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摘类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以《新华文摘》探索实践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震 刘仲翔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52,共3页
文摘类期刊在我国拥有一定的市场空间,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不少文摘类期刊受到较大冲击,市场日益萎靡,文摘类期刊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融合发展变得尤为迫切。文摘类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面临定位之困、版权之困... 文摘类期刊在我国拥有一定的市场空间,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不少文摘类期刊受到较大冲击,市场日益萎靡,文摘类期刊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融合发展变得尤为迫切。文摘类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面临定位之困、版权之困、盈收之困和技术之困等,亟须找到破局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摘类期刊 数字化转型 融合发展 《新华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反滥用公权力为基石准确理解监察法的概念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青林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0,共14页
监察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并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和构成都具有重要的法理意义。《监察法》及相关监察法规颁布和实施的目的与公权力密切相关,但并非是对所有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监察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并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层次和构成都具有重要的法理意义。《监察法》及相关监察法规颁布和实施的目的与公权力密切相关,但并非是对所有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公权力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都构成监察法的调整对象。与设立公权力屏障的其他监督公权力的法律不同,监察法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制止和处理公权力被滥用。行使公权力的人员是监察法中的监察对象。完全监察对象是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不完全监察对象是其他行使公权力的人员,附随监察对象是行使公权力的没有资格行使公权力的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 反滥用公权力 公职人员 完全监察对象 不完全监察对象 附随监察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摘类学术期刊专题策划的功能与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学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当下,文摘类学术期刊作为一种情报性学术期刊除了拥有检索、浏览、交流等功能外,还由普通学术成果介绍与展示的平台转变为沟通与引领学术研究的媒介,尤其是它通常采用的专题策划更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学术理论思想的深... 当下,文摘类学术期刊作为一种情报性学术期刊除了拥有检索、浏览、交流等功能外,还由普通学术成果介绍与展示的平台转变为沟通与引领学术研究的媒介,尤其是它通常采用的专题策划更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作为一种学术理论思想的深度表达形式,专题策划以深度聚焦的方式深入解读各种学术问题与具体实践问题。这种专题策划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抓住社会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与普遍问题,选择大政方针和民生政策关注的重点、难点与疑点问题,深度挖掘实践工作或社会新闻事件背后的学术与政策意义;注重从国内外各学科、各领域或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实践与完善中提炼和选择专题。具体操作方法大致包括:根据各学科发展动态自创专题名称,研究对象为各学科具有理论前沿性或学术探索性的重大问题;各学科内同一专题所选择的文章大多选自不同报刊源,或考虑不同观点的争鸣,或考虑不同学派文章的相互补充等。这些方法突出表明文摘编辑的自主性、再创造性以及对专题本身的元研究,最终推进了社会科学理论的再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摘类学术期刊 专题策划 功能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永红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10,共7页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能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智慧支持,能更好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学术期刊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能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智慧支持,能更好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学术期刊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参与者与基础设施,从理论层面探讨其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机理,从实践层面探索其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有助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有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逻辑机理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与思路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仲翔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55,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给学术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期刊需要增强问题意识,提升融合发展本领,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加快对外交流步伐。学术期刊当前存在小散弱、数字化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给学术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期刊需要增强问题意识,提升融合发展本领,增强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加快对外交流步伐。学术期刊当前存在小散弱、数字化发展面临瓶颈、走出去步伐缓慢、主题策划面不够广、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从争夺话语权、坚持融合发展、加强人才培养、树立结构平衡理念、加强对外交流等方面入手促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学术期刊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著作出版相关概念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永红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6-212,共7页
学术著作出版体现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思想深度、理论高度以及精神向度。深入考察“学术”一词的发展流变史,系统梳理并努力厘清学术的概念、学术著作的定义、学术著作出版的内涵,有助于加强学术著作出版研究,有益于推动学术著作出版实践。
关键词 学术 学术著作 学术图书 学术专著 学术出版 学术著作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立体出版物的发展研究及其前景展望 被引量:7
7
作者 洪缨 李朱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2-54,共3页
从第一本立体书诞生到现在历经数百年,其内容、形式以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国外尤其欧美国家受到充分重视。中国立体出版物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设计机制以及经营策略,但因其应用族群和可选题材的广泛性以及具备较高... 从第一本立体书诞生到现在历经数百年,其内容、形式以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国外尤其欧美国家受到充分重视。中国立体出版物的发展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设计机制以及经营策略,但因其应用族群和可选题材的广泛性以及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在未来我国的出版业应当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立体出版物 发展 理论与实践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现状、问题与发展进路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永红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9,共4页
新形势下,探讨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之道迫在眉睫。文章系统考察了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类型、特点与作用,指出了其存在问题,深刻分析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探讨了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实现繁荣发展的未来方向与发展进路。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期刊 期刊管理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编辑应加强最新文件、精神的学习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朱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6-190,共5页
通过调研发现,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的负责人或编辑都比较注重自身专业知识与编辑技巧的学习,却常常不经意间忽略对党中央国务院最新文件、精神的学习。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为了切实选编好稿件以服务广大读者和引领哲学社会科学... 通过调研发现,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的负责人或编辑都比较注重自身专业知识与编辑技巧的学习,却常常不经意间忽略对党中央国务院最新文件、精神的学习。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为了切实选编好稿件以服务广大读者和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应加强对党中央国务院最新文件、精神等的学习,因为这一做法有助于甄别错误,编辑好理论文章,保证期刊的编校质量;有助于掌握大政方针的前提下策划重大前沿选题,引领学术界的研究;有助于避免“低级红”、“高级黑”的错误做法,正确做到“用学术讲政治”。要想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研判,就需要全面系统、及时跟进、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讲话、党中央国务院的最新文件及会议精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文件 阵地意识 期刊编辑 选题策划 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转载摘编作品应适用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青林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5-59,共5页
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仅与作者的创作以及作品的表现形式有关,而与作品是否出现在媒介上、出现在何种媒介上无关。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作为一项既展示著作权的私权利性质,又展示著作权客体的公共性的制度,对于网络作... 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仅与作者的创作以及作品的表现形式有关,而与作品是否出现在媒介上、出现在何种媒介上无关。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作为一项既展示著作权的私权利性质,又展示著作权客体的公共性的制度,对于网络作品与纸质媒体上作品的保护形式不一致,显然不符合著作权保护立法的初衷,也难以在理论上自圆其说。报刊转载法定许可制度在实现权利人报酬方面的效果不佳并不是制度本身有缺陷所致,而是配套机制孱弱导致制度未被切实执行的结果。强化执法环境与条件、完善配套制度,是任何一种著作权许可制度得到贯彻的必要条件。应当通过具体措施完善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如赋予网络转载、摘编主体著作权法定许可权,加快互联网转载付酬机制建设,利用大数据优势加强互联网监管,建立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定许可 习惯权利 法定权利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著作出版的选题机制:价值、指标及流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永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5-170,共6页
学术著作出版的选题机制有利于提高学术著作的内容质量,塑造与维护学术出版机构的品牌,打造学术出版强国。学术著作出版的选题机制建设,包括制定选题评审指标和规范选题论证流程。学术著作出版的选题评审指标应该紧紧围绕意识形态阵地... 学术著作出版的选题机制有利于提高学术著作的内容质量,塑造与维护学术出版机构的品牌,打造学术出版强国。学术著作出版的选题机制建设,包括制定选题评审指标和规范选题论证流程。学术著作出版的选题评审指标应该紧紧围绕意识形态阵地要求、产业属性以及学术属性来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学术含金量、作者学术背景以及出版效益。学术著作出版的选题论证流程是选题论证主体按照选题评审指标对选题进行评审与论证的程序。新时代,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选题机制的重要价值,严格按照选题评审指标做好选题评审工作,严格遵守选题论证流程规范,才能实现学术著作出版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强国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著作 学术出版 选题机制 选题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赜--基于重点选题策划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永红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共5页
学术期刊既是学术发表的桥梁与中介,又是学术评价的工具与手段,还是学术交流的载体和平台。可以说,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术研究以及开展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内容产业的逻辑来看,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 学术期刊既是学术发表的桥梁与中介,又是学术评价的工具与手段,还是学术交流的载体和平台。可以说,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术研究以及开展学术交流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内容产业的逻辑来看,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要高度重视重点选题策划的作用,直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选题策划问题,以重点选题策划为抓手与突破口,围绕学科发展、行业进步以及国家战略进行选题策划,不断提高编辑人员重点选题策划的积极性与能力,通过团结权威专家学者、扶持优秀学术人才凝聚自己的专家学者力量,最终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学术期刊 选题策划 高质量发展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宪法概念与宪政制度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青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6,共10页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人对宪法概念的理论探讨和长期进行的古典宪政实践,许多为后世国家所效仿,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宪政制度实践和宪法概念研究之最初源头。希腊先哲们对政体形式进行分类及其对合理政体形式之探讨,虽是针对当时城邦制度而...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人对宪法概念的理论探讨和长期进行的古典宪政实践,许多为后世国家所效仿,成为现代西方社会宪政制度实践和宪法概念研究之最初源头。希腊先哲们对政体形式进行分类及其对合理政体形式之探讨,虽是针对当时城邦制度而提出的,但无疑对后世国家选择合理的政权组织模式提供了最早的理论基础。希腊人提出的政体概念,亦在一定程度上为宪法概念的产生做出了应有贡献。虽然在希腊尚未有词汇"宪法",但是古希腊出现的词汇"政体"是宪法概念产生的萌芽。"根本法"这一宪法性质初露端倪。宪法概念最终出现在罗马帝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希腊 古代罗马 宪法概念 宪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反垄断法“变异”对媒介管制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 张云平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6-148,共3页
公共产品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媒介产业属于政府重点管制的行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反垄断法由法律进路向经济学进路的“变异”,经济学进路的反垄断法成为美国政府和联邦通讯委员会对媒介放松管制的转换理念。在媒... 公共产品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特性决定了媒介产业属于政府重点管制的行业。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反垄断法由法律进路向经济学进路的“变异”,经济学进路的反垄断法成为美国政府和联邦通讯委员会对媒介放松管制的转换理念。在媒介“解法”胜过媒介管制的环境下,“国家利益”压倒“公众利益”,美国反垄断法对媒介管制的约束力表现出其有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变异 媒介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记录中国版权事业发展历程的著作——评《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的编撰特点
15
作者 刘永红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7-68,共2页
为纪念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20周年,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20年来我国版权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绩,国家版权局组织编写了《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 为纪念新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20周年,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20年来我国版权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绩,国家版权局组织编写了《中国版权事业二十年(》1990~2010)。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国家版权局 新中国 事业 编撰特点 新闻出版总署 副署长 柳斌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邓小平之宪政观
16
作者 王青林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7-130,共4页
邓小平通过反对"大民主"和专制制度形成的民主理论是其宪政民主观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提出并坚持的法治必要性、法治原则以及权力分立和权力监督、注重程序等重要思想构成了邓小平宪政法治观的基本内容。对个人利益进行保护的... 邓小平通过反对"大民主"和专制制度形成的民主理论是其宪政民主观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提出并坚持的法治必要性、法治原则以及权力分立和权力监督、注重程序等重要思想构成了邓小平宪政法治观的基本内容。对个人利益进行保护的主张、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要求人的解放以及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主张,反映了邓小平的人权观。邓小平的民主、法治和人权观念为宪政理论提供了基础性的准备。邓小平曾经倡导和领导人民践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则是当今中国宪政实践的最初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民主 法治 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拢民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础——基于公共空间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云平 张福平 杨骅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6-139,共4页
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思想宣传的过程实际上是宣传者与受众双方合作的过程,鉴于公共空间视域中的大众传播,视公众为必不可少的传播要件,因而聚拢民众是基于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之前提基础。媒体... 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思想宣传的过程实际上是宣传者与受众双方合作的过程,鉴于公共空间视域中的大众传播,视公众为必不可少的传播要件,因而聚拢民众是基于该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之前提基础。媒体要聚拢民众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就应当确立"以人为本,服务大众"的理念,强化自身公信力;加强媒体监督,当好公众利益的守夜人;搭建互动平台,提高媒体对公众的亲和力;提供增值服务,用服务吸引公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公共空间 聚拢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校学报质量的途径 被引量:18
18
作者 尹选波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高校学报 不可替代 学校形象 育人 学术水平 培养人才 途径 主管部门 创办 发展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与新问题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耀铭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1,共6页
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学术期刊抓住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探索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手机终端、纸媒与微媒体等新媒体融合方式,加快了转型发展的步伐,形成了一些新模式。然而,当媒体融合进入关键时期,学术期刊又遭遇... 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学术期刊抓住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探索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手机终端、纸媒与微媒体等新媒体融合方式,加快了转型发展的步伐,形成了一些新模式。然而,当媒体融合进入关键时期,学术期刊又遭遇复合型编辑人才缺乏、媒体融合主导权缺位、政策与规制缺陷、传统传播秩序危机等新问题的缠绕,距深度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媒体融合 新模式 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怎样的质量评价观?——基于排行性评价视角的哲学省思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学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3,共10页
最近十年,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排行性评价层出不穷,引发了诸多争议。排行榜作为全球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一个重要的热门指标,既有其便捷合理的一面,存在的问题同样显而易见。在哲学方法论上,有关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种种论争深受具有自... 最近十年,有关高等教育质量的各种排行性评价层出不穷,引发了诸多争议。排行榜作为全球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一个重要的热门指标,既有其便捷合理的一面,存在的问题同样显而易见。在哲学方法论上,有关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种种论争深受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实证主义与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反实证思潮的影响。20世纪中期西方世界著名的“两种文化”的交锋就基本反映出这两种学术文化的强烈互动。要正确认识并引导好高等教育评价的导向问题,最终还需要深入了解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与核心理念,研究和理解现代大学有关知识的创新、传播与转移之间的本质关系,掌握现代研究型大学中“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双螺旋群体的作用机制,并借此契机探索构建合乎中国国情学情的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 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 双螺旋群体 人才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