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结构及相关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开宏 季浏 王坤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1,80,共7页
探讨我国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的结构及相关特征,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多维体育道德取向量表的扩展版"进行信效度检验,对411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结构是由社会规... 探讨我国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的结构及相关特征,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多维体育道德取向量表的扩展版"进行信效度检验,对411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结构是由社会规范、规则裁判、尊敬对手和工具性攻击4个因素构成;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存在显著的年龄、性别、项目、运动等级和训练年限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运动员 体育道德 结构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预测:个体与情境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开宏 季浏 王坤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9-375,共7页
目的:探讨个体(目标定向、能力知觉)和情境(动机气氛、同伴关系)变量对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预测效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59名青少年运动员的目标定向、能力知觉、动机气氛、同伴关系和体育道德取向进行测量。结果:(1)任务... 目的:探讨个体(目标定向、能力知觉)和情境(动机气氛、同伴关系)变量对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预测效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59名青少年运动员的目标定向、能力知觉、动机气氛、同伴关系和体育道德取向进行测量。结果:(1)任务定向与高水平体育道德相关,自我定向与低水平体育道德相关,能力知觉与高水平体育道德相关,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目标定向存在3种类型(即高任务/低自我、中任务/中自我和高任务/高自我),不同类别复合目标定向型的体育道德取向存在显著的差异,高任务复合适宜自我目标定向与高水平的体育道德相关;(2)掌握气氛与高水平体育道德相关,成绩气氛与低水平体育道德相关,同伴接纳与低水平体育道德相关;(3)掌握气氛、成绩气氛和能力知觉对自我定向与体育道德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高掌握气氛、低成绩气氛和高能力知觉可以更加有效减轻自我定向对体育道德取向的消极影响。结论:个体和情境变量对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育道德取向有显著独立和交互预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体育道德 目标定向 能力知觉 动机气氛 同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习中多元目标定向与破坏性行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开宏 王坤 陈作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60-62,共3页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25名大学生的社会目标、成就目标和破坏性行为进行测量发现:社会责任目标、社会关系目标和掌握目标对破坏性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效应,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对破坏性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社会关系目标对...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25名大学生的社会目标、成就目标和破坏性行为进行测量发现:社会责任目标、社会关系目标和掌握目标对破坏性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效应,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对破坏性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社会关系目标对破坏性行为既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又有显著的间接效应,社会责任目标对破坏性行为没有直接效应,但有显著的间接效应;掌握目标、成绩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对破坏性行为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且在社会责任目标和社会关系目标对破坏性行为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在体育学习中,学生具有多元目标观,同时考察社会目标和成就目标更有助于全面理解学生破坏性行为的动机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习 多元目标定向 成就目标 社会目标 破坏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运动员成就目标与多维体育道德取向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坤 孙开宏 季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6,70,共5页
采用《运动任务和自我取向量表》和《多维体育道德取向量表》,对青少年运动员成就目标与多维体育道德取向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高任务取向与高水平体育道德相关,而高自我取向与低水平体育道德相关。任务取向水平越高,运动员的体育道德... 采用《运动任务和自我取向量表》和《多维体育道德取向量表》,对青少年运动员成就目标与多维体育道德取向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高任务取向与高水平体育道德相关,而高自我取向与低水平体育道德相关。任务取向水平越高,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水平越高,自我取向水平越高,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水平越低。2不同复合目标取向类型运动员的多维体育道德取向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任务复合低自我目标取向与高水平的体育道德相关,低任务复合高自我目标取向与低水平的体育道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成就目标取向 多维体育道德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习中失败恐惧与自我妨碍之间关系: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孔煜 孙开宏 王坤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106,共7页
目的:检验体育学习中失败恐惧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及成就目标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64名大学生的失败恐惧、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进行测量,运用相关、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 目的:检验体育学习中失败恐惧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及成就目标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64名大学生的失败恐惧、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进行测量,运用相关、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1)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失败恐惧对自我妨碍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掌握目标对自我妨碍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成绩回避目标对自我妨碍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成绩趋近目标对自我妨碍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成绩回避目标可部分中介失败恐惧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而成绩趋近目标不能中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结论: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失败恐惧会导致其采纳更多的自我妨碍策略;持有掌握目标的学生较少采用自我妨碍策略,而持有成绩回避目标学生会更多采用自我妨碍;学生的失败恐惧会导致其采纳不能表现比他人差的目标(即成绩回避目标),持有成绩回避目标的个体会有意创造障碍作为自己失败的理由,来达到保护自我价值的目的。建议:体育学习中应利用多元指标提供更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鼓励学生持有多重目标观,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减少学生的自我妨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习 失败恐惧 成就目标 自我妨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体育道德TARGET模式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廷方 孙开宏 季浏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01,共3页
探讨在运动训练中实施TARGET模式的干预对大学生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影响。选取50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为被试,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进行前后测。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后,学生掌握气氛、任务取向水平显著升高,而成绩... 探讨在运动训练中实施TARGET模式的干预对大学生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影响。选取50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为被试,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进行前后测。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后,学生掌握气氛、任务取向水平显著升高,而成绩气氛和自我取向没有显著变化,学生体育道德各维度指标显著改善。结论:TARGET模式的干预策略有利于营造掌握气氛,促进学生的任务取向,从而形成积极的体育道德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动机气氛 目标取向 体育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当代意蕴与国际视野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廷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9,共5页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划时代的改革文件,吹响了我国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号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呼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呼应职业教育发展现实,呼应职业教...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划时代的改革文件,吹响了我国职业教育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的号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呼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呼应职业教育发展现实,呼应职业教育国际趋势,呼应民众民生内在诉求。文章提出了我国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改革的"上移"与"下移"、"内生"与"外促"、"收权"与"放权"、"沿袭"与"创新"、"全面"与"重点"的时代特征,并从职业教育的国际视野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国际化、理念国际化、办学国际化和体系国际化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国际化 职业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应激的保护效应与成年神经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孙开宏 王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74-1377,共4页
成年神经发生是指成年大脑中存在的干细胞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直到老年期。成年海马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并发育成神经元,最终功能性整合到齿状回环路,从而在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年产生的海马神经元对应激和运动的影响非常敏感... 成年神经发生是指成年大脑中存在的干细胞持续产生新的神经元直到老年期。成年海马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并发育成神经元,最终功能性整合到齿状回环路,从而在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年产生的海马神经元对应激和运动的影响非常敏感,应激可抑制新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和存活,并损害多种形式的海马依赖性记忆;而运动具有相反的效果,可增强海马神经发生和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生 成年 保护效应 应激 运动 海马神经元 功能性整合 认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 2 型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梁廷方 单承湘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用6周龄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C组),其余大鼠在喂饲高脂膳食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的STZ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用6周龄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C组),其余大鼠在喂饲高脂膳食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的STZ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给予有氧运动锻炼或/和膳食控制,13周后测定大鼠的血液流变性以及血糖(FPG)、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s,GSP)、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结果:①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后第13周,与C组相比,DMC组大鼠全血中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性升高,ESR和红细胞变性指数显著降低。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12周的游泳训练可使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值均有所降低,其中切变率为1的全血粘度值差异显著(P<0.05);高切还原粘度和低切还原粘度(P<0.01)和ESR(P=0.05)显著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都有所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膳食控制后2型糖尿病大鼠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其他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有氧运动联合饮食控制对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低切还原粘度以及细胞聚集指数,进一步升高ESR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②与C组相比,DMC组FPG、GSP以及TC、TG含量均极显著性升高。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有氧运动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FPG、GSP和TC含量,但不能显著降低TG含量。膳食控制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GSP、TG和TC含量。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TC含量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对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FPG、GSP和TG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血液出现高粘滞血症,表现为浓、凝、聚、粘状态。有氧运动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的高粘滞状态;单纯的膳食控制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效果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有氧运动联合膳食对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性效果更大。②糖脂代谢的紊乱是导致糖尿病大鼠高粘滞血症的重要机制,长期的有氧运动和膳食控制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的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有氧运动 膳食控制 血液流变学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介导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骨代谢紊乱的明星分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祥和 余慧琳 +4 位作者 徐帅 杨康 张宪亮 赵仁清 孙开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50-1654,1663,共6页
能量代谢介导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骨代谢紊乱发生是近来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T2DM作为因能量代谢紊乱导致的继发性疾病,其成骨细胞(OB)分化及骨形成被抑制且破骨细胞(OC)分化及骨吸收异常升高,引发骨代谢紊乱。AMP依赖蛋白激酶(AM... 能量代谢介导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骨代谢紊乱发生是近来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T2DM作为因能量代谢紊乱导致的继发性疾病,其成骨细胞(OB)分化及骨形成被抑制且破骨细胞(OC)分化及骨吸收异常升高,引发骨代谢紊乱。AMP依赖蛋白激酶(AMPK)是能量代谢调节的关键分子,以α亚型研究最多,其N-末端含有一保守丝氨酸(Ser)/苏氨酸(Thr)激酶区,该区域保守Thr-172位点开启后可激活多条途径。并且,腺苷三磷酸(ATP)/腺苷一磷酸(AMP)激活AMPK激酶活性/调节功能域可介导OB和/或OC分化及功能。作为能量代谢稳态关键调节器——AMPK,其表达下调是T2DM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亦导致其并发症骨质代谢紊乱。运动促进OB分化及骨形成并抑制OC分化及骨吸收,且运动过程中ATP/AMP比值下降会激活AMPK。然而,运动通过AMPK调控T2DM的OB或OC分化及功能发挥的相关研究较少,其调控作用机制有待揭示。为此,本研究拟对AMPK调控T2DM骨代谢紊乱及运动干预此过程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运动改善T2DM骨代谢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 运动 2型糖尿病 骨形成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调控骨代谢的关键膜上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48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祥和 杨康 +2 位作者 赵仁清 孙开宏 蔡先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14-1120,共7页
G蛋白偶联受体48(GPR48)作为一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膜上七次跨膜受体,其LRR结构域与R-spondin1或Norrin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可作用于下游关键因子可调控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生。骨作为重要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组织,由... G蛋白偶联受体48(GPR48)作为一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膜上七次跨膜受体,其LRR结构域与R-spondin1或Norrin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可作用于下游关键因子可调控骨质疏松、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生。骨作为重要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组织,由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分别主导的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拮抗及协同调控骨组织代谢平衡。骨细胞是力学刺激敏感细胞,调节应力加载后的骨适应性反应,而运动训练对骨产生的力学刺激可翻译成结构级联性生化反应(Wnt、c AMP/PKA/Atf4、OPG/RANKL/RANK等途径稳态表达),调控骨形成和/或骨吸收。并且,GPR48通过R-spondin1可直接调控以上信号途径的激活状态。那么,GPR48能否通过下游级联信号途径从而在运动影响骨代谢中起分子介导作用呢?探究GPR48在运动影响骨代谢中的作用及其分子介导机制,希望能进一步完善运动影响骨代谢的分子机制信号网络并为骨疾病诊治提供新靶点和非药物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48 运动 骨形成 骨吸收 分子机制 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