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55,共2页
Editorial Friend
同被引文献99
-
1余红,龙洪波.本位主义:学术期刊的一个致命伤[J].编辑之友,2004(4):54-55. 被引量:2
-
2胡锦涛总书记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当代思潮,2004(4). 被引量:3
-
3江星.论非理性因素对科技期刊专家审稿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4,16(4):245-246. 被引量:24
-
4燕纯伯,益西巴珍.质量是期刊的生命[J].科技报刊研究,2004(3):27-29. 被引量:2
-
5王兆璟.从“学科模式”到“问题模式”——学术期刊发展的合理路向[J].编辑学刊,2004(4):38-40. 被引量:5
-
6周祖谦.社科学报选题组稿方法摭谈[J].编辑学刊,2004(5):65-68. 被引量:6
-
7熊家国,陈万红,金会平.开放办刊视野下的高校学报改革之路[J].编辑学报,2004,16(5):356-357. 被引量:25
-
8王文江.我国高校学报影响力偏低的原因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16(6):89-90. 被引量:2
-
9欧翠珍.高职院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及其难点分析[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4):85-88. 被引量:12
-
10本刊编辑部.2005我们一起追求卓越[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8
-
1朱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学报建设与发展[J].河西学院学报,2008,24(3):120-122. 被引量:4
-
2王维.孩子心中的2005之夏——北京市中小学生暑期生活调查[J].数据,2005(9):32-33.
-
3林桂芝.高校学报发展战略的一个视角[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6):90-92.
-
4徐国红.敬业自重 默默奉献——论学报编辑的职业操守[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26(1):94-96. 被引量:1
-
5杨辉祥.教学期刊主编要强化经营意识[J].出版发行研究,2006(8):78-81.
-
6梁振南.论学报功能的回归与管理体制、操作模式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86-90. 被引量:4
-
7李蓟龙,袁朴.高等医药院校学报的质量建设[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4):65-67.
-
8肖恩忠.论高校学报的双重属性[J].潍坊学院学报,2007,7(3):53-54.
-
9向英,唐真,吴化碧,汪益川,周聂.改革创新是高校学报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170-171. 被引量:1
-
10赵青娥.加强高校学报与科研工作良好互动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8(9):97-9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35
-
1吕淑珍.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与办刊策略[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52-54. 被引量:6
-
2耿琚兰.期刊作者队伍建设的原则和途径[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4):120-122. 被引量:6
-
3张英健,洪林.江苏省地方工科院校自然科学版学报作者群分析[J].编辑学报,2011,23(S1):79-82. 被引量:1
-
4陈华.部队院校学报质量提高与管理模式改革对策研究——以《武警学院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1,23(S1):105-107. 被引量:1
-
5徐永生.报刊体制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学报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121-124. 被引量:1
-
6傅建祥.高校学报科学与特色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651-653. 被引量:2
-
7周安刚.高职院校学报问题初探[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2):101-103. 被引量:1
-
8杨荣星.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探索高校学报的创新路径[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6):5-6. 被引量:2
-
9文汝,米盛.新建本科院校学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67-169. 被引量:1
-
10陈晓润.论高职高专学报校内核心作者群的建设[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62-64. 被引量:2
-
1方晓,谭志远.高职院校学术期刊在学院科研发展中的作用[J].北方经贸,2013(6):108-108.
-
2朱佩筠,孙万群,曾红丽.高校学报应在高校科研中发挥积极作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8(4):143-144. 被引量:2
-
3何俊华.对实施“名刊工程”的思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5):218-219.
-
4乐程.树立品牌意识 探索学报新路[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5-126.
-
5热烈祝贺安徽省高校学报“三优”评比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0(2).
-
6陈灿华,昌兰,陈丽文,彭敏宁.论高校学报的地位和作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168-170. 被引量:6
-
7袁广斌.高校校报的发行方式及其适用人群[J].传媒,2010(10):43-44. 被引量:3
-
8白茂瑞.高校学报应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积极作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4):121-124. 被引量:1
-
9龚丽辉.高校校报版面设计的缺失与规避[J].商情,2013(13):117-117.
-
10杨淑敏.试析高校新闻网功能[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1):188-18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