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氰镀银新工艺在新东北电气集团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力 李明键 +5 位作者 杨晓冬 李忍利 魏新 白佳鑫 刘思宇 李威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29,共4页
针对传统电镀银所使用的氰化物工艺,为解决剧毒氰化物对人类健康、环境造成的危害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无氰镀银工艺来代替氰化镀银工艺,研究了双配位体系无氰镀银溶液、无氰浸锌溶液性能及所得镀银层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配位... 针对传统电镀银所使用的氰化物工艺,为解决剧毒氰化物对人类健康、环境造成的危害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无氰镀银工艺来代替氰化镀银工艺,研究了双配位体系无氰镀银溶液、无氰浸锌溶液性能及所得镀银层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配位体系络合剂可以提高无氰镀银溶液稳定性,使各项性能达到氰化镀银指标;采用新型无氰浸锌溶液可以提高铸铝件镀银结合力;该工艺的实际应用,避免了氰化物的危害、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属于绿色生产工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极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镀银 无氰浸锌 双配位剂 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550kV隔离开关的研制开发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彧 魏长宇 魏俊梅 《电气制造》 2015年第3期26-28,共3页
介绍了新东北电气集团自主研制开发的新型550kV,6300ASF6隔离开关在通流结构上的独特特点,对其不同工况下的绝缘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其绝缘性能安全可靠。该新型550kV,6300ASF6隔离开关在机械工业高压电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介绍了新东北电气集团自主研制开发的新型550kV,6300ASF6隔离开关在通流结构上的独特特点,对其不同工况下的绝缘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其绝缘性能安全可靠。该新型550kV,6300ASF6隔离开关在机械工业高压电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按照相关标准顺利通过了温升试验和整套绝缘型式试验,并获得专利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0kV隔离开关 通流结构特点 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于50Hz和60Hz的高压开关设备的型式试验对频率的要求
3
作者 张勐 杨志婕 孟迪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0-175,共6页
当中国的高压开关设备出口到使用额定频率60 Hz电网的国家和地区时,该产品需要满足额定频率60 Hz系统的型式试验要求。虽然相关IEC标准对高压开关设备在50 Hz和60 Hz下的型式试验已有明确要求和方法且STL导则也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试验中... 当中国的高压开关设备出口到使用额定频率60 Hz电网的国家和地区时,该产品需要满足额定频率60 Hz系统的型式试验要求。虽然相关IEC标准对高压开关设备在50 Hz和60 Hz下的型式试验已有明确要求和方法且STL导则也进一步明确了具体试验中的要求,但是为了更容易确定在这两种频率下的型式试验项目,笔者经过研究相关标准对型式试验进行了详细归纳。并对高压开关设备在50 Hz和60 Hz下的某些型式试验做了试验参数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温升试验、试验方式T60、T100s(T100s(b))、T100a、近区故障试验和容性电流开合试验外,其他型式试验在50 Hz或60 Hz下进行均可。这就为产品制造商节省了大量的试验时间和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设备 50 HZ 60 HZ 型式试验 IEC标准 STL导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位置的金属微粒对GIS隔离开关电场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沈丰慧 高洋 陈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119,共7页
隔离开关作为GIS的重要组成部件,如果有金属微粒等异物存在,将对隔离开关的绝缘性能产生影响。因此,计算GIS隔离开关带金属微粒时的电场分布至关重要。文中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对隔离开关无金属微粒和不同位置带金属微粒两种工... 隔离开关作为GIS的重要组成部件,如果有金属微粒等异物存在,将对隔离开关的绝缘性能产生影响。因此,计算GIS隔离开关带金属微粒时的电场分布至关重要。文中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对隔离开关无金属微粒和不同位置带金属微粒两种工况进行了电场强度计算。对比计算结果可知,屏蔽罩表面附着金属微粒所产生的电场畸变最为严重,绝缘拉杆表面和SF6气体中的金属微粒也会大大增加场强值,导致隔离开关极易放电。基于电场分析所得的计算结果,文中对隔离开关的生产和安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金属微粒 有限元法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降低GIS盆式绝缘子局部放电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东阳 王瑶 +1 位作者 佟维妍 赵俊卿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为降低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中的盆式绝缘子的局部放电,减少绝缘故障的产生,提高GIS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本文以252kV盆式绝缘子作为仿真分析对象,采用Comsol软件对含接地屏蔽环(简称“地屏环”)和不含地屏环的盆式绝缘子进行仿真计... 为降低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中的盆式绝缘子的局部放电,减少绝缘故障的产生,提高GIS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本文以252kV盆式绝缘子作为仿真分析对象,采用Comsol软件对含接地屏蔽环(简称“地屏环”)和不含地屏环的盆式绝缘子进行仿真计算,并对不同尺寸的地屏环进行仿真对比分析,通过试验进一步验证盆式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盆式绝缘子增加地屏环可有效改善楔形气隙区域电场并显著降低盆式绝缘子的局部放电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式绝缘子 局部放电 接地屏蔽环 仿真计算 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小型化252kV GIS设备的研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崔洪舰 陈国顺 刘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8,114,共5页
分析了国内外252 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制造水平,详细介绍了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新研制的252 kV、4 000 A/50 kA,除断路器与电流互感器外其他结构均共箱的GIS的设计、结构特点及型式试验情况。该产品具有自主... 分析了国内外252 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制造水平,详细介绍了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新研制的252 kV、4 000 A/50 kA,除断路器与电流互感器外其他结构均共箱的GIS的设计、结构特点及型式试验情况。该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完成全套型式试验项目,小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结构特点 型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盆式绝缘子密封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丁兆帅 吴文海 +1 位作者 戴通令 王娜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7,共6页
文中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建立了800 kV盆式绝缘子O形密封圈轴对称分析模型,对盆式绝缘子与罐体法兰在装配和充入气体过程中O形密封圈的变形和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计算了O形圈压缩率、气体压力载荷对接触面最大接触... 文中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建立了800 kV盆式绝缘子O形密封圈轴对称分析模型,对盆式绝缘子与罐体法兰在装配和充入气体过程中O形密封圈的变形和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计算了O形圈压缩率、气体压力载荷对接触面最大接触压力和槽口最大剪切应力的影响,同时得到了不同压缩率和载荷下的应力应变云图。计算结果表明:密封圈压缩率介于16%~19%,气体压力载荷不大于3 MPa时,800kV GIS盆式绝缘子O形密封圈能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通过对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为密封件的设计、安装、优化、可靠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压缩率 压力载荷 最大接触压力 最大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550kV 6300A GIS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铎 赵云学 +3 位作者 魏俊梅 常越 曹彬 李科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85,92,共5页
在中国建设坚强智能的特高压和超高压电网,是优化电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发研制550 kV 6 300 A GIS设备,可以大大提高500 kV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减少输电走廊。介绍了新东北电气研制的新型550 kV6 300 A GIS设备的技术参数及其主要组... 在中国建设坚强智能的特高压和超高压电网,是优化电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发研制550 kV 6 300 A GIS设备,可以大大提高500 kV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减少输电走廊。介绍了新东北电气研制的新型550 kV6 300 A GIS设备的技术参数及其主要组成元件在通流结构上的独特特点;对其关键元件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绝缘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其绝缘性能安全可靠。该新型GIS设备结构已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GIS 额定电流 通流(导电)结构 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高压断路器用均压油纸电容器绝缘性能的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娜 张浩 +1 位作者 戴通令 吴文海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9-234,共6页
随着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高压断路器串联的断口数相应增多,各断口的电压不均匀程度增大。为均匀各断口间的电压分布,通常在断口间并联均压电容器。油纸电容器以其重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压断路器中。文中采用有限元分... 随着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高压断路器串联的断口数相应增多,各断口的电压不均匀程度增大。为均匀各断口间的电压分布,通常在断口间并联均压电容器。油纸电容器以其重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压断路器中。文中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均压电容器表面电场强度分布的几个因素,包括均压电容器与屏蔽罩间的距离、屏蔽均压电容器端部的两屏蔽罩间距离及均压电容器两侧深入屏蔽罩的均匀度。并得出如下结论:在满足屏蔽罩对地绝缘的条件下,均压电容器与屏蔽罩间的距离越大越好;在既满足主断口绝缘性能又满足电容器绝缘性能的前提下,屏蔽均压电容器端部的两屏蔽罩间距离越大越好;在保证断口绝缘性能的前提下,均压电容器两侧深入屏蔽罩的距离越均匀越好。研究结果为新产品结构设计及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油纸电容器 均压 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隔离开关方式1试验中断口对地击穿时光电暂态过程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苏春强 丁登伟 +6 位作者 李强 安海舰 陈楠 李博 张小勇 郑宇宏 刘忱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62,共7页
开合短母线(方式1)试验是考核GIS隔离开关断口动态电气性能的重要试验。由于动静触头结构设计不合理,将直接导致GIS隔离开关在分合闸时,在断口处发生对地击穿。文中为确定GIS隔离开关试品在方式1试验中发生对地击穿的有效判据,构建了光... 开合短母线(方式1)试验是考核GIS隔离开关断口动态电气性能的重要试验。由于动静触头结构设计不合理,将直接导致GIS隔离开关在分合闸时,在断口处发生对地击穿。文中为确定GIS隔离开关试品在方式1试验中发生对地击穿的有效判据,构建了光电暂态全过程监测系统,包括GIS超宽频VFTO和外壳暂态地电位测试系统,以及高性能高速摄像机。GIS隔离开关方式1合闸过程中断口发生对地击穿时,文中采用高速摄像机同时记录下断口击穿电弧和动触头对地击穿电弧的形态,直接证实试品发生了对地击穿。通过隔离开关正常和异常合闸过程中电压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GIS隔离开关合闸发生对地击穿时,AC侧电压的测试值跌落至0 kV,而后又恢复至试验电压,DC侧电压测试值跌落0 kV。而且导致合闸过程中前两次预击穿间隔时间从数十ms增大至200 ms以上,断口对地击穿造成的电压跌落时间约100 ns。此外发现当隔离开关合闸发生对地击穿时,GIS外壳暂态电位信号将在2 ms内将出现瞬时频率更高的新分量,持续近1 ms。通过文中的试验研究,形成了隔离开关方式1试验中试品发生对地击穿的有效判据,有助于GIS隔离开关的性能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隔离开关 方式1试验 对地击穿 光电暂态 全过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钢表面电镀锌镍/有机富铝复合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建国 金宁 +5 位作者 王淼 张博伦 韩力 韩长智 王继文 李庆鹏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6,共11页
为提高碳钢表面电镀锌镍的防护性能和应用限制,采用电镀锌镍层作为底层,有机富铝涂层作为顶层,设计出一种复合涂层防护体系。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电镀锌镍/有机富铝复合涂层的表面/截面形... 为提高碳钢表面电镀锌镍的防护性能和应用限制,采用电镀锌镍层作为底层,有机富铝涂层作为顶层,设计出一种复合涂层防护体系。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电镀锌镍/有机富铝复合涂层的表面/截面形貌及耐蚀性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电镀锌镍/有机富铝复合涂层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缺陷,复合涂层体系界面结合良好,无分层现象,经1500 h中性盐雾试验后复合涂层无红锈。复合涂层较单独的电镀锌镍合金层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2个数量级,表现出受控的牺牲阳级作用,并实现了在海洋防护领域的应用。复合涂层有效提升了电镀锌镍层的耐腐蚀性能,拓宽了电镀锌镍层在腐蚀防护领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锌镍 有机富铝 复合涂层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2 kV环保型GIS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并联电容的电场分析计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文海 吴晟玮 +4 位作者 沈丰慧 刘波 高洋 王瑶 赵俊卿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125,共12页
文中设计了两种新型252 kV环保型GIS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均压结构形式,采用双断口真空灭弧室每断口并联一根电容或两根电容两种不同的均压方式,通过对不同均压方式计算电场值对比分析,得出了双断口真空断路器不同的均压方式对主要部件电场... 文中设计了两种新型252 kV环保型GIS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均压结构形式,采用双断口真空灭弧室每断口并联一根电容或两根电容两种不同的均压方式,通过对不同均压方式计算电场值对比分析,得出了双断口真空断路器不同的均压方式对主要部件电场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真空灭弧室并联单根电容的均压方式只会减小断口间的不均匀系数,但是对屏蔽罩和触头的电场强度降低不明显,而两根单电容串联的均压方式不仅减小断口不均匀系数且降低了真空灭弧室内悬浮屏蔽罩之间的电位差值,使电位分布更均匀,降低屏蔽罩及触头场强值,相对于并联单电容的均压方式触头最大场强值降低了2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灭弧室 悬浮电位 均压电容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酰亚胺对低共熔溶剂中银成核机理的影响
13
作者 徐铭孝 战充波 +4 位作者 张司琪 毕铭雪 孙海静 韩力 孙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CA)考察了在有无丁二酰亚胺添加的条件下低共熔溶剂(DESs)中银的结晶成核机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镀液浓度变化对镀层微观形貌以及相组成的影响。计时电流的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CA)考察了在有无丁二酰亚胺添加的条件下低共熔溶剂(DESs)中银的结晶成核机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镀液浓度变化对镀层微观形貌以及相组成的影响。计时电流的结果表明,丁二酰亚胺的加入使Ag的结晶方式发生改变,Ag在DESs-0.6 mol/L丁二酰亚胺和0.1 mol/LAgNO_(3)中电结晶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三维连续成核。随着丁二酰亚胺的加入,镀层表面Ag结晶更加细致,结晶度增大,并且银镀层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银镀层 电沉积行为 丁二酰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LTR综合方法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鲁棒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丽梅 史佳林 许长林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1-245,共5页
为了解决高精度数控机床永磁直线电机伺服系统中负载扰动及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的问题,将H∞鲁棒控制理论和回路传递函数恢复(LTR)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带有观测器的H∞/LTR综合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目标回路设计,即在假设系统... 为了解决高精度数控机床永磁直线电机伺服系统中负载扰动及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的问题,将H∞鲁棒控制理论和回路传递函数恢复(LTR)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带有观测器的H∞/LTR综合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目标回路设计,即在假设系统完全可测的前提下,设计一个鲁棒H∞控制律,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对系统进行恢复过程设计,即通过设计观测器,使得系统在引入观测器后,目标回路传递函数得到恢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性能,且对于模型不确定性、外部扰动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永磁直线电动机 回路传递函数恢复 鲁棒控制 H∞ LTR综合方法 观测器 目标回路 外部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提纯硼酸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殿婷 张宏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6-171,共6页
离子交换吸附法是一种有效的提纯方法,实验选用732#强酸性阳离子与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成功地提高了硼酸纯度。离子交换过程中,采用混合床,将传统方法的阴阳离子树脂体积比例由1∶1增加到3∶1利于吸附阴离子。实验研究了树脂粒度... 离子交换吸附法是一种有效的提纯方法,实验选用732#强酸性阳离子与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成功地提高了硼酸纯度。离子交换过程中,采用混合床,将传统方法的阴阳离子树脂体积比例由1∶1增加到3∶1利于吸附阴离子。实验研究了树脂粒度、硼酸溶液的浓度、溶液流速,树脂层的高度以及溶液温度对离子交换的影响。优化了离子交换过程中工艺参数,使其达到最佳交换吸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当树脂粒度为100目,硼酸溶液浓度在0.80 mol/L,交换层高度大于25 mm,交换时间在40 min,溶液流速为8 mL/min,树脂层高度大于800 mm可使离子充分交换,且始漏量大于96%,树脂交换的穿漏点为1.4 L。经离子交换吸附后,硼酸纯度可达到99.90%,其中的主要杂质含量Fe<1.96×10-6,Cl-<1.12×10-6,SO24-<5.14×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 离子交换树脂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站1100kV HGIS VFTO仿真 被引量:8
16
作者 魏长宇 孙永恒 +4 位作者 张铎 曹祥麟 刘德辉 刘吉成 魏俊梅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5-39,共5页
对隔离开关操作引起的VFTO进行仿真是实现合理的绝缘配合及建设坚强特高压电网的重要课题。针对1 000 kV南阳开关站的HGIS布置,对隔离开关操作引起的VFTO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隔离开关中电阻对VFT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南阳开... 对隔离开关操作引起的VFTO进行仿真是实现合理的绝缘配合及建设坚强特高压电网的重要课题。针对1 000 kV南阳开关站的HGIS布置,对隔离开关操作引起的VFTO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隔离开关中电阻对VFT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南阳开关站隔离开关带有500Ω抑制电阻,在最苛刻条件下关合GIS中的VFTO幅值最大为1 266.6 kV,远低于其额定雷电冲击耐受水平2 400 kV;关合一次抑制电阻吸收的能量远低于其额定热容量,因此南阳开关站的隔离开关可以可靠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0kV HGIS 隔离开关 VFTO 抑制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0kV SF_6/N_2充气母线绝缘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牛文军 魏俊梅 +1 位作者 张铎 孙永恒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0,共4页
由于SF6气体的温室效应,减少SF6气体的使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用SF6/N2混合气体取代纯SF6气体作为高压电器设备的绝缘介质是减少使用SF6气体的有效措施。介绍了SF6/N2混合气体的优点。从气体放电理论出发,对不同比例SF6/N2混合气体的... 由于SF6气体的温室效应,减少SF6气体的使用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用SF6/N2混合气体取代纯SF6气体作为高压电器设备的绝缘介质是减少使用SF6气体的有效措施。介绍了SF6/N2混合气体的优点。从气体放电理论出发,对不同比例SF6/N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F6体积分数仅为20%的SF6/N2混合气体击穿强度为相同气体压力纯SF6的70%左右;若SF6体积分数为20%的SF6/N2混合气体的击穿强度要达到纯SF6气体的击穿强度,其总压力应为纯SF6气体的1.4倍。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有限公司研制的采用20%SF6和80%N2混合气体绝缘,总压为0.6 MPa的550 kV SF6/N2混合气体母线在机械工业高压电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沈阳)顺利通过了绝缘型式试验,且其雷电冲击耐受水平高达1 842.5 kV。因此,用SF6/N2混合气体作为550 kV母线的绝缘介质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SF6 N2混合气体 母线 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0kV盆式绝缘子研制开发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余良清 王洪涛 +2 位作者 魏俊梅 常越 王娜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3,共5页
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中,盆式绝缘子起着隔离相邻气室、支撑导体及绝缘的重要作用,研制开发高参数、高性能的1 100 k V盆式绝缘子是保证1 100 k V特高压GIS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详细介绍了所研制开发的1 100 k V盆式绝缘子... 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中,盆式绝缘子起着隔离相邻气室、支撑导体及绝缘的重要作用,研制开发高参数、高性能的1 100 k V盆式绝缘子是保证1 100 k V特高压GIS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详细介绍了所研制开发的1 100 k V盆式绝缘子的设计特点;应用有限元分析计算软件对其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接地屏蔽环可以有效降低其三交区电场强度。介绍了1 100 k V盆式绝缘子的浇注工艺。该1 100 k V盆式绝缘子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顺利通过了整套型式试验,其雷电冲击耐受水平高达2 880 k V,爆破压力最低达3.15 MPa,最高达4.0 MPa,验证了其绝缘性能及机械性能的高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式绝缘子 绝缘性能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L管廊通风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振芹 曹正第 王娜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132,共5页
文中以1100 kV GIL管廊母线通风散热为研究对象,采用流体力学商用计算软件Fluent建立了流—热耦合场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对流—热耦合场进行三维数值计算,得到了管廊内流体场与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可为GIL管廊母线的通风散热设... 文中以1100 kV GIL管廊母线通风散热为研究对象,采用流体力学商用计算软件Fluent建立了流—热耦合场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对流—热耦合场进行三维数值计算,得到了管廊内流体场与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可为GIL管廊母线的通风散热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L 管廊 通风散热 流—热耦合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及其合金高附着力镀银工艺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1-34,共4页
通过对原浸锌工艺的改进及增加表调工序,采用多元合金化的浸锌工艺,提高了锻铝、高硅铸铝表面镀银层的附着力,解决了铝合金镀银质量不稳定的难题。描述了铝基材上电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针对锻铝和高硅铸铝两种材质采用了不同工艺镀... 通过对原浸锌工艺的改进及增加表调工序,采用多元合金化的浸锌工艺,提高了锻铝、高硅铸铝表面镀银层的附着力,解决了铝合金镀银质量不稳定的难题。描述了铝基材上电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针对锻铝和高硅铸铝两种材质采用了不同工艺镀银,分别进行了热震、磨削和拉力试验,验证了新工艺提高了镀银层的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银 表调 多元合金化浸锌 附着力 热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