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什么“少教不教”不管用——建构教学、发现教学、问题教学、体验教学与探究教学失败析因 被引量:43
1
作者 保罗.基尔希纳 约翰.斯维勒 +2 位作者 理查德.克拉克 钟丽佳 盛群力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9,55,共15页
人的认知架构特点、专家和新手的区别以及认知负荷理论都充分证实了"指导性教学"的优越性。虽然眼下信奉"少教不教法"非常盛行,乍一看还挺诱人,但它忽略了人的认知架构特点和近半个世纪以来持续的实证研究结论。研... 人的认知架构特点、专家和新手的区别以及认知负荷理论都充分证实了"指导性教学"的优越性。虽然眼下信奉"少教不教法"非常盛行,乍一看还挺诱人,但它忽略了人的认知架构特点和近半个世纪以来持续的实证研究结论。研究表明,重视对学习过程提供指导比一味主张少教不教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只有当学生具备了充分的原有经验可以进行"自我指导"时,教师指导的优势才会逐渐减弱。本文简要讨论了教学理论和设计新近研究中支持开展教学指导的各种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教不教 建构主义 指导性教学 显性教学 认知架构 认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与教学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约翰.斯维勒 陆琦 盛群力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3-51,共9页
认知负荷理论常与教学设计相联系,因为该理论中阐释的有关人类认知的许多方面都对教学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该理论认为人并不能轻易地习得教育或培训机构中教授的专业知识;其次,要习得这些知识需要学习者具备特定领域而非通用认知类... 认知负荷理论常与教学设计相联系,因为该理论中阐释的有关人类认知的许多方面都对教学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首先,该理论认为人并不能轻易地习得教育或培训机构中教授的专业知识;其次,要习得这些知识需要学习者具备特定领域而非通用认知类的知识;最后,通用认知类知识的掌握并不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指导,因为人早已具备习得这类知识的能力。相反,特定领域的概念与技能则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指导。这些因素与人类工作记忆的容量及持续时间等约束因素相互作用,勾勒了个体的认知系统架构,从而影响着教学设计。工作记忆的这种限制性并不会对生物初级知识的习得产生约束,但对生物高级知识的学习则会产生约束效用。如上所述,掌握通用认知类知识并不需要特定的教学指导,而习得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则需要专门的教学指导。由此,认知负荷理论可为教学设计提供具体指导,以减少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必要的外在工作记忆负荷,有利于习得涉及专门教学指导的、属于生物高级知识范畴的、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理论 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知识经验对分离元素策略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佘岩 陈鸥昊 连四清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59,共4页
分离元素策略是通过分割完整学习材料从而降低元素交互度,进而降低内在负荷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考察了学生知识经验对分离元素策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远近迁移,不同水平学生在呈现有无使用分离元素策略的学习材料时交互作用均显... 分离元素策略是通过分割完整学习材料从而降低元素交互度,进而降低内在负荷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考察了学生知识经验对分离元素策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远近迁移,不同水平学生在呈现有无使用分离元素策略的学习材料时交互作用均显著.其中,学困生呈现分离元素策略材料解决远近迁移问题均显著好于呈现无策略材料;学优生呈现两种学习材料对解决远近迁移问题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分离元素策略可作为有效的引导学困生学习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理论 内在负荷 分离元素策略 学生知识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持人语:中国语言生活学派与世界语言生活 被引量:2
4
作者 高雪松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1,共2页
经过语言学人15年来的不懈努力,语言生活的研究在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在中国语言研究的语境中,李宇明《语言生活与语言生活研究》(《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第3期)提出了“语言生活”的9个范畴,即“语言运用、语言知识的运... 经过语言学人15年来的不懈努力,语言生活的研究在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在中国语言研究的语境中,李宇明《语言生活与语言生活研究》(《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第3期)提出了“语言生活”的9个范畴,即“语言运用、语言知识的运用、语言技术的运用、语言学习、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术的学习、语言研究、语言知识的研究、语言技术的研究”。这个理论体系不仅包括社会语言学研究所关注的议题,如语言接触、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语言调查等,也包含语言规划、语言学习、语言技术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调查 李宇明 社会语言学研究 语言态度 语言接触 语言规划 中国语言生活 语言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