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6月7—9日文山州持续降雨天气雷达产品分析
1
作者 郑芬 孙瑞 黎霖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2期229-229,共1页
结合常规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雷达回波资料等对2015年6月7—9日文山州持续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降水天气过程主要受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西南气流共同影响,冷空气南移,中低层切变线和辐合线共同作用;这次... 结合常规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雷达回波资料等对2015年6月7—9日文山州持续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持续降水天气过程主要受高空槽和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西南气流共同影响,冷空气南移,中低层切变线和辐合线共同作用;这次降水天气以积层汇合型降水回波为主,降水回波带对应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文山州上空冷、暖空气交汇,对于降水天气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降雨 高空形势 雷达产品 云南文山 2015年6月7—9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威马逊造成云南文山州强降水天气雷达回波分析
2
作者 郑芬 孙瑞 黎霖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24期218-218,228,共2页
通过自动站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常规观测资料分析2014年台风"威马逊"造成云南文山州强降天气,结果表明:受台风西侧螺旋云带的影响,文山州发生强降雨天气;大暴雨发生时雷达反射率因子≥55d Bz,径向速度图上存在显著辐合... 通过自动站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常规观测资料分析2014年台风"威马逊"造成云南文山州强降天气,结果表明:受台风西侧螺旋云带的影响,文山州发生强降雨天气;大暴雨发生时雷达反射率因子≥55d Bz,径向速度图上存在显著辐合,对应该区域短时强降雨时段。风廓线上高空大风区域位置延伸及收缩同雨强变化有较好的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天气 反射率因子 径向速度 风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7—2022年云南富宁县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秋 韦贵华 +1 位作者 王孝卫 张蕾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94-198,220,共6页
利用线性倾向率、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富宁县1957—2022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6年富宁县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其中平均最高气温增高主要受夏季增... 利用线性倾向率、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富宁县1957—2022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6年富宁县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其中平均最高气温增高主要受夏季增温影响,平均气温增高主要受秋季增温影响,平均最低气温增高主要受冬季增温影响。年降水量减少趋势不显著,春季、夏季、秋季降水量表现为略下降趋势,冬季降水量和日最大降水量略增加,趋势均不显著。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年平均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和年降水量的突变点分别在2013、2009、2000和1986年,而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和日最大降水量没有明显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量 变化特征 M-K突变检验 富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宁县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特征及与年降水量的关系
4
作者 高秋 韦贵华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富宁县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57—2022年富宁县年雨日和小雨日呈显著减少趋势;中雨日、暴雨日的日数减少趋势和大雨日日数增加趋势均不明显;小雨为富宁县主要... 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富宁县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57—2022年富宁县年雨日和小雨日呈显著减少趋势;中雨日、暴雨日的日数减少趋势和大雨日日数增加趋势均不明显;小雨为富宁县主要降水事件,中雨对年降水量贡献率最大;突变检验结果表明,年雨日、小雨日和中雨日突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大雨日和暴雨日突变发生在21世纪1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日数 年降水量 M-K突变检验 富宁县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栗坡大暴雨的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5
作者 郑芬 孙瑞 +1 位作者 张蕾 王郦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利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2016—2019年区域自动站累计降水资料,筛选出24 h降水量≥100 mm的大暴雨天气过程。通过对研究时段内不同时次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径向速度、风暴追踪信息、风廓线(VWP)、1 h积累降水量(OHP)、垂直积分... 利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2016—2019年区域自动站累计降水资料,筛选出24 h降水量≥100 mm的大暴雨天气过程。通过对研究时段内不同时次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强度、径向速度、风暴追踪信息、风廓线(VWP)、1 h积累降水量(OHP)、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等雷达产品特征的分析,总结出麻栗坡出现大暴雨时的雷达产品特征,以期提高气象人员对大暴雨雷达回波特征的认识,增强对大暴雨和衍生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雷达产品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文山市水土资源利用变化特征及耦合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谭琨 赵祖军 +5 位作者 赵筱青 普军伟 李代玺 李思楠 苗培培 王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4-332,共9页
为了促进喀斯特山区文山市水土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水土资源系统深入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构建喀斯特山区水土资源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技术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水土资源耦合协调空间栅格... 为了促进喀斯特山区文山市水土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水土资源系统深入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构建喀斯特山区水土资源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技术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水土资源耦合协调空间栅格尺度的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喀斯特山区文山市降水量较多区域由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转移,农业用水量由南部较多向东南部转移,万元GDP用水量较多区域由中部、东南部和北部→西部→东部缩小转移,市域北部的马塘镇、东部和南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明显提升;(2)2000—2017年市域东南部耕地面积比例上升最明显,东部市区农用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分别明显降低和升高,石漠化面积比例较高区域由东南部、西南部向西北部转移;(3)2000—2017年市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整体水平都较高,但2010年耦合协调水平最好,其耦合协调度平均值比2000年、2017年都高0.0167;2010年高度协调面积比例比2000年、2017年分别高16.16%,14.21%,中度协调和低度协调比例分别比2000年、2017年低12.38%,3.79%和9.98%,4.23%。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与石漠化空间分布一致的规律,说明石漠化对水土资源耦合协调产生很大影响,石漠化治理是喀斯特山区水土资源耦合协调水平提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利用 耦合协调度 喀斯特山区 文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和OLI数据的近10年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区遥感提取与变化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吴风志 郑买红 +4 位作者 胡文英 胡国贤 王郦 董兴欣 卢艳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90-97,共8页
以云南省文山州2010、2015及2019年冬末春初的12景TM/OLI影像、DEM等为数据源,将遥感监督分类法与基于阈值的决策树分类法相结合,提取文山州多时点三七种植区的空间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使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地图分析等方法探索研究区... 以云南省文山州2010、2015及2019年冬末春初的12景TM/OLI影像、DEM等为数据源,将遥感监督分类法与基于阈值的决策树分类法相结合,提取文山州多时点三七种植区的空间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使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地图分析等方法探索研究区近10年三七种植区在空间上的变化转移规律。结果表明:(1)基于TM/OLI影像、DEM等多源数据,综合考虑三七种植区特殊影像光谱特征、生境特征等,将监督分类法与基于阈值的决策树分类法相结合,可以快速对三七种植区空间分布信息进行提取,且结果的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研究、应用等的要求;(2)三七种植模式上,呈现由小规模农户零散种植模式向大规模连片集中产业化种植模式转变;(3)三七种植区在水平分布上呈现出了由西部向西北、西南部及中部等扩张的特征;在海拔分布上呈现出向1200 m以下低海拔、20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扩展的特征;在坡度分布上呈现逐步向地势起伏更大的区域扩展延伸态势;在坡向分布上则呈现由阴坡面集中种植向阳坡及半阴坡面集中种植转移的趋势;(4)近10年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区分布所呈现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是受到了三七种植连作障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TM OLI 遥感 时空分布 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评价的喀斯特山区文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9
8
作者 谭琨 严直慧 +4 位作者 赵祖军 普军伟 李思楠 苗培培 赵筱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8-227,共10页
喀斯特山区文山市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和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亟需了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参考。因此,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共选取了31个指标构建资源环境承载... 喀斯特山区文山市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和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亟需了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参考。因此,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共选取了31个指标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GIS技术实现对喀斯特山区文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栅格尺度的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文山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特征均值为3.0987,整体属于中等承载水平,但承载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承载面积分布最大,占市域总面积的89.38%,高承载和低承载次之,分别只占到10.23%和0.39%。市中心及其周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较高,西北部和东北部的贫困和石漠化区域较低。(2)资源承载力以中等承载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5.87%,其次为低承载和高承载,分别仅占19.55%和4.57%。东南部、中部、西南部和西北部的资源承载力较高,西部、东北部和南部较低;环境承载力以高等承载为主,占市域总面积的81.20%,其次是中承载和理想承载,分别占18.17%和0.63%。北部、西南部和中部的环境承载力较高,东部、东南部和西中部较弱;社会经济承载力以低承载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51.22%,其次是中承载和高承载,分别占37.62%和11.16%。市区社会经济承载力最高,北部、西南部和南部较弱。(3)文山市环境承载力最大,其次为资源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最小,表明区域总体上环境承载较好,资源条件趋弱,社会经济发展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 模糊综合评价 喀斯特山区 文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科技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严直慧 龚楚婷 +2 位作者 朱晓珍 李代玺 资云萍 《农业工程》 2018年第6期74-76,共3页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多变复杂,经济发展也不均衡,农业的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天气的变化及气象灾害的发生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气象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气象部门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多变复杂,经济发展也不均衡,农业的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天气的变化及气象灾害的发生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气象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气象部门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正在成为各地区气象部门共同努力的目标。该文将基于农业生产对于气象科技信息服务的迫切需求,结合文山州气象科技信息服务的现状,探讨气象科技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技信息服务 农业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科技服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作用探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资云萍 严直慧 +1 位作者 李代玺 田叶子 《南方农业》 2020年第8期161-162,共2页
近年来,我国公共气象服务领域发展受到了气象科技服务的限制,气象科技服务难以盈利、公共气象服务较为分散等问题在我国各地气象部门中较为常见。为解决公共气象服务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气象科技服务的作用,针对性提出了基于气象科... 近年来,我国公共气象服务领域发展受到了气象科技服务的限制,气象科技服务难以盈利、公共气象服务较为分散等问题在我国各地气象部门中较为常见。为解决公共气象服务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气象科技服务的作用,针对性提出了基于气象科技服务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科技服务 公共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自市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指数预报
11
作者 朱黎阳 郑舒天 +1 位作者 杨舒杨 李自然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期88-89,共2页
利用2018年国家基准观测站56985(蒙自,云南)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分析蒙自市城市空气污染扩散特征。通过检验各要素(静稳天气指数计算因子)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独立相关性,确定适用于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值预报的6个要素。通过各要素资料... 利用2018年国家基准观测站56985(蒙自,云南)地面资料、探空资料,分析蒙自市城市空气污染扩散特征。通过检验各要素(静稳天气指数计算因子)与空气质量指数的独立相关性,确定适用于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值预报的6个要素。通过各要素资料统计分析,找出线性回归方程,建立预报模型,制作可应用的预报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预报 空气质量指数 相关系数 线性回归 VisualStudio软件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西行热带气旋影响云南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钟爱华 周泓 +2 位作者 赵付竹 杨素雨 严直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9-417,共9页
运用中央气象台台风实时业务定位数据、云南省124个国家气象站降水实况和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时间分辨率逐6 h),对比分析了1213号台风启德和1309号强热带风暴飞燕影响云南的路径、环流场、云图、水汽条件、... 运用中央气象台台风实时业务定位数据、云南省124个国家气象站降水实况和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时间分辨率逐6 h),对比分析了1213号台风启德和1309号强热带风暴飞燕影响云南的路径、环流场、云图、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特征。结果表明:"启德"影响云南期间青藏高压位置偏西,副热带高压呈带状,热带气旋(TC)位于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风到偏东风中,引导气流有利于台风取偏西路径影响云南。而"飞燕"影响时青藏高压位置偏东,副热带高压呈块状,TC位于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风中,引导气流有利于热带低压取西北路径影响云南,从而使得"飞燕"影响时云南中部处于气旋性风场中,西南气流和副热带高压外围偏南气流两支气流汇集在此,在云南中部也产生了较强降水。两个TC影响云南时对流层中低层保持了较大的水汽输送。水汽主要来自于其本身、南海洋面和孟加拉湾。水汽辐合中心处于低压倒槽的槽前,随着系统自东向西影响云南的中部及以南地区。强降水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强上升运动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机制,释放了不稳定能量。因此,做好青藏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的形态、位置的预报有利于把握登陆后热带低压的移动路径,从而准确预报降水强度和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行热带气旋 强降水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畴县猕猴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严直慧 郑舒天 +2 位作者 田叶子 徐澍 李代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0期238-241,共4页
使用标准时段(1986—2015年)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经纬度、海拔、坡向和坡度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对西畴县猕猴桃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根据猕猴桃种植所需的生态气候条件,通过分析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0℃积温、... 使用标准时段(1986—2015年)气象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经纬度、海拔、坡向和坡度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对西畴县猕猴桃种植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根据猕猴桃种植所需的生态气候条件,通过分析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0℃积温、≥10℃积温等气候数据,结合实际情况,最终选择年平均气温、≥10℃积温、年降水量作为研究区核桃生长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运用GIS技术及SPSS数据分析平台,将西畴县分为猕猴桃生长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为西畴县猕猴桃推广种植提供科学、合理布局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GIS 气候适宜性 区划 云南省西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藕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延礼 孙仲炳 《云南农业》 1997年第4期21-21,共1页
莲藕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文山州植保植检站663000张延礼文山州气象局663000孙仲炳莲藕病害主要有腐败病、叶枯病等,害虫主要有莲缢管蚜、斜纹夜蛾等。现就这几种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腐败病真菌性病害... 莲藕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文山州植保植检站663000张延礼文山州气象局663000孙仲炳莲藕病害主要有腐败病、叶枯病等,害虫主要有莲缢管蚜、斜纹夜蛾等。现就这几种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腐败病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地下茎部分,地下茎早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生长发育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仲炳 《云南农业》 1997年第5期9-9,共1页
玉米生长发育与气候的关系文山州气象局663000孙仲炳一、温度玉米属热带的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种子开始发芽的温度为6℃~10℃,但10℃以下发芽缓慢,所以一般要求掌握在地温稳定在10℃以上才开始播种。在... 玉米生长发育与气候的关系文山州气象局663000孙仲炳一、温度玉米属热带的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种子开始发芽的温度为6℃~10℃,但10℃以下发芽缓慢,所以一般要求掌握在地温稳定在10℃以上才开始播种。在水分适宜的条件下,玉米出苗的时间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长发育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6月8日由西南低涡引起湖南、湖北大范围暴雨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自然 郑舒天 +1 位作者 杨舒杨 朱黎阳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1期83-84,共2页
2010年6月8日湖北、湖南出现一次大范围的暴雨过程。利用ECMWF发布的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6月7—9日湖北、湖南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主要发生在700 hPa涡度场的正涡度区,即西南低涡移动方向的右前方。
关键词 西南低涡 暴雨 湖北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南一次初夏透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17
作者 尹文有 杨松福 郑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326-18329,共4页
对2005年6月1~2日滇东南地区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动力条件、水汽条件、稳定度及代表站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强降水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暴雨发生前,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和不稳定能量及代... 对2005年6月1~2日滇东南地区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动力条件、水汽条件、稳定度及代表站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强降水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产生的,暴雨发生前,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和不稳定能量及代表站指数均较为有利,造成强降水的2个云团在时空尺度上具有明显的中β尺度系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中尺度分析 雨团 滇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