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1091汽车悬架系统数学建模与仿真研究
1
作者 许海东 张焕 《湖北农机化》 2010年第3期48-50,共3页
本文从计算精度及参数测定工作综合考虑,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最终选取建立相对比较真实的七自由度整车模型。然后在所建七自由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统计线性化方法研究了CA1091汽车中的非线性元件——变刚度钢板弹簧和减振器,通过仿真... 本文从计算精度及参数测定工作综合考虑,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最终选取建立相对比较真实的七自由度整车模型。然后在所建七自由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统计线性化方法研究了CA1091汽车中的非线性元件——变刚度钢板弹簧和减振器,通过仿真比较分析了悬架系统的线性与非线性振动,证明悬架中的非线性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模型的建立中要考虑非线性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自由度 整车模型 悬架系统 动力响应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工况下车用柴油机排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回收系统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凯 张红光 +1 位作者 宋松松 姚宝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97-1103,共7页
为回收车用柴油机的排气余热设计了一套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采用纯工质R245fa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车用柴油机变工况下排气余热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运行性能,讨论了过热度对带回热器... 为回收车用柴油机的排气余热设计了一套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采用纯工质R245fa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车用柴油机变工况下排气余热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运行性能,讨论了过热度对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针对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提出了余热回收效率、发动机热效率提升率、单位工质输出能量密度3个评价指标。研究表明,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净输出功率、余热回收效率、发动机热效率提升率最大分别可以达到43.74 k W、14.93%、1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有机朗肯循环 变工况 热力学过程 蒸发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的设计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凯 张红光 +3 位作者 宋松松 贝晨 常莹 王宏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7-122,共6页
针对一台车用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排气能量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套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余热回收系统,进而与车用柴油机耦合形成了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ORC余热回收系统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以高效... 针对一台车用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排气能量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套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余热回收系统,进而与车用柴油机耦合形成了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ORC余热回收系统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以高效回收柴油机的排气能量。采用螺杆膨胀机作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动力输出部件,通过试验测试确定螺杆膨胀机的最优工况点(进气压力1.7MPa、膨胀比8、等熵效率0.65),进而设定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最优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加装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后,与原柴油机相比,车用柴油机-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的输出功率最大提升了30.6kW,热效率最大提升了10.99%,余热回收效率最高可达10.61%,有效燃油消耗率最大降低了35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车用柴油机 全工况 有机朗肯循环 余热回收 非共沸混合工质 螺杆膨胀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多轴全挂车液压系统 被引量:9
4
作者 梅彦利 司鹏昆 罗灯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0-41,共2页
主要介绍了重型多轴全挂车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以及利用该液压系统 ,可以实现全挂车的特殊功能。
关键词 重型多轴全挂车 液压系统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分离机组多跨轴系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邹克武 韩彦龙 +1 位作者 洪红伦 麻春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54,共3页
国产大型空分设备运行可靠性差,连续运转周期短,设备故障率高,空气分离类成套装备运转稳定性研究,已经成为国内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以某大型空分机组滑动轴承支撑轴系为研究对象,得到轴承油膜系统劳斯阵列;劳斯阵列第一列元素都为... 国产大型空分设备运行可靠性差,连续运转周期短,设备故障率高,空气分离类成套装备运转稳定性研究,已经成为国内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以某大型空分机组滑动轴承支撑轴系为研究对象,得到轴承油膜系统劳斯阵列;劳斯阵列第一列元素都为正值,运用劳斯稳定性判据得到轴承油膜系统稳定;运用传递矩阵原理,借助MATLAB软件求解矩阵,计算出轴系各轴承的标高与载荷值;依据轴系在联轴器处弯矩和剪力为零的原则,得到轴系安装扬度曲线;轴系安装扬度曲线为一条光顺的曲线。该研究为大型多跨、多支撑轴系稳定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工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轴系 劳斯判据 扬度曲线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娄宗勇 张红光 宋松松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4,共7页
针对一台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的排气能量变化规律,设计了带回热器的有机朗肯循环排气余热回收系统。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性能指标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进而构建了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带... 针对一台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的排气能量变化规律,设计了带回热器的有机朗肯循环排气余热回收系统。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性能指标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进而构建了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并采用发电效率和有效燃料消耗率评价联合系统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蒸发压力为3.5 MPa,发动机运行在额定工况点时,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最大净输出功率和热效率分别为62.7 k W和12.5%;与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相比,联合系统发电效率最大可提高6.0%,有效燃料消耗率最大可降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固定式发动机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专业实训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真忠 岳世锋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11期53-53,67,共2页
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追求产学研合一,突出基本技能训练,强化汽车故障诊断与检修能力的培养,并据此开发实训项目,形成从基本操作、基本工艺、基本技能训练到故障诊断、综合训练的配套实训教学条件。
关键词 实训基地建设 汽车专业 职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8
作者 娄宗勇 郭珍 +1 位作者 宋松松 张红光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0,共6页
针对一台车用天然气发动机排气能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对比分析了采用纯工质R245fa和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时,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净输出功率、热效率、效率和单位工质能量输出密度。结果表明,采用非共... 针对一台车用天然气发动机排气能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对比分析了采用纯工质R245fa和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时,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净输出功率、热效率、效率和单位工质能量输出密度。结果表明,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时上述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采用纯工质R245fa。最后,构建了天然气发动机-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R416A,分析了联合系统的热效率。结果表明,加装带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后,发动机热效率最大可提高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余热回收 有机朗肯循环 非共沸混合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坯保温运输车液压系统的设计
9
作者 梅彦利 李少杰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90,共3页
针对目前钢坯运输存在的保温措施简易、自动化程度低、热量损失严重、钢坯加热时间长、钢材轧制质量低等诸多问题,研制出了一种钢坯保温运输车的液压系统。通过对钢坯保温运输车整体组成及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介绍,提出了保温车厢开启、... 针对目前钢坯运输存在的保温措施简易、自动化程度低、热量损失严重、钢坯加热时间长、钢材轧制质量低等诸多问题,研制出了一种钢坯保温运输车的液压系统。通过对钢坯保温运输车整体组成及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介绍,提出了保温车厢开启、关闭、自锁、过载保护等先进技术,为钢坯保温运输提供了保障。本系统的设计也能对相关近似产品的设计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坯 保温 运输 液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履带焊接车液压控制系统研究
10
作者 罗灯明 邱全进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1,共3页
综合履带焊接车专为野外管线焊接施工开发研制,是一种集行走、发电、焊接、吊装等作业于一体的新型管道施工机械,主要针对无电源无公路的工程环境。车辆行走履带、焊机电源用发电机、车载起重机等均采用液压驱动,该文介绍了综合履带焊... 综合履带焊接车专为野外管线焊接施工开发研制,是一种集行走、发电、焊接、吊装等作业于一体的新型管道施工机械,主要针对无电源无公路的工程环境。车辆行走履带、焊机电源用发电机、车载起重机等均采用液压驱动,该文介绍了综合履带焊接车结构组成、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发电机液压调节系统闭环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焊接车 液压系统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机械结构的探讨研究——评《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
11
作者 张真忠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I0016-I0016,共1页
"新能源"是化解人类文明延续危机的重要手段,具体到"新能源汽车"这一工业产物上,"新能源"被演化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技术概念,而非单纯的物质概念和能量概念。一方面,"新能源"仍然属于能源范畴,... "新能源"是化解人类文明延续危机的重要手段,具体到"新能源汽车"这一工业产物上,"新能源"被演化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技术概念,而非单纯的物质概念和能量概念。一方面,"新能源"仍然属于能源范畴,它具有物理意义上的"物质形态"和化学意义上的"能量转换"特征,如潮汐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在广义的能源范畴内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本质相近。但另一方面,"新能源"具备更高的科技优势禀赋,将风能、水能、潮汐能及生物能等新能源转化为电能,从而摆脱了不可再生能源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不可再生能源 生物能 能量转换 物质形态 能源转化 潮汐能 传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压差式车用气体流量传感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志新 杜卫华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46,49,共3页
介绍了一种车用压差式气体流量传感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测量电路,指出了传感器的使用范围。通过实验测出了其特性曲线,并对影响测量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可满足车用发动机曲轴箱窜气量参数的检测,为发动机不解体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测... 介绍了一种车用压差式气体流量传感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测量电路,指出了传感器的使用范围。通过实验测出了其特性曲线,并对影响测量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可满足车用发动机曲轴箱窜气量参数的检测,为发动机不解体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流量 传感系统 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实验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被引量:70
13
作者 张红光 孙晓娜 +4 位作者 纪常伟 冯能莲 吴斌 张彦琴 雷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19,共4页
为了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北京工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专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科研条件,注重对本科生开放实验室。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在人才培养质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为了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北京工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专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科研条件,注重对本科生开放实验室。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在人才培养质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开放实验室 自主实践 科研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理化特性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侯树梅 刘海峰 +1 位作者 郑尊清 尧命发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1-489,共9页
将燃料理化特性参数依次分离,研究不同燃料特性在宽广废气再循环(EGR)范围内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选用的国Ⅳ柴油燃料,成份的改变如芳烃和硫含量降低对燃烧和NO_x、THC、CO及碳烟排放影响作用很小.燃料沸点和黏... 将燃料理化特性参数依次分离,研究不同燃料特性在宽广废气再循环(EGR)范围内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验选用的国Ⅳ柴油燃料,成份的改变如芳烃和硫含量降低对燃烧和NO_x、THC、CO及碳烟排放影响作用很小.燃料沸点和黏度降低,预混放热峰值增大,碳烟排放降低;负荷增大后对碳烟降低作用减小.燃料沸点和黏度在中、低比例EGR率下对气体排放影响很小,在高比例EGR率下低沸点、低黏度燃料THC和CO排放较高.十六烷值是决定燃烧放热时刻的最重要参数,不同十六烷值燃料在高比例EGR率下对滞燃期影响更显著.十六烷值和含氧是降低碳烟两个决定性因素,孰重孰轻视燃料特性而定,不同十六烷值燃料的气体排放差异很小,只在低EGR率下随十六烷值降低,NO_x排放略有升高.正丁醇分子结构较甲醇、乙醇、丁酸甲酯和2,5-二甲基呋喃(DMF)能更有效降低碳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料特性 生物燃料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红光 贝晨 +4 位作者 赵光耀 刘昊 常莹 王宏进 孙晓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55-1862,共8页
为提高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对天然气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进行了优化研究.利用GTPower软件搭建了天然气发动机的仿真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点火提前角对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燃烧压力和燃烧温度、压... 为提高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对天然气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进行了优化研究.利用GTPower软件搭建了天然气发动机的仿真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点火提前角对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燃烧压力和燃烧温度、压力升高率、燃烧放热率、转矩及燃气消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DOE(design of experiments)模块,针对增压天然气发动机节气门全开、空燃比为22~25的工况,以转速和点火提前角为独立变量、以输出转矩为相关变量、以缸内燃烧压力峰值出现的位置及压力升高率限值为约束条件,进行了点火提前角的优化计算,得到了最佳点火提前角的三维MAP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点火提前角 GT-POWER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燃料特性对重型柴油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芳 侯树梅 +3 位作者 刘馨璐 杨勇 郭银飞 刘海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9-295,共7页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上,选择5种不同十六烷值(CN)柴油(CN为29、40、44、53和62)进行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测试.结果表明:在25%,负荷下,燃烧放热始点随十六烷值降低而推迟,最大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升率明显增大;负荷增大后,十六...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上,选择5种不同十六烷值(CN)柴油(CN为29、40、44、53和62)进行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测试.结果表明:在25%,负荷下,燃烧放热始点随十六烷值降低而推迟,最大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升率明显增大;负荷增大后,十六烷值对放热始点影响变小,在75%,和100%,负荷下,只有CN为29的燃料放热时刻推迟,其余4种燃料缸内压力和放热规律受十六烷值影响很小.随十六烷值降低,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大,但不同燃料有效热效率差异很小,因而低十六烷值燃料较高的燃油消耗是由其较低的热值造成的.随十六烷值降低,NO_x、soot、HC和CO排放增大,在小负荷工况,十六烷值变化对排放影响更显著.ESC十三工况加权结果表明,CN从62减到29,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加5.6%,,NO_x排放增加23%,,soot排放增加300%,,HC和CO排放增加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十六烷值 滞燃期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理化特性对柴油机低温燃烧过程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司鹏鹍 刘海峰 +3 位作者 王海 孔令存 李善举 郑尊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3,共8页
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通过柴油掺混20%的正庚烷、正庚烷与异辛烷混合物以及异辛烷与40%正庚烷(体积分数),研究燃料组分、沸点和十六烷值等理化特性对柴油机传统燃烧和低温燃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十六烷值燃料在高比例EGR下对滞燃期... 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通过柴油掺混20%的正庚烷、正庚烷与异辛烷混合物以及异辛烷与40%正庚烷(体积分数),研究燃料组分、沸点和十六烷值等理化特性对柴油机传统燃烧和低温燃烧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十六烷值燃料在高比例EGR下对滞燃期影响更显著;随掺混燃料十六烷值降低,碳烟排放降低;在20%掺混比下混合燃料沸点、黏度等物理特性和燃料组分等化学特性改变对燃烧和碳烟排放影响较小.与20%正庚烷掺混相比,低沸点、低黏度燃料在更高掺混比(40%)下对碳烟排放的降低作用变得明显.大比例EGR低温燃烧下,THC排放明显升高,其中甲烷占总碳氢比例达60%;NO2对整体NOx排放影响很小.在20%掺混比下,燃料理化特性的改变对THC、不同成分HC、CO和NOx排放影响很小;在40%正庚烷掺混比例下,芳香烃排放降低,NOx及NO2排放较柴油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料特性 低温燃烧 燃烧特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钢曲轴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小泉 吕云飞 +1 位作者 赵海新 孙晓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7-218,共2页
通过外观检查、金相检验、化学成分、硬度分析等方法对42CrMo钢曲轴断裂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曲轴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连杆颈R处过渡圆角不符合要求。
关键词 42CRMO钢 曲轴 疲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算法的车用天然气发动机怠速闭环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晓娜 郑轶 +3 位作者 王道静 张红光 王欣 田小飞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4,88,共5页
利用自行改装的天然气发动机及自主研发的ECU和转速采集系统,采取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对发动机怠速进行单闭环和双闭环控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及控制结果对比分析。台架试验表明: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怠速闭环控制有利于怠速的稳定,在单闭环... 利用自行改装的天然气发动机及自主研发的ECU和转速采集系统,采取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对发动机怠速进行单闭环和双闭环控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及控制结果对比分析。台架试验表明: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怠速闭环控制有利于怠速的稳定,在单闭环基础上开发的双闭环控制能更有效地降低怠速波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怠速 闭环控制 PI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相对分子质量的优选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玉良 段兴华 +2 位作者 刘美佳 周勇 盛守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31,共3页
应用电阻法计数器测定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水力学分子直径,并结合原始含水饱和度通过压汞实验确定不同渗透率岩石中的不可及孔隙体积;研究聚合物分子直径与岩石渗透率的配伍关系,进行不同类型油藏聚合物的优选,探讨一种合理选择... 应用电阻法计数器测定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溶液水力学分子直径,并结合原始含水饱和度通过压汞实验确定不同渗透率岩石中的不可及孔隙体积;研究聚合物分子直径与岩石渗透率的配伍关系,进行不同类型油藏聚合物的优选,探讨一种合理选择聚合物分子尺寸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利于指导油田聚合物驱方案的优化设计.与其他优选聚合物的方法相比,该方法选择值较合理,更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不可及孔隙体积 渗透率 水力学分子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