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伊犁山区主要野生蔬菜资源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勇 耿新丽 +1 位作者 包建平 许正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0-51,共2页
报道了新疆伊犁山区主要野生蔬菜资源的种类、分布、食用方法、药用价值等,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 新疆 伊犁山区 野生蔬菜资源 种类 分布 食用方法 药用价值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山区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国强 赵永生 +1 位作者 白玲 许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76-178,共3页
新疆伊犁山区野生果树种质资源丰富。1986-1993年实地考察初步查明,计有48种,分属于7个科17个属,多数树种果实可鲜食或加工利用,有些种是栽培果树的优良砧木,不少种是十分珍贵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野生果树 种质资源 伊犁山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平原区红地球葡萄黄化现象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仁宁 田勇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4年第3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新疆伊犁河谷平原区 红地球葡萄 黄化现象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树上干’杏调查初报 被引量:25
4
作者 尚振江 殷洪华 +3 位作者 刘刚 林德胜 木塔力普 王瑾 《北方果树》 2010年第1期34-35,共2页
‘树上干’杏系地方品系,20世纪50年代发现。90年代末才开发利用。近几年形成规模。该品种在丰产性、品质及加工制干性能等方面均表现良好,树势强健。栽后2年见花、3年结果、4年丰产,以花束状果枝和短果枝结果为主。3月上中旬萌芽,... ‘树上干’杏系地方品系,20世纪50年代发现。90年代末才开发利用。近几年形成规模。该品种在丰产性、品质及加工制干性能等方面均表现良好,树势强健。栽后2年见花、3年结果、4年丰产,以花束状果枝和短果枝结果为主。3月上中旬萌芽,4月初开花,6月底7月初果实成熟。小果型‘树上干’杏的丰产性好于大果型‘树上于’杏,更好于早熟型‘树上干’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初报 伊犁河谷 新疆 花束状果枝 丰产性 地方品系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平原区红地球葡萄生理性黄化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5
作者 陈仁宁 田勇 《中国果菜》 2004年第3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伊犁河谷平原区 红地球葡萄 生理性黄化现象 发生原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果实形态与矿质元素含量多样性以及特异性状单株 被引量:94
6
作者 冯涛 张红 +4 位作者 陈学森 张艳敏 何天明 冯建荣 许正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0-276,共7页
对新疆野苹果伊犁霍城县大西沟、巩留县莫合乡库尔德宁和新源县交吾托海等3个种下居群果实形态多样性及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香味物质、矿质元素含量等测定结果筛选出4株特异性状单株,旨在为探讨栽培苹果的起源演化提供基本资... 对新疆野苹果伊犁霍城县大西沟、巩留县莫合乡库尔德宁和新源县交吾托海等3个种下居群果实形态多样性及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香味物质、矿质元素含量等测定结果筛选出4株特异性状单株,旨在为探讨栽培苹果的起源演化提供基本资料,并为新疆野苹果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新疆野苹果的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和果柄长度等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个居群的变异趋势基本一致。尤其是本文首次对巩留县莫合乡库尔德宁居群果实形态性状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单果重的变异幅度为9.95~47.47g,变异系数29.71%,形状有扁圆形、近圆形、圆形和圆锥形等,果皮颜色有绿、黄、橘黄、粉红、红和深红等,具有栽培苹果的典型特征。上述结果支持“新疆野苹果可能是栽培苹果祖先种”的结论;②对巩留县莫舍乡的新疆野苹果78个实生株系果肉组织Ca、Mg、Fe、Zn、Cu、Mn6种矿质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每种矿质元素含量单株间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在24.2%~54.0%,遗传多样性丰富,进一步选择的潜力很大;③根据新疆野苹果果实形态、香味物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等的测定结果,初步筛选出了大果型、高钙型、高锌型和大马酮型等4个特异性状单株;④调查发现,由于农田开垦、过度放牧以及苹果小吉丁虫的蔓延危害,目前伊犁野果林面积逐年减少,野苹果固有的繁育体系和遗传多样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本文提出了建立新疆野苹果原生境保存、异地保存、离体保存和利用保存等多层次保护保存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形态多样性 优异单株 生存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杏开花生物学特性及授粉受精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刁永强 廖康 +3 位作者 许正 耿文娟 杨磊 皮里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7-951,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野生杏开花生物学规律及授粉受精结实特性。【方法】早春在新源野果林资源圃对野生杏开花物候期、花器官形态特征以及不完全花比例进行人工调查,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野生杏坐果率的影响。【结果】新疆野生杏树开花相对... 【目的】探讨新疆野生杏开花生物学规律及授粉受精结实特性。【方法】早春在新源野果林资源圃对野生杏开花物候期、花器官形态特征以及不完全花比例进行人工调查,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野生杏坐果率的影响。【结果】新疆野生杏树开花相对集中在3月底4月初,持续约8-9 d;落花期3-4 d,从花芽开始膨大到落花期末,持续30 d左右;在自花授粉试验中各树均坐果,且坐果率均≥6%,表现为自交亲和(SC);通过花器官特征调查,不同野生杏之间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比例差异很大,完全花比例最高的为4号杏,达90.0%,其次为2号杏80.0%,最低的为3号杏,仅为27.0%。【结论】5株野生杏人工异花授粉的平均坐果率为60.9%,比自花、自然授粉坐果率均较高,表现出较好的亲和性;通过授粉试验说明不同授粉方式中异花授粉效果较好,可以得到较高的坐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杏 花期 授粉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db.)Roem.)种群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遗传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飞飞 崔大方 +3 位作者 廖文波 羊海军 许正 陈考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6-932,共7页
利用SSR(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技术,对新疆野苹果的5个主要地理居群(128份材料)进行了种内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5个居群中巩留居群遗传多样性最丰富;(2)群体的AMO-VA分子方差分析得出野苹果居群遗传多样性有92%来自于居群内,8%来自... 利用SSR(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技术,对新疆野苹果的5个主要地理居群(128份材料)进行了种内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5个居群中巩留居群遗传多样性最丰富;(2)群体的AMO-VA分子方差分析得出野苹果居群遗传多样性有92%来自于居群内,8%来自于居群间,说明遗传多样性主要分布在居群内;(3)5个居群遗传距离与基因流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地理距离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野苹果地理分布格局是决定其遗传关系的主要因素;(4)5个居群间的基因流结果推断野苹果种群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迁移,根据种群遗传关系以及地理分布格局推断野苹果在冰期后迁移方向从中亚平原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从而形成现代的地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地理分布 亲缘关系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杏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黎明 刘萍 +1 位作者 梁凤丽 许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89,共4页
新疆野杏Armeniaca vulgaris属于濒危保护植物.用MTT法测定了新疆野杏花粉的生活力和寿命,用开花后人工授粉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期,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低温可有效延长新疆野杏的花粉寿命,常温... 新疆野杏Armeniaca vulgaris属于濒危保护植物.用MTT法测定了新疆野杏花粉的生活力和寿命,用开花后人工授粉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期,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低温可有效延长新疆野杏的花粉寿命,常温储藏时其花粉寿命为40~50 d,4℃低温储藏时花粉寿命可达90~105 d.柱头在开花后9 h内授粉坐果率都在40%以上,之后授粉坐果率降低.新疆野杏的花粉形态为超长球形,赤道面观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3孔沟,花粉外壁纹饰呈条纹状,条纹间有穿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杏 花粉 花粉活力 柱头 柱头可授性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杏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黎明 刘萍 +2 位作者 梁凤丽 许正 张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0-755,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野杏的繁殖适应性,为引种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野外定株观察,运用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检测新疆野杏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MTT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一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 【目的】了解新疆野杏的繁殖适应性,为引种栽培及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野外定株观察,运用杂交指数、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检测新疆野杏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MTT法测定花粉活力,联苯胺一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该种单花花期为6.7d,单花花期按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现蕾初期、开花前期、未散粉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凋谢期七个阶段;开花4h左右,柱头可授性最强,此时花粉活力也最高;按照杂交指数,繁育系统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套袋试验显示其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亲和。【结论】新疆野杏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具有同步性,其花粉活力最高的时期正是其柱头的最佳可授期;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并存,属于混合交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杏 繁育系统 花部综合特征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花芽形态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磊 廖康 +3 位作者 许正 秦伟 耿文娟 李会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8-492,共5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交吾托海野果林原生境内的新疆野苹果花芽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芽形态分化始于6月下旬,整个花芽分化过程约持续70 d,经历了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交吾托海野果林原生境内的新疆野苹果花芽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芽形态分化始于6月下旬,整个花芽分化过程约持续70 d,经历了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花芽分化各时期有重叠现象。6月22日之前基本处于未分化期;分化初期集中在7月初;萼片分化期开始于6月下旬,集中在7月中旬;花瓣分化始于7月初,集中在7月下旬;雄蕊分化期也始于7月初,集中在8月中旬;雌蕊原基分化期始于7月下旬,集中在8月中上旬;至9月初花芽全部进入雌蕊分化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 新疆野苹果 石蜡切片 花芽 形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野生香料植物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兆松 许正 +4 位作者 徐春堂 徐力 王元荣 黄波 黄玉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0-113,共4页
新疆有丰富的野生香料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有20科60多种。本文通过对新疆部分地区野生香料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论述了新疆野生香料的特点和开发应用现状,提出了新疆野生香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新疆 野生香料 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樱桃李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龙 廖康 +1 位作者 许正 王磊 《经济林研究》 201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新疆野生樱桃李是非常重要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在我国仅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且濒临灭绝,但其种下类型丰富。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一野生资源,对其地理分布、分类学、生态学、资源多样性、抗逆性、受损现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进展... 新疆野生樱桃李是非常重要的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在我国仅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且濒临灭绝,但其种下类型丰富。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一野生资源,对其地理分布、分类学、生态学、资源多样性、抗逆性、受损现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樱桃李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与部分栽培品种花粉形态的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伟 耿文娟 +3 位作者 刘立强 廖康 许正 刁永强 《经济林研究》 2010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了从孢粉学角度探讨新疆野苹果与部分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以新疆伊犁地区的新源县、巩留县、伊宁县、霍城县和塔城地区的托里县共5个居群中的野苹果及18份不同栽培苹果品种的花粉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其形态、大小、萌发孔和纹... 为了从孢粉学角度探讨新疆野苹果与部分栽培品种的亲缘关系,以新疆伊犁地区的新源县、巩留县、伊宁县、霍城县和塔城地区的托里县共5个居群中的野苹果及18份不同栽培苹果品种的花粉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其形态、大小、萌发孔和纹饰进行了观察,并以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与新疆栽培品种相比,除了纹饰有细微不同之外,新疆野苹果的其它形态特征相近,差异不明显,这说明新疆野苹果是新疆栽培苹果品种的重要种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栽培苹果 花粉形态 观测与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不同栽培架式调查初报 被引量:1
15
作者 皮里东 木塔里甫 +2 位作者 王光辉 肖开提 孟和巴图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7年第4期42-43,共2页
不同架式栽培管理的红地球葡萄产量、果实品质、色泽、病虫害发生等情况各不相同。2005—2006年,我们对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主产区的红地球葡萄生长结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总结、筛选符合伊犁气候条件、葡萄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 不同架式栽培管理的红地球葡萄产量、果实品质、色泽、病虫害发生等情况各不相同。2005—2006年,我们对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主产区的红地球葡萄生长结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总结、筛选符合伊犁气候条件、葡萄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方便的栽培架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栽培架式 伊犁河谷 调查初报 栽培管理 病虫害发生 生物学特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欧洲李绿枝扦插繁殖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耿文娟 廖康 +4 位作者 马燕 白润峰 杨磊 赵蕾 许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5-288,共4页
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与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野生欧洲李新梢枝条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插条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插条在蛭石中的生根状况最好,清水处理生根率为50%,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生根率可达... 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与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野生欧洲李新梢枝条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插条生根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插条在蛭石中的生根状况最好,清水处理生根率为50%,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生根率可达65.9%,死亡率最低,为10.4%。锯末中的插条清水和生长调节剂处理死亡率都较高,分别为30.0%、47.4%。在30组处理中,生根率达到60%以上的处理共有10组,生根率最高的是经NAA 300 mg/L处理扦插于河沙的组合。通过选用合适的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进行扦插繁殖,生根率可达80%,是扩大野生欧洲李繁殖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欧洲李 绿枝扦插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欧洲李组织培养技术 被引量:16
17
作者 耿文娟 吴玉霞 +3 位作者 袁海英 廖康 周龙 许正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1期45-48,共4页
以濒危果树野生欧洲李当年生新梢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以期筛选出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程序。结果表明:野生欧洲李初代培养时,以B5为基本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激素的外植体生长势明显优于不添加激素;以B5... 以濒危果树野生欧洲李当年生新梢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以期筛选出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程序。结果表明:野生欧洲李初代培养时,以B5为基本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激素的外植体生长势明显优于不添加激素;以B5为基本培养基,6-BA质量浓度0.5~1.0mg/L,并添加一定量的生长素(IBA、NAA)效果较优,能较快启动生长反应,并初步形成一定的增殖率;芽增殖培养阶段,6-BA质量浓度为0.5~1.0mg/L时,以NAA为生长素,NAA和6-BA适宜的比例为1:(1~3),以IBA为生长素,IBA和6-BA适宜的比例为1;(3~5)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野生欧洲李 组织培养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野果林的发生、演变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8
18
作者 侯博 许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66-2271,共6页
通过对天山伊犁河谷地野果林的分布状况调查,并结合多年气象资料,对天山伊犁河谷地野果林的发生、演替与气候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山伊犁河谷地野果林是在干旱荒漠地带山地中出现的由西风气流营造的“地中海性”阔叶落叶林... 通过对天山伊犁河谷地野果林的分布状况调查,并结合多年气象资料,对天山伊犁河谷地野果林的发生、演替与气候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山伊犁河谷地野果林是在干旱荒漠地带山地中出现的由西风气流营造的“地中海性”阔叶落叶林类型.它的发生、演变和分布与当地丰富的降水量、鲜明的冬季逆温层以及免于寒潮侵袭的地形等特殊的生态因子密切相关.它是珍稀的山地“孑遗”群落,是天山山地第三纪古温带阔叶落叶林成分与北方森林草甸成分相结合的产物,与中亚西天山野果林有明显区别.该河谷地是世界栽培落叶果树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稀有的生物多样性天然基因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伊犁河谷地 野果林 类型 资源 生态气候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