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傣药方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作用的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晨钰 韩涵 +2 位作者 郭磊 刘同祥 唐丽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0-81,共12页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源自“瘴疠之区”丰富认识的傣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所发挥的作用。基于文献调研,确定傣医药对COVID-19治疗方案中三种傣药方的化学成分;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中药化学成分数...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源自“瘴疠之区”丰富认识的傣医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所发挥的作用。基于文献调研,确定傣医药对COVID-19治疗方案中三种傣药方的化学成分;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分析平台、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对每个药方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潜在靶点进行整理;在基因挖掘软件(GenCLiP3)和GeneCard数据库搜索COVID-19相关靶点,绘制中药调控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同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关键化学成分与靶蛋白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3CL水解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傣药方所含化合物以黄酮类、萜类等为主,主要活性成分β-谷甾醇、槲皮素、儿茶素等可作用于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多个靶点,调节MAPK信号通路、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转录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等多条通路。药方1核心靶点包括MAPK1、JAK1等,以抗炎、病毒感染细胞的通路为主,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药方2核心靶点则包括环加氧酶1(PTGS1)、一氧化氮合酶2(NOS2)等,集中于病原菌、病毒感染通路、抗炎信号通路等,对临床上所出现的发热不退等症状可协同调控;药方3核心靶点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IL-6等,以炎症信号通路、细胞的增殖凋亡通路为主,对抗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靶点、通路的差异可作为这三种药方对COVID-19分别对症下药的初步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傣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SARS-CoV-23CL水解酶 AC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产物的培养提取及制备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华 吴弼东 +3 位作者 郭磊 陈佳 林妮妮 谢剑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大型分生孢子定量接种大米培养物,制备毒素粗提液,采用硅胶柱一步洗脱分离、分段收集可同时获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acetyldeoxynivalenol,AcDON),采...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大型分生孢子定量接种大米培养物,制备毒素粗提液,采用硅胶柱一步洗脱分离、分段收集可同时获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acetyldeoxynivalenol,AcDON),采用一步结晶法即可分别制备获得毒素纯品,并经红外光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确证,液相色谱分析表明两种毒素纯度均大于98%。该培养提取及分离制备方法改变了常规多步骤繁琐过程,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大量制备纯化DON及乙酰化DON毒素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培养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用于荧光标记的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及在小鼠活体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涛 汤永嘉 +1 位作者 徐亮 刘克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68-1174,共7页
设计合成了新型含有荧光基团的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并与其它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得到产生荧光的聚氰基丙烯酸酯材料.将其包埋在小鼠背部肌肉层,可获得良好的荧光成像效果.通过对荧光强度的监测,初步研究了聚氰基丙烯酸酯材料中的... 设计合成了新型含有荧光基团的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并与其它α-氰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得到产生荧光的聚氰基丙烯酸酯材料.将其包埋在小鼠背部肌肉层,可获得良好的荧光成像效果.通过对荧光强度的监测,初步研究了聚氰基丙烯酸酯材料中的侧链酯基在小鼠体内的降解情况.单体合成是以蒽合氰基丙烯酸和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氨基己醇为原料,得到蒽合氰基丙烯酸(4,4'-二甲氧基三苯基-氨基己醇)酯,脱保护后再将异硫氰酸荧光素以化学键合的方式标记在末端氨基上,脱蒽还原烯双键后,得到可用于荧光标记的α-氰基丙烯酸(异硫氰酸荧光素-氨基己醇)酯单体.反应中间体及单体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进行表征.该单体及其高聚物均可在激发光(488 nm)和发射光(525 nm)条件下观察到明显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氰基丙烯酸酯 异硫氰酸荧光素 活体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规范项目的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世庆 鲁景艳 +1 位作者 闵玥 王永安 《中国药物警戒》 2015年第1期38-40,44,共4页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规范项目指标准化的电子信息规范,主要用于生产厂家为获得上市批准向注册审查机构提交注册申报资料。通过综述RPS项目最新进展,系统梳理了RPS项目背景、主要内容及用途;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及国际贸易一体化进程、医疗... 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规范项目指标准化的电子信息规范,主要用于生产厂家为获得上市批准向注册审查机构提交注册申报资料。通过综述RPS项目最新进展,系统梳理了RPS项目背景、主要内容及用途;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及国际贸易一体化进程、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机制改革、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建设等3方面,论述了RPS项目对未来医疗器械发展、审评及监管的正性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RPS IMDRF 审评审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干血斑样本中12种抗凝血鼠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定量检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怡君 郭磊 +4 位作者 徐斌 陈佳 李嘉玮 邱泽武 谢剑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6-1303,共8页
为应对临床中毒快检的需求,建立了干血斑样本中12种抗凝血鼠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性定量方法。针对全打孔的干血斑样本,考察了滤纸卡种类、润湿步骤、提取溶剂种类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酸铵(5 mmol/L)水溶液... 为应对临床中毒快检的需求,建立了干血斑样本中12种抗凝血鼠药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性定量方法。针对全打孔的干血斑样本,考察了滤纸卡种类、润湿步骤、提取溶剂种类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酸铵(5 mmol/L)水溶液-乙酸铵(5 mmol/L)甲醇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电离方式下使用三重四极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表明,采用Whatman903滤纸卡为基底,以水为溶剂充分润湿,再以含内标的甲醇溶液提取5 min,各鼠药的提取率为66%~115%,且结果稳定(日内RSD小于15%)。除杀鼠酮的线性范围为20~500 ng/m L(r2=0.998 7)外,其它11种鼠药的线性范围为5~500 ng/m L(r2=0.998 8~0.999 6);12种鼠药的回收率为61%~105%,基质效应为71%~193%(日内RSD小于15%)。该方法准确、灵敏、快速且操作简便,成功应用于3例临床鼠药中毒病人样本的快速检测,为临床毒物检测和法医毒物分析的快速筛查和准确定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血斑 抗凝血杀鼠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临床中毒快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α DNA适配体的活性高级结构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贺小琴 何军林 +2 位作者 徐华 郭磊 谢剑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3,共6页
针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α(EPO-α)的最短适配体序列In27,使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圆二色光谱及荧光光谱等多种技术,研究和明确了In27的活性与构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阳离子Na+的存在及其浓度是影响In27产生特异性亲和识别的关键因素;... 针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α(EPO-α)的最短适配体序列In27,使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圆二色光谱及荧光光谱等多种技术,研究和明确了In27的活性与构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阳离子Na+的存在及其浓度是影响In27产生特异性亲和识别的关键因素;在Na+诱导下In27形成了平行/反平行的混合G四链体(GQ)构型;荧光探针硫磺素T(Th T)能特异性结合该混合构型,EPO-α的加入可与Th T形成竞争,从而便于利用Th T创建活性EPO-α的"光开关"型检测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圆二色光谱 荧光探针 G-四链体 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大鼠血浆中的内源性胍丁胺 被引量:3
7
作者 丘忠丽 林缨 +1 位作者 熊志立 谢剑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79-783,共5页
建立了大鼠血浆中内源性胍丁胺的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定量分析方法。大鼠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并蒸干后,用六氟乙酰丙酮衍生化,采用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d8-胍丁胺为内标,在气相色谱-质谱仪上采用负... 建立了大鼠血浆中内源性胍丁胺的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定量分析方法。大鼠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并蒸干后,用六氟乙酰丙酮衍生化,采用Flor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d8-胍丁胺为内标,在气相色谱-质谱仪上采用负化学电离方式电离,选择离子模式检测。胍丁胺标准溶液的检出限为0.005 7ng/mL。血浆中添加的胍丁胺在1.14-57.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方法回收率介于92.3%-109.8%之间,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大鼠血浆中胍丁胺平均含量水平为(22±9)ng/mL,雌、雄大鼠血浆中的胍丁胺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生物体内胍丁胺的生理功能研究提供了高灵敏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负离子化学电离质谱 同位素稀释 内源性胍丁胺 血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肽键交联的N肽类HIV-1融合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雪 来文庆 +2 位作者 姜喜凤 王潮 刘克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1-885,共5页
报道了一种通过在HIV-1 gp41 NHR区域的多肽(N肽)之间引入异肽键稳定N3螺旋的新方法;以天然N肽序列N38为模板,采用此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异肽键交联的N38三股α螺旋结构.该结构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和纳摩尔水平抑制HIV-1包膜糖蛋白(Env... 报道了一种通过在HIV-1 gp41 NHR区域的多肽(N肽)之间引入异肽键稳定N3螺旋的新方法;以天然N肽序列N38为模板,采用此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异肽键交联的N38三股α螺旋结构.该结构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和纳摩尔水平抑制HIV-1包膜糖蛋白(Env)介导的细胞融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 融合抑制剂 N端重复序列 卷曲螺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肽键稳定的MERS-CoV融合蛋白S2亚基N端重复序列三股α螺旋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汐 梁国栋 +1 位作者 王潮 刘克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43-1648,共6页
通过在天然N肽的氨基端引入可以诱导螺旋三聚体形成的人工多肽序列,并通过酰基转移反应在上述嵌合肽所形成的三股α螺旋间引入异肽键,构建了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MERS-Co V)的N-trimer模型,为MERS-Co V融合抑制剂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 融合蛋白 多肽 异肽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1h4调控转基因斑马鱼模型建立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彩萍 朝宝 +7 位作者 冯元州 孙岚 骆媛 杨景峰 董武 王永安 李月廷 赵宝全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8期873-880,共8页
目的建立法尼醇X受体(FXR,基因名称nr1h4)组织特异性荧光标记转基因斑马鱼模型,为胆汁酸代谢相关药物筛选及安全预警提供可视化检测动物模型。方法在UCSC网站查找斑马鱼nr1h4基因调控序列,并利用Promoter 2.0软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引物... 目的建立法尼醇X受体(FXR,基因名称nr1h4)组织特异性荧光标记转基因斑马鱼模型,为胆汁酸代谢相关药物筛选及安全预警提供可视化检测动物模型。方法在UCSC网站查找斑马鱼nr1h4基因调控序列,并利用Promoter 2.0软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调取斑马鱼nr1h4调控序列,构建于pT2AL200R150G转座载体克隆位点,将pTol2-nr1h4-EGFP质粒与pCS-TP转座酶mRNA共同注入斑马鱼受精卵单细胞,筛选出在肝脏和肠道中特异性表达的荧光个体,通过遗传学筛选,建立Tg(-1.6nr1h4-EGFP)斑马鱼品系。将受精后第4天的Tg(-1.6nr1h4-EGFP)斑马鱼幼鱼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媒对照组、甘氨酸-β-鼠胆酸组、奥贝胆酸组以及低、中、高浓度(10、20、40μg·mL)熊去氧胆酸组、胆宁片组、大黄酸组和芦荟大黄素组,连续给药4 d,观察各组转基因斑马鱼不同时间的荧光强度及发育情况,并对荧光强度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Tg(-1.6nr1h4-EGFP)荧光标记转基因斑马鱼品系,绿色荧光于体节期开始在斑马鱼腹部表达,受精后第4天(4dpf)主要集中在肝脏和肠道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甘氨酸-β-鼠胆酸组转基因斑马鱼在各给药时间的荧光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4dpf:P<0.01;5~7dpf:P<0.0001),奥贝胆酸组在各给药时间荧光均显著增强(P<0.0001),溶媒组荧光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建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的熊去氧胆酸组和芦荟大黄素组转基因斑马鱼在给药第2~4天荧光表达水平逐渐增强(P<0.0001),中浓度的熊去氧胆酸组和芦荟大黄素组在各给药时间荧光均显著增强(P<0.0001),高浓度的芦荟大黄素组在给药第2~4天荧光逐渐增强(5~6dpf:P<0.001;7dpf:P<0.05),高浓度的熊去氧胆酸组荧光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低浓度的胆宁片组和大黄酸组转基因斑马鱼在各给药时间的荧光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中浓度的胆宁片组在各给药时间荧光均显著增强(4dpf和7dpf:P<0.0001;5dpf和6dpf:P<0.001),高浓度的胆宁片组在各给药时间荧光依旧显著增强(P<0.0001),中浓度的大黄酸组在给药第2~4天荧光逐渐增强(5dpf:P<0.0001;6dpf:P<0.001;7dpf:P<0.01),而高浓度的大黄酸组在给药第2~4天荧光开始减弱(P<0.0001)。结论Tg(-1.6nr1h4-EGFP)斑马鱼模型为胆汁酸药物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的动物模型;低、中浓度的熊去氧胆酸,中、高浓度的胆宁片,中浓度的大黄酸和各浓度的芦荟大黄素均能够通过上调斑马鱼肝脏和肠道FXR促进胆汁酸转运,而高浓度的熊去氧胆酸对FXR无明显作用,高浓度的大黄酸抑制FXR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醇X受体 转基因斑马鱼模型 胆宁片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熊去氧胆酸 奥贝胆酸 甘氨酸-β-鼠胆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电离质谱在公共安全化学毒物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颖洁 李冬梅 +3 位作者 黄元轩 徐斌 郭磊 谢剑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9-439,共11页
常压电离质谱技术(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IMS)以其敞开式环境、简便操作、原位、实时、高通量等优势,成为公共安全化学毒物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简要概述了AIMS的分类、发展趋势及其在公共安全... 常压电离质谱技术(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AIMS)以其敞开式环境、简便操作、原位、实时、高通量等优势,成为公共安全化学毒物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简要概述了AIMS的分类、发展趋势及其在公共安全化学毒物检测领域的发展现状,重点从检测灵敏度、样品前处理兼容性以及现场检测的小型化质谱适配性等方面,归类总结了AIMS在毒品、爆炸物、化学战剂和生物毒素等分析检测方面的应用特点,最后对其技术特点及未来发展待解决问题等进行了评述,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电离质谱 现场快检 公共安全 化学毒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荧光传感技术在重金属检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彤彤 孙晓红 +2 位作者 张彦瑾 赵瑾 聂志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8-487,共10页
重金属污染环境后难以自然降解或无害化,进入有机体后有较强的生物蓄积性,会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此外,有些高毒重金属离子还可作为蓄意投毒、威胁恐吓的恐怖剂。因此,对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实现快速、现场检测尤为重要。... 重金属污染环境后难以自然降解或无害化,进入有机体后有较强的生物蓄积性,会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此外,有些高毒重金属离子还可作为蓄意投毒、威胁恐吓的恐怖剂。因此,对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实现快速、现场检测尤为重要。传统仪器检测方法前处理复杂、成本高、操作需要专业人员,现场应用受限。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荧光传感器的灵敏度、便携性及成本等均得到较大改进。其中,基于核酸适配体捕获的荧光传感技术在重金属特异性识别方面更是得到广泛开发和应用。该文从标记型、非标记型及纳米材料辅助等方向,综述了核酸适配体-荧光传感技术在重金属检测领域的应用,以期为重金属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荧光传感 重金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筛查油性基质中化学武器公约相关化合物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佳 刘玉龙 +2 位作者 徐斌 刘勤 谢剑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8-358,共11页
《化学武器公约》核查的化合物范围广泛,数量庞大,而核查样品通常来源复杂多样,且目标化合物含量很低,极易发生漏检和误检。鉴于核查结果的政治、军事敏感性,建立快速、有效的筛查方法对于准确鉴定复杂环境样品中公约相关化合物十分重... 《化学武器公约》核查的化合物范围广泛,数量庞大,而核查样品通常来源复杂多样,且目标化合物含量很低,极易发生漏检和误检。鉴于核查结果的政治、军事敏感性,建立快速、有效的筛查方法对于准确鉴定复杂环境样品中公约相关化合物十分重要。针对油性基质样品前处理费时费力,低沸点化合物易漏检等问题,研究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全扫描模式下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快速筛查油性基质中化学武器公约相关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为模拟筛查过程,选取24种性质各异的重要公约清单物为代表性化合物,并根据性质将所选化合物分为3组分别进行研究。对HS-SPME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萃取纤维涂层种类、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时间、衍生化方法等。对极性较低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公约相关化合物,采用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DVB/CAR/PDMS)纤维提取,以分流模式(分流比10∶1)进样分析,检出限为0.5~100 ng/mL。对中等极性和较高极性化合物,衍生化后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DMS/DVB)纤维提取,以不分流模式进样分析,检出限为20~300 ng/mL。所建方法简单、快速、灵敏,特别是可避免样品浓缩导致的低沸点化合物的损失和漏检,可用于复杂油性基质中痕量化学武器公约相关化合物的快速筛查与鉴定,并已多次成功应用于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效能水平测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武器公约相关化合物 油性基质 快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生物降解的组织可黏附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14
作者 刘济民 朱慧敏 +5 位作者 潘健 宋力雅 刘珊 花亚冰 石锐 徐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81,共6页
设计合成了一类可聚合固化且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能的组织黏附材料。材料使用前为单体分子,常温下呈液态,单体结构含有寡聚乳酸(OLA)片段和氰基丙烯酸酯(CA)官能团。在接触到肌体组织时,单体可通过CA官能团发生分子间聚合形成梳状聚合物... 设计合成了一类可聚合固化且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能的组织黏附材料。材料使用前为单体分子,常温下呈液态,单体结构含有寡聚乳酸(OLA)片段和氰基丙烯酸酯(CA)官能团。在接触到肌体组织时,单体可通过CA官能团发生分子间聚合形成梳状聚合物并产生黏附。聚合物中的OLA侧链结构可赋予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合成了OLA末端分别为羧基或苄基的两种单体(OLA_(4)-CA和OLA_(4)B-CA),通过核磁氢谱鉴定了单体化学结构,采用剪切拉伸强度和固化时间表征组织黏附能力,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测试聚合物分子量,在体内、外模型中评价聚合物的降解性能,通过植入试验研究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此外,采用体外抑菌圈试验测试了材料的抑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目标单体;单体接触肌体组织可在3 min内聚合固化并产生有效的黏附能力;聚合物的降解性能与侧链OLA片段的末端羧基结构相关;优选的OLA_(4)-CA的聚合物在小鼠体内植入模型中12 h左右即被完全降解吸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在体外抑菌试验中,材料显示出浓度依赖性的抑菌能力。这类可聚合固化材料有望进一步用于新型创伤敷料和组织粘附材料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聚乳酸 氰基丙烯酸酯 抑菌 梳状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表征核酸适配体-靶蛋白亲和作用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庆威 郭磊 谢剑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78-1084,共7页
适配体-靶分子间的亲和作用表征是理解和应用核酸适配体发挥特异亲和作用的基本前提,CE技术则为上述表征提供了多模式的简捷途径,但多种模式体系间的结果往往存在差异,导致CE亲和评价可靠性和进一步应用受到限制,亟须建立多CE方法测定... 适配体-靶分子间的亲和作用表征是理解和应用核酸适配体发挥特异亲和作用的基本前提,CE技术则为上述表征提供了多模式的简捷途径,但多种模式体系间的结果往往存在差异,导致CE亲和评价可靠性和进一步应用受到限制,亟须建立多CE方法测定适配体-靶分子间亲和作用的系统比较研究。该研究以凝血酶及其特异性作用于肝素结合位点的适配体29mer为模型体系,基于CE-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引入CE-迎头分析(FA)评价方法,并比较其与预平衡-毛细管区带电泳(PE-CZE)的异同。首先进行了CE-FA方法分离条件的优化,37℃、0.5 h孵育完全后进样,进样时间为30 s,在较低工作温度(15℃)、较短毛细管长度(30 cm)及生物相容性好的缓冲体系2×TG(Tris-甘氨酸缓冲液,pH 8.5)条件下,经15 kV分离时,得到了稳定的荧光标记29mer(F29mer)-凝血酶复合物及游离F29mer平台峰。加入1 g/L牛血清白蛋白(BSA),有效提高了CE-FA平台峰高及迁移时间的重复性。详细讨论了两种方法下6种拟合方式的结果及特点。针对CE-FA和PE-CZE法,以结合适配体/游离适配体的浓度比对游离适配体浓度非线性拟合、平台峰高变化对浓度间的非线性拟合、平衡混合物的非平衡CE(NECEEM)计算等进行拟合。结果表明,6种拟合结果中5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得到的解离常数(Kd)值均介于24~64 nmol/L范围。CE-FA法中的3种拟合结果符合度较好,说明CE-FA法易于在非平衡的CE分离体系下保持适配体-复合物间的结合-解离平衡,所测得Kd准确度较高。PE-CZE法中,借由降低的游离F29mer峰高对凝血酶浓度间的非线性拟合所得Kd值偏差过大;选择凝血酶浓度为F29mer浓度的0.5~2倍,且观察到明显的两峰间“指数桥”为前提,可经NECEEM法进行数据计算求解得到较为准确的Kd值。CE-FA法可与PE-CZE法互为印证,提高了亲和作用评价的可靠性。首选推荐使用多浓度平台峰高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的CE-FA法,可相对有效克服高压电场对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适用范围广、方法稳定、结果拟合简便准确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前沿分析 亲和作用 适配体 凝血酶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侦检装备在应对化学威胁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志奎 +3 位作者 黄丽娟 朱永乐 聂志勇 王永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40-1049,共10页
近年来,国内外不断发生的化学恐怖袭击和化学事故仍然是当今人类生存、国家安全所面临的重大威胁。化学侦检是防化应急处置与救援的眼睛,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侦检装备是应对化学威胁、降低损失和伤亡的关键因素。基于化学传感等技术的侦... 近年来,国内外不断发生的化学恐怖袭击和化学事故仍然是当今人类生存、国家安全所面临的重大威胁。化学侦检是防化应急处置与救援的眼睛,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侦检装备是应对化学威胁、降低损失和伤亡的关键因素。基于化学传感等技术的侦检装备具有响应快速、智能便携的特点,并且在远程监测和实时值守等方面具有优势。该文针对涵盖电化学传感器、质量敏感型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拉曼传感器、离子迁移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光致电离检测器、远程遥测传感装备等在内的现场侦检装备,从原理、性能、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侦检装备在应对化学威胁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化学侦检装备在应对化学威胁中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检装备 化学传感器 化学战剂(CWAs) 爆炸品 有毒工业化学品(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内源防御肽的MALDI-MSI方法及溯源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唯唯 王晨钰 +3 位作者 杨捷威 徐斌 郭磊 谢剑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3-550,共8页
国际范围内,蓖麻毒素、蓖麻籽粗提物以及蓖麻籽等均为蓖麻毒素信件的潜在来源,屡屡引发公共安全威胁。因此,蓖麻籽产地溯源至关重要。该研究选择高丰度、低毒性的蓖麻内源性防御肽(RCB),系统探讨优化了冷冻切片制备、基质喷雾等条件,首... 国际范围内,蓖麻毒素、蓖麻籽粗提物以及蓖麻籽等均为蓖麻毒素信件的潜在来源,屡屡引发公共安全威胁。因此,蓖麻籽产地溯源至关重要。该研究选择高丰度、低毒性的蓖麻内源性防御肽(RCB),系统探讨优化了冷冻切片制备、基质喷雾等条件,首次建立了RCB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MSI)方法。选择四川、山西为中国南北代表性产地,阐述蓖麻籽组织切片中3种RCB(RCB 1、RCB 2、RCB 3)的丰度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3种RCB主要分布在成熟种子的胚乳和胚芽中,两产地来源的蓖麻籽中存在显著的丰度差异。且三维重构空间分布中,RCB在连续组织切片中的定位规律较一致。RCB在非靶向数据分析中均归类于贡献度最高的主成分。该MALDI-MSI方法为蓖麻籽溯源研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新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籽 蓖麻内源防御肽(RCB)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MSI) 溯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芘基对在dsDNA中的构建:基于8-氮-7-去氮-2′-脱氧腺苷的7位取代及连接臂对荧光性质的影响
18
作者 李阳 李志文 +2 位作者 朱俊飞 刘世会 何军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06-2213,共8页
通过7-芘乙炔基-8-氮-7-去氮-2'-脱氧腺苷(2)和7-芘乙基-8-氮-7-去氮-2'-脱氧腺苷(3) 2个脱氧腺苷类似物在双螺旋DNA(ds DNA)中构建芘基对,同时保持2'-脱氧腺苷的碱基配对专一性,探讨了芘基对的多种组合在ds DNA中的荧光光... 通过7-芘乙炔基-8-氮-7-去氮-2'-脱氧腺苷(2)和7-芘乙基-8-氮-7-去氮-2'-脱氧腺苷(3) 2个脱氧腺苷类似物在双螺旋DNA(ds DNA)中构建芘基对,同时保持2'-脱氧腺苷的碱基配对专一性,探讨了芘基对的多种组合在ds DNA中的荧光光谱变化及其与ds DNA形成和解离的关系. DNA双螺旋的热稳定性和圆二色光谱表征结果反映了连接臂与芘基在ds DNA大沟区的相互作用.芘基荧光光谱表明,化合物2在ds DNA中的荧光光谱反映了双螺旋的变化,PY02+D02在形成双螺旋前后发生了荧光猝灭,而PY03+PY05在形成双螺旋前后呈现荧光,这2个芘基对组合在含双螺旋结构域的功能核酸和生物传感器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芘基 脱氧腺苷类似物 双螺旋DNA 荧光光谱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门控开关在分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䶮 朱永乐 +3 位作者 黄丽娟 王永安 赵瑾 聂志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081-15087,共7页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可作为包载光及化学活性物质的优良载体;小分子化合物、核酸、抗体、蛋白质等功能分子通过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实现对包载物的封堵及对目标物的靶向作用;基于介孔二...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可作为包载光及化学活性物质的优良载体;小分子化合物、核酸、抗体、蛋白质等功能分子通过修饰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实现对包载物的封堵及对目标物的靶向作用;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功能分子构建的智能纳米门控开关已被用于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化学战剂、爆炸品、毒品等小分子化合物的分析和检测,并逐步应用于高灵敏度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本文结合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功能化设计及存在的科学问题,就其在荧光探针和化学传感器构建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纳米门控开关 荧光探针 化学传感器 功能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9SF2促进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20
作者 王丽新 姜修博 +5 位作者 郭巧珍 王籽橙 王勃 王玉霞 瞿文生 段小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9-613,共5页
探究9次跨膜超家族蛋白2(transmembrane 9 superfamily protein member 2,TM9SF2)对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非致瘤的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 探究9次跨膜超家族蛋白2(transmembrane 9 superfamily protein member 2,TM9SF2)对于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非致瘤的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中TM9SF2蛋白表达的情况;对高表达TM9SF2的三阴性细胞株MDA-MB-231进行基因沉默;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转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内增殖相关蛋白(PI3K、AKT、SRC和ERK)和转移相关蛋白(Snail、Slug和N-cadherin)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实验证明,MDA-MB-231中TM9SF2蛋白的表达量高于MCF-10A细胞。与对照组相比,siRNA-TM9SF2转染组TM9SF2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转移能力减弱,PI3K、Snail、Slug和N-cadherin表达水平均降低,AKT蛋白磷酸化激活降低。研究结果表明,TM9SF2基因能促进三阴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9SF2 MDA-MB-231 基因沉默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