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玉 刘小超 +1 位作者 薛晶 郝美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在胃癌组织中的意义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及50例正常胃黏膜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阳性率为100. 00%... 目的探讨β-catenin不同表达定位在胃癌组织中的意义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及50例正常胃黏膜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β-catenin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膜,阳性率为100. 00%。但其在胃癌组织中细胞膜表达缺失,出现细胞质、细胞核或质/核异位表达,异位表达率高达81. 67%(98/120),其异位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 <0. 05)。120例胃癌组织中,β-catenin细胞核异位表达率为36. 67%(44/120),并且其细胞核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有关(P <0. 05),β-catenin细胞核阳性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细胞核阴性者(P <0. 05)。结论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β-catenin起重要作用,其不同表达定位与胃癌的进展有关,β-catenin有望成为胃癌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Β-CATENIN 表达定位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型4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赵醒 张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型(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olumnar cell variant, CC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4例CCV-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基因突变及...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柱状细胞型(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columnar cell variant, CC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4例CCV-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基因突变及侵袭转移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CCV-PTC中男性2例,女性2例;镜下瘤细胞呈多级乳头状结构排列,浸润性生长,乳头被覆假复层柱状上皮,可见核上或核下空泡,类似胃肠道或肺转移癌形态。免疫表型:Ki-67增殖指数5%~15%,TG、TTF-1(+),CK(弱+),CK19、降钙素、CgA和Syn均(-)。4例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野生型基因。结论 CCV-PTC属于特殊类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多见于老年人,预后较差。免疫表型有助于其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柱状细胞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5例疑难病理标本的电镜诊断价值
3
作者 张瑞祥 齐洁敏 +7 位作者 张洁茹 段庆华 马卫军 刘胜 韩丽 胡建功 申兴斌 赵晓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60-562,共3页
关键词 疑难病 电镜诊断 病理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崔彭华 王会民 +2 位作者 张玉娟 邵雪斋 申兴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5期2109-211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手术后1d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HE4、PT、APTT、CD3+、CD4+、CD4+/CD8+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A-125、HE4、PT、AP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较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能够更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然而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大,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肿瘤标志物 凝血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组织中PTEN表达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刚 李中 +3 位作者 林晓萌 张军华 崔勇 赵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60例乳腺癌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蛋白及mRNA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其与Akt和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60例乳腺癌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蛋白及mRNA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其与Akt和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TEN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20%)显著低于正常乳腺(60%)(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0.06、1.38±0.1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显示,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8±0.07、1.76±0.2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乳腺癌组织中,PTEN阳性组P-Akt的相对表达量为0.87±0.09,显著低于阴性组(1.76±0.15)(P<0.05),二者间Akt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腺癌中PTEN表达缺失,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PTEN AKT P—Akt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OGF OGFR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胡建功 金小萍 +2 位作者 谢朝辉 邢恩鸿 张祥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6-338,343,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OGF、OGFR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正常乳腺、12例乳腺腺病、8例乳腺异型上皮增生、21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OGF、OGFR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乳腺组、乳腺腺病组、乳腺异型上皮增生组、浸润...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OGF、OGFR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正常乳腺、12例乳腺腺病、8例乳腺异型上皮增生、21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OGF、OGFR的表达。结果:在正常乳腺组、乳腺腺病组、乳腺异型上皮增生组、浸润性导管癌组中OGF表达率分别为55.43%、43.48%、34.50%、13.29%,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GFR表达率分别为68.80%、44.22%、40.00%、25.5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组织中可能存在着OGF-OGFR的相互作用;OGF、OGFR的表达减少,减弱了OGF-OGFR的相互作用,可能促进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增加OGF、OGFR的表达,促进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对乳腺癌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免疫组化SP法 相互作用 正常乳腺 上皮增生 乳腺腺病 乳腺组织 表达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m RNA和TA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远处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敖亚洲 胡建功 +3 位作者 史丽民 王晓杰 胡大为 薛承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液中CEAmRNA和端粒酶活性(TA)对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7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肿瘤远处转移患者35例、无远处转移患者32例,44例非肿瘤消化道疾病患者为对照,应用逆转录-套式... 目的:探讨检测血液中CEAmRNA和端粒酶活性(TA)对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远处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7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肿瘤远处转移患者35例、无远处转移患者32例,44例非肿瘤消化道疾病患者为对照,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NP-PCR)检测血液标本CEAmRNA、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检测技术(RTAP-Hyb-ELISA)检测TA。结果:1)肿瘤组CEAmRNA和T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2)肿瘤远处转移组CEAmRNA和TA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01)。结论:检测血液CEAmRNA和端粒酶活性(TA)有助于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远处转移 CEA mRNA 端粒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时间分辨力对宫颈癌螺旋CT灌注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曹振东 王胜林 +4 位作者 李春辉 王淑贤 柳逢春 宋雪 贾丽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7-39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分辨力对宫颈癌CT灌注参数以及灌注曲线的影响。方法对10例经临床确诊的宫颈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原始数据采样时间分辨力为0.75s,然后将原始数据按不同时间分辨力进行分组,分别为1.5、2.25、3、3.75、4.5、5.25、6s组(...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分辨力对宫颈癌CT灌注参数以及灌注曲线的影响。方法对10例经临床确诊的宫颈癌患者行CT灌注扫描,原始数据采样时间分辨力为0.75s,然后将原始数据按不同时间分辨力进行分组,分别为1.5、2.25、3、3.75、4.5、5.25、6s组(实验组),各组按照相同的数学模型及相同部位感兴趣区(ROI),分别计算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渗透系数(PS)并与原始数据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F与MTT对时间分辨力的改变较敏感,当时间分辨力为3s时,即产生显著影响;PS与BV对时间分辨力变化的敏感性较差,当时间分辨力为4.5s时,对PS产生显著影响,当时间分辨力为5.25s时,才对BV产生显著影响。结论改变时间分辨力会导致灌注曲线及灌注参数发生相应改变,但在不影响诊断目的前提下,适当减低宫颈癌CT灌注扫描的时间分辨力(循环扫描时间≤2.25s)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时间分辨力 灌注 时间密度曲线 数学模型 CT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的组件蛋白DKK-1、β-catenin及CyclinD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相互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潘理会 李春辉 +1 位作者 佟晓波 谢利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17-2519,共3页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中的组件蛋白DKK-1、β-catenin及CyclinD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DKK-1、β-catenin及CyclinD1在胃癌组织及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DK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中的组件蛋白DKK-1、β-catenin及CyclinD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DKK-1、β-catenin及CyclinD1在胃癌组织及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DK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胃正常组织,高-中分化胃癌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胃癌的表达,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较无转移病例阳性率低(均P<0.05)。β-cateni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正常组织,高-中分化胃癌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胃癌的表达,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较无转移阳性率高(均P<0.05)。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胃正常组织,高-中分化胃癌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胃癌的表达,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较无转移阳性率高(均P<0.05)。DKK-1、β-catenin及CyclinD1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在胃癌组织中DKK-1与CyclinD1呈负相关,DKK-1与β-catenin呈负相关,CyclinD1与β-catenin呈正相关。结论:DKK-1表达的下调,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上调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且三者对胃癌的病程、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WNT信号通路 DKK-1 Β-CATENIN CYCLIND1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连接蛋白4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玉 潘理会 +1 位作者 刘海旺 李春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9-1283,共5页
目的 探讨间隙连接蛋白43 (Cx4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行手术切除癌组织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中~高分化者24例,低分化者36例;无淋巴结转... 目的 探讨间隙连接蛋白43 (Cx4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行手术切除癌组织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中~高分化者24例,低分化者36例;无淋巴结转移者25例,有淋巴结转移者35例;Ⅰ/Ⅱ期者28例,Ⅲ/Ⅳ者32例;癌组织穿透浆膜者48例,未穿透浆膜者12例.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60份和距癌边缘10 cm以上的正常胃组织25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检测Cx43、PI3K的表达情况和二者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x4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3% (20/60),低于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00.0% (2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8,P=0.00).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7% (52/60),高于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0,P=0.00).胃癌组织中Cx43、PI3K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Cx4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3±0.07),低于正常胃组织的(0.7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6,P=0.00).胃癌组织中PI3K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6±0.20),高于正常胃组织的(0.3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P=0.00).Cx43 mRNA、PI3K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x43与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Cx43低表达,PI3K高表达,Cx43的表达与PI3K的表达呈负相关.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间隙连接蛋白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信号传导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行天 孙立新 +1 位作者 杨宁 葛志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野黄芩苷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野黄芩苷对Tca8113细胞的... 目的:探讨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野黄芩苷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野黄芩苷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在一定的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呈时间、浓度依赖性。Westerm-blot结果显示Bcl-2蛋白表达水平随野黄芩苷浓度的增大而逐渐下降。结论:野黄芩苷对人舌鳞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下调Bcl-2蛋白表达可能是野黄芩苷治癌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苓苷 舌鳞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ANP表达与BMP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对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美玲 程玉 +1 位作者 刘海旺 李春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ANP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ANP的表达;培养胃癌细胞MGC-803,并将其分为两组:加入ANP...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ANP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ANP的表达;培养胃癌细胞MGC-803,并将其分为两组:加入ANP组(ANP阳性组)、未加入ANP组(ANP阴性组)。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胃癌细胞MGC-803的侵袭性,利用CCK8法检测两组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胃癌细胞MGC-803中BMP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及Ki-67、MMP-2和MMP-9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检测ANP定位于胃黏膜细胞的胞质中,且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胃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NP阳性组胃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及侵袭性比ANP阴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estern blot法检测ANP阳性组中BMP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mad1/5表达量比ANP阴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6/7和p-Smad1/5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estern blot法检测ANP阳性组中Ki-67、MMP-2和MMP-9蛋白比ANP阴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ANP的表达低于正常胃组织,ANP可能通过激活BMP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为胃癌的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ANP BMP Smad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BMAL1、GLI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玉 刘海旺 +2 位作者 郝美玲 薛晶 齐洁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BMAL1、GL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BMAL1、GLI1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BMAL1和GLI1蛋... 目的探讨BMAL1、GL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BMAL1、GLI1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BMAL1和GLI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P<0.01),阳性率分别为86.7%和83.3%。BMAL1过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GLI1过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与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BMAL1和GLI1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 s=0.526,P<0.001)。结论BMAL1、GLI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胃癌演进过程中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BMAL1 GLI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SOX2与TGF-β1、Smad3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春辉 潘理会 +1 位作者 刘海旺 程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0-753,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SOX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的表达情况及与胃癌组织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SOX2、TGF-β1及Smad3,检测其在正常胃...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SOX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的表达情况及与胃癌组织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SOX2、TGF-β1及Smad3,检测其在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OX2、Smad3蛋白在胃癌组的积分光密度(IOD)值低于正常胃组织(P <0.05),TGF-β1在胃癌组的IOD值高于正常胃组织(P <0.05)。 TGF-β1 IOD值的高表达多见于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的胃癌组中(P <0.05);SOX2、Smad3 IOD值的高表达多见于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胃癌组中(P <0.05);SOX2、TGF-β1和Smad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IOD值与患病年龄、性别无关(P >0.05)。在胃癌中TGF-β1与Smad3之间呈负相关性;SOX2与Smad3之间呈正相关性;TGF-β1与SOX2之间呈负相关性。结论:SOX2、TGF-β1及Smad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律因子BMAL1通过SHH信号转导通路影响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玉 郝美玲 +1 位作者 薛晶 齐洁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61-6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节律因子BMAL1除了在维持正常生物节律中发挥核心作用外,也参与多种肿瘤的演进过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探讨节律因子BMAL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下游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应用靶向BMAL1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 背景与目的:节律因子BMAL1除了在维持正常生物节律中发挥核心作用外,也参与多种肿瘤的演进过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探讨节律因子BMAL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下游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应用靶向BMAL1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进行细胞转染(si-BMAL1组),并设置乱序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细胞转染效率。分别采用MTT法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活力和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增殖相关功能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以及SHH信号转导通路蛋白SHH、SMO、GLI1的表达变化。采用SHH信号通路抑制剂环巴胺处理BMAL1下调后的MGC-80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SHH、SMO、GLI1及cyclin D1的蛋白水平,采用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与NC组相比,si-BMAL1组细胞活力增强,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上调,SHH、SMO、GLI1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SHH抑制剂环巴胺处理干扰BMAL1的MGC-803细胞后,与si-BMAL1组相比,si-BMAL1+环巴胺组SHH、SMO、GLI1的蛋白水平下调,cyclin D1并未发生明显变化,si-BMAL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被环巴胺所逆转。结论:BMAL1可能通过SHH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节律因子 BMAL1 细胞增殖 SH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G、bFGF、VEGF-C在大肠正常黏膜及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立平 赵杨 申兴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C)、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C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CF-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以上指标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20例大肠正常黏膜、80例大肠癌组织中PTTC mRNA,应...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C)、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C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CF-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以上指标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20例大肠正常黏膜、80例大肠癌组织中PTTC 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大肠正常黏膜、80例大肠癌组织中PTTC、bFCF、VECF-C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TTC、bFCF、VECF-C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且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PTTC、bFCF、VECF-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结论:PTTC、bFCF、VECF-C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预测因素,且三者可能通过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大肠癌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0a-3p通过HGF/ME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侵袭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海旺 张宏旭 +2 位作者 李春辉 郝美玲 王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探究miR-130a-3p通过HGF/MET信号通路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影响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10月收治的22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 目的:探究miR-130a-3p通过HGF/MET信号通路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影响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10月收治的22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和MDA-MB-453)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来自承德医学院基础研究所,然后采用q PCR检测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30a-3p的表达情况;将实验分为对照组、miR-130a-3p mimics组、miR-130a-3p inhibitor组、PHA665752(MET小分子抑制剂)转染组及共转PHA665752+miR-130a-3p inhibitor组,然后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MCF-7细胞增殖活力、侵袭和迁移能力;WB实验检测MCF-7细胞EMT和HGF/ME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此外,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30a-3p与MET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30a-3p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过表达miR-130a-3p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而抑制miR-130a-3p出现相反的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130a-3p靶向下调MET的表达水平,且miR-130a-3p负调控HGF/MET信号通路的表达;进一步实验证明,miR-130a-3p通过阻断HGF/MET信号通路抑制MCF-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MT。结论:miR-130a-3p通过阻断HGF/MET信号通路抑制MCF-7细胞EMT过程,进而抑制MCF-7细胞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转移 miR-130a-3p HGF/ME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mRNA和p53蛋白在不同类型肺癌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敖亚洲 胡建功 +3 位作者 高向华 胡大为 张旭 薛承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937-939,共3页
目的探讨CEAmRNA和p53蛋白在不同类型肺癌组织表达的差异,评估应用CEAmRNA和p53蛋白指标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肺癌组织为检测标本,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EAmRNA、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结果CEAmRNA和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 目的探讨CEAmRNA和p53蛋白在不同类型肺癌组织表达的差异,评估应用CEAmRNA和p53蛋白指标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肺癌组织为检测标本,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EAmRNA、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结果CEAmRNA和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癌组织86.7%(26/30)和46.7%(14/30)、癌旁组织50.0%(15/30)和6.7%(2/30)、边缘组织6.7%(2/30)和0;肺鳞癌90.9%(10/11)和45.5%(5/11)、肺腺癌90.9%(10/11)和54.5%(6/11)、小细胞癌75.0%(6/8)和37.5%(3/8)。结论肺癌组织有较高水平CEAmRNA和p53蛋白的表达,其中CEAmRNA的表达率更高,检测CEAmRNA和p53蛋白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EAMRNA P53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肺下叶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癌变1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段惠佳 赵杨 +1 位作者 邢恩鸿 申兴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219-1219,共1页
患者,女,43岁,间断左胸疼痛4年,活动后加重,伴低热、乏力、盗汗,无明显咳嗽、咳痰、胸闷、憋气症状。曾抗炎治疗1周无明显好转,抗结核治疗2年,症状有所减轻,停药1年后症状复现,影像学检查示左肺下叶近胸膜处团片状占位,内有... 患者,女,43岁,间断左胸疼痛4年,活动后加重,伴低热、乏力、盗汗,无明显咳嗽、咳痰、胸闷、憋气症状。曾抗炎治疗1周无明显好转,抗结核治疗2年,症状有所减轻,停药1年后症状复现,影像学检查示左肺下叶近胸膜处团片状占位,内有钙化影,病变区葡萄糖代谢轻度增高。门诊以“左肺下叶肿物”收入院,行肿物楔形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谓肺硬化血管瘤 癌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E-cadherin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建功 敖亚洲 +3 位作者 李民 申兴斌 齐凤英 张瑞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E-CADHERIN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