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0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教研员与区域校联动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明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4,共4页
教研员负责引领区域内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科建设,是区域学科教学的引领者、区域学科活动的组织者、区域教学改革的研究者,是关乎区域内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人物。教研员的工作是通过与区域校的联动开展的,教研员与区域校的联动是否密... 教研员负责引领区域内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科建设,是区域学科教学的引领者、区域学科活动的组织者、区域教学改革的研究者,是关乎区域内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人物。教研员的工作是通过与区域校的联动开展的,教研员与区域校的联动是否密切,决定着教研活动的质量及区域内学科教师的发展水平。调查显示,教研员与区域校的联动情况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联动的密切程度与区域校的学科教学质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提高教研员与区域校的联动质量需要一个载体,即通过“教、研、写”三者之间的一体化联动密切教研员与区域校的关系,这也是教研员与区域校联动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员 区域校 区域教研“教、研、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嵌·共生:中小学校本教研的应然路向
2
作者 胡先锦 许锋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38,共6页
当前中小学校本教研存在教师主体身份认同迷失、专业区隔阻碍跨学科融合、多主体交往结构失衡和缺乏集体知识深度建构等现实问题,主体性视域下的中小学“互嵌·共生”校本教研具有服务师生主体的能动共生性发展、指向校本教研多主... 当前中小学校本教研存在教师主体身份认同迷失、专业区隔阻碍跨学科融合、多主体交往结构失衡和缺乏集体知识深度建构等现实问题,主体性视域下的中小学“互嵌·共生”校本教研具有服务师生主体的能动共生性发展、指向校本教研多主体的结构化共生、实现校本教研主客体交互性共生以及促进校本教研样态创新性共生等时代意蕴。中小学校本教研的实践路向是:坚持主体性教育与发展理念,建构多主体互嵌的校本教研文化与共生组织生态;强化问题导向与跨学科思维互嵌,融创“教—学—研”共生的主体能动性教研;打造多元化互嵌校本教研共同体,推进混合泛在教研转型和群体主体共生建构;增强教育胜任力和专业认知,引领教师主体成为反思实践者和课程领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本教研 互嵌·共生 多主体互嵌 主体能动性教研 多元化教研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训—行三维一体”教研室(员)对区域信息化教学发展的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可云 陈武成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7,共7页
教研员的专业与行政双重角色决定了其应在区域信息化教学推广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文在剖析教研室提升区域信息化教学的可行性与价值的基础上,对目前教研室在区域信息化教学中引领力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区域信息化教学推广的发展路... 教研员的专业与行政双重角色决定了其应在区域信息化教学推广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文在剖析教研室提升区域信息化教学的可行性与价值的基础上,对目前教研室在区域信息化教学中引领力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区域信息化教学推广的发展路径及教研员的具体职能入手,形成了符合其角色定位的"研—训—行三维一体"教研员提升区域信息化教学发展体系,并对基于这一体系的个案实践及效果进行了阐述,以期能为区域信息化教学推广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切实促进信息化教学在区域范围内的实践,推动区域范围内教育教学变革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训行 教研室(员) 区域信息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优先发展视域下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的理论意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4
作者 燕凌 孙璞 +1 位作者 王莉芳 刘海元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高质量发展是教育优先发展在新阶段的重要表征。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构成,体现出育人目标的素养导向、育人过程的生本导向和要素导向以及育人功效的多元导向等... 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高质量发展是教育优先发展在新阶段的重要表征。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构成,体现出育人目标的素养导向、育人过程的生本导向和要素导向以及育人功效的多元导向等特征。新时期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育人需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青少年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获得感,提高体育师资培养质量,推进体育家校合作;科学认识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体功能和育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优先发展 学校体育 高质量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养立意的义务教育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研究——以2023年连云港市义务教育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第38题为例
5
作者 刘文兵 吕艳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3,共5页
通过题例分析了素养立意的试题命制特征及其关键能力的考查情况。对义务教育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进行两点反思:一是要融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与素养要求,二是要明晰素养立意下关键能力的考查路径。
关键词 命题 素养立意 关键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分层指导促 进青年教师群体成长——幼儿教育教研艺术浅探 被引量:2
6
作者 钱艳 葛晓梅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6-47,共2页
美国心理学家阿基里斯在他的“成熟理论”中指出:“人们从事任何职业,都要经过职业适应到职业成熟的发展过程,只有达到职业成熟阶段,才能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工作。”一位幼儿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从“职业适应”到“职业成熟”,逐... 美国心理学家阿基里斯在他的“成熟理论”中指出:“人们从事任何职业,都要经过职业适应到职业成熟的发展过程,只有达到职业成熟阶段,才能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工作。”一位幼儿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从“职业适应”到“职业成熟”,逐步成长为教育现代化需要的骨干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群体 幼儿教育 分层指导 教研活动 教研方法 培养目标 骨干教师 公开教学 职业成熟 新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迭代发展:从健康体检走向实践指导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荣荣 张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3,共15页
本文报告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专业支持”到“自主监测”的迭代发展历程,体现出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健康体检”走向“实践指导”的价值导向。文章从构建“学生发展+成长环境”的评价指标框架、基础指标+自主观测点的设计依据... 本文报告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专业支持”到“自主监测”的迭代发展历程,体现出了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从“健康体检”走向“实践指导”的价值导向。文章从构建“学生发展+成长环境”的评价指标框架、基础指标+自主观测点的设计依据这两个方面介绍浙江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系统设计;从组合分析、模型构建、专题深入和国际比较四个方面介绍浙江在专题分析方面的创新思路;从揭示学生成长机制、聚焦学习品质及影响机制、透视学业负担的实质、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转型、改善家庭“软环境”五个方面阐述浙江教育质量监测的结论、发现及相关实践指导,体现了浙江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透视能力、基层发展立场与实践指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监测 指标设计 数据分析 实践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职业教育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振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年第4期5-7,共3页
职业教育教研工作,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20余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式下,职业教育教研工作,要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立足于服务,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坚持改革与创... 职业教育教研工作,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20余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式下,职业教育教研工作,要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立足于服务,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坚持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管理与教学指导的水平.真正使教研机构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业务指导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研工作 教学质量 专业建设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课堂”:一种学生立场的职业教育教学新样态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国红 李双彤 王长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40,48,共9页
针对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投入度不足与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样态——“非课堂”。这一概念实现了从传统的时空视角到学生视角的根本转变,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无课堂感”的自然学习情境,从而激发... 针对职业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投入度不足与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样态——“非课堂”。这一概念实现了从传统的时空视角到学生视角的根本转变,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无课堂感”的自然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在实施策略上,坚持自然性、真实性与情境性的原则,通过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自然序、教学平台的支持性以及教学空间的场域化等四个维度的整体构建,为非课堂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使得“非课堂”教学得以多维度协同进化和整体性优化。“非课堂”概念的提出对加速职业教育的自我革新有着重要意义,对整个教育体系改革具有普适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 非课堂 学生立场 自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教研室工作 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10
《成人教育》 1986年第2期27-28,共2页
哈尔滨市成人教育教研室是从一九五八年成立,一九七三年恢复工农教育工作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现有十七名教研员,下设职工高教、职工中专、职工高中三个教研组,分别负责哈尔滨市三十八所职工高校,八十二所职工中专,二百二十四所职工学校... 哈尔滨市成人教育教研室是从一九五八年成立,一九七三年恢复工农教育工作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现有十七名教研员,下设职工高教、职工中专、职工高中三个教研组,分别负责哈尔滨市三十八所职工高校,八十二所职工中专,二百二十四所职工学校的教学指导和教学质量把关工作。几年来,我们主要通过制定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校历等),组织各教研会开展研究活动,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加强教学管理、质量分析和把关验收、编写教学参考资料等途径,来完成我们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的。一、开展多学科教研活动,服务于教学教研室的日常工作大量的是通过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来为基层服务,为教学服务,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首先抓了组织建设,依靠基层的力量,建立了群众性教学研究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学校 交流教学经验 教学质量 教研室工作 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研究会 教学指导 工农教育 教研员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县级教研室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
11
作者 王建立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0X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县级教研室 科研活动 科研队伍 科研课题 管理活动 行政协助 管理职能 决策参谋 决策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化学颜料应用实践与探索——评《染料化学及染色》
12
作者 罗玉蓉 赵晓晖 李明莉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14-I0014,共1页
学前教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发展。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美术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化学颜料... 学前教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发展。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美术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化学颜料作为一种常见的绘画材料,其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表现力使其在美术创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化学颜料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艺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绘画技能 实践与探索 美术课程 高等院校 染料化学 绘画材料 美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AMAS有效教学模式的高中生物学跨学科教学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燕 陈维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基于O-AMAS有效教学模式以“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一节的教学为例,通过融合多学科素养、引入多学科知识、构建多学科模型、培养多学科思维、渗透多学科责任等途径探究怎样通过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 基于O-AMAS有效教学模式以“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一节的教学为例,通过融合多学科素养、引入多学科知识、构建多学科模型、培养多学科思维、渗透多学科责任等途径探究怎样通过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生物学学科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AMAS有效教学模式 跨学科 ATP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科学实践能力 促进核心素养落地——以“功能高分子材料”为例
14
作者 叶晨 肖中荣 张文华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5,共7页
科学实践是新时代对于科学教育诉求下的学习方式变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素养,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聚焦材料化学的热门领域,整合教材素材,系统设计驱动性问题链和科学实践任务,提升科学实践能力,促使学科知识向核... 科学实践是新时代对于科学教育诉求下的学习方式变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素养,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聚焦材料化学的热门领域,整合教材素材,系统设计驱动性问题链和科学实践任务,提升科学实践能力,促使学科知识向核心素养的有效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实践 吸水树脂 模型认知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育人视角下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要素分析及实践改进
15
作者 李荆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28,共3页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课程进入体系化建设阶段。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更要推进三类课程的协调统一、整体建构,以此构建符合素养培养要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满足...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课程进入体系化建设阶段。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更要推进三类课程的协调统一、整体建构,以此构建符合素养培养要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新时代学校课程体系。中小学校需要从提升课程实践者的课程意识与能力、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推动课程高质量实施三大要素着手,不断提升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质量和育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学校课程实施规划 校本课程 课程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卫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的关键要素与实践路径——基于社会行动理论的视角
16
作者 燕凌 孙璞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4,共12页
青少年健康促进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关乎国家的未来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仍面临多重健康风险与挑战,反映了现行健康治理模式在治理机制、资源配置、行为引导等方面的不足。以社会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聚焦体卫融合在青... 青少年健康促进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关乎国家的未来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仍面临多重健康风险与挑战,反映了现行健康治理模式在治理机制、资源配置、行为引导等方面的不足。以社会行动理论为分析框架,聚焦体卫融合在青少年健康促进方面的功能逻辑与实践机制,明确其关键要素及相互关系。针对体卫融合实践中存在的跨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健康目标不清晰、资源与服务供需错配、健康文化建设不足等现实问题,要推动体卫融合从理念倡导走向实践探索,完善多元主体协同的行动秩序,提升系统整合效能;建立渐进性健康目标体系,确保目标引导的连续性与层次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服务供给质量,增强供需适配性;加快健康知识传播与加强健康文化建设,提升青少年的健康认知水平与健康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卫融合 青少年健康 社会行动理论 健康中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学习视阈下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建构策略
17
作者 葛炳芳 李佳一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共5页
本文针对当下英语阅读教学中意义加工不够扎实、“细节-概念-结构”的加工思路未得到重视、无法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能力等问题,结合课例,从自主提问、提炼概念建构结构化知识和做实主动表达三个维度,探讨主动学习视阈下英语阅读教学中促... 本文针对当下英语阅读教学中意义加工不够扎实、“细节-概念-结构”的加工思路未得到重视、无法培养学生主动阅读能力等问题,结合课例,从自主提问、提炼概念建构结构化知识和做实主动表达三个维度,探讨主动学习视阈下英语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参与意义建构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意义建构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主动表达的自主阅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阅读 主动学习 意义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联结课堂”学科育人的四个维度
18
作者 陈力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2-45,共4页
我们将数学课堂上“学生有关联地学和教师有结构地教”简称为数学“联结课堂”,它着力发展基于联结思考的系统思维能力、整体建构学习力。在深入开展联结性学与教的活动中,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培养学生求联探索的学习品格、系统规划的做事... 我们将数学课堂上“学生有关联地学和教师有结构地教”简称为数学“联结课堂”,它着力发展基于联结思考的系统思维能力、整体建构学习力。在深入开展联结性学与教的活动中,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培养学生求联探索的学习品格、系统规划的做事习惯、胸怀全局的做人态度、整体联通的审美精神等育人目标,进而实现在整体建构和系统思维中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联结课堂 学科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为中心,智能向善——AI时代背景下教学模式变革的思考
19
作者 施大宁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共5页
人工智能(AI)风起云涌,在全世界不论是高等教育界还是社会其他方面,均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但教育是人本的,技术理性主义不能全面实现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教育不能依赖,更不能盲目地追捧某一项技术解决方案,必须要以学为中心,基于教育的... 人工智能(AI)风起云涌,在全世界不论是高等教育界还是社会其他方面,均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但教育是人本的,技术理性主义不能全面实现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教育不能依赖,更不能盲目地追捧某一项技术解决方案,必须要以学为中心,基于教育的本身和学生的需求来评估一项技术对教育的作用。针对现在AI技术的热潮,要以审慎的态度保持学术批判精神。文章从新理念:中心变迁,新体系:虚实融汇,新范式:数据驱动,新内容:人机结合,新治理:多维协同等视角全面阐述AI对教育模式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智能向善 涌现 人机协同 教学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常春 吕姿之 +3 位作者 钮文异 孙昕霙 R-V-Short 高源 《中国健康教育》 1999年第11期16-19,共4页
为探讨同伴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艾滋病/ 性病/ 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效果及适宜性, 设内、外对照的同伴教育干预研究于1999 年5 - 6 月在北京某理工科大学进行。结果表明: 边缘性行为、性交在男、女生中的发生率分别为... 为探讨同伴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艾滋病/ 性病/ 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效果及适宜性, 设内、外对照的同伴教育干预研究于1999 年5 - 6 月在北京某理工科大学进行。结果表明: 边缘性行为、性交在男、女生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9-9% 、2-8% 和38-1% 、3-3 % 。同伴教育后, 干预组艾滋病/ 性病/ 生殖避孕知识总分和安全性行为意向得分分别由教育前的40-5 和3-4 增加到53-7 和4-2 ( P=0-000) ; 自尊及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无变化(P> 0-05)。结果还表明本研究中设计的同伴教育内容符合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主观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教育 健康教育 安全性行为 艾滋病 性病 避孕知识 性交 理工科大学生 得分 大学一年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