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于种子萌发期对180份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鉴定及筛选,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等评价... 【目的】鉴定评价18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材料萌发期耐盐性,筛选优异种质,为耐盐新种质的创制提供资源材料。【方法】以150 mmol/L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于种子萌发期对180份种质资源进行耐盐性鉴定及筛选,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等评价180份种质资源耐盐性。【结果】得到4个综合指标,并依据权重计算出耐盐性综合评价D值,180份种质资源分成了五类。【结论】盐胁迫下180份种质资源在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得到了10份耐盐性材料与31份盐敏感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萌发期 耐盐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节胺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特 赵强 李广维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4-18,共5页
缩节胺作为棉田化控主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株型塑造及产量提升方面有显著作用。缩节胺对棉花的个体农艺性状与群体株型塑造、根系发育与养分运移、籽棉产量与纤维品质等各方面的影响均有较为详细的研究成果,为缩节胺的应用提供了... 缩节胺作为棉田化控主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株型塑造及产量提升方面有显著作用。缩节胺对棉花的个体农艺性状与群体株型塑造、根系发育与养分运移、籽棉产量与纤维品质等各方面的影响均有较为详细的研究成果,为缩节胺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随棉花种植技术变化,缩节胺应用技术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概述了缩节胺的研发和应用的历史及进展,对棉花农艺性状、株型构造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缩节胺相关研究及其应用技术作了进一步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节胺 棉花 株型塑造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特 赵强 李广维 《中国棉花》 2021年第4期8-12,共5页
缩节胺是棉田化控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株型塑造及产量提升方面有显著作用。近年来,随着对缩节胺研究的深入,其作用机理、调控效果等已较为明晰;同时随棉花种植技术变化,缩节胺应用技术研究也日益增多。归纳总结了缩节胺的研发... 缩节胺是棉田化控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株型塑造及产量提升方面有显著作用。近年来,随着对缩节胺研究的深入,其作用机理、调控效果等已较为明晰;同时随棉花种植技术变化,缩节胺应用技术研究也日益增多。归纳总结了缩节胺的研发与应用历史及不同棉田应用技术,重点探讨了常规缩节胺化控技术的发展及侧重点,并对缩节胺相关研究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节胺 棉花 株型塑造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苯隆复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刚 田阳青 +4 位作者 赵强 李欣欣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王文庆 张家豪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6,共10页
为探究叶面喷施噻苯隆复配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应,于2022年7—10月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团结村进行大田试验,新陆中84号为供试棉花品种,以0.1%噻苯隆为主,分别复配缩节胺(W1)、调环酸钙(W2)、烯效唑(W3)、氟节... 为探究叶面喷施噻苯隆复配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应,于2022年7—10月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团结村进行大田试验,新陆中84号为供试棉花品种,以0.1%噻苯隆为主,分别复配缩节胺(W1)、调环酸钙(W2)、烯效唑(W3)、氟节胺(W4),以清水为CK,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棉花化学打顶前后各喷施一次,分析其对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中W3处理各项调查指标总体最优。具体表现如下:吐絮期,W3处理棉花株高、株宽、第3果枝长、第7果枝长、叶枝长较CK分别降低1.23%、3.14%、10.96%、11.72%、18.92%;施药后30 d,SPAD值和蕾铃的干物质积累量较CK分别增加2.05%和9.98%,生殖器官干物质占比较CK提升7.61%,叶面积指数较CK提高10.85%;单株铃数较CK增加11.28%,籽棉产量较CK增加11.23%。综上,在化学打顶前后各喷施一次0.1%噻苯隆450 mL/hm^(2)+5%烯效唑75 g/hm^(2)能够抑制棉花无限生长,提高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促进棉株生殖生长,提高单株铃数,从而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噻苯隆 植物生长延缓剂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节胺复配不同促进剂对棉花棉铃时空分布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刚 田阳青 +6 位作者 赵强 李欣欣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张家豪 王文庆 占东霞 马春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7,共9页
【目的】运用缩节胺复配不同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试验,研究其对棉花成铃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调控和光合特性的研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22年4~10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 【目的】运用缩节胺复配不同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试验,研究其对棉花成铃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调控和光合特性的研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22年4~10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试验药剂以缩节胺和助剂为主,分别复配噻苯隆(0.1%,T_(1))、复硝酚钠(98%原药,T_(2))、胺鲜酯(8%制剂,T_(3))、14-羟基芸苔素(0.01%,T_(4))和萘乙酸(98%原药,T_(5)),以常规缩节胺封顶为对照(CK),共6个处理,分析缩节胺复配促进剂对棉花棉铃时空分布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积累速率的时间在药后20~30 d,净光合速率在药后20 d左右达到最大值,在药后20~30 d棉花进入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且各复配处理均能提高棉株上中下部内外围铃的坐桃率、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速率。【结论】T_(5)处理快速积累持续期较CK延长了5 d左右,且棉株中下部内外围铃坐桃率较CK差异显著,下部内外围铃坐桃率分别提高了15.00%和20.00%,中部内外围铃分别提高了24.00%和25.00%,伏桃增加了1.13个,单株结铃数显著增加了0.84个,较CK处理皮棉产量提高了15.48%,T_(5)复配类型化学封顶剂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缩节胺 棉铃时空分布 产量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CRISPR/Cas9基因编辑有效sgRNA高效筛选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冠彤 雷建峰 +3 位作者 代培红 刘超 李月 刘晓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7-437,共11页
单向导RNA(sgRNA)是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的重要元件之一。然而研究显示,很多sgRNA不能有效工作,因此需要对多个设计的候选sgRNA进行筛选,以验证它们的有效性。早期对sgRNA有效性的验证采用的是完整编辑载体瞬时转化原生质体... 单向导RNA(sgRNA)是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的重要元件之一。然而研究显示,很多sgRNA不能有效工作,因此需要对多个设计的候选sgRNA进行筛选,以验证它们的有效性。早期对sgRNA有效性的验证采用的是完整编辑载体瞬时转化原生质体或者叶片的方法。这些方法费时费力,成功率不高,尤其是对于原生质体制备效率比较低的棉花。本研究针对GhMAPKKK2和GhAE基因分别设计靶序列,构建了只转录sgRNA的载体:GhU6-5P::MAPKKK2-sgRNA-1300和GhU6-5P::AE-sgRNA-1300,并通过农杆菌注射YZ-1 Cas9转基因棉花植株叶片;与此同时,构建了对应完整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载体:GhU6-5P::MAPKKK2-sgRNA-Cas9和GhU6-5P::AE-sgRNA-Cas9,并通过农杆菌注射YZ-1野生型棉花植株的叶片。另外,针对GhPDS、GhCLA1、GhMAPKKK2和GhAE基因分别设计靶序列并构建了GhU6-5P-2::PDS-sgRNA-CLCrVA、GhU6-5P-2::CLA1-sgRNA-CLCrVA、GhU6-5P-2::MAPKKK2-sgRNA-CLCrVA和GhU6-5P-2::AE-sgRNA-CLCrVA病毒投送载体,通过农杆菌注射YZ-1 Cas9转基因棉花植株叶片。以上试验均以转化对应空载体的植株为对照。对转化后的棉花叶片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后酶切,并对未完全消化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转化GhU6-5P::AE-sgRNA-1300、GhU6-5P::MAPKKK2-sgRNA-Cas9、GhU6-5P::AE-sgRNA-Cas9载体的棉花植株均未检测到靶基因突变,而转化GhU6-5P::MAPKKK2-sgRNA-1300、GhU6-5P-2::PDS-sgRNA-CLCrVA、GhU6-5P-2::CLA1-sgRNA-CLCrVA、GhU6-5P-2::MAPKKK2-sgRNA-CLCrVA和GhU6-5P-2::AE-sgRNA-CLCrVA载体的Cas9转基因阳性植株基因序列发生了改变,突变类型包括碱基替换、碱基缺失和碱基插入。表明以Cas9转基因阳性植株为转化受体的策略可以高效真实地验证sgRNA的有效性,排除了因转化效率低而带来的假阴性的结果,且病毒载体投送sgRNA的策略更高效、更准确。该sgRNA高效验证体系的建立,为棉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瞬时转化 CRISPR/Cas9 基因组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哌鎓复配生长促进剂对棉花株型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吴刚 田阳青 +5 位作者 赵强 李欣欣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王文庆 张家豪 占东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5,共9页
通过运用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促控结合,调控棉花生长发育,进一步挖掘化学封顶棉花的增产潜力,筛选出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化学封顶效果最佳的封顶剂组合。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 通过运用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促控结合,调控棉花生长发育,进一步挖掘化学封顶棉花的增产潜力,筛选出甲哌鎓复配促进剂对棉花化学封顶效果最佳的封顶剂组合。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试验用药以甲哌鎓和助剂为主,分别复配噻苯隆(0.1%,T1)、复硝酚钠(98%原药,T2)、胺鲜酯(8%制剂,T3)、14-羟基芸薹素(0.01%,T4)和萘乙酸(98%原药,T5),以常规甲哌鎓封顶为对照(CK),共6个处理。在本研究中,各复配处理较CK均能够增加棉株的果枝台数和铃数,棉株株高范围最终控制在84 cm左右,与CK无显著差异,能够较好控制棉株的纵向生长,T5和T4处理棉株果枝台数较CK增加了7.96%,单株棉铃数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15.19%和23.83%,较CK棉株株宽分别显著减少4.73、4.46 cm,能够抑制棉株中部和上部果枝的生长,对棉株的横向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T5处理较CK显著降低棉株果枝始节高度3.61 cm。T5处理较CK能显著提高棉花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T4和T5处理生殖器官干物质量占比分别达到65.04%和65.46%,较CK分别提高了3.40、3.82百分点。T5处理较CK单株结铃数显著增加了0.84个,T4和T5处理与CK籽棉产量差异显著,较CK籽棉产量分别增加了424.90、432.88 kg/hm^(2)。综上所述,T4和T5处理与常规甲哌鎓化学封顶相比获得的棉花产量更高,能够更好塑造棉花株型,促进棉花生殖生长,增加单株结铃数,较CK籽棉产量分别增加了424.90、432.88 kg/hm^(2),因此推荐使用T4和T5处理复配类型化学封顶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封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化学封顶 甲哌鎓 株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棉田土壤养分、棉花产量对减施氮肥的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令贻 唐江华 +5 位作者 徐文修 娄善伟 苏丽丽 王晨 张俊尧 王家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4-1242,共9页
【目的】研究多年连作棉田减氮量对棉花产量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以及减氮与棉花产量、土壤氮磷钾养分有效性间的关联,为科学减施氮肥、维持新疆棉花的高产高效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20年和2021年在连作10年的棉田进行定位田间试... 【目的】研究多年连作棉田减氮量对棉花产量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以及减氮与棉花产量、土壤氮磷钾养分有效性间的关联,为科学减施氮肥、维持新疆棉花的高产高效提供理论支撑。【方法】2020年和2021年在连作10年的棉田进行定位田间试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农大棉4号。设置常规施氮(375 kg/hm^(2),CK)、减氮20%(300 kg/hm^(2),N2)、减氮40%(225 kg/hm^(2),N4)和减氮100%(0 kg/hm^(2),N0)4个处理。调查了棉花产量,分析了0—20、20—40 cm土层土壤全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结果】在北疆棉田300 kg/hm^(2)氮肥用量处理提高了土壤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两年均值分别比CK处理高出4.04%、44.58%、9.94%(0—20 cm)和2.05%、44.47%、22.60%(20—40 cm);促进了棉花干物质积累,两年棉花平均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提高15.66%,利于产量形成,较对照处理分别增产了13.88%(籽棉)和18.10%(皮棉),有效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灰色关联分析可知,与减氮密切关联的土壤养分指标为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但与作物产量密切关联的土壤养分指标为土壤速效钾、全磷含量。【结论】在北疆长期连作棉田,将施氮量由375 kg/hm^(2)减至300 kg/hm^(2)可有效提升土壤有效态氮磷含量,进而增加棉花的干物质积累,提高籽棉和皮棉产量,实现节氮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减氮 土壤养分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特征估算棉花生物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亚杰 李珂 +7 位作者 丁文浩 林涛 崔建平 郭仁松 王亮 吴凤全 王心 汤秋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8-1335,共8页
【目的】基于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es,VIs)与机器学习算法估算棉花地上部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并评价其适用性和准确性,为丰富棉花生物量的遥感监测技术、提升生产的精准化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施氮量... 【目的】基于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es,VIs)与机器学习算法估算棉花地上部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并评价其适用性和准确性,为丰富棉花生物量的遥感监测技术、提升生产的精准化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施氮量与密度互作试验,同步采集主要生育时期的棉田实测AGB数据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计算得到8种VIs,并引入其中与AGB相关系数最高的3种VIs,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actor Regression,SVR)、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等AGB估算模型,评估不同VIs和模型的适用性和估算精度。【结果】8种VIs与AGB均呈显著相关,其中NGBDI、NDREI和EXG的相关系数绝对值|r|达到0.659~0.788,且与棉花生物量之间显著相关。三种回归模型中,SVR模型的估算效果最好,模型验证精度为R 2=0.89,RMSE=2.30,rRMSE=0.20。【结论】相较于PLSR和DNN估算模型,SVR模型更适合估算棉花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无人机 多光谱影像 生物量 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素抑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利用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铂轩 李鹏程 +6 位作者 郑苍松 孙淼 邵晶晶 冯卫娜 庞朝友 徐文修 董合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2-2131,共10页
【目的】研究氮肥添加不同氮素抑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利用与产量的影响,获得不同氮素抑制剂适宜的添加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中棉所100为材料,共设10个处理,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添加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2-氯-6-三... 【目的】研究氮肥添加不同氮素抑制剂对棉花生长发育、氮素利用与产量的影响,获得不同氮素抑制剂适宜的添加浓度。【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中棉所100为材料,共设10个处理,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添加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双氰胺(DCD)与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等4种氮素抑制剂,每种氮素抑制剂设置2个浓度,分底肥和开花期追肥与尿素一起施入,比较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籽棉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结果】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添加氮素抑制剂处理的棉花收获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6.5%~16.8%,棉花单株籽棉产量增加了8.8%~33.0%,氮肥表观利用率增加了4.5~15.1个百分点。尿素添加0.5%DCD、0.25%CP、1.0%DMPP与0.5%NBPT处理棉花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与产量分别优于尿素添加1.0%DCD、0.5%CP、2.0%DMPP与1.0%NBPT处理。【结论】尿素添加0.5%DCD处理的棉花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尿素添加0.25%CP处理较其他氮素抑制剂处理提高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率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抑制剂 棉花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磷酸钾复配不同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欣欣 田阳青 +6 位作者 赵强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吴刚 王文庆 张家豪 占东霞 宋兴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0-1273,共14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寻亚磷酸钾复配的最优搭配组合,为提高棉花产量和新疆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亚磷酸钾750 mL/hm^... 通过田间试验,探寻亚磷酸钾复配的最优搭配组合,为提高棉花产量和新疆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试验于2022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中84号’,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亚磷酸钾750 mL/hm^(2)为主,分别和6-苄氨基嘌呤12 mL/hm^(2)(PHO1)、14-羟基芸苔素甾醇150 mL/hm^(2)(PHO2)、萘乙酸0.18 mL/hm^(2)(PHO3)、吲哚乙酸0.18 g/hm^(2)(PHO4)和胺鲜酯20 g/hm^(2)(PHO5)进行复配,单施亚磷酸钾750 mL/hm^(2)(CK1)和清水(CK2)为对照,在化学封顶(7月5日)和封顶后7 d各喷施1次,分析各处理下棉铃时空分布、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特性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棉花单株结铃数和产量;其中PHO4和PHO5处理均可提高第1果节成铃率,从而增加单株结铃数,分别较对照单株结铃数增加3.09%~17.89%;PHO5处理较对照单铃质量提高1.35%,PHO4处理较对照籽棉产量提高15.76%~19.81%。因此,新疆地区化学封顶后推荐使用750 mL/hm^(2)亚磷酸钾复配0.18 g/hm^(2)吲哚乙酸(PHO4)或复配20 g/hm^(2)胺鲜酯(PHO5),以增加棉花单株结铃数,形成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亚磷酸钾 外源物质 成铃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施烯效唑复配促进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若飞 赵强 +5 位作者 王自然 谢佳 徐开玥 马百幻 宋兴虎 占东霞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7,共10页
探究滴施烯效唑复配促进剂对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促进棉花栽培向轻简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棉花品种新陆早42号为田间试验材料,以叶面喷施缩节胺为对照(CK),设置滴施烯效唑分别与噻苯隆(T1)... 探究滴施烯效唑复配促进剂对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促进棉花栽培向轻简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棉花品种新陆早42号为田间试验材料,以叶面喷施缩节胺为对照(CK),设置滴施烯效唑分别与噻苯隆(T1)、胺鲜酯(T2)、萘乙酸(T3)、氯吡脲(T4)复配4种药剂组合,于棉花化学打顶时施药一次,比较滴施烯效唑复配促进剂对棉株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施烯效唑复配促进剂能够控制棉花株高和果枝生长,其中T1处理棉花株高在施药后14、21、28 d分别较CK显著降低2.47、2.17、2.34 cm,吐絮期第3、第6和第9果枝长分别较CK显著缩短20.0%、20.7%和36.7%;T2处理棉花株高在施药后14、21 d分别较CK显著降低0.74、1.27 cm,施药后28 d与CK差异不显著,吐絮期第3、第6和第9果枝长分别较CK缩短9.1%、12.0%、36.6%,蕾铃干物质积累量在施药后40、50 d较CK分别提高7.32%、19.13%,其生殖器官占比较CK分别增加6.09%、4.94%。4个滴施处理以T2处理单株结铃数最高,较CK显著提高3.28%,且其衣分相对较高,皮棉产量高达3294.77 kg/hm^(2),较CK显著增加8.10%;各处理棉花纤维品质差异不明显。综上,滴施烯效唑复配胺鲜酯能有效改善棉花农艺性状,提高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单株结铃数及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烯效唑 促进剂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环酸钙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佳 许豆豆 +2 位作者 赵强 田阳青 任若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3,共5页
为探究调环酸钙(Pro-Ca)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于新疆库尔勒和什力克乡进行田间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早67号,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大田常规甲哌(DPC,225 g/hm^(2))使用剂量为对照,在棉花全生育期中分别喷施675 g/hm... 为探究调环酸钙(Pro-Ca)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于新疆库尔勒和什力克乡进行田间试验,棉花品种为新陆早67号,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大田常规甲哌(DPC,225 g/hm^(2))使用剂量为对照,在棉花全生育期中分别喷施6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9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12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675 g/hm^(2) Pro-Ca、975 g/hm^(2) Pro-Ca和1275 g/hm^(2) Pro-Ca,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6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复配处理对棉花株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终株高为71.07 cm,较对照显著降低了3.70%;12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复配处理下棉花茎粗达到10.04 cm,较对照显著增加了9.49%;1275 g/hm^(2) Pro-Ca单施处理下棉花主茎节间长度达到5.87 cm,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6.47%;12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复配处理下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占比达到51.53%,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5.69%;6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复配处理下棉花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最高,分别达到5.46个和5.50 g,最终籽棉产量为6319.60 kg/hm^(2),较对照显著增加了18.75%。综上所述,推荐在棉花生产上于全生育期进行叶面喷施675 g/hm^(2) Pro-Ca与225 g/hm^(2) DPC复配处理,能够有效控制株高,有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达到增加产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环酸钙 棉花 化学调控 农艺性状 产量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抑制剂研究进展
19
作者 黄铂轩 郑苍松 +4 位作者 孙淼 邵晶晶 冯卫娜 李鹏程 董合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氮素抑制剂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减少施氮成本和环境污染风险等优点,为现代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了技术途径,其主要包括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就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的研发历史、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氮素抑制剂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减少施氮成本和环境污染风险等优点,为现代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了技术途径,其主要包括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就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的研发历史、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氮素抑制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脲酶抑制剂 氮肥利用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份棉花品系对黄萎病抗性鉴定及综合分析
20
作者 欧阳单华 赵康 +6 位作者 宋东博 柳自清 郭旺珍 刘燕 顾爱星 阿扎提古丽·麦麦提图尔 艾力卡尔江·艾麦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目的】筛选出品质优、产量高和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系。【方法】以35份棉花品系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1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35份棉花品系的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67%(整齐度,UI)~43.10%(相对病情指数,IR),... 【目的】筛选出品质优、产量高和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系。【方法】以35份棉花品系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1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35份棉花品系的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67%(整齐度,UI)~43.10%(相对病情指数,IR),其中相对病情指数(IR)、铃数(TBN)、有效铃数(EBN)和单株皮棉产量(LYPP)变异系数较大,1号(4-13)、2号(4-22)、10号(4-2-7-3)和16号(10Q-67-3)相对病情指数小于20,4个品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较强;单株皮棉产量与各性状之间相关性不一,与品质性状之间也存在制约;5个主成分特征根值分别为5.334、3.423、3.105、1.298和1.105,贡献率分别为29.636%、19.019%、17.249%、7.214%和6.141%,累计贡献率达到79.259%;将35份棉花品系分为四类,第I类和第Ⅱ类品系综合表现为品质优异,抗病性强类群,但产量低;第Ⅲ类品系综合表现为高产类群,但品质差,抗病性弱;第Ⅳ类品系综合表现为耐病性类群,但产量略低,品质略差。【结论】将各类群与主成分综合得分F值排名前10取交集,优异品系为21号(37-129-3)和30号(44-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系 黄萎病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