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剂量RU_(486)对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作用的电镜观察
1
作者 赵淑敏 孔祥玉 +4 位作者 魏晓芬 宋成军 韩莉 刘胜 马卫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1-482,共2页
关键词 RU486孕激素拮抗剂 大鼠 子宫内膜 上皮细胞 电镜观察 形态学 药物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缺血再灌注大脑皮质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白江涛 龚理 +1 位作者 赵淑敏 韩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大脑皮质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STF组[SSTF 100mg/(kg·d)]和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1mg/(kg·d)],每组5只。造模前1周给药...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大脑皮质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STF组[SSTF 100mg/(kg·d)]和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1mg/(kg·d)],每组5只。造模前1周给药,后3组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Longa法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电镜观察大脑皮质缺血区神经元和突触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1±0.96)分,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破坏;与模型组比较,SSTF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为(1.48±0.98)分,P<0.05,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较明显好转,大部分突触超微结构趋于正常,尼莫地平组变化与SSTF组接近(P>0.05)。结论 SSTF可通过减轻大脑皮质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损伤,保护缺血再灌注脑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类黄酮物质 再灌注 大脑皮质 神经元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皮质神经元热休克蛋白70及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郑小影 孔祥玉 赵淑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皮质神经元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透射电镜观察皮质神经元HSP70的表达和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皮质神经元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透射电镜观察皮质神经元HSP70的表达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假手术组HSP70仅有微量表达,超微结构正常;模型组HSP70阳性面积率增加,神经元多见坏死,部分胞膜崩解,核膜不完整,染色质呈块状凝集,线粒体肿胀,外膜或嵴断裂,内质网扩张;SSTF预处理组较模型组HSP70阳性面积率增加,多数神经元较正常,核模较完整,染色质均匀,线粒体损伤减轻,内质网趋于正常,凋亡细胞少见.结论:SSTF预处理可上调皮质神经元HSP70的表达,改善超微结构损伤,对脑IR损伤有一定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热休克蛋白70 超微结构 黄芩茎叶总黄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伟 李富强 +3 位作者 刘荣志 马喻红 孔祥玉 赵淑敏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丁苯酞低、中、高剂量预处理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造模前1周给予20、40、80 mg/kg丁苯... 目的:探讨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丁苯酞低、中、高剂量预处理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造模前1周给予20、40、80 mg/kg丁苯酞灌胃,每天1次,共7 d。I/R组和Sham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24 h行Zea Long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及病理变化。结果:NBP预处理能明显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学评分,保护线粒体,减轻神经元损伤。结论:丁苯酞预处理具有预防性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丁苯酞 海马 神经元 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预处理对脊髓横断大鼠不同时间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变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萌 王永为 +2 位作者 刘胜 孔祥玉 赵淑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8-441,共5页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预处理对脊髓横断大鼠行为功能、不同时间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米诺环素预处理组,采用改良Rivlin斜板实验、CBS评分对大鼠脊髓功能进...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预处理对脊髓横断大鼠行为功能、不同时间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米诺环素预处理组,采用改良Rivlin斜板实验、CBS评分对大鼠脊髓功能进行行为学评分.用免疫荧光分别检测3组大鼠在3、7、14 d GFAP的光密度值;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脊髓损伤后21 d神经元和髓鞘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第3天模型组和米诺环素预处理组斜板临界度数及CBS评分无明显差别;术后第7、14、21d米诺环素预处理组斜板临界角度数均较模型组高.而米诺环素预处理组术后第7~21天CBS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免疫荧光检查显示,米诺环素预处理组在3、7、14 d GFAP平均光密度值较模型组呈现出递减趋势.超微结构观察可见,米诺环素预处理组神经元和髓鞘的形态结构均优于模型组.结论:米诺环素预处理可有效改善脊髓横断大鼠不同时间GFAP蛋白的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损伤脊髓组织神经元和髓鞘的超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脊髓损伤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超微结构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特点及突触联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孔祥玉 谢宏林 +1 位作者 杨振江 赵淑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2-453,共2页
关键词 纯酒精注射 毁损 三叉神经根 溃变 三叉神经初级传入纤维终末 超微结构 突触联系 电镜观察 痛觉调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细胞滋养细胞(Langhans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明细胞与暗细胞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瑞祥 刘胜 +6 位作者 李春辉 赵淑敏 卢金秀 王丰 韩丽 陈文秀 翟雅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36-136,共1页
应用电镜研究人胎盘滋养细胞的超微结构,虽早有报道,但对细胞滋养细胞的电子致密度有着完全不同的描写。电子致密度低、淡(多)或高、深(少)。本文对此作了动态的观察。材料和方法:人流和自然产获取人胎盘标本67例。自最后月经带一周计起... 应用电镜研究人胎盘滋养细胞的超微结构,虽早有报道,但对细胞滋养细胞的电子致密度有着完全不同的描写。电子致密度低、淡(多)或高、深(少)。本文对此作了动态的观察。材料和方法:人流和自然产获取人胎盘标本67例。自最后月经带一周计起,以周龄计算。从5周至41周(缺个别周次),每个周次取材2~6例。每份标本取5处;中,晚期胎盘分子面与母面取材。常规电镜标本制备。半薄切片选区,三级终末绒毛。超薄切片。JEM——100CxⅡ电镜观察。照片电子光学放大2.700~40.000倍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细胞 滋养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型”滋养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免疫组化
8
作者 张瑞祥 刘胜 +6 位作者 韩丽 马卫军 王峰 齐洁敏 郑纪宁 洪淑英 刘树森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42-342,共1页
“中间型”滋养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免疫组化张瑞祥,刘胜,韩丽,马卫军,王峰,齐洁敏,郑纪宁,洪淑英,刘树森(承德医学院电镜室,附属医院妇产科,承德067000)近年研究证实,在胎盘绒毛与绒毛外滋养细胞及滋养细胞肿瘤中,存... “中间型”滋养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免疫组化张瑞祥,刘胜,韩丽,马卫军,王峰,齐洁敏,郑纪宁,洪淑英,刘树森(承德医学院电镜室,附属医院妇产科,承德067000)近年研究证实,在胎盘绒毛与绒毛外滋养细胞及滋养细胞肿瘤中,存在着过渡形式细胞(中间型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 中间型细胞 滋养细胞肿瘤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宁酸的负染色效果显示大鼠生殖器官微血管
9
作者 孔祥玉 赵淑敏 马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8-479,共2页
近百年来,许多学者为研究器官内血管立体构筑倾注了大量心血,创造了多种显示微血管构筑的方法,诸如墨汁灌注法[1],橡胶[2]、维尼龙[3]血管、淋巴管立体铸型法,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法[4],碱性磷酸酶法(钙铅法)[5]以及单宁酸-氯化铁媒染法(... 近百年来,许多学者为研究器官内血管立体构筑倾注了大量心血,创造了多种显示微血管构筑的方法,诸如墨汁灌注法[1],橡胶[2]、维尼龙[3]血管、淋巴管立体铸型法,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法[4],碱性磷酸酶法(钙铅法)[5]以及单宁酸-氯化铁媒染法(TA-Fe法)[6,7],为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做出了贡献.继TA-Fe法媒染微血管后,我们又发现单宁酸过度媒染某些组织结构,有类似电镜标本负染色技术效果,清晰地显示了大鼠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血管构筑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负染色效果 大鼠 生殖器官 微血管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细胞型细胞滋养细胞与凋亡
10
作者 张瑞祥 马卫军 +6 位作者 刘胜 赵晓明 金小平 胡建功 孙立新 宋立刚 申兴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57-258,共2页
关键词 暗细胞型 细胞滋养细胞 人体组织 细胞凋亡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脑皮质微血管和血脑屏障的预防性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鹍鹏 韩硕 +4 位作者 赵淑敏 韩雪亮 张昌丽 孟艳君 赵天瑶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697,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大脑皮质微血管和血脑屏障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葛根素组和尼莫地平组(NIM组);葛根素组、NIM组分别于术前给予葛根素50 mg·kg-1·d-1、NIM 1m...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大脑皮质微血管和血脑屏障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葛根素组和尼莫地平组(NIM组);葛根素组、NIM组分别于术前给予葛根素50 mg·kg-1·d-1、NIM 1mg· kg-1·d-1预处理,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单宁酸-氯化铁法(TA-Fe法)显示大脑皮质微血管,图像定量分析微血管密度(MVD)和微血管面积比(MVA);伊文思蓝(EB)和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大脑皮质BBB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IR组相比,葛根素组脑组织含水量和微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MVD、MVA显著增高,葛根素组与尼莫地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葛根素组、尼莫地平组的大脑皮质缺血区BBB超微结构变化接近,都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减轻,紧密连接趋于正常,基膜松散但连续,胶质膜排列较致密.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可通过减轻微血管损伤、增加再通数量,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预防性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预处理 大脑皮质 缺血再灌注 微血管 血脑屏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