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噻唑类农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洪艳平 宋宝安 +2 位作者 吴平 颜贤仔 刘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54-1257,共4页
按照不同的结构进行分类,着重从化学结构、生物活性方面对苯并噻唑类农药进行综述,并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苯并噻唑类农药 生物活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噁唑类农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洪艳平 宋宝安 +2 位作者 刘楠 颜贤仔 龙小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1-283,288,共4页
按异噁唑类农药的不同结构进行分类,着重从化学结构、生物活性2个方面进行综述,对其发展趋势和广阔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 异噁唑农药 生物活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残留有机农药的微生物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杰宏 赵德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0-267,共8页
有机农药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微生物在环境农药残留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降解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氮等农药的微生物种属资源以及相关酶资源和基因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近年来该领域中对微生物资源的... 有机农药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微生物在环境农药残留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降解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氮等农药的微生物种属资源以及相关酶资源和基因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近年来该领域中对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并讨论了在环境修复、生物防治和生物肥料等方面多功能化应用微生物资源,同时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应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药 降解 微生物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牧草作为生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啸 邱树毅 王嘉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8,共4页
牧草在农牧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转基因生物源农药引入牧草的研究越来越多。从3个方面综述了转基因牧草在农药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第一,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牧草品种,从而提高牧草的抗病性、抗虫害以及耐除草剂性能;第二... 牧草在农牧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将转基因生物源农药引入牧草的研究越来越多。从3个方面综述了转基因牧草在农药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第一,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牧草品种,从而提高牧草的抗病性、抗虫害以及耐除草剂性能;第二,将有关药用蛋白的基因导入牧草中,得到转基因药用牧草,如免疫牧草、治疗牧草、诊断牧草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研制出成熟的牧草反应器;第三,牧草品种多,其基因资源十分丰富,从牧草中发掘优良基因资源,用于其他作物的转基因研究,也正在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转基因牧草 免疫牧草 治疗牧草 生物源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生物农药对高海拔茶区茶饼病的防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向阳 齐普应 +1 位作者 陈凯 王庆森 《茶叶学报》 2017年第4期201-203,共3页
为筛选出安全有效地防治高海拔茶区茶饼病的药剂,开展了生物农药氨基寡糖素、申嗪霉素、多抗霉素和矿物油4种药剂及氨基寡糖素与多抗霉素混配剂对贵州湄潭和德江茶园茶饼病的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生物农药10%多抗霉素处理对贵州... 为筛选出安全有效地防治高海拔茶区茶饼病的药剂,开展了生物农药氨基寡糖素、申嗪霉素、多抗霉素和矿物油4种药剂及氨基寡糖素与多抗霉素混配剂对贵州湄潭和德江茶园茶饼病的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生物农药10%多抗霉素处理对贵州湄潭和德江高海拔茶区的茶饼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分别为62.43±5.84%和58.17±2.93%);若与5%氨基寡糖素混配后的防效有显著提升(分别为67.3±2.19%和72.77±2.93%),与对照药剂吡唑醚菌酯的防效差异不显著。表明供试生物药剂10%多抗霉素、或10%多抗霉素与5%氨基寡糖素混配使用防治茶饼病可以替代化学农药吡唑醚菌酯,可在我国高海拔茶区大面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茶区 茶饼病 生物农药 药剂混配 防效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农药对茶白星病的防治效果与农残安全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向阳 王庆森 《茶叶学报》 2017年第3期145-147,共3页
为筛选安全有效地防治茶白星病的生物药剂,开展了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及其与赤·吲乙·芸苔混配对湄潭茶园茶白星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茶白星病的防效分别为69.36&#... 为筛选安全有效地防治茶白星病的生物药剂,开展了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及其与赤·吲乙·芸苔混配对湄潭茶园茶白星病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药剂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茶白星病的防效分别为69.36±1.63%和73.92±1.62%;将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分别与赤·吲乙·芸苔等比例混配后,防效分别为74.24±3.17%和81.39±2.29%,表明氨基寡糖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结合赤·吲乙·芸苔联合使用对防治茶白星病具有很显著的效果,且施药2d后农残检测均可达欧盟标准,可以在我省茶园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白星病 生物药剂 药剂混配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唑席夫碱哒嗪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郑玉国 魏学 +3 位作者 郭晴晴 卢平 王贞超 薛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28-1034,共7页
设计合成了9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双三唑席夫碱哒嗪酮化合物。用1H NMR、13C NMR、IR及元素分析表征结构。生物活性初步结果表明,在500 mg/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黄瓜花叶病毒(CMV)、小麦赤霉病菌(G.zeae)、辣椒枯萎病菌(F.oxysporum)和苹果... 设计合成了9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双三唑席夫碱哒嗪酮化合物。用1H NMR、13C NMR、IR及元素分析表征结构。生物活性初步结果表明,在500 mg/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黄瓜花叶病毒(CMV)、小麦赤霉病菌(G.zeae)、辣椒枯萎病菌(F.oxysporum)和苹果腐烂病菌(C.mandshurica)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 哒嗪酮 亚胺 生物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青中28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俊 蔡滔 +5 位作者 杜楠 周雪丽 王震 袁旭 卢平 陈玉玲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6-373,共8页
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茶青中28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匀浆提取,经75 mg PSA、25 mg C18、4 mg GCB净化,G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0~0.40 mg/L范围内,2... 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茶青中28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匀浆提取,经75 mg PSA、25 mg C18、4 mg GCB净化,GC-MS/MS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20~0.40 mg/L范围内,28种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均大于0.991。在0.10和0.50 mg/kg两个添加水平下,28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7%~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4%~8.0%(n=6)之间。方法的检出限(LOD)为5.0~20μg/kg,定量限(LOQ)为10~60μg/kg。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茶青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茶青 农药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主要产茶区有害生物的种群调查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向阳 吴剑 +3 位作者 金林红 陈卓 张瑞杰 张小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73-75,共3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茶园生态平衡和为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于2012-2014年对贵州9个主要产茶区的茶园进行病虫草害及天敌生物种群调查。结果表明:贵州茶园发生的主要害虫有11种,主要病害有5种,主要杂草有11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是... 为了更好地保护茶园生态平衡和为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于2012-2014年对贵州9个主要产茶区的茶园进行病虫草害及天敌生物种群调查。结果表明:贵州茶园发生的主要害虫有11种,主要病害有5种,主要杂草有11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是假眼小绿叶蝉、茶蓟马和粉虱,病害是茶白星病和茶饼病,杂草是小飞蓬、艾草和青蒿。天敌主要有7种,主要为寄生蜂和蜘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病虫草害 天敌资源 种群调查 防控分析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玉国 周莉 +5 位作者 薛伟 雄壮 何勇 杨涛 祁慧雪 卢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5-289,307,共6页
以取代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0个含苯并噻唑基双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及元素分析确证。采用MTT法进行化合物抑制PC3、BGC-823癌细胞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地抑制癌细胞活性,其中... 以取代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0个含苯并噻唑基双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及元素分析确证。采用MTT法进行化合物抑制PC3、BGC-823癌细胞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地抑制癌细胞活性,其中化合物N-[2-(6-甲基苯并噻唑-2-氨基甲酰基)-4-甲基苯基]-4-氯苯甲酰胺(Ⅳa)和N-[2-(4-甲基苯并噻唑-2-氨基甲酰基)-4-甲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Ⅳe)在10μmol/L浓度下对PC3的抑制率为70.8%和68.4%,N-[2-(苯并噻唑-2-氨基甲酰基)-4-甲基苯基]-2-甲基苯甲酰胺(Ⅳd)在10μmol/L浓度下对BGC-823的抑制率为6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合成 抗癌活性 酰胺衍生物 酰胺类化合物 BGC-823 甲基苯并噻唑 ^13CNMR 苯并噻唑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取代的苯并噻唑胺双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玉国 郭晴晴 +5 位作者 熊壮 何勇 杨涛 卢平 魏学 薛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2-768,共7页
以取代苯甲酸和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3个含取代苯并噻唑胺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 mg/L目标化合物浓度下,对黄瓜花叶病毒有一定抑... 以取代苯甲酸和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3个含取代苯并噻唑胺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 mg/L目标化合物浓度下,对黄瓜花叶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采用MTT法进行化合物抑制PC3癌细胞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PC3癌细胞活性,其中化合物4f在10μmol/L浓度下对PC3的抑制率为7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酰胺 苯并噻唑 甲氧基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唑衍生物亚磷酸盐对禾谷镰刀菌的作用机理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刁春玲 张国平 +5 位作者 徐广芳 刘芳 薛伟 杨松 胡德禹 宋宝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3-238,共6页
为了寻找具有更高杀菌活性的化合物,将苯并噻唑衍生物与亚磷酸反应,得到了4个苯并噻唑衍生物的亚磷酸盐,其结构均经IR、NMR及元素分析确证。采用功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个亚磷酸盐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离体抑菌作用,... 为了寻找具有更高杀菌活性的化合物,将苯并噻唑衍生物与亚磷酸反应,得到了4个苯并噻唑衍生物的亚磷酸盐,其结构均经IR、NMR及元素分析确证。采用功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个亚磷酸盐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离体抑菌作用,观察了药剂对菌丝形态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4个亚磷酸盐对禾谷镰刀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抑制中浓度(EC50)在15.2~36.1μg/mL之间。以100μg/mL的2-氨基-6-甲氧基苯并噻唑亚磷酸盐(D)处理3d后,菌丝表现畸形、膨肿,8d后出现干瘪、塌陷,外壁模糊、粗糙;分别以300μg/mL的4个亚磷酸盐处理后12h内,菌体内还原糖含量明显降低,几丁质酶活性显著升高,可溶性蛋白和N-乙酰葡萄糖胺含量短期内略有上升随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唑亚磷酸盐 禾谷镰刀菌 抑菌活性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内生菌及其在农业和医学上的用途 被引量:29
13
作者 何劲 刘蕴哲 康冀川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3期113-115,共3页
植物内生菌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从植物内生菌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方兴未艾。现就植物内生菌的界定、种类及近年来从植物内生菌中发现的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病毒、杀虫、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活性化... 植物内生菌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从植物内生菌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方兴未艾。现就植物内生菌的界定、种类及近年来从植物内生菌中发现的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病毒、杀虫、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活性化合物及其相应的产生菌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活性物质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兰属植物DNA的提取及RAPD-PCR实验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国鼎 文晓鹏 +2 位作者 季祥彪 乔光 胡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7,共4页
采用改进的CTAB-DNA提取方法,从11种兰属植物的嫩叶中提取总DNA。所得的DNA样品的A260/A280值在1.7~1.9之间,琼脂糖凝胶上主带清晰,较少降解,样品纯度高,DNA量大。另外,对影响RAPD-PCR的Mg^2+、dNTPs、Taq酶、引物浓度等因... 采用改进的CTAB-DNA提取方法,从11种兰属植物的嫩叶中提取总DNA。所得的DNA样品的A260/A280值在1.7~1.9之间,琼脂糖凝胶上主带清晰,较少降解,样品纯度高,DNA量大。另外,对影响RAPD-PCR的Mg^2+、dNTPs、Taq酶、引物浓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优化的反应体系为:75ng模板DNA,1×Buffer,2.5mmol/LMg^2+,0.15mmol/LdNTPs,0.75UTaq酶,引物浓度0.4μmol/L,反应总体积为25山。该体系在20个供试兰属实验材料中获得较好的扩增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属植物 DNA提取 RAPD-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美沙星对Bloom综合征解旋酶生物学特性影响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骆衡 陈祥 +2 位作者 丁玫 杨齐心 许厚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60-1071,共12页
Bloom综合征解旋酶(BLM)是RecQ家族DNA解旋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参与了DNA复制、修复、转录、重组以及端粒的维持等细胞代谢过程,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中具有重要作用.BLM解旋酶的突变可导致Bloom综合征.Bloom综合征是一种罕见隐性常染... Bloom综合征解旋酶(BLM)是RecQ家族DNA解旋酶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参与了DNA复制、修复、转录、重组以及端粒的维持等细胞代谢过程,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中具有重要作用.BLM解旋酶的突变可导致Bloom综合征.Bloom综合征是一种罕见隐性常染色体遗传疾病,患者遗传不稳定,并易患多种类型癌症.洛美沙星(LMX)可以抑制细胞内多种酶,并通过结合DNA干扰DNA代谢,从而治疗多种疾病,但是其具体的作用机理还未完全清楚.运用荧光偏振技术和自由磷检测技术,研究了LMX对BLM642~1290解旋酶DNA结合活性、解链活性和ATP酶活性的影响.运用荧光及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LMX与解旋酶结合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作用力类型、结合距离等参数.结果表明,LMX与解旋酶之间能自发进行反应,两种分子有一个结合位点,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稳定的BLM-LMX复合物,且解旋酶的内源荧光被LMX静态猝灭,主要原因是非辐射能量转移.在这一过程中,LMX能抑制解旋酶的解链活性和ATP酶活性,而促进解旋酶的DNA结合活性.LMX对BLM解旋酶生物学活性影响的机理可能是LMX使解旋酶通过别构机制影响其ATP酶活性,并使酶的构象维持在较低解链活性的状态,通过抑制ATP催化水解与解链过程的偶联和阻止解旋酶的易位,从而抑制其解链.LMX能够促进解旋酶的DNA结合活性,可能是因为其C-6和C-7上的取代功能基团可以增加酶活力,以及增强药物、酶和DNA的结合,从而形成药物-酶-DNA复合物.这些结果为研究以DNA解旋酶为药物靶标的分子机理和理解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奠定相关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美沙星 BLM解旋酶 生物学特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唑硫酮氨席夫碱吗啡亚甲胺的超声辐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玉国 薛伟 魏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65-1171,共7页
在超声辐射和常规加热条件下合成了11种未见报道的1-(吗啡啉亚甲基)-3-(3,4,5-三甲氧基苯基)-4-(取代次甲亚胺基)-1,2,4-三唑-5-硫酮。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以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mg/L浓度下化合物对... 在超声辐射和常规加热条件下合成了11种未见报道的1-(吗啡啉亚甲基)-3-(3,4,5-三甲氧基苯基)-4-(取代次甲亚胺基)-1,2,4-三唑-5-硫酮。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以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mg/L浓度下化合物对黄瓜花叶病毒(CMV)有一定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辐射 三唑 亚胺 曼尼希碱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碱催化剂X/Y/MgO/γ-Al_2O_3的研发及其催化麻疯树籽油制备生物柴油中试工艺条件的优选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诗涛 宋宝安 +3 位作者 王瑞 杨松 金林红 石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452-455,共4页
通过大量筛选试验,优选出了高活性的固体碱催化剂X/Y/MgO/γ-Al2O3(Ⅰ),并对其制备条件和再生进行了优化和研究。同时以贵州产麻疯树籽油为原料,用上述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100 L反应釜中试放大。初步探索了酯交换... 通过大量筛选试验,优选出了高活性的固体碱催化剂X/Y/MgO/γ-Al2O3(Ⅰ),并对其制备条件和再生进行了优化和研究。同时以贵州产麻疯树籽油为原料,用上述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进行了100 L反应釜中试放大。初步探索了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中试工艺条件,得到中试的最佳工艺条件:催化剂加入量为麻疯树籽油质量的1%、醇油摩尔比10∶1、反应温度63~68℃、反应时间3 h。中试产品中甲酯的含量和收率均达96.50%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欧洲标准EN 14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碱催化剂 麻疯树籽油 酯交换反应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氯苯氨基)-6-甲氧基喹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抗癌活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和平 李广兵 +1 位作者 陈舒忆 欧阳贵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6,共5页
以N'-[5-(3-氯丙氧基)]-2-氰基-4-甲氧苯基-N,N-二甲基甲脒为原料,经过成环、醚化,合成了4个4-(3'-氯苯氨基)-6-甲氧基喹唑啉类化合物(Ⅰa~Ⅰd):N-(3'-氯苯基)-6-甲氧基-7-[3-(4-硝基苯氧基)丙氧基]喹唑啉-4-胺(Ⅰa)、N-(3... 以N'-[5-(3-氯丙氧基)]-2-氰基-4-甲氧苯基-N,N-二甲基甲脒为原料,经过成环、醚化,合成了4个4-(3'-氯苯氨基)-6-甲氧基喹唑啉类化合物(Ⅰa~Ⅰd):N-(3'-氯苯基)-6-甲氧基-7-[3-(4-硝基苯氧基)丙氧基]喹唑啉-4-胺(Ⅰa)、N-(3'-氯苯基)-6-甲氧基-7-[3-(3-硝基苯氧基)丙氧基]喹唑啉-4-胺(Ⅰb)、4-{3-[4-(3'-氯苯胺基)-6-甲氧基喹唑啉-7-基氧基]丙氧基}-3-甲氧基苯甲醛(Ⅰc)、3-{3-[4-(3'-氯苯胺基)-6-甲氧基喹唑啉-7-基氧基]丙氧基}-4-甲氧基苯甲醛(Ⅰd),收率分别为51.3%、60.3%、85.4%、79.4%。产物的结构经IR、1H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采用MTT法进行化合物抑制Bcap-37细胞的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抑制Bcap-37细胞的活性,其中化合物Ⅰa在10μmol/L浓度下对Bcap-37细胞的抑制率为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氯苯氨基)-6-甲氧基喹唑啉 喹唑啉类衍生物 抗癌活性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苯并噻唑基双酰胺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薛伟 李海畅 +3 位作者 范会涛 熊壮 何勇 祁慧雪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357,共5页
含氟苯甲酸经酰氯化后与邻氨基苯甲酸反应,在醋酸酐中闭环后与取代苯并噻唑胺反应,合成10个含氟基苯并噻唑基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碳谱、氢谱、红外及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目标化合物质量浓度在50... 含氟苯甲酸经酰氯化后与邻氨基苯甲酸反应,在醋酸酐中闭环后与取代苯并噻唑胺反应,合成10个含氟基苯并噻唑基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碳谱、氢谱、红外及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目标化合物质量浓度在500 mg/L时,Ⅳ2和Ⅳ10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率分别为44.5%和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 苯并噻唑 烟草花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的生物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骆衡 陈祥 +2 位作者 段丽霞 许庆贺 许厚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3-1150,共8页
RecQ家族解旋酶是DNA解旋酶中高度保守的一个重要家族,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RecQ家族解旋酶突变会导致几种与癌症有关的疾病.本研究旨在诱导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体外表达,并应用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技术研究大肠杆... RecQ家族解旋酶是DNA解旋酶中高度保守的一个重要家族,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RecQ家族解旋酶突变会导致几种与癌症有关的疾病.本研究旨在诱导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体外表达,并应用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技术研究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的生物学活性.体外诱导表达获得纯度达90%以上并具有高活性的大肠杆菌重组RecQ解旋酶,其可溶性好;经生物学活性分析显示具有DNA结合活性、ATP依赖的DNA解链活性、DNA依赖的ATP酶活性.较之双链DNA(dsDNA),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更容易与单链DNA(ssDNA)结合(P<0.01),但与长度不同的dsDNA的结合特性有差异(P<0.01)而与ssDNA没有差异(P>0.05);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对3种dsDNA的解链速率不同(P<0.05);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的ATP酶活性与辅助因子ssDNA长度也呈正相关(P<0.01).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阐明大肠杆菌RecQ解旋酶的分子作用机制,并为研究RecQ解旋酶家族其它成员的结构与功能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RecQ解旋酶 纯化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