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预退火温度对制备Cu_2SnS_3薄膜材料的影响
1
作者 杨敏 王书荣 +4 位作者 蒋志 李志山 刘思佳 陆熠磊 赵其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9-772,763,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钠钙玻璃(SLG)上制备Sn/Cu/Sn/Cu金属预制层,将预制层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预退火处理后,对样品进行快速硫化得到Cu_2SnS_3(CTS)薄膜。主要研究不同的预退火温度对最终薄膜结构以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钠钙玻璃(SLG)上制备Sn/Cu/Sn/Cu金属预制层,将预制层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预退火处理后,对样品进行快速硫化得到Cu_2SnS_3(CTS)薄膜。主要研究不同的预退火温度对最终薄膜结构以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退火对快速硫化法制备高品质CTS薄膜有重要影响,当退火温度为200℃时可获得结晶质量良好晶粒尺寸大且平整致密的CTS薄膜。利用各种表征方法分别对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相的纯度和薄膜组分进行分析表征,薄膜的电学、光学性能通过霍尔效应测试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锡硫(CTS)薄膜 射频磁控溅射 预退火处理 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Si材料表面碱织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刚 马逊 +3 位作者 刘祖明 廖华 李景天 刘剑虹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在利用单晶Si材料制备太阳电池的过程中,通常利用碱溶液各向异性腐蚀的特性,在表面形成类似于"金字塔"的绒面结构,降低太阳电池表面反射,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实验采用固定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调整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在利用单晶Si材料制备太阳电池的过程中,通常利用碱溶液各向异性腐蚀的特性,在表面形成类似于"金字塔"的绒面结构,降低太阳电池表面反射,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实验采用固定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调整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无水乙醇的体积分数,通过测量不同实验条件下样品的表面反射率和观察扫描电镜图像,最终得到较好的单晶Si太阳电池表面织构条件。最后分析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无水乙醇的体积分数对表面织构的影响,同时给出测量表面减反射率结果。该结论对工业化单晶Si太阳电池表面织构的制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金字塔 表面织构 表面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衬底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 被引量:4
3
作者 崔海昱 涂洁磊 +2 位作者 邓菊莲 王志刚 龙维绪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5期72-75,共4页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兼具单晶硅的高转换效率和多晶硅体电池的长寿命的特点,其制备工艺比非晶硅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化。文章介绍了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材料制备工艺和材料性能;阐述了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Si3N4膜的沉积和玻璃制绒等...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兼具单晶硅的高转换效率和多晶硅体电池的长寿命的特点,其制备工艺比非晶硅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化。文章介绍了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材料制备工艺和材料性能;阐述了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Si3N4膜的沉积和玻璃制绒等关键工艺;综述了玻璃衬底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多晶硅薄膜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iO_2双层减反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白红艳 涂洁磊 +3 位作者 肖祥江 付蕊 赵沛坤 李烨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59-2064,共6页
采用真空电子束蒸发法制备TiO2/SiO2双层减反射膜,实现宽波段范围内的低反射率,以满足砷化镓三结太阳电池对入射光的需求。主要研究了基片温度、电子束流和充氧量对TiO2、SiO2单层膜性能(膜层厚度、折射率)的影响。研究过程中,按照三因... 采用真空电子束蒸发法制备TiO2/SiO2双层减反射膜,实现宽波段范围内的低反射率,以满足砷化镓三结太阳电池对入射光的需求。主要研究了基片温度、电子束流和充氧量对TiO2、SiO2单层膜性能(膜层厚度、折射率)的影响。研究过程中,按照三因素两水平的正交实验进行,用分光光度计对TiO2、SiO2薄膜样品的折射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氧化物介质膜的折射率均随基片温度和束流的升高而增加,随氧压的升高而降低,工艺参数对TiO2膜性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SIO2 减反射膜 电子束蒸发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硅衬底上Ge填埋层低温应力诱导重结晶制备多晶硅薄膜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启利 邓书康 +4 位作者 申兰先 胡志华 李德聪 晒旭霞 孟代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2-1086,共5页
本文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室温下在Si(400)的基片上生长含锗(Ge)填埋层的非晶硅薄膜,其结构为a-Si/Ge/Si substrate,并在真空中进行后续退火。采用Raman散射(Raman Scattering)、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高分辨电子扫描显微镜(HRSEM... 本文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室温下在Si(400)的基片上生长含锗(Ge)填埋层的非晶硅薄膜,其结构为a-Si/Ge/Si substrate,并在真空中进行后续退火。采用Raman散射(Raman Scattering)、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高分辨电子扫描显微镜(HRSEM)、光学显微镜和热重差热分析(DSC)等手段,研究退火后样品晶化特性和晶化机理。结果表明,室温下生长的含有250 nm Ge填埋层的生长态样品在400℃退火5 h,薄膜基本全部实现晶化,并表现出明显的Si(111)择优取向。样品分别在400℃、500℃、600℃和700℃退火后薄膜的横向光学波的波峰均在519cm-1附近,半高宽大约为6.1 cm-1,且均在Si(111)方向高度择优生长。退火温度为600℃的样品对应的晶粒尺寸约为20μm。然而,在相同的薄膜结构(a-Si/Ge/Si substrate)的前提下,当把生长温度提高到300℃时,温度高达到700℃退火时间5 h后,薄膜依然是非晶硅状态。差热分析表明,室温生长的样品,在后续退火过程中伴随界面应力的释放,从而诱导非晶硅薄膜重结晶成多晶硅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薄膜 应力诱导 非晶硅 电子束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CZTS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志山 王书荣 +3 位作者 蒋志 杨敏 刘涛 郝瑞亭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27-131,共5页
本文采用单周期和多周期磁控溅射ZnS-SnS-Cu制备CZST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Raman)、高倍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热探针对所制备的CZTS薄膜的晶体结构、拉曼位移、表面形貌、化学组分和导电... 本文采用单周期和多周期磁控溅射ZnS-SnS-Cu制备CZST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Raman)、高倍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热探针对所制备的CZTS薄膜的晶体结构、拉曼位移、表面形貌、化学组分和导电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CZTS薄膜的粘附性和结晶质量随着溅射周期的增加得到很大的改善所制备的CZTS无Cu_(2-x)S等其它二次相,且薄膜表面光滑、晶粒均匀致密、无孔洞。所制备的CZTS薄膜在化学组分是贫铜富锌(Cu/Zn+Sn≈0.88,Zn/Sn≈1.09),符合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CZTS 薄膜电池 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制备Cu_2ZnSnS_4薄膜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志 王书荣 +6 位作者 李志山 杨敏 刘思佳 郭任君 唐语 郝瑞亭 杨培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03-307,共5页
采用两电极的电化学沉积方在钼衬底上制备了Cu_2ZnSnS_4(CZTS)薄膜。将Cu、Zn、Sn三种金属元素按一定的顺序分步沉积在钼片上得到CZT薄膜前驱体把预制层放置在S的气氛中并在N_2的保护下退火硫化得到CZTS薄膜。通过SEM、EDS、XRD分析了C... 采用两电极的电化学沉积方在钼衬底上制备了Cu_2ZnSnS_4(CZTS)薄膜。将Cu、Zn、Sn三种金属元素按一定的顺序分步沉积在钼片上得到CZT薄膜前驱体把预制层放置在S的气氛中并在N_2的保护下退火硫化得到CZTS薄膜。通过SEM、EDS、XRD分析了CZTS薄膜的表面形貌、元素组分、结晶情况,并用拉曼光谱进一步确定了薄膜的晶体成分。最后将CZTS薄膜经过后步工艺制作成CZTS薄膜太阳电池,并通过Ⅰ-Ⅴ测试得到了该电池的效率及其它相应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ZTS 薄膜电池 电化学沉积 硫化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质靶溅射制备CZTS薄膜及太阳电池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志 李志山 +4 位作者 杨敏 刘思佳 刘涛 郝瑞亭 王书荣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82-3587,3592,共7页
采用单质靶磁控溅射制备Cu_2ZnSnS_4(CZTS)薄膜,研究了薄膜的元素组分、升温速率、硫化温度对薄膜表面平整性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通过SEM与AFM表征薄膜的表面形貌与表面粗糙度,用EDS检测薄膜的元素组分。所制备的样品的Cu/(Zn+Sn)、Zn... 采用单质靶磁控溅射制备Cu_2ZnSnS_4(CZTS)薄膜,研究了薄膜的元素组分、升温速率、硫化温度对薄膜表面平整性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通过SEM与AFM表征薄膜的表面形貌与表面粗糙度,用EDS检测薄膜的元素组分。所制备的样品的Cu/(Zn+Sn)、Zn/Sn处于最优范围。通过XRD及Raman检测薄膜的结晶情况以及薄膜中的二次相,经上述测试分析判定CZTS薄膜品质良好。最终制备出以CZTS为吸收层的薄膜太阳电池,并用I^V特性检验了CZTS电池性能参数,得到效率为0.83%的CZTS薄膜太阳电池,并通过改进硫化退火工艺将效率提高至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ZTS薄膜 磁控溅射 硫化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Cu2ZnSnS4薄膜电池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敏 蒋志 +4 位作者 李志山 刘涛 刘思佳 郝瑞亭 王书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1-655,共5页
采用简单的两电极电化学沉积金属薄膜技术,在镀钼的钠钙玻璃衬底上共沉积Cu-Sn层后,再沉积Zn金属层,制备出Cu-Sn-Zn金属预制层。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低温退火后,以硫粉作为硫源高温硫化金属预制层,制备出晶体质量较好的Cu2ZnSnS4(CZTS)... 采用简单的两电极电化学沉积金属薄膜技术,在镀钼的钠钙玻璃衬底上共沉积Cu-Sn层后,再沉积Zn金属层,制备出Cu-Sn-Zn金属预制层。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低温退火后,以硫粉作为硫源高温硫化金属预制层,制备出晶体质量较好的Cu2ZnSnS4(CZTS)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对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薄膜组分进行分析表征,发现共沉积Cu-Sn层,再沉积Zn金属层得到的CZT预制层表面平整但晶粒尺寸较小,经过退火处理后晶粒尺寸得到改善,且硫化后所得到的CZTS薄膜不易从Mo衬底上脱落,粘附性较强。用其制备的CZTS薄膜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Voc=569mV,短路电流密度Jsc=8.58mA/cm2,光电转换效率为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锡硫(CZTS) 薄膜太阳电池 电化学沉积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法制备铜锌锡硫薄膜电池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敏 王书荣 +6 位作者 蒋志 李志山 刘思佳 郭任君 唐语 郝瑞亭 杨培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22-226,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先在镀钼的钠钙玻璃衬底上共溅射Cu、Sn金属层后,然后在顶部溅射一层Zn S,制备出Cu_2ZnSnS_4(CZTS)薄膜的预制层。对预制层进行低温合金,然后以硫粉作为硫源在石英管中进行高温硫化,得到表面平整但晶粒较小的CZTS薄膜。... 采用磁控溅射法,先在镀钼的钠钙玻璃衬底上共溅射Cu、Sn金属层后,然后在顶部溅射一层Zn S,制备出Cu_2ZnSnS_4(CZTS)薄膜的预制层。对预制层进行低温合金,然后以硫粉作为硫源在石英管中进行高温硫化,得到表面平整但晶粒较小的CZTS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分别对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薄膜组分进行分析表征;并用拉曼光谱表征了CZTS相的纯度。最后用所得到的CZTS薄膜制备了太阳电池,其开路电压:Voc=442 m V,短路电流密度:Jsc=5.08 m A/cm^2,光电转换效率达到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锡硫(CZTS) 磁控溅射 硫化 薄膜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In_xGa_(1-x))Se_2薄膜太阳电池吸收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晶 陈金伟 +3 位作者 杨鑫 王刚 汪雪芹 王瑞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3-18,共6页
简要介绍了Cu(InxGa1-x)Se2(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结构特点,阐述目前其吸收层材料CIGS薄膜典型制备方法的特点、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目前CIGS薄膜太阳电池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Cu(InxGa1-x)Se2(CIGS)薄膜 薄膜太阳电池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补偿技术在InAs/GaAs量子点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沛坤 涂洁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6-129,共4页
通过在多层量子点体系中引入应变补偿层,改变量子点系统的应力场分布,可以控制生长过程中量子点的大小均匀性和密度,最终获得高质量、高密度的多层量子点体系,应用到量子点光电器件中,可改善器件的电学和光学性能。介绍了应变补偿层在... 通过在多层量子点体系中引入应变补偿层,改变量子点系统的应力场分布,可以控制生长过程中量子点的大小均匀性和密度,最终获得高质量、高密度的多层量子点体系,应用到量子点光电器件中,可改善器件的电学和光学性能。介绍了应变补偿层在量子点体系中作用的原理,常用的应变补偿材料体系,以及目前国内外对应变补偿技术的研究状况,最后提出了现存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量子点 应变补偿技术 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金属预置层后硒化制备Cu_2ZnSnSe_4薄膜
13
作者 李志山 王书荣 +6 位作者 蒋志 杨敏 刘思佳 郭任君 唐语 郝瑞亭 杨培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98-201,206,共5页
采用磁控溅射Zn-Cu-Sn-Cu金属预置层并后硒化的方法在镀钼玻璃衬底上制备了CZTSe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测试仪(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热探针对所制备CZTSe薄膜的晶相结构、拉曼位移、表面形貌、化... 采用磁控溅射Zn-Cu-Sn-Cu金属预置层并后硒化的方法在镀钼玻璃衬底上制备了CZTSe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测试仪(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热探针对所制备CZTSe薄膜的晶相结构、拉曼位移、表面形貌、化学组分和导电类型进行表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CZTSe薄膜结晶质量好、无二次相、晶粒均匀致密、化学组分是贫铜富锌的,且导电类型为p型,符合高效率太阳电池吸收层的要求。将CZTSe吸收层制备成有效面积为0.35 cm2的Mo/CZTSe/Cd S/i-ZnO/Zn O:Al/Ni-Al电池,其效率为1.17%,开路电压为419 m V,短路电流密度为10.21 m A/cm^2,填充因子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CZTSe 硒化 开路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PECVD制备硼掺杂氢化非晶硅氧(a-SiO_x∶H)薄膜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14
作者 刘小娇 施光辉 +3 位作者 殷俊传 刘虹霞 涂晔 胡志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6-1650,共5页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方法,在不同CO2与硅烷气体流量比(RC=[CO2]/[SiH4]=0.0、0.5、1.0、2.0)、衬底温度(TS=200℃)、乙硼烷掺杂浓度(RB=[B2H6]/[SiH4]=1.5%)、高氢稀释比(RH=[H2]/[SiH4]=200)、高气压...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方法,在不同CO2与硅烷气体流量比(RC=[CO2]/[SiH4]=0.0、0.5、1.0、2.0)、衬底温度(TS=200℃)、乙硼烷掺杂浓度(RB=[B2H6]/[SiH4]=1.5%)、高氢稀释比(RH=[H2]/[SiH4]=200)、高气压(220 Pa)和高功率密度(1 W·cm^-2)条件下制备一系列氢化非晶硅氧(a-SiOx∶H)薄膜。通过分光光度计(UV-VIS)透射谱分析薄膜折射率n、光学带隙Eg与RC的关系;采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变温暗电导测试,分析讨论暗电导σd、激活能Ea与RC的关系;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薄膜的键合模式及薄膜中氧、氢含量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显示,随RC增加,薄膜光学带隙展宽,折射率减小,激活能Ea增大,费米能级向导带底移动,薄膜缺陷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非晶硅氧 硼掺杂 激活能 傅里叶红外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型Ge基Ba_8Ga_(16-x)Zn_xGe_(30)Ⅰ-型笼合物的制备及电传输特性
15
作者 邓书康 申兰先 +2 位作者 郝瑞亭 田晶 杨培志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7-241,共5页
用熔融法结合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采用Zn掺杂制备了具有半导体传导特性的n型Ba8Ga16-xZnxGe30I-型笼合物,研究了Zn部分置换Ga对化合物电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化合物为单相的具有空间群Pm3-n的I-型笼合物。Zn掺杂前对应化... 用熔融法结合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采用Zn掺杂制备了具有半导体传导特性的n型Ba8Ga16-xZnxGe30I-型笼合物,研究了Zn部分置换Ga对化合物电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化合物为单相的具有空间群Pm3-n的I-型笼合物。Zn掺杂前对应化合物表现为金属传导特性,Zn掺杂后对应化合物表现为典型的杂质半导体传导特性。室温下,随Zn掺杂量的增加,化合物的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有效质量逐渐降低;Zn掺杂对室温载流子迁移率无明显影响。在300~900K温度范围内,随Zn掺杂量的增加对应化合物的电导率逐渐降低,Seebeck系数逐渐增加。Zn掺杂后对应化合物的功率因子与掺杂前相比有所降低,且达到最大值的温度都向低温方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笼合物 热电材料 电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镉源制备铜锌锡硫电池缓冲层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熠磊 王书荣 +3 位作者 李志山 蒋志 杨敏 刘思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41-2346,2351,共7页
目前制备CZTS薄膜太阳电池的缓冲层绝大多数采用硫酸镉作为镉源。本文将主要介绍用醋酸镉((Ch_3COO)_2Cd)、氯化镉(CdCl)2)和硝酸镉(Cd(NO_3)_2)和硫酸镉(CdSO_4)四种不同的镉源制备硫化镉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 目前制备CZTS薄膜太阳电池的缓冲层绝大多数采用硫酸镉作为镉源。本文将主要介绍用醋酸镉((Ch_3COO)_2Cd)、氯化镉(CdCl)2)和硝酸镉(Cd(NO_3)_2)和硫酸镉(CdSO_4)四种不同的镉源制备硫化镉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硫化镉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以硝酸镉为镉源制备的硫化镉薄膜最适合作为缓冲层使用。将不同镉源制备的硫化镉薄膜作为CZTS薄膜电池的缓冲层,制备出的电池效率分别为:1.83%((Ch_3COO)_2Cd)、2.89%(CdCl)2)、3.4%(Cd(NO_3)_2)、3.19%(CdS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镉源 硫化镉薄膜 铜锌锡硫 薄膜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李光明 刘祖明 +2 位作者 何京鸿 赵恒利 张树明 《现代电力》 2011年第2期43-48,共6页
为了较为准确地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做出预测,提高光伏并网后电网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对硅太阳电池单一组件发电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一种以辐射量及组件温度为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光伏发电功率及发电量预测模型。设计了... 为了较为准确地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做出预测,提高光伏并网后电网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对硅太阳电池单一组件发电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建立了一种以辐射量及组件温度为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光伏发电功率及发电量预测模型。设计了系统测试方案,采集了光伏系统在晴天I、多云II、阴转多云或晴转多云III 3类天气下的运行数据,依据预测模型求解出3种不同天气类型下的预测回归方程,并把预测模型用于2kW并网光伏系统。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简单、预测精度高,能解决系统的随机性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随机性 线性回归 预测模型 精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储能平抑波动的光伏柔性并网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张卫东 刘祖明 申兰先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111,共6页
以光伏柔性并网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光伏方阵整个白天的波动功率曲线找到满足并网标准的储能系统定额,采用实际气象数据驱动的光伏方阵输出功率仿真结合低通滤波算法的研究方法,在满足并网标准的1 min最大变化量和10 min最大变化量的... 以光伏柔性并网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光伏方阵整个白天的波动功率曲线找到满足并网标准的储能系统定额,采用实际气象数据驱动的光伏方阵输出功率仿真结合低通滤波算法的研究方法,在满足并网标准的1 min最大变化量和10 min最大变化量的前提下得到储能系统定额,针对选定的功率曲线探讨了低通滤波器时间常数与储能系统定额的关系。结论:在光伏电站中引入储能系统,可实现光伏柔性并网;时间常数越大,波动平抑效果越好,与此同时对储能系统容量和功率的需求更高;柔性并网所需储能系统定额主要取决于多云天气下的辐照波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柔性并网 储能 平抑波动 低通滤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承压阳台壁挂式太阳热水器的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祥 高文峰 +1 位作者 刘滔 林文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3-237,共5页
通过对在昆明地区搭建的一种间接式强制循环分体承压阳台壁挂式平板型太阳热水器的分析,建立了热水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冬季晴天天气情况下的得热量、平均日效率、瞬时效率、贮热水箱热损系数、系统平均热损因数等热水器热性能参数进... 通过对在昆明地区搭建的一种间接式强制循环分体承压阳台壁挂式平板型太阳热水器的分析,建立了热水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冬季晴天天气情况下的得热量、平均日效率、瞬时效率、贮热水箱热损系数、系统平均热损因数等热水器热性能参数进行了多天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太阳热水器的热性能良好,符合家庭生活用水的要求,适合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太阳辐照量是影响太阳热水器热性能最显著的因素;分体承压立式贮热水箱的保温性能良好,但还需继续对这种贮热水箱的温度分层情况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热量 太阳辐射 太阳热水器 分体承压 间接式强制循环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电光热系统的封装工艺及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文仪 李光明 +2 位作者 刘祖明 朱勋梦 廖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4,共5页
用一种热阻小、散热快的5052型铝合金代替常规光伏组件背板材料,将这种背板材料的光伏组件与不锈钢扁合流道用导热硅胶粘接成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系统,并对该系统封装工艺及环境效益进行了探讨。此外,比较分析了新型PV/T系统、独... 用一种热阻小、散热快的5052型铝合金代替常规光伏组件背板材料,将这种背板材料的光伏组件与不锈钢扁合流道用导热硅胶粘接成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PV/T)系统,并对该系统封装工艺及环境效益进行了探讨。此外,比较分析了新型PV/T系统、独立光伏系统及独立平板集热器的经济性,得出新型PV/T系统在投资上较其它两个系统具有费用少、占地面积减半、回收年限介于二者之间等优势,能为今后PV/T系统规模化生产及市场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52型铝合金 光伏光热一体化 封装工艺 经济性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