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宫女装便服缘饰艺术探析——以沈阳故宫藏品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正义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1-55,96,共6页
在清宫便服缘饰方面,镶滚是最有特色的工艺,包括领口、袖端、襟边、底摆、侧缝等边缘的处理工艺,极具装饰性和艺术效果。本文以沈阳故宫藏绦边实物及女装便服镶滚装饰效果为例,向服装专业学人展示色彩斑斓,变化多样,蕴含独特的时代风貌... 在清宫便服缘饰方面,镶滚是最有特色的工艺,包括领口、袖端、襟边、底摆、侧缝等边缘的处理工艺,极具装饰性和艺术效果。本文以沈阳故宫藏绦边实物及女装便服镶滚装饰效果为例,向服装专业学人展示色彩斑斓,变化多样,蕴含独特的时代风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及时尚元素的清代便服缘饰艺术,希望对服装专业学子们在现代服装、戏剧演出服装、汉服、唐装、内衣裤、鞋袜、手绢围巾等服装产品,以及床单被罩、窗帘桌帏、坐垫等生活用品的装饰艺术方面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饰 绦边 机织绦边 裁剪绦边 编制绦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风徐来——沈阳故宫藏清宫扇具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正义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7-66,共10页
我国古代扇子可分为障扇、团扇、草编扇、葵扇、羽扇、折扇等类别,各有形制及特色。我国古代团扇、折扇本是怀袖纳凉之实用品,也是服装点缀物,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与传统书画艺术结缘成为雅致的书画艺术品。现代生活赋予传统扇具以新的价... 我国古代扇子可分为障扇、团扇、草编扇、葵扇、羽扇、折扇等类别,各有形制及特色。我国古代团扇、折扇本是怀袖纳凉之实用品,也是服装点缀物,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与传统书画艺术结缘成为雅致的书画艺术品。现代生活赋予传统扇具以新的价值和新的作用,在建筑、家具、陈设、服装、戏剧、表演、平面设计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如今,提倡"古为今用",在继承古代优秀扇具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还要有所创新。清代内廷"恭造"之各种扇具无疑是我们创新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故宫 清代 扇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宫藏缪曰藻过目及收藏绘画存世名迹
3
作者 王莹 《美术大观》 2022年第3期37-42,共6页
清代书画鉴藏在我国书画鉴藏史上具有独特又重要的历史地位。明末清初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宫廷内府、官宦富贾以及大收藏家的藏品大量流出易主。在书画藏品流转的过程中,出现了清初私人书画鉴藏的兴盛局面。鉴藏家中有较高成就... 清代书画鉴藏在我国书画鉴藏史上具有独特又重要的历史地位。明末清初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宫廷内府、官宦富贾以及大收藏家的藏品大量流出易主。在书画藏品流转的过程中,出现了清初私人书画鉴藏的兴盛局面。鉴藏家中有较高成就的主要有梁清标、安歧、高士奇、卞永誉、缪曰藻等。缪曰藻为江阴东兴吴门派,著有《寓意录》详细记载了其收藏过目的书画、碑帖作品的材质、尺寸、装潢、题跋诗文等。但目前学术界对缪曰藻的鉴赏成就尚未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故宫藏缪曰藻过目鉴赏及收藏的绘画作品进行梳理分析,同时参见徐邦达和张珩先生的鉴定意见,对其书画鉴赏能力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缪曰藻 寓意录 鉴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与想象——《宋拓武梁祠画像》册的物质性与破碎性研究
4
作者 谭浩源 《中国美术》 2021年第2期57-66,共10页
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武梁祠画像》册是目前存世最早有关武梁祠的拓本。本文结合该拓本的诸多题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重新梳理其在清代至民国年间所经历的物质形态演变脉络,以及因伴生的种种文化事件所牵引出的不同物质形态。同时在... 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武梁祠画像》册是目前存世最早有关武梁祠的拓本。本文结合该拓本的诸多题跋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重新梳理其在清代至民国年间所经历的物质形态演变脉络,以及因伴生的种种文化事件所牵引出的不同物质形态。同时在此基础上,从拓本的物质性和破碎性切入,探讨物质形态变化对观者认知武梁祠拓本、遗址、石刻图像的深刻影响,以及物质形态与题跋内容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观者审视和解读不同层面武梁祠概念的认知视角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拓武梁祠画像》册 武梁祠 物质性 破碎性 题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乐宫与元代“晋南寺观壁画群”——以朱好古画行为中心 被引量:3
5
作者 孟嗣徽 《美术大观》 2022年第1期58-68,共11页
在中国古代大型宗教绘画的创作与绘制中,由职业画师领衔,多人分工合作的工作方式一直是主流模式。本文通过对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朝元图》与兴化寺壁画《过去七佛佛会图》《弥勒佛佛会图》的风格、图像的综合分析,认为三清殿壁画的作者... 在中国古代大型宗教绘画的创作与绘制中,由职业画师领衔,多人分工合作的工作方式一直是主流模式。本文通过对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朝元图》与兴化寺壁画《过去七佛佛会图》《弥勒佛佛会图》的风格、图像的综合分析,认为三清殿壁画的作者应与兴化寺两殿壁画的创作者是同一画行——襄陵名画师朱好古率领的晋南画工班子。纯阳殿壁画使我们有幸目睹朱好古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南寺观壁画群 朱好古 经营位置 小样 粉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徽宗花鸟画中的道教意识 被引量:9
6
作者 余辉 《书画世界》 2013年第1期4-16,98,共13页
宋徽宗赵佶的统治思想是以儒家为表、道教为本,他尊崇道家的谶语、听信乱臣的谗言。他一生都沉溺于掌管宫廷各类艺事,并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书画创作上。他的绘画,有一些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产物,有一些是以艺术手段进行政治祈祷,这必... 宋徽宗赵佶的统治思想是以儒家为表、道教为本,他尊崇道家的谶语、听信乱臣的谗言。他一生都沉溺于掌管宫廷各类艺事,并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书画创作上。他的绘画,有一些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产物,有一些是以艺术手段进行政治祈祷,这必然与宗教发生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 道教 花鸟画 意识 为艺术而艺术 统治思想 书画创作 艺术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四王”仿古画中的赵孟頫接受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段莹 《艺术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在清初“四王”临古、仿古的创作中,对赵孟頫画作的临仿是一个重要内容。“四王”对赵孟頫的接受,体现在创作实践和艺术理念两个层面,他们在汲取赵孟頫绘画艺术的基础上,以仿意、参合等方式兼取其他名家特色,并将自身风格融入创作之中... 在清初“四王”临古、仿古的创作中,对赵孟頫画作的临仿是一个重要内容。“四王”对赵孟頫的接受,体现在创作实践和艺术理念两个层面,他们在汲取赵孟頫绘画艺术的基础上,以仿意、参合等方式兼取其他名家特色,并将自身风格融入创作之中。同时,“四王”在接受董其昌“三赵”之说的基础上,进一步矫正了董其昌持论的偏颇,重新肯定了赵孟頫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王” 仿古 赵孟頫 “三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来华外国人的内地游历政策考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甲良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72-76 86,86,共6页
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意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为维护其自身权益,对来华内地的外国人制定了一定的游历政策,对其尽可能予以约束。对签约国人和无签约国人的来... 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意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清政府为维护其自身权益,对来华内地的外国人制定了一定的游历政策,对其尽可能予以约束。对签约国人和无签约国人的来华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内地 游历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弘治时期的藩王赏赐与国家财政
9
作者 赵中男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92-99,共8页
明弘治时期对藩王赏赐数量之大,是前几朝所罕见的。赏赐的内容大体上有土地、盐引、课钞、之国费用及王府修建费用等。这些活动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被大量侵夺。针对藩王赏赐产生的财政问题,明廷想出一些办法和措施给予补救,但从整体上看... 明弘治时期对藩王赏赐数量之大,是前几朝所罕见的。赏赐的内容大体上有土地、盐引、课钞、之国费用及王府修建费用等。这些活动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被大量侵夺。针对藩王赏赐产生的财政问题,明廷想出一些办法和措施给予补救,但从整体上看,这些措施收效不大,藩王赏赐的后果已是积重难返。因此,弘治时期是明代国家财政状况恶化的重要转折点。藩王赏赐活动带来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尤其是财政问题,是国家隐患和社会危机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弘治中兴"的说法实际上很难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治时期 孝宗 藩王赏赐 国家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张廷济录黄小松致赵魏三手札后
10
作者 施安昌 《中国书画》 2016年第4期34-36,共3页
张廷济录黄易至赵魏论金石手札三通,各有月日,皆无年款,不易排序。手札见于《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称为《秋气札》《新斋札》和《南还札》。<sup>[1]</sup>赵魏(1746—1825),仁和(今杭州)人,字晋斋,号菉森... 张廷济录黄易至赵魏论金石手札三通,各有月日,皆无年款,不易排序。手札见于《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称为《秋气札》《新斋札》和《南还札》。<sup>[1]</sup>赵魏(1746—1825),仁和(今杭州)人,字晋斋,号菉森,一号洛生。恩贡生。室名竹崦庵。书法尤精篆隶。其考据金石文字为时人所称,亦富收藏,著有《竹崦庵金石录》《竹崦庵金石目》《竹崦庵传抄书目》。赵魏与黄易(1744—1802)交往甚密,黄长赵两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魏 张廷济 黄易 晋斋 恩贡 无年 篆隶 室名 西岳华山庙碑 汉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馆阁曝书与书画鉴藏
11
作者 盛洁 《美术大观》 2021年第9期102-105,共4页
三馆秘阁是两宋内府庋藏古籍书画的机构。为防止图籍蠹毁,宋代馆阁每年于夏秋之际举行曝书会,并宴请群臣纵观图籍,这对难以目睹内府藏品的士夫鉴藏家来说无疑是难得的过眼机会。本文将曝书会放置于宋代公私收藏盛行的大背景中,梳理曝书... 三馆秘阁是两宋内府庋藏古籍书画的机构。为防止图籍蠹毁,宋代馆阁每年于夏秋之际举行曝书会,并宴请群臣纵观图籍,这对难以目睹内府藏品的士夫鉴藏家来说无疑是难得的过眼机会。本文将曝书会放置于宋代公私收藏盛行的大背景中,梳理曝书会上展示的书画作品,关注士夫鉴藏家在曝书会上的鉴赏行为,并进一步思考观览内府收藏会对士大夫的书画鉴藏活动造成怎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书会 三馆秘阁 书画鉴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