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巴尔虎左旗一次连续性降水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达来木仁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1期222-223,共2页
利用新巴尔虎左旗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动力条件、水汽条件等方面对新巴尔虎左旗一次连续性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冷涡是本次降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通过分析欧洲中心数值预报场,大致指出了本地区降水... 利用新巴尔虎左旗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动力条件、水汽条件等方面对新巴尔虎左旗一次连续性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蒙古冷涡是本次降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通过分析欧洲中心数值预报场,大致指出了本地区降水天气预报的普遍思路,本次过程对今后的预报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高压 连续性降水 物理量场 预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2
作者 孟庆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0期6713-6715,共3页
根据1961—2010年新巴尔虎左旗国家基本气象站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重现期分析、变率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研究新巴尔虎左旗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50年来新巴尔虎左旗平均降水量为271.8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0d,年最大降... 根据1961—2010年新巴尔虎左旗国家基本气象站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重现期分析、变率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研究新巴尔虎左旗的降水特征。结果表明,50年来新巴尔虎左旗平均降水量为271.8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0d,年最大降水量590.5mm年最小降水量125.7mm,夏秋季降水较多,冬春季降水较少;新巴尔虎左旗50年的降水总体为波动中减少的趋势,降水总趋势以~0.69mm/10a变化率减少,春、冬季降水分别以0.60、0.90mm/10a变化率增多,夏、秋季降水分别以-0.20、-0.18mm/10a变化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距平 重现期 变化特征 新巴尔虎左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海珍 郑树芳 +3 位作者 温晓辉 崔玉阳 马修才 有思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0期21-25,共5页
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检定规程规定的实验室检定环境温度的要求与其在观测场的环境温度差异较大,为此,文中研究环境温度对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测量误差的影响。选取国内常用的PTB210型、PTB220型和DYC1型各8只气压传感器,置于-40~40℃... 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检定规程规定的实验室检定环境温度的要求与其在观测场的环境温度差异较大,为此,文中研究环境温度对自动气象站气压传感器测量误差的影响。选取国内常用的PTB210型、PTB220型和DYC1型各8只气压传感器,置于-40~40℃之间的9个整10℃点的环境温度下,分别对各传感器500~1100 hPa之间的7个整100 hPa点进行性能测试,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TB210型、PTB220型和DYC1型气压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平均值均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PTB210型和DYC1型气压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而PTB220型气压传感器的测量结果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传感器 自动气象站 环境温度 测量误差 性能测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气象要素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春凤 王荣 李新泉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297-298,共2页
恶劣的天气条件是导致航空飞行事故和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了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气象要素,包括低能见度、低云、雷雨、风、气温、气压、积冰等,旨在为保障航空飞行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航空飞行安全 气象要素 低能见度 低云 雷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长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5
作者 李慧 《河北农机》 2019年第6期80-80,共1页
畜牧业作为我国北方牧区的重要支柱产业,牧草的长势直接关系到牧民的收入和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极端气象条件不断出现,这就使得牧草的长势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要实现牧草的良好生长,... 畜牧业作为我国北方牧区的重要支柱产业,牧草的长势直接关系到牧民的收入和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极端气象条件不断出现,这就使得牧草的长势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要实现牧草的良好生长,就必须加强牧草长势同气象条件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期实现我国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生长 气象条件 关系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动气象观测站测场防雷系统浅析
6
作者 李磊 崔玉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6期147-149,共3页
分析了新型自动气象观测站测场的防雷设计,对于风塔避雷针无法保护整个观测场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利用防雷规范标准作为主要依据,针对现代气象观测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表明现代气象观测场防雷设计能够符合防雷要求,通过... 分析了新型自动气象观测站测场的防雷设计,对于风塔避雷针无法保护整个观测场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利用防雷规范标准作为主要依据,针对现代气象观测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研究表明现代气象观测场防雷设计能够符合防雷要求,通过适当增设引雷设备,整个系统能够起到防雷保护作用,有效地防止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观测场内仪器设施安全运行,并保证气象自动观测数据顺利采集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场 防雷 电涌保护 直击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因子对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影响效应分析
7
作者 赵放 林伟楠 +5 位作者 赵春亮 何锋 孟祥龙 初征 李秀芬 赵慧颖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8-767,共10页
为了定量、动态、精细地评估气候因子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本文选取东北地区1980—2021年182个气象站5月中旬至9月下旬的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及大豆产量数据,基于正交多项式、积分回归原理,以旬为时间尺度,建立了基于气候因... 为了定量、动态、精细地评估气候因子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本文选取东北地区1980—2021年182个气象站5月中旬至9月下旬的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及大豆产量数据,基于正交多项式、积分回归原理,以旬为时间尺度,建立了基于气候因子的大豆产量动态评估模型,阐明了气候因子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效应及其贡献。结果表明:大豆营养生长期,旬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对东北地区大豆影响的产量变率,旬平均气温对吉林省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为-4.88~12.02 kg·hm^(-2);旬降水量对辽宁省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为-7.51~2.38 kg·hm^(-2);旬日照时数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为-2.60~2.68 kg·hm^(-2)。大豆营养和生殖生长并进期,气温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的影响为显著正效应、对吉林省和辽宁省的影响为负显著效应,黑龙江省和辽宁省旬降水量影响为显著负效应,旬日照时数影响均为负效应,黑龙江省旬平均气温对产量的影响幅度最大,为3.67~11.19 kg·hm^(-2)。大豆生殖生长期,旬平均气温、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对大豆产量影响变率排序为:旬平均气温对其产量影响变率最大的是黑龙江省,为-11.20~7.11 kg·hm^(-2),旬降水量和旬日照时数对其产量影响变率最大的是辽宁省,分别为-6.66~2.84 kg·hm^(-2)、-2.66~1.49 kg·hm^(-2)。可见,基于正交多项式和积分回归方法,可动态、定量评估气候因子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可为指导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生产 产量变率 气候影响 东北地区 积分回归 定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中西部一次沙尘天气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苗冬梅 王洪丽 +2 位作者 李耀东 李慧 杨春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13-7515,共3页
[目的]分析呼伦贝尔市中西部的一次沙尘天气的成因。[方法]以天气学方法结合生态环境变化,对2006年5月30日呼伦贝尔市中西部一次典型的沙尘天气的发生及影响进行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该市沙尘天气的发生机理,从生态环境变化角度提出沙尘天... [目的]分析呼伦贝尔市中西部的一次沙尘天气的成因。[方法]以天气学方法结合生态环境变化,对2006年5月30日呼伦贝尔市中西部一次典型的沙尘天气的发生及影响进行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该市沙尘天气的发生机理,从生态环境变化角度提出沙尘天气的根源所在。[结果]在呼伦贝尔草原日益沙化的大环境背景下,春季异常干旱的气候条件是导致这次沙尘的主要因素;严重干旱加上沙尘形成前期的持续升温导致了表土层的疏松干燥,牧草的延迟返青,干土层的加厚,这些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因子是诱发这次沙尘天气的决定性因素。从地面到高空的异常增暖,为这次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热能条件,促使了大气层结不稳定度的增加;另外,高低空急流的存在对地面大风的形成起到了动量下传的作用。地面蒙古气旋的形成及发展为这次沙尘天气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其带来的大风是沙尘天气形成的直接因素。[结论]该研究为该市沙尘天气的防治提供可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生态环境 干旱 蒙古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勇 王庆江 +2 位作者 刘军 孙国强 彭彬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6期62-64,共3页
文章在Arcview、Arc/info等GIS软件的支持下,对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情况进行遥感监测,监察总面积为97352.08km2,荒漠化面积有65506.44km2,占区域总面积的67.29%,其中沙漠化面积52998.36km2,水土流失面积11933.56km2,盐碱化574.52km2,分... 文章在Arcview、Arc/info等GIS软件的支持下,对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情况进行遥感监测,监察总面积为97352.08km2,荒漠化面积有65506.44km2,占区域总面积的67.29%,其中沙漠化面积52998.36km2,水土流失面积11933.56km2,盐碱化574.52km2,分别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0.90%、18.22%、0.88%和区域总面积的54.44%、12.26%和0.59%。在文章的结尾还简要分析了各种荒漠化类型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荒漠化 沙漠化 水土流失 盐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达盖区域站最低气温突破-40℃过程技术总结
10
作者 金钟 《江西农业》 2017年第2S期67-,共1页
2016年1月16-24日,罕达盖区域站出现一次极寒天气过程,分析期间3次降温和1次短暂升温过程温度场,并对比EC24h 2米温度预报与实况降温,以期提高罕达盖区域站温度预报水平。
关键词 寒潮 降温 温度场 EC24 H 2米温度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一次春季西南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11
作者 邓波 达来木仁 《南方农业》 2018年第5期117-118,123,共3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7年5月呼伦贝尔市一次西南大风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前期高温少雨气候特征为大风天气提供了有力的气候背景;乌拉尔山附近压脊发展以及脊前低槽东移为本次...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7年5月呼伦贝尔市一次西南大风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前期高温少雨气候特征为大风天气提供了有力的气候背景;乌拉尔山附近压脊发展以及脊前低槽东移为本次大风天气提供了有力的高空环流背景;蒙古气旋的热力不稳定是大风天气对流发展的重要机制。对于本次过程EC和T639数值预报的10风场预报都表现出很好的预报能力,对今后类似大风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和决策服务有一定的指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气旋 大风 数值预报 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植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李慧 《种子科技》 2019年第3期22-22,共1页
就玉米种植的环境因素和自然灾害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玉米 种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原县1990-2019年大风特征分析
13
作者 李金倞 孙铭悦 +2 位作者 崔玉阳 曹瑞 周建东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9期30-31,33,共3页
利用清原县1990—2019年的大风资料,对清原县近30年的大风日数、风速年际变化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4月,其次为5月;大风出现日数随年际逐渐减少,最大风速的最大峰值出现在4—5月,清原县主要盛行偏西风。
关键词 风速 风向 大风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二沟地区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
14
作者 孙晓慧 张胜利 +1 位作者 郑洪玉 李慧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94-96,共3页
2012年7月9日小二沟地区出现了一次较强的降水天气,6h降水量64.8mm,达到大到暴雨。此次降水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形成的前期过程中,西来槽,低层切变和地面气旋东移共同影响所造成的局地强降水天气。文章利用天气图、物理量场、雷达图、单站... 2012年7月9日小二沟地区出现了一次较强的降水天气,6h降水量64.8mm,达到大到暴雨。此次降水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形成的前期过程中,西来槽,低层切变和地面气旋东移共同影响所造成的局地强降水天气。文章利用天气图、物理量场、雷达图、单站气象要素等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高空形势 物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