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伊犁地区胡麻白粉病发生与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哈尼帕.哈再斯 张辉 +2 位作者 王振华 李子钦 肖克来提 《中国麻业科学》 2013年第3期155-158,共4页
2010-2012年在新疆伊宁市对胡麻白粉病田间发生时期、发生与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伊宁市胡麻白粉病始发期为6月下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胡麻白粉病呈现发病时间短,流行速度快的特点。胡麻白粉病发生流行跟当地的气象因素... 2010-2012年在新疆伊宁市对胡麻白粉病田间发生时期、发生与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伊宁市胡麻白粉病始发期为6月下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胡麻白粉病呈现发病时间短,流行速度快的特点。胡麻白粉病发生流行跟当地的气象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白粉病 气象因素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藜麦适应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庆 西尔娜依 崔宏亮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576-579,共4页
为研究藜麦在伊犁河谷的适应性,利用引进的藜麦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对其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对比。结果表明,藜麦在伊犁河谷生育期为125 d左右,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等均存在差异,理论产量... 为研究藜麦在伊犁河谷的适应性,利用引进的藜麦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对其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对比。结果表明,藜麦在伊犁河谷生育期为125 d左右,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等均存在差异,理论产量差异达极显著,LM2(株距15 cm)较LM5(株距30 cm)处理产量增加31.96%。研究初步认为,伊犁河谷地区藜麦种植密度为0.67万~1.33万株/hm^2时容易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适应性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春大豆不同播种量、行距配置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宏亮 张正 +2 位作者 王振华 海力其布 米克来依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52-53,共2页
以伊大豆5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种量、不同行距配置对植株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伊犁河谷春大豆获得高产的适宜种植方式是666.7m2播种量7 kg,行距30 cm。
关键词 伊大豆5号 播种量 行距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州直特早熟棉高产栽培技术
4
作者 彭云承 艾合买提江 周大伟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特早熟棉区 高产栽培技术 伊犁州 新疆 种植技术 无霜期 西部地区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
5
作者 布阿依夏木·那曼提 刘强 +5 位作者 赵智勇 廖必勇 达吾来·杰克山 冯国瑞 刘琪 杨明花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29-32,共4页
本文结合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实践,总结分析其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展望。该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包括选择具备良好的适应性、抗病性的优质品种;根据当地气候差异和作物品种等,调整播期及播种方式;精细整地,采用精确播种技术;... 本文结合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实践,总结分析其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展望。该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包括选择具备良好的适应性、抗病性的优质品种;根据当地气候差异和作物品种等,调整播期及播种方式;精细整地,采用精确播种技术;根据不同玉米品种特性合理密植,采取空间隔离、时间隔离或自然屏障隔离等进行种植隔离,根据玉米各生育阶段的需求进行施肥和灌溉,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诱控等手段进行病虫害绿色防治;适时采收,并进行保鲜处理。鲜食玉米在农业、工业和畜牧业领域应用广泛,其高质高效生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种植户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伊犁河谷及相关地区鲜食玉米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高质高效 种植隔离 农产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引进大豆品种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阿里别里根·哈孜太 哈尼帕·哈再斯 +5 位作者 祖勒胡玛尔·乌斯满江 姚庆 守合热提·牙地卡 侯献飞 李强 张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6-335,共10页
【目的】研究引进12份大豆品种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大田的适应性,为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变异系数,分析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参试品种合... 【目的】研究引进12份大豆品种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大田的适应性,为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变异系数,分析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参试品种合交02-69,210.868 kg/667m^(2),比对照增产28.36%,HSC居第1;绥农14,219.217 kg/667m^(2),比对照增产31.09%,HSC排名居第4。合交02-69、黑农69、黑农71、绥农14、黑农63为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分别晚14、13、13、10、8 d;中黄901较对照早9 d,属于中早熟品种;株高在90~105 cm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中黄901、黑农63、合交02-69。【结论】外引的12个品种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能正常开花结荚成熟,多数表现较好,其中合交02-69、绥农14、东农53、黑农69适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适应性 农艺性状 变异系数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明花 廖必勇 +6 位作者 刘强 登斯拉木 艾合买提江 彭云承 孙娜 艾拉努尔 布阿依夏木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55,共7页
为筛选适宜伊犁河谷优异的玉米育种材料,通过对218份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秃尖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出籽率、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利用特征差异性、主成分、相关性、通径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其性状进... 为筛选适宜伊犁河谷优异的玉米育种材料,通过对218份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秃尖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出籽率、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利用特征差异性、主成分、相关性、通径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其性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18份玉米材料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变异系数为6.37%~87.60%,平均变异系数为19.44%;每株穗粗(r=0.5217)、行粒数(r=0.4367)、穗长(r=0.4053)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行数(r=0.3759)、千粒重(r=0.3586)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秃尖长(r=-0.0200)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所有供试材料划分为四大类群,第Ⅰ大类主要以中晚熟组材料为主,株高高,果穗粗,行粒数多,单株产量高;第Ⅱ大类主要以生育期长为主,千粒重较重,单株产量较高;第Ⅲ大类主要是中熟材料,茎秆细,秃尖小,穗轴细;第Ⅳ大类主要为早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耐盐碱亚麻品种筛选与示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姚丹丹 朱爱国 +9 位作者 邱财生 赵信林 张正 守合热提·牙地卡尔 朱炫 宋喜霞 姜卫东 吴广文 孙中义 康庆华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22-228,共7页
为筛选生育期适宜、丰产性好、出麻率高、纤维产量高的亚麻品种,高效开发利用张掖盐碱地;以8个亚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张掖市龙纺麻业提供的山丹为对照,在山丹县位奇镇进行试验;对不同品种原茎产量、种子产量以及其他农艺性状进行田间鉴... 为筛选生育期适宜、丰产性好、出麻率高、纤维产量高的亚麻品种,高效开发利用张掖盐碱地;以8个亚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张掖市龙纺麻业提供的山丹为对照,在山丹县位奇镇进行试验;对不同品种原茎产量、种子产量以及其他农艺性状进行田间鉴定;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的原茎、纤维产量均较当地对照品种山丹大幅度增产,其中华亚5号产量居首,中亚麻3号稍逊,二者原茎较当地对照品种山丹分别增产94.83%和80.85%,达极显著水平;纤维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64.74%和147.32%,达极显著水平;华亚5号、中亚麻3号等2个品种(系)在张掖试点综合经济性状、丰产性表现较好,适应性及抗逆性相对较强,可在张掖作为纤维用亚麻品种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耐盐碱 产量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春油菜华油杂62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崔宏亮 王瑞 +1 位作者 张正 那比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52-53,共2页
以华油杂62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植株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种植密度5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3 802.5 kg/hm2,经济性状较好。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春油菜 华油杂62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亚麻引种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亚敏 王克哲 张正 《中国麻业科学》 2019年第4期170-172,181,共4页
试验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8份亚麻品种,对其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区域适应性、丰产性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为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双亚12号、双亚14号及黑亚16号的原茎产量高于天鑫3号,黑亚16号和双亚15号的种子产量高于天鑫3... 试验选择国内外有代表性的8份亚麻品种,对其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区域适应性、丰产性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为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双亚12号、双亚14号及黑亚16号的原茎产量高于天鑫3号,黑亚16号和双亚15号的种子产量高于天鑫3号。综合比较,黑亚16号、双亚15号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在新疆亚麻主产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引种 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亚麻品种(系)的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正 崔宏亮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38-41,共4页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5-2006年度亚麻品种比较试验9个新品种(系)的11个主要性状指标和2007年亚麻多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TX-3、伊97042的加权关联度排序和多点试验的产量排序均分别居第一、二位,综合性状...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5-2006年度亚麻品种比较试验9个新品种(系)的11个主要性状指标和2007年亚麻多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TX-3、伊97042的加权关联度排序和多点试验的产量排序均分别居第一、二位,综合性状好,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在新疆亚麻主产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亚麻田高效除草剂组合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庆 李志彬 +1 位作者 崔宏亮 张正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48-153,共6页
试验以40%立清乳油、56%二甲四氯钠、17.5%双草克星乳油、8.8%精喹禾灵的不同组合,采用不同的施药浓度,对亚麻田间杂草防控进行初步研究。在亚麻株高10 cm、田间杂草为2~4叶期时施药,施药后在不同时期观察田间亚麻药害发生情况以及恢复... 试验以40%立清乳油、56%二甲四氯钠、17.5%双草克星乳油、8.8%精喹禾灵的不同组合,采用不同的施药浓度,对亚麻田间杂草防控进行初步研究。在亚麻株高10 cm、田间杂草为2~4叶期时施药,施药后在不同时期观察田间亚麻药害发生情况以及恢复情况。在施药后第1、3、7、10、15天,对采用不同药剂组合的处理进行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调查,主要调查指标为每个处理中前5位优势杂草的伤害症状、株防效以及鲜重防效。通过对施药后30、45 d的田间调查取样进行分析,得出综合除草效果以1200 g/hm2二甲四氯钠+750 mL/hm2精喹禾灵为佳,相对于空白对照(CK)总防效为92.9%。该研究为伊犁亚麻产区田间杂草的高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除草剂组合筛选 杂草 新疆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州河谷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
13
作者 彭云承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00-100,共1页
1影响盐碱地棉花高产的制约因素1.1出苗保苗难盐渍化引起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种子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加上春季盐碱地地温回升缓慢,易造成烂种;出苗后又常受低温、盐分、水分等条件的影响,易造成老小苗,生长迟缓,甚至引起死苗。
关键词 盐碱地 生长迟缓 制约因素 培肥地力 棉花栽培技术 盐渍化 改良土壤 表层土壤 溶液浓度 出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北”甜菜专用微肥对新疆伊犁河谷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孔桂荣 沈忠 +2 位作者 艾力 周新丽 王新杰 《中国糖料》 2008年第2期47-48,共2页
公顷喷施大西北甜菜专用微肥3kg两次,甜菜产量增加6.25%~7.14%,含糖率提高1.0~1.3度,甜菜褐斑病防效达33.1%~39 6%。能降低甜菜有害物质。
关键词 甜菜 大西北专用微肥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水稻病虫草害研究综述
15
作者 古丽娜尔·巴合提别克 刘文静 +2 位作者 包玉青 迪衣娜·加尔肯 任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7期126-132,共7页
伊犁河谷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水稻,稻区病虫草害多发。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是实现粮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测报是精准防治的关键,全面了解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以及病虫草害动态发展因素,在病虫害发生前制定... 伊犁河谷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水稻,稻区病虫草害多发。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是实现粮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测报是精准防治的关键,全面了解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以及病虫草害动态发展因素,在病虫害发生前制定好应对措施,可有效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对此,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伊犁地区主要发生的水稻病虫草害种类及其消长规律,为病虫草害的精准防治提供依据,也为集成并优化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草害 综述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冬小麦高产施肥模型研究
16
作者 王彩荣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42-45,共4页
为了探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伊犁河谷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产量为目标函数,对伊犁河谷冬小麦施肥模型进行研究。根据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 为了探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伊犁河谷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产量为目标函数,对伊犁河谷冬小麦施肥模型进行研究。根据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201.6kg/hm2,P2O5=144.9kg/hm2,K2O=24.3kg/hm2,产量可达9213.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肥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新疆高产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杜亚敏 高阳 章建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探明播期对新疆高产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个播期(4月11日、4月21日、5月1日、5月11日)对4个高产春大豆品种(系)生育期、产量、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大豆生育进程推迟... 为探明播期对新疆高产春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个播期(4月11日、4月21日、5月1日、5月11日)对4个高产春大豆品种(系)生育期、产量、籽粒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大豆生育进程推迟,生育期、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4月21日较高,变幅为4 243.3~4 888.9 kg·hm^(-2);推迟播期籽粒粗脂肪含量持续下降,籽粒蛋白质百分含量受播期影响小于脂肪含量,表现因品种(系)而异。伊犁地区春大豆适宜播期是4月21日前后,5月11日前播种春大豆在9月底前可正常成熟,可获得近4 000 kg·hm^(-2)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春大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甜菜种植区域生产成本比较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明 鲁伟丹 +6 位作者 曹禹 李蔚农 陈友强 刘华君 潘竟海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王志敏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38-2445,共8页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北疆甜菜投入与产出以及单位面积总生产成本状况。【方法】以新疆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天山北坡三大甜菜种植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调查问卷及实施调研方法,运用分类比较法、比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新疆甜菜甜菜种植...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北疆甜菜投入与产出以及单位面积总生产成本状况。【方法】以新疆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天山北坡三大甜菜种植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调查问卷及实施调研方法,运用分类比较法、比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新疆甜菜甜菜种植情况及经济效益。【结果】天山北坡与塔额盆地均为6.67~33.3 hm^(2),所占比重较高,分别为33.33%与42.86%;单产在4~5 t/667 m^(2)的种植户最多,占43.28%,其次是5~6 t/667 m^(2)的种植户,占调查总数的32.84%;4 t/667 m^(2)以下种植户仅占调查总数的5.97%。塔额盆地承包费为329.29元/667 m^(2),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甜菜种植区,而天山北坡地区承包费为550元/667 m^(2)较所有调查户承包费高出83.77元/667 m^(2)。在甜菜种植总成本构成中,承包费、劳动力费以及机械费均占较高比例,天山北坡、塔额盆地、伊犁河谷地区甜菜种植成本分别为1716.07、1429.76和1736.97元/667m^(2)。【结论】甜菜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受不同种植区域的影响,新疆北疆甜菜成本收益率表现为塔额盆地>天山北坡>伊犁河谷,承包费、劳动力费、机械费与肥料费是构成最主要甜菜种植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成本 比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倩楠 马尔合巴·艾司拜尔 +4 位作者 邹辉 王彩荣 艾力买买提·库尔班 孙娜 雷钧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0-1058,共9页
【目的】研究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方法】分析232份冬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综合评价。【结果】新疆232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9个农... 【目的】研究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方法】分析232份冬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聚类综合评价。【结果】新疆232份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9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介于1.68~2.10,变异类型丰富,变异系数幅度为10.3%~43.6%,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顺序为单株产量>有效分蘖数>主穗粒重>主穗长>主穗粒数>最多粒数>株高>小穗数>千粒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分蘖数(0.838)>主穗粒重(0.564)>主穗粒数(0.559)>最多粒数(0.301)>千粒重(0.269)>主穗长(0.224)>株高(-0.196)>小穗数(-0.102),有效分蘖数、主穗粒重、主穗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和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在欧式距离为16的位置将232个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分析各类群的9个农艺性状特征发现,类群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较大,且遗传多样性丰富。有效分蘖数、主穗粒重、主穗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是直接且正向的,可以作为提高单株产量的筛选指标,且有效分蘖数这一性状应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庆 崔宏亮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第12期74-76,73,共4页
本文收集了2003—2014年11年间新疆及伊犁河谷农作物及水稻在种植面积、产量等方面的数据,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对伊犁河谷水稻种植近几年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伊犁河谷水稻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水稻种植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