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山州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蕾 朱纬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115-117,共3页
利用2017—2021年文山州气象台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不同灾害、不同级别的预警发布频次特征。结果表明:强对流、暴雨、寒潮、道路结冰、大风、高温预警是文山州发布的气象预警中较多的六类,总预警发布频次呈增加趋势... 利用2017—2021年文山州气象台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不同灾害、不同级别的预警发布频次特征。结果表明:强对流、暴雨、寒潮、道路结冰、大风、高温预警是文山州发布的气象预警中较多的六类,总预警发布频次呈增加趋势;主要气象预警发布频次月变化均呈单峰形分布;强对流和暴雨预警发布频次日变化呈双峰形分布,峰值出现在午后至傍晚和夜间;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总体呈中低级别高频次、高级别低频次的特征;不同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级别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预警 黄色预警 文山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越边境稻区稻飞虱越冬生境与种群数量变化分析
2
作者 范俊珺 王郦 +1 位作者 莫朝彬 张思华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4-67,共4页
为摸清重大迁飞性害虫--稻飞虱在中越边境稻区越冬及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持续多年采用盘拍法、网扫法、剥查卵条和卵粒等方法开展稻飞虱越冬虫源调查。结果表明,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亚热带、热带气候条件下,稻飞虱可在本区域安全越冬,主要... 为摸清重大迁飞性害虫--稻飞虱在中越边境稻区越冬及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持续多年采用盘拍法、网扫法、剥查卵条和卵粒等方法开展稻飞虱越冬虫源调查。结果表明,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亚热带、热带气候条件下,稻飞虱可在本区域安全越冬,主要虫种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适宜的越冬场所为再生稻>稻桩稻苗>落粒自生苗。文章初步分析认为越冬虫源地面积的急骤缩减、生境的变化和冬后气象因子是导致稻飞虱越冬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越冬生境 种群数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2002年雨季偏早的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瑜 马振锋 +1 位作者 陶云 龙春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0期102-109,共8页
1999—2002年云南处于雨季偏早、5月雨量偏多的气候背景下,2002年雨季连续第四年偏早,这种气候异常较罕见。利用雨季开始期资料,分析了云南雨季开始期变化的年代际特征。还对应分析了雨季开始偏早年及偏晚年1月及5月100、500hPa及SLP场... 1999—2002年云南处于雨季偏早、5月雨量偏多的气候背景下,2002年雨季连续第四年偏早,这种气候异常较罕见。利用雨季开始期资料,分析了云南雨季开始期变化的年代际特征。还对应分析了雨季开始偏早年及偏晚年1月及5月100、500hPa及SLP场距平合成场,并与2002年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对预测云南雨季开始期有指导性的结论。2002年云南雨季偏早开始与索马里急流建立,高层中低纬环流出现"突变"有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季 开始期 年代际 环流特征 索马里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秋季一次冷锋切变影响的滇东南灾害性暴雨过程分析
4
作者 张蕾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8期223-226,共4页
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FNL 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资料,对2020年秋季滇东南一次灾害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热力及动力条件,中尺度对流云团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西进过程中断裂出滇缅高压,... 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FNL 1°×1°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资料,对2020年秋季滇东南一次灾害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热力及动力条件,中尺度对流云团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西进过程中断裂出滇缅高压,滇东南恰好处于两高辐合区内,配合850 hPa切变线和地面冷锋造成此次滇东南暴雨。孟加拉湾和南海两支水汽通道在滇东南上空汇合,且滇东南地区上空大气层结不稳定,有较强的不稳定能量蓄积和剧烈的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中尺度对流云团在滇东南地区不断生成与合并且长时间的维持是造成此次区域性暴雨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暴雨 冷锋切变 滇东南 暴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