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20年河北省75家医院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血标本分离细菌及耐药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强翠欣 刘晓璇 +11 位作者 温海楠 杨靖 李志荣 牛亚楠 王伟刚 秦璞 牛肖然 欧阳紫柔 董宁 温宝江 郝姿 赵建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1-701,共11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5家医院2016—2020年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标本分离细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单位血标本分离细菌数据,应用WHONET和SPSS软件分析河北省5年间血标本分离细... 目的分析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5家医院2016—2020年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标本分离细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2月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单位血标本分离细菌数据,应用WHONET和SPSS软件分析河北省5年间血标本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并按菌株来源及患者不同年龄分组进行分类比较。结果河北省2016—2020年血标本共分离54959株细菌,其中门诊血标本分离菌占0.70%(387/54959)、急诊占5.12%(2815/54959),住院占94.17%(51757/54959)。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血标本分离率前3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新生儿及儿童(≤14岁)血标本分离细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成人及老年人(>14岁)常见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河北省血标本分离细菌多重耐药率较高,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耐药菌检出率存在差异,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急诊血标本中更常见。所有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敏感,但已出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0.1%)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0.3%)。结论河北省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血标本分离细菌均以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不同分离细菌的耐药率在门诊、急诊与住院患者中存在不同差异。此外,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标本分离细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标本 门诊 急诊 住院 细菌 耐药性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河北省53所医院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
2
作者 金亮 赵建宏 +6 位作者 时东彦 李志荣 冯军花 温海楠 左江华 苏维 邢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调查2015年河北省53所医疗机构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区域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方法按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河北省53所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数据,药敏试验参照CLSI 2... 目的调查2015年河北省53所医疗机构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为区域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方法按细菌耐药性监测方案要求,收集河北省53所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数据,药敏试验参照CLSI 2014标准,用WHONET 5.6分析数据。结果共分离肺炎链球菌2 408株,占革兰阳性菌分离数第3位。分离的肺类链球菌对万古霉素、莫西沙星的敏感率均>95%;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6.4%、89.3%和67.4%;成人与儿童耐药情况基本一致。结论河北省内53所医院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总体与全国水平一致,但是仍有对个别抗菌药物耐药率增高。应警惕肺炎链球菌耐药菌株的出现,控制耐药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降低hvKP毒力的机制及联合CRO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宗伟 张诗萌 +4 位作者 温海楠 王惠 张盼 梁悦怡 谢守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3-910,共8页
目的 探索利福平(RFP)降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荚膜合成的抗毒力能力及其与头孢曲松(CRO)联合用药的体内外抗菌效果。方法 在2021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4株符合hvKP判定标准的临床菌株,使用PCR方法测定... 目的 探索利福平(RFP)降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荚膜合成的抗毒力能力及其与头孢曲松(CRO)联合用药的体内外抗菌效果。方法 在2021年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4株符合hvKP判定标准的临床菌株,使用PCR方法测定菌株的荚膜血清型,并使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采用荚膜多糖定量、墨汁染色、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RFP作用前后hvKP菌株荚膜含量、荚膜直径以及荚膜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检测RFP与CRO联合用药的体外抗菌效果,并建立大蜡螟感染模型,分析二者联合使用的体内抗菌疗效。结果 在筛选的4个hvKP菌株中,10号和35号菌株均为K1-ST23型,12号菌株为K57-ST592型,96号菌株为K5-ST485型。1/4 MIC浓度的RFP可以在不明显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显著降低荚膜多糖含量(P<0.05),减小荚膜直径(P<0.001)并下调荚膜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P<0.001)。4个菌株RFP和CRO联合药敏试验结果FIC指数均表现为协同或部分协同效应,且hvKP感染后的大蜡螟幼虫经CRO+1/4MIC RFP治疗后,生存率明显高于CRO单药治疗时的生存率(P<0.05)。结论 利福平具有抑制hvKP荚膜合成的抗毒力能力并可通过减少黏液生成增强药物渗透性而提高抗菌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利福平 抗毒力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2
4
作者 丁萌 张青云 +5 位作者 景阳 陈向华 耿学丽 谢守军 张秀琴 杨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885-1888,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DVT患者50例为DVT组,其中男...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DVT患者50例为DVT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5.6±5.2)岁。选取我科同期收治的非血栓性疾病患者50例为非血栓性疾病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47.5±2.3)岁,包括下肢大隐静脉曲张1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2例、颈动脉狭窄5例、腹主动脉瘤2例、主动脉夹层3例。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46.7±3.9)岁。检测3组DD及FIB的血清浓度。结果 3组DD和FIB的血清浓度分别为DVT组(0.91±0.26)mg/L和(5.18±0.09)g/L,非血栓性疾病对照组(0.54±0.06)mg/L和(4.57±0.69)g/L,正常对照组(0.29±0.09)mg/L和(2.71±0.29)g/L。DVT组DD和FIB的血清浓度均显著高于非血栓性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DD诊断DV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00%和74.44%,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67%和91.78%;FIB诊断DV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4.00%和76.67%,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79%和84.15%;DD和FIB联合检测诊断DVT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00%和73.33%,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71%和94.29%。结论联合检测血清DD和FIB的水平能够提高DVT早期诊断的阳性检出率并且降低其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通过上调microRNA-145促进自噬和改善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12
5
作者 路艳 朴宗方 +2 位作者 李建玲 李玲 李汝泓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15-1323,共9页
目的:舒芬太尼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引起的心肌和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其对肾的保护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舒芬太尼是否可以预防IR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并确定其疗效是否与miR-14... 目的:舒芬太尼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引起的心肌和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其对肾的保护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舒芬太尼是否可以预防IR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并确定其疗效是否与miR-145介导的自噬有关。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IR组、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miR-145抑制剂对照组(舒芬太尼+anti-NC组)和舒芬太尼+miR-145抑制剂组(舒芬太尼+antimiR-145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建立了由IR诱导的大鼠AKI模型。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anti-NC组和舒芬太尼+anti-miR-145组在IR处理前30 min通过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剂量为1μg/kg),后两组大鼠在舒芬太尼预处理前通过尾静脉注射miR-145抑制剂对照或anti-miR-145(剂量为80 mg/kg)。评估大鼠肾的结构和功能,并测量自噬相关蛋白的蛋白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和细胞凋亡水平。结果:与IR组相比,舒芬太尼组改善了肾结构和功能,并且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 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related lipid transporter,NGA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ROS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此外,与IR组相比,舒芬太尼组肾组织肌球蛋白样BCL2结合蛋白(coiled-coil, myosin-like BCL2 interacting protein,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并且肾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与舒芬太尼+anti-NC组相比,舒芬太尼+anti-miR-145组BUN、Cr、KIM-1、NGAL、TNF-α、IL-1β、IL-6和ROS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肾组织Beclin-1和LC3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并且肾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预防IR引起的AKI,其作用机制与上调miR-145介导的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微RNA-145 自噬 缺血再灌注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早期循环衰竭保护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康大伟 于健 +3 位作者 夏嘉鼎 李秀华 朴宗方 赵艳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时观察患者,测定其APACHEⅡ评分,统计其在EICU入住的天数。检测联合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CD4 +/CD8 +分布比例和WBC计数,生化分析血中CRP、HBP、PCT、IL-6、cTnI和TNF-α的含量,同时分析体内微循的变化情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治疗前CRP、HBP、PCT、IL-6、cTnI和TNF-α含量高于治疗后,并且治疗后CD4 +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降低、体内微循环好转( P <0.05)。此外,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微循环状态、CD4 +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好于同期观察组患者( P <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液中炎症因子,减少心肌损伤程度,改善脓毒症患者微循环,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的病情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早期循环衰竭 去甲肾上腺素 磷酸肌酸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青云 陈磊 +2 位作者 丁萌 高建国 杨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0-463,共4页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14例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采取导管祛栓联合管溶栓的患者为祛栓组,16...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14例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采取导管祛栓联合管溶栓的患者为祛栓组,16例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采取全身静脉溶栓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开通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1天祛栓组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和休克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P<0.01)。术后7天祛栓组健、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和Mill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祛栓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9年河北省儿童血培养检出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9
8
作者 温海楠 谢守军 +10 位作者 刘晓雷 强翠欣 李志荣 孙倩 魏宏莲 张琳 时东彦 孙立红 刘焱超 杨靖 赵建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3-821,共9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4所医院2016—2019年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应用WHONET软件回顾性分析45所三级医院、29所二级医院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剔除... 目的了解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4所医院2016—2019年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应用WHONET软件回顾性分析45所三级医院、29所二级医院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剔除重复菌株后,2016—2019年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株共7591株,革兰阳性菌占71.7%,革兰阴性菌占28.3%。在本研究定义的4个年龄段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占比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7.8%~35.5%。4年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由12.9%上升至30.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由81.7%下降至75.2%)。结论河北省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与成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不同,病原菌存在年龄分布差异,临床经验性治疗儿童血流感染时应注意儿童血培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儿童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临床分离厌氧菌的分布特征及药敏谱型 被引量:12
9
作者 温海楠 时东彦 +1 位作者 赵建宏 谢守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14-619,共6页
目的分析厌氧菌标本来源、科室、年龄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经验性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所有合格标本中的厌氧菌,经VITEK2 compact ANC进行菌株鉴定,所有... 目的分析厌氧菌标本来源、科室、年龄分布特征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经验性治疗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所有合格标本中的厌氧菌,经VITEK2 compact ANC进行菌株鉴定,所有菌株使用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使用浓度梯度药敏实验方法检测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分离出厌氧菌260株,其中,厌氧消化链球菌94株(36.15%)、脆弱拟杆菌81株(31.15%)、艰难梭菌42株(16.15%)、普雷沃菌属16株(6.15%)、产气荚膜梭菌11株(4.23%);除艰难梭菌标本来源为粪便外,其他厌氧菌主要分离自脓液;分离厌氧菌最多的科室为产科、老年病科及血液科。药敏结果显示,79株厌氧菌的β-内酰胺酶试验阳性,阳性率为30.4%;脆弱拟杆菌β-内酰胺酶87.6%为阳性,产酶率最高。厌氧消化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100%敏感;脆弱拟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100%;艰难梭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100%;普雷沃菌属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100%;产气荚膜梭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敏感率100%。甲硝唑对所有菌株均保持很高的敏感性。结论厌氧菌引起的临床感染常见,不同厌氧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不尽相同,临床医生可根据菌株的分布特征及药敏结果对厌氧菌感染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菌 临床感染 药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姜锋 李晓明 +1 位作者 孙艳辉 张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治疗作用,并间接评价噻托溴铵对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方法:选择存在夜间睡眠低氧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夜间睡眠低氧的治疗作用,并间接评价噻托溴铵对夜间睡眠低氧的疗效。方法:选择存在夜间睡眠低氧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给予吸入噻托溴铵(18μg,每日午后1次)联合夜间氧疗(2 L/min),对照组(20例)给予单纯夜间氧疗(2 L/min),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夜间睡眠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Nocturnal mean SaO2,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Nocturnal minimum SaO2,Mm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FEV1 in the predicted value,FEV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peak expiratoryflow rate in the predicted value,PEF%Pred)显著提高;对照组MSaO2、MmSaO2、PaO2、SaO2明显升高,而FEV1、FEV1%Pred、FVC、IC、PEF%Pred则无明显改变;2组夜间血氧饱和度小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90)显著降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明显降低,而对照组PaCO2则明显升高。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SaO2、MmSaO2、PaO2、SaO2明显提高,T90、PaCO2显著降低,FEV1、FEV1%Pred、FVC、IC、PEF%Pred显著提高。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夜间氧疗能显著改善COPD夜间睡眠低氧,并优于单纯夜间氧疗;噻托溴铵也能改善COPD夜间睡眠低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夜间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夜间低氧血症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总皂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谢守军 宋鸿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研究穿山龙总皂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实验组。连续灌胃给药8天,停药后处死大鼠,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观察血清和关节液IL-1、IL-6、IL-8、TNF-α水平,观察ConA诱导... 目的:研究穿山龙总皂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实验组。连续灌胃给药8天,停药后处死大鼠,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观察血清和关节液IL-1、IL-6、IL-8、TNF-α水平,观察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结果:不同剂量穿山龙总皂苷治疗能使AA大鼠降低的胸腺指数基本恢复到正常,也能使AA大鼠明显增大的脾指数显著降低。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大鼠的血清、关节液内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水平较AA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反应明显提高。结论:穿山龙总皂苷有良好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其机理部分可能与调节机能依赖性的双向免疫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总皂苷 佐剂性关节炎 免疫调节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1蛋白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营养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向华 王建吉 +2 位作者 耿学丽 丁萌 华正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3-627,共5页
目的探讨Tim-1蛋白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营养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6例SLE患者外周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人Tim-1蛋白水平;采用PCR-RFLP法检测外周血DNA样本Tim-1基因-416G>C和-1454G>A多态性... 目的探讨Tim-1蛋白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营养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6例SLE患者外周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人Tim-1蛋白水平;采用PCR-RFLP法检测外周血DNA样本Tim-1基因-416G>C和-1454G>A多态性;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标本中前白蛋白、铜蓝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标本中铁蛋白、1,25-二羟维生素D3的水平。结果血清Tim-1蛋白、前白蛋白、铜蓝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铁蛋白及1,25-二羟维生素D3的浓度分别为(249.7±30.2)pg/m L、(226±42)μg/m L、(363±95)μg/m L、(29.4±13.2)μg/m L、(355±164)ng/m L、(26.4±11.5)ng/m L;-416G>C位点上GG基因型占11.9%,GC基因型占57.1%,CC基因型占31.0%;-1454G>A位点上GG基因型占67.5%,GA基因型占26.2%,AA基因型占6.3%。-416G>C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F=0.575,P=0.564)及-1454G>A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F=1.255,P=0.289)Tim-1蛋白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Tim-1与前白蛋白显著负相关(r=-0.176,P=0.033),与铜蓝蛋白(r=0.205,P=0.014)和1,25-二羟维生素D3(r=0.166,P=0.042)均显著正相关。-1454G>A位点GG基因型患者血清中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27),AA基因型患者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降低(P=0.024)。结论血清Tim-1蛋白水平及Tim-1基因-1454G>A位点多态性与SLE患者营养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TIM-1 基因多态性 营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不同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3
作者 温海楠 谢守军 +6 位作者 赵建宏 孙倩 魏宏莲 时东彦 李志荣 徐丽 闻海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0-684,共5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网(Hebarin)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验证不同药敏试验方法结果,提高耐药性监测数据质量,指导临床实验室使用合理的药敏试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Hebarin鲍曼不动杆菌药敏数据。收集126株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分析河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网(Hebarin)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验证不同药敏试验方法结果,提高耐药性监测数据质量,指导临床实验室使用合理的药敏试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Hebarin鲍曼不动杆菌药敏数据。收集126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E试验法、纸片扩散法和VITEK仪器法检测其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26株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种方法中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药敏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纸片扩散法的分类一致性、一般错误率、严重错误率、极严重错误率均在可接受范围,纸片扩散法和VITEK仪器法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分类一致性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药敏试验方法会导致不同的耐药结果,从而使耐药监测数据出现方法学的差异。应用VITEK仪器进行药敏试验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药敏结果要结合纸片扩散法或E试验方法进行验证,以便更加准确地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E试验法 纸片扩散法 VITE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咽部、血液、癌组织EB病毒感染及其关系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欣姝 敖亚洲 +2 位作者 薛承岩 辛国华 张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咽部分泌物、血液及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情况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和ELISA法对采自30例进展期肺癌患者的咽部分泌物、血液及新鲜肺癌组织标本进行EB病毒检测。结果:肺癌患者咽部分泌物EB病毒感染率低,差异无...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咽部分泌物、血液及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情况与肺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和ELISA法对采自30例进展期肺癌患者的咽部分泌物、血液及新鲜肺癌组织标本进行EB病毒检测。结果:肺癌患者咽部分泌物EB病毒感染率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液EB病毒VCA-IgG抗体高于非癌胸疾病患者(P<0.01);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率为43.3%;不同病理类型肺癌EB病毒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肺癌患者癌组织EB病毒感染率与血液EB病毒V CA-IgG抗体之间呈中度相关。结论:肺癌患者血液及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存在增高现象,病毒长期感染与肺癌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EPSTEIN-BARR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耐药数据质量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数据问题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闻海丰 赵建宏 +6 位作者 时东彦 魏宏莲 李志荣 冯军花 温海楠 王暄 冯忠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57-560,F0003,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质量,探讨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耐药数据现存的质量问题。方法分析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三级医院成员单位上报的耐药数据中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收集我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 目的为了提高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质量,探讨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耐药数据现存的质量问题。方法分析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三级医院成员单位上报的耐药数据中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收集我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538株,对比各种药敏试验法结果一致性以验证分析中发现的问题。结果分析发现我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中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数据存在明显异常和误差。通过试验验证发现通过各种药敏试验方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药敏结果并不一致。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药敏试验采用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并不可靠,需要配合纸片扩散法、E-test等方法进行验证。需要不断细化微生物药敏试验工作,提高耐药监测网各成员单位的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阿米卡星 细菌耐药监测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测定对结核性胸腹水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凤山 高振耀 +5 位作者 杜新生 李玉柱 张秀芹 张敏 马淑清 郭连兴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用ELISA方法检测结核性和非结核性(癌性及漏出液)胸水及血清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结核组sIL-2R水平明显增高(2464±1001U/ml),与癌性胸腹水组(752±418... 用ELISA方法检测结核性和非结核性(癌性及漏出液)胸水及血清中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结核组sIL-2R水平明显增高(2464±1001U/ml),与癌性胸腹水组(752±418U/ml)及漏出液组(410±315U/m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与胸水中腺苷脱氨酶活性(ADA)呈正相关(r=0.688,P<0.001)。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90%以上。提示用本法检测胸腹水的sIL-2R对于结核性胸腹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白细胞介素2 结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调节受损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IGF-1、IGFBP-3的水平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兆鹏 李军 +4 位作者 王淼 何杰 刘敏 王义围 周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9-572,共4页
目的:检测糖调节受损(IGR)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等指标,旨在探讨IGF-1、IGFBP-3等指标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龄≥50岁的BPH患者109例... 目的:检测糖调节受损(IGR)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等指标,旨在探讨IGF-1、IGFBP-3等指标与前列腺体积(P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年龄≥50岁的BPH患者109例,根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56例、空腹血糖受损(IFG)组14例及糖耐量减低(IGT)组39例;测量各组人群常规生化指标、前列腺增生指标以及血清IGF-1、IGFBP-3浓度等。结果:3组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IGF-1、IGFBP-3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PV、前列腺特异抗原、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FG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NGT组(P′<0.017)和IGT组(P′<0.017);IGT组2 h血糖、2 h胰岛素高于NGT组(P′<0.017)及IFG组(P′<0.017);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V与FINS呈正相关,与IGF-1、IGFBP-3无关。结论: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是IGR合并BPH患者前列腺增生进展的危险因素,血清IGF-1、IGFBP-3与BPH无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阐明IGF-1、IGFBP-3在BP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良性前列腺增生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浆血栓烷素B_2、6-酮-前列腺素F_(1α)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保强 于立勤 +1 位作者 张秀琴 蒋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18,共2页
采用放免法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皮损消退前后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浆血栓烷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作了对比。结果显示,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其TXB2与6KetoP... 采用放免法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皮损消退前后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浆血栓烷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作了对比。结果显示,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其TXB2与6KetoPGF1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提示该病血小板活性增高,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当该病皮损消退后,TXB2、6KetoPGF1α又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P>0.05),说明血小板活性减弱,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血栓烷素B2 Keto-PG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男性精浆一氧化氮和微量元素及精子三磷酸腺苷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启玉 丁晓旭 +7 位作者 张秀琴 更学丽 陈向华 刘敏 张茉莉 谢守军 李剑 韩迎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976-2978,共3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男性精浆一氧化氮、微量元素及精子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的影响。方法124例男性不育患者根据有无吸烟分为不育非吸烟组和不育吸烟组,不育吸烟组又根据吸烟习惯和烟龄分为3组:A组日吸烟量〈10支,且烟龄〈5年;B组日吸... 目的探讨吸烟对男性精浆一氧化氮、微量元素及精子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的影响。方法124例男性不育患者根据有无吸烟分为不育非吸烟组和不育吸烟组,不育吸烟组又根据吸烟习惯和烟龄分为3组:A组日吸烟量〈10支,且烟龄〈5年;B组日吸烟量10—20支,且烟龄5~10年;C组日吸烟量〉20支,且烟龄〉10年。选择35例已生育正常健康男性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精浆一氧化氮、微量元素及精子ATP的水平。结果不育吸烟组和不育非吸烟组较正常对照组精浆一氧化氮、铅和镉水平明显升高,锌、铜和精子AT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吸烟组较不育非吸烟组精浆一氧化氮、铅和镉水平明显升高,锌、铜和A,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精浆一氧化氮、铅和镉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锌、铜和精子AT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以影响精浆一氧化氮、微量元素及精子ATP的水平,与不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精液 一氧化氮 腺苷三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脏恶性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建津 刘洁华 +1 位作者 张秀芹 高树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3-383,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肾脏恶性淋巴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