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清原地区气象预警大喇叭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德强 魏强 +5 位作者 王磊 张莹 周沿彤 钟婷婷 祖天时 陈晨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10期40-41,57,共3页
针对辽宁省清原地区预警接收机布设现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预警大喇叭运行管理和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 大喇叭 管理 保障 在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抚顺市2016年6月一次暴雨过程分析
2
作者 宁大可 亢云龙 +3 位作者 刘多文 王磊 王赛頔 刘超杰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7期35-36,共2页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0—11日抚顺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具有短时强降水特点,并伴有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同时雨量分布不均,南部雨量整体...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0—11日抚顺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具有短时强降水特点,并伴有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同时雨量分布不均,南部雨量整体偏大。东北冷涡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与地面华北气旋对应位置配合较好,低空急流提供了较好的水汽输送,850 h Pa切变线提供了较强的辐合上升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对流 华北气旋 切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近50年各季气温和降水异常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多文 蔡冰 +2 位作者 吴春英 沈斌 宁大可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9期47-49,共3页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气温二倍标准差和降水量业务化距平百分率标准,分析了抚顺3站1961—2010年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和汛期(6—9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地区易出现气温偏高...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气温二倍标准差和降水量业务化距平百分率标准,分析了抚顺3站1961—2010年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和汛期(6—9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抚顺地区易出现气温偏高和降水偏多,冬季是最易出现异常的季节;从年代演变来看,气温和降水异常偏高频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增长趋势,异常偏低频数在20世纪60—70年代呈小幅波动;从区域划分来看,全区春季和夏季易出现气温异常偏高,全区夏季和冬季易出现降水异常偏多,降水异常偏少集中在全区的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异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5月抚顺地区一次降水过程天气尺度分析
4
作者 刘多文 蔡冰 +2 位作者 李俊乐 孙蕾 王磊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2期214-215,共2页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2014年5月25日抚顺地区一次降水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具有时间短、强度较强、分布范围广等特点,且降水分布比较均匀。东北冷涡、蒙古气旋、低空急流和850 ...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2014年5月25日抚顺地区一次降水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具有时间短、强度较强、分布范围广等特点,且降水分布比较均匀。东北冷涡、蒙古气旋、低空急流和850 h Pa切变线是此次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急流 蒙古气旋 辽宁抚顺 2014年5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5
作者 肖琦 齐立明 +2 位作者 刘德强 李金倞 杨静 《河北农机》 2021年第6期35-35,37,共2页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现代信息网络的建立为智慧农业概念的提出和智慧农业总体布局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现代化物联网技术引入农业生产活动中,正是在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所提出的新理念、新想法。本篇文章将从物联网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现代信息网络的建立为智慧农业概念的提出和智慧农业总体布局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现代化物联网技术引入农业生产活动中,正是在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所提出的新理念、新想法。本篇文章将从物联网技术引入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设想出发,探讨物联网技术与现代化农业在环境控制、精准管理、打造特色这三个方面进行融合的具体设想、发展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智慧农业总体布局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农业气象服务 应用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东北冷涡移动过程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多文 隋明 +9 位作者 李俊乐 全美兰 赵思文 赵宇 李祥明 宁大可 亢云龙 王磊 米雷 葛权哲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12期41-43,51,共4页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辽宁地区一次冷涡天气的移动过程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8月2日,辽宁省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发展成熟阶段产生的,500 h Pa冷涡形势建立与稳定维持为...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辽宁地区一次冷涡天气的移动过程及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8月2日,辽宁省南部地区出现暴雨天气是在东北冷涡发展成熟阶段产生的,500 h Pa冷涡形势建立与稳定维持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鄂海阻高的稳定维持导致了冷涡的移动缓慢,使得冷暖空气长时间在辽宁省上空交汇。低空急流为暴雨区输送大量不稳定能量、热量以及动量,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也为暴雨的触发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抬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低空急流 辐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3月4日辽宁省暴雪过程天气形势分析
7
作者 张莹 刘超杰 +2 位作者 钟婷婷 刘多文 刘德强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7期30-31,66,共3页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分析了辽宁省2007年3月4日暴雪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该次暴雪过程受南北2支高空槽合并加强影响,配合地面气旋稳定东移北上,低空急流的建立有利于水汽的持续输送,同时中低层的切变线提供了较好的动力... 利用常规、加密自动气象站分析了辽宁省2007年3月4日暴雪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结果表明,该次暴雪过程受南北2支高空槽合并加强影响,配合地面气旋稳定东移北上,低空急流的建立有利于水汽的持续输送,同时中低层的切变线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分析 气旋 急流 切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