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登市呼吸道感染患儿医疗处置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臧传农 周慧杰 +2 位作者 孙秀玲 董崇娟 张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560-560,562,共2页
关键词 文登市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医疗处置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核算——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 被引量:16
2
作者 樊凯敏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3-84,共2页
医疗成本是体现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医院劳动效率的高低、资源分配和设备使用是否合理、各种消耗品的节约程度都能进行成本核算,医疗成本是考核临床医技科室和职能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完成医疗服务、保证服务质量的... 医疗成本是体现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医院劳动效率的高低、资源分配和设备使用是否合理、各种消耗品的节约程度都能进行成本核算,医疗成本是考核临床医技科室和职能管理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完成医疗服务、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医疗成本越低,医院管理水平就越高。在区域范围内,谁的服务成本低,谁的竞争力就越强。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医院医疗费用支出和成本形成的核算则是医院核算的中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成本核算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病原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士芳 周炜 +4 位作者 孙恩华 隋晓俊 陈晓梅 王可富 李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CRS)病人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69例CRS病人的静脉导管尖端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CRS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真菌(41.1%),革兰阳性球菌(35.6%),革兰阴性杆菌(23.3%)。非白念珠菌已成...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败血症(CRS)病人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69例CRS病人的静脉导管尖端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CRS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真菌(41.1%),革兰阳性球菌(35.6%),革兰阴性杆菌(23.3%)。非白念珠菌已成为主要的致病真菌(19/30株),革兰阳性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而且多数对苯唑西林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常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CRS病原菌以念珠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并缩短留置时间,是有效预防CRS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检验试剂管理新尝试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晓红 《卫生经济研究》 2014年第7期58-59,共2页
目前,医院的检验试剂管理存在诸多弊端,我院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采用集中配送模式将以前管理中的难题转嫁,达到了节约医院采购成本、规范检验试剂管理、规避职业风险等多重目的。
关键词 检验试剂 集中配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及阿司匹林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振光 伍期专 +2 位作者 于占彩 王远臣 姚存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变化的特点及阿司匹林对其的影响,探索TIA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TIA患者12 8例(TIA组) ,测定其血浆中LPA的含量变化,年龄匹配的11...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变化的特点及阿司匹林对其的影响,探索TIA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TIA患者12 8例(TIA组) ,测定其血浆中LPA的含量变化,年龄匹配的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TIA患者血浆LPA含量的影响。结果 TIA组患者血浆LP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0 1)。每天给予2 0 0mg阿司匹林较75mg或2 5mg阿司匹林可更有效地降低血浆LPA含量,患者脑缺血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TIA患者血浆LPA含量明显升高,适宜剂量的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血浆LPA的含量,减少脑缺血症状的发作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溶血磷脂素类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热缺血时间的再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潘东亮 董礼明 +3 位作者 晋连超 张祥华 李宁忱 那彦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1-524,共4页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下开展的肾部分切除术已经逐渐成为治疗单发T1期肾癌的可选术式。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肾蒂阻断时间时常超过肾脏耐受的热缺血时间30 min的上限,可能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而损害程度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旨...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下开展的肾部分切除术已经逐渐成为治疗单发T1期肾癌的可选术式。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肾蒂阻断时间时常超过肾脏耐受的热缺血时间30 min的上限,可能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而损害程度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热缺血时间对术侧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开展的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44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热缺血时间〉30 min)21例,对照组(热缺血时间≤30 min)23例。重点对比2组患肾手术前后肾小球滤过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29.3~53.0 mL/min[(33.1±5.2)mL/min]和23.1~40.5 mL/min[(27.3±5.9)mL/min](P=0.054),对照组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27.4~49.6 mL/min[(32.3±4.1)mL/min]和23.8~44.4 mL/min[(29.1±5.0)mL/min](P=0.07),2组之间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幅度分别为5.2~12.9 mL/min[(5.1±0.3) mL/min]和3.6~5.2 mL/min[(4.0±0.7)mL/min](P=0.0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缺血时间30~60 min并未对术侧残余肾功能产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严重损害,但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同时应尽力缩短患肾的热缺血时间以尽可能多地保留术侧残余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 肾癌 热缺血 阻断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下置管注射复合硬化剂程控硬化治疗肝肾巨大囊肿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素国 潘杰 +3 位作者 李彩萍 金友进 于学杰 于胜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 介入学临床实验肝肾巨大囊肿复合硬化剂的疗效。方法  (1)B超下粗套管穿刺外直径 5mm软型硅胶管置管法 ;(2 )保腹压式分段程控巨大囊肿放液法 ;(3 )每日 1次复合硬化剂三组配方三步顺序程控灌注法和动态观察囊肿开放引流法的四... 目的 介入学临床实验肝肾巨大囊肿复合硬化剂的疗效。方法  (1)B超下粗套管穿刺外直径 5mm软型硅胶管置管法 ;(2 )保腹压式分段程控巨大囊肿放液法 ;(3 )每日 1次复合硬化剂三组配方三步顺序程控灌注法和动态观察囊肿开放引流法的四法合一型肝肾巨大囊肿程控硬化模型 ,治疗巨大囊肿 4 5例 (肝 2 8例 ,肾 17)。结果 均在门诊治疗 4天 ,除 1例显效外 ,囊肿全部消失 ,无并发症后遗症 ,经 4~ 10年随访无复发 ,治愈率 97 8%。结论 本新开发的复合硬化剂是适用于有硬化适应证的肝肾巨大和大、中、小型囊肿、安全、杀菌、快捷和疗效可靠的多功能硬化剂 ,本程控硬化模型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是切实可行的新技术 ,为介入学临床硬化治愈肝肾巨大囊肿开创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复合硬化剂 巨大囊肿 程控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8
8
作者 迟相林 王道珍 +5 位作者 郭兆荣 李振光 蔄红好 吴喜娟 周丽 董春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87-1089,共3页
目的:研究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康复训练组,一组为强化康复训练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剂量巴氯芬口服。采用Ashworth分级法(ASS)、Fugl-Meyer评定法... 目的:研究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康复训练组,一组为强化康复训练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剂量巴氯芬口服。采用Ashworth分级法(ASS)、Fugl-Meyer评定法(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法(MBI)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强化康复训练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强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所致偏瘫肌痉挛有更加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康复训练 脑卒中 肌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伍期专 孙玉衡 +6 位作者 黄世昌 姚存姗 郭红燕 唐朝枢 李振光 包鹤丘 李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1-361,共1页
关键词 溶磷脂素类 生理学 脑缺血 血液 分子标记物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置管注射无水乙醇和抗菌素合剂治疗肝肾大囊肿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素国 潘杰 +2 位作者 金友进 于学杰 于胜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8-49,共2页
B超引导置管注射无水乙醇和抗菌素合剂治疗肝肾大囊肿的远期疗效杨素国①潘杰②金友进①于学杰①于胜光①1资料与方法本组总结我院9年的住院和门诊89例肝肾囊肿中的大囊肿31例中33个囊肿,在31例中,肝肾复合大囊肿2例,男... B超引导置管注射无水乙醇和抗菌素合剂治疗肝肾大囊肿的远期疗效杨素国①潘杰②金友进①于学杰①于胜光①1资料与方法本组总结我院9年的住院和门诊89例肝肾囊肿中的大囊肿31例中33个囊肿,在31例中,肝肾复合大囊肿2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8~7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肾囊肿 无水乙醇 抗菌素合剂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桂生 王海涛 常爱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26-427,共2页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CHB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恩替卡韦0.5mg/d;对照组(42例)予拉米夫定100mg/d疗程均48周,基础治疗相似。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4周、48周时:血...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CHB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恩替卡韦0.5mg/d;对照组(42例)予拉米夫定100mg/d疗程均48周,基础治疗相似。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4周、48周时:血清HBV-DNA水平比基线值(log10copies/ml)平均下降分别为5.48、6.87和2.84、5.38;病毒应答率分别为53%、67%和21%、43%。均P<0.001,两组均有显著差异。ALT复常率分别为67%、77%和60%、67%,血清HBeAg阴转率、HBsAg消失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在病毒学及生物化学方面取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良好,无耐药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临床试验 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尔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于亮 李红 +1 位作者 刘厚强 李宗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8-398,共1页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药物治疗 力尔凡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华明 吴清安 +3 位作者 邹积典 于建波 柳大岗 郭庆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84-3885,共2页
在脑血管意外中,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3[1]。手术夹闭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所伴发的脑水肿常造成神经功能缺损。所以促进脑水肿尽快消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是... 在脑血管意外中,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3[1]。手术夹闭是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所伴发的脑水肿常造成神经功能缺损。所以促进脑水肿尽快消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是术后康复治疗的重点。我院在脑动脉瘤术后第3天行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康复治疗 颅内动脉瘤破裂 高压氧治疗 脑水肿 疗效观察 神经功能缺损 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积典 郭庆雷 +1 位作者 郭文斌 苘辉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1-72,共2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常见,约占颅内血肿的10%,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佳方法是钻孔引流术(BHID)。我院1992-2004年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25例,疗效满意。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引流治疗 临床分析 临床常见 颅内血肿 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用药指导 被引量:15
15
作者 邱建华 曲淑英 王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570-571,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家庭用药 用药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按压天枢穴治疗便秘 被引量:30
16
作者 宋春雨 宋晓英 杨秀萍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8A期924-924,共1页
关键词 便秘 按压疗法 天枢穴 治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分离和鉴定及3α-羟类固醇脱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国华 丛爱日 +3 位作者 徐国宾 孙立颖 严岩 夏铁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从自然界中分离鉴定产 3α 羟类固醇脱氢酶(3α 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 3α HSD)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克隆表达 3α HSD。方法:将池塘泥浆样品接种到以雄酮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对分离到的菌株根据... 目的:从自然界中分离鉴定产 3α 羟类固醇脱氢酶(3α 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 3α HSD)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克隆表达 3α HSD。方法:将池塘泥浆样品接种到以雄酮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对分离到的菌株根据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初步鉴定。为进一步鉴定该菌株,根据睾丸酮丛毛单胞菌中的 3α HSD的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细菌基因组DNA,将扩增片段插入到载体pET15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15b,并在E.coli. BL21 (DE3 )pLysS中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得到的蛋白进行鉴定并测定其酶活力。结果:一系列生化反应和培养特征证实,该菌与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符合率为 85%,最适生长pH值为 7. 0,最佳生长温度为 30℃。在E.coli. BL21 (DE3 )pLysS中经诱导表达得到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9×103具有酶活性的融合蛋白,可催化雄酮(3α 羟类固醇)脱氢。结论:从池塘泥浆中分离到一株产 3α HSD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并在E.coli.中表达得到了具有酶活性的融合 3α HSD。这为利用金属螯和亲和层析纯化融合 3α HSD,并进一步建立以其为工具酶的血清总胆汁酸酶循环测定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3α-羟类固醇脱氢酶 克隆表达 大肠杆菌 基因组DNA 相对分子质量 亲和层析纯化 诱导表达 PCR扩增 分离鉴定 初步鉴定 生化特征 设计引物 扩增片段 重组质粒 培养特征 生化反应 融合蛋白 测定方法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吡肟致迟发型过敏反应6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宫丽梅 赵丽君 王玉芹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2期818-818,共1页
关键词 迟发型 头孢吡肟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迟发过敏反应5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庄淑萍 邢跃平 邢陆英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9期581-581,共1页
关键词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迟发过敏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医学新概念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振光 蒋东晓 +1 位作者 周丽 王远臣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8期608-611,共4页
"3P"医学是将预警、预防以及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被誉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方向,代表医学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最高阶段。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目的就是使卫生保健和医疗实践活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 "3P"医学是将预警、预防以及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被誉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方向,代表医学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最高阶段。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目的就是使卫生保健和医疗实践活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引导医学研究与实践进入"3P"医学的新时代。本文阐述了"3P"医学和系统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系统医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预警医学 个性化医疗 基因组学 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