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州市暴雨气象服务的效益评估
1
作者 徐莎莎 游志远 +2 位作者 蒋启进 殷俊 徐乐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4期286-289,共4页
近年来,暴雨灾害频发,多尺度相互叠加的极端暴雨预报预警是气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扬州市为例,对该地2024年3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行业数据采集和问卷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计算,从预报预... 近年来,暴雨灾害频发,多尺度相互叠加的极端暴雨预报预警是气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扬州市为例,对该地2024年3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行业数据采集和问卷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计算,从预报预警、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行业气象服务和社会反馈5个方面开展地市级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效益的评估。通过确定各项指标的分值,得出了3次暴雨过程的气象服务效果分别为较好、明显和明显;各项指数均较好地体现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特征,政府主导在各类防灾减灾行为中的作用最大;基于以气象服务为主的防灾减灾效益评估是地市级气象部门提升气象服务融入政府智能化管理决策有效的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气象服务 效益评估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花”台风影响下扬州市大暴雨天气多尺度分析
2
作者 谢礼莎 沙维茹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145-147,共3页
利用ERA5的1°×1°再分析数据对2021年7月28日扬州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发现台风“烟花”滞留时间长,强度减弱慢是其造成极端降水的重要原因。在鞍形场背景下,引导气流弱,在陆地上长时间滞留;高空辐散抽吸、低层... 利用ERA5的1°×1°再分析数据对2021年7月28日扬州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发现台风“烟花”滞留时间长,强度减弱慢是其造成极端降水的重要原因。在鞍形场背景下,引导气流弱,在陆地上长时间滞留;高空辐散抽吸、低层急流输送及平坦的下垫面是其强度减弱缓慢的原因。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和水汽通量的输送及辐合,为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通过ERA5的0.25°×0.25°再分析数据对7月28日的两段强降水时段进行诊断分析,发现两段时间的降水性质有所差异,早晨的降水为台风本体螺旋雨带降水,而傍晚的降水是高层冷空气入侵后产生的对流降水,傍晚时段的大气层结、对流能量和热力、动力条件均更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大暴雨天气 台风 螺旋雨带 对流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扬州市小麦生产中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曙光 姜长稷 +2 位作者 白杨 袁秋勇 吴永宏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5期30-32,共3页
气象灾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子,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1990-2016年期间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高温等主要气象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阐述了不同类型气象灾害的表现和发生特点,并结合扬州市小麦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气象... 气象灾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子,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1990-2016年期间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高温等主要气象灾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阐述了不同类型气象灾害的表现和发生特点,并结合扬州市小麦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气象灾害 影响 对策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5月扬州市两次暴雨过程分析
4
作者 夏露 吴琼 +2 位作者 徐莎莎 汪婵娟 秦孟晟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7期191-193,196,共4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和卫星探测资料等,从暴雨实况、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等角度,对2018年5月扬州市2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持续的水汽输送、不稳定能量、低层切变的辐合上升运动等条件有利于暴雨天气...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和卫星探测资料等,从暴雨实况、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等角度,对2018年5月扬州市2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持续的水汽输送、不稳定能量、低层切变的辐合上升运动等条件有利于暴雨天气过程的产生与发展;对流层上层辐散、下层辐合的高低空配置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加强,导致降水强度增加;上干下湿的对流不稳定条件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引发暴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热力条件 动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观测数据建立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反演PM_(2.5)
5
作者 王雨轩 周甘凝 +1 位作者 许文龙 秦孟晟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利用扬州市气象观测站点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逐小时数据估算PM_(2.5) 的各相关组合因子,然后利用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反演PM_(2.5) 质量浓度的机器学习模型。结果表明:(1)利用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反演PM_(2.5) 是有效且可行的,且... 利用扬州市气象观测站点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逐小时数据估算PM_(2.5) 的各相关组合因子,然后利用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反演PM_(2.5) 质量浓度的机器学习模型。结果表明:(1)利用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反演PM_(2.5) 是有效且可行的,且比一般的线性回归算法效果更佳,为反演PM_(2.5) 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2)在影响PM_(2.5) 反演的各输入变量因子中,PM_(10)与能见度变量为高相关因子。利用神经卷积网络算法反演PM_(2.5) 理论上反演精度能够随着输入信息增多而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气象观测数据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钾肥施用策略对稻茬中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6
作者 唐滢柯 葛雨洋 +6 位作者 周吉鑫 白杨 李春燕 朱敏 朱新开 丁锦峰 郭文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6,共13页
【目的】探究秸秆还田条件下,磷钾肥用量和施用模式对稻茬中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养分管理技术支撑。【方法】2022—2023年在江苏省江都区进行小麦田间试验,种植制度为稻麦轮作,稻麦秸秆全部还田。以中... 【目的】探究秸秆还田条件下,磷钾肥用量和施用模式对稻茬中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养分管理技术支撑。【方法】2022—2023年在江苏省江都区进行小麦田间试验,种植制度为稻麦轮作,稻麦秸秆全部还田。以中强筋品种扬麦39为材料,施氮量均为N 240 kg/hm^(2),设置磷钾肥全量单施、全量配施、半量配施、基追分施,以及施用不同类型肥料等9个处理,在开花前、后期,取样分析氮磷钾含量,小麦收获后,调查籽粒产量,分析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及籽粒氮、磷、钾素含量。【结果】与不施磷钾肥对照相比,所有8个磷钾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籽粒产量、品质和氮磷钾积累量,且不同施肥模式间差异明显。全量磷钾肥(P2O5120 kg/hm^(2)、K2O 120 kg/hm^(2))基追各半处理的增产幅度最高,且用单质磷钾肥处理与复合肥处理的增产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61%、65%;其次为一次性基施全量磷钾肥,再次为全量磷肥单独基施和半量磷钾肥配合基施,全量钾肥基施和半量磷钾肥配合追施的增产效果最低。从品质看,全量磷钾肥配合基追各半的两个处理,其籽粒蛋白质、湿面筋、硬度和沉降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谷蛋白与醇溶蛋白比值较高,且复合肥处理的蛋白质含量还显著高于单质磷钾肥全量配合基施。两个全量磷钾肥基追分施处理的花前、花后氮积累量,花前氮素的转移量,花前磷钾素的积累量和转移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全量磷钾基施处理,半量磷钾配合处理促进养分吸收运转的效果低于全量磷处理。一次性基施钾肥能够显著提升钾素积累量。【结论】强筋小麦的优质高产依赖于充足的磷肥供应,全量磷钾肥一半在播种前基施,一半在拔节期追施,最有利于提升小麦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与转运,并在增加籽粒产量和总蛋白量的同时,提高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比例,进而提高面粉的湿面筋含量以及面粉硬度、沉降值。同样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下,复合肥的效果优于单质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筋小麦 磷肥 钾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冬小麦低温冻害强度指数构建及时空特征
7
作者 王展 徐敏 +2 位作者 秦孟晟 徐乐 白杨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0-851,共12页
构建定量表征冬小麦低温冻害强度的指数,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对科学防范冬小麦低温冻害至关重要。基于江苏省1972—2022年冬季逐日气象观测资料、2010—2022年冬小麦冻害灾情资料和历史极端冻害年份的产量资料,确定不同类型冻害的致灾... 构建定量表征冬小麦低温冻害强度的指数,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对科学防范冬小麦低温冻害至关重要。基于江苏省1972—2022年冬季逐日气象观测资料、2010—2022年冬小麦冻害灾情资料和历史极端冻害年份的产量资料,确定不同类型冻害的致灾因子影响权重,构建了低温冻害(11月至次年3月)、越冬期冻害(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和返青—拔节期冻害(2月下旬至3月)三大主要类型冻害强度指数。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k-means等多种数理统计法对冬小麦低温冻害进行时空分析评估,并根据越冬期和返青—拔节期冻害强度的排序将这两种冻害分别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等级。结果表明:江苏省南、北低温冻害强度指数差异较大,可分为高风险区(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中风险区(南京、扬州、泰州、南通)和低风险区(镇江、常州、苏州、无锡)。51年的江苏省冬小麦低温冻害强度指数在1989年发生突变式下降,越冬期和返青—拔节期的重度冻害均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一个相对偏多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少期。虽然冬小麦生育期内的冻害频次呈减少趋势,但是极端冻害却在增强,甚至部分地区的冻害强度指数在21世纪突破了1977年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低温冻害 风险区 强度指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内河航运交通事故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程宏林 王才宝 +1 位作者 洪贞铨 于庚康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51-53,共3页
对代表江苏省内河航运状况的洪泽县、宝应县、江都市水上交通事故等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照各地气象记录,得出江苏省内河航运交通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述了几种主要气象要素对水上航运的影响。
关键词 内河航运 交通事故 气象条件 防御对策 航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油菜品种苏油21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网定 田晨 +2 位作者 朱庆洋 刘浩 左青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2-144,共3页
以甘蓝型常规油菜苏油21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不同年度气象因素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对油菜生长发育时期有明显影响,其中2014年3月高温(日平均气温)出现时间早,油菜初花期提早。2013—2014年度... 以甘蓝型常规油菜苏油21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不同年度气象因素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对油菜生长发育时期有明显影响,其中2014年3月高温(日平均气温)出现时间早,油菜初花期提早。2013—2014年度,试验现蕾前有效光照时数高,分化花芽多,最终形成的角果数多。4月是油菜开花结实关键时期,2014年4月降雨量大,菌核病发生严重,千粒质量下降幅度较大,2013—2014年度千粒质量与2014—2015年度相比,下降幅度为13.2%。千粒质量下降,籽粒含油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气象因素 有效积温 菌核病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气象为农业服务效益评估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庚康 秦铭荣 +2 位作者 季润生 钱余根 张长湘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31,38,共4页
气象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效益 ,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对效益如何表征和估算 ,则是广大气象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课题。通过对江苏省近三年来气象部门为农业服务所产生效益的评价与估算 ,寻求一种较为客观定量的评估方法 。
关键词 气象 服务效益 评估模型 江苏 数学模型 农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庚康 于达人 洪贞铨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根据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扬州市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可强化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管理,更好地向广大用户开展针对性服务,提高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提高服务效... 本文根据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扬州市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可强化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管理,更好地向广大用户开展针对性服务,提高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提高服务效益和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预报 服务系统 专业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茶叶生产气候因素和开采期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莎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186-189,208,共5页
通过对2000—2015年春茶采摘期气象因子和采摘期的相关性分析,建立春茶采摘期气象预报回归模型,并对采摘期与终霜期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了相关分析,为扬州地区优化春茶生产布局、增强霜冻灾害预测能力提供了气象依据。
关键词 春茶 气候因素 开采期 霜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里下河平原局地温度的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沙光明 杨定稳 顾承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2-45,53,共5页
应用气候学温度方程,在求出江苏里下河平原地理因素对局地温度影响的同时,着重分析下垫面环境条件对局地温度的贡献。最后建立的局地温度计算方程,由于增加了下垫面的影响项,因而计算值更接近实际。经检验,效果极为显著。
关键词 下垫面 温度 局地温度 里下河平原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地区4属11种冷季型草坪草耐热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钟德 邹建新 +3 位作者 康建鹏 杨柳 汪婵娟 刘大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2-174,共3页
通过大田观察和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研究了4属11种冷季型草坪草在扬州地区夏季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和越夏率的变化特征,测定电导率,并运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综合评价各品种耐热性强弱。结果表明:在整个越... 通过大田观察和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研究了4属11种冷季型草坪草在扬州地区夏季高温胁迫下叶绿素和越夏率的变化特征,测定电导率,并运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综合评价各品种耐热性强弱。结果表明:在整个越夏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电导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其聚为3类,第1类为早熟禾属和高羊茅属各品种,其耐热性最强;第2类为剪股颖属,其耐热性较弱;第3类为多年生黑麦草属,其耐热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季型草坪草 耐热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科技服务在山东省干旱风险管理与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巧根 万仕全 石一凡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04-213,共10页
运用山东省1981—2015年实测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数据,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指数)分析山东省干旱时空演变规律,提出了应对旱灾的干旱风险管理概念,并论述其含义和作用,总结了气象科技服务具体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1)干旱事件在... 运用山东省1981—2015年实测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数据,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指数)分析山东省干旱时空演变规律,提出了应对旱灾的干旱风险管理概念,并论述其含义和作用,总结了气象科技服务具体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1)干旱事件在秋季和春季的发生频率最高,在夏季发生频率最低;(2)干旱事件在山东省西北部地区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东南部地区;(3)区域干旱灾害管理应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4)从开展和推广旱灾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加强旱灾预警网络、建立并加强干旱监测业务水平和平台、加强防旱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干旱管理法律框架5个方面改善山东和全国的干旱灾害应对体系。研究有助于对干旱实现风险管理,降低旱灾危害,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为国家制定防治干旱风险区域战略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干旱 危机管理 风险管理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一次持续霾天气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琼 程远 +2 位作者 张丽婷 夏露 汪婵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8期151-155,共5页
利用环保监测站数据和能见度自动观测数据,对2017年12月扬州市一次持续霾天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持续霾天气是在重污染、高AQI值背景下产生的,本地污染物有一定的作用。利用NECP再分析数据分析天气尺度背景发现,高低空均为不利... 利用环保监测站数据和能见度自动观测数据,对2017年12月扬州市一次持续霾天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持续霾天气是在重污染、高AQI值背景下产生的,本地污染物有一定的作用。利用NECP再分析数据分析天气尺度背景发现,高低空均为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的天气类型,长时间维持风速较小或者静风的状态,导致污染物的持续积累和霾的形成与发展。利用ECMWF的ERA-Daily再分析资料诊断边界层气象要素,发现大气扩散能力较差,风速偏小,逆温层的存在均有利于污染物在低层的积累,近地面风向和风力的变化是霾结束的重要原因。通过HYSPLIT模式模拟不同高度层气团后向轨迹后发现,污染物随冷空气经西北路径自北向南输送,外界污染源主要是中低层的污染物输送与沉降带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霾 边界层要素 逆温 污染输送 HYSPLIT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常规天气MOS指导预报系统
17
作者 周国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1-43,共3页
一、引言 随着预报业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级气象台除了制作所在市的市区天气预报外,还要对下属县站提供指导预报。实现市对县的指导预报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供的指导预报要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 天气 预报 Y-MOS-1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扬州市水稻稻瘟病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玉金 丁涛 +3 位作者 杨进 刘学儒 田洁 徐莎莎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稻瘟病是扬州市水稻生产上偶发性病害,但2 0 1 4年由于菌源充足、缺乏抗病品种、气候条件有利等原因,导致稻瘟病局部地区大发生。防治该病的对策主要是在确保高产优质的基础上选用抗耐病品种种植,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做好药剂预防等。
关键词 稻瘟病 重发原因 防治对策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6-7月份天气预报服务业务化系统
19
作者 于庚康 刘方 +2 位作者 钱余根 朱建国 秦铭荣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8-32,共5页
从地(市)级气象台的业务工作出发,试图建立通过微机实现的对上接收信息、对外预报服务、对下预报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天气预报服务业务化系统,以发挥地(市)级气象台在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推动天气预报和服务的现代化建设,... 从地(市)级气象台的业务工作出发,试图建立通过微机实现的对上接收信息、对外预报服务、对下预报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天气预报服务业务化系统,以发挥地(市)级气象台在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推动天气预报和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把基层气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服务 业务化系统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在扬州降水预报的统计解释和检验
20
作者 胡玉玲 谢义明 +1 位作者 孙忠德 汪婵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320-13322,共3页
选取2004~2006年FUFE502、FUFE503、FSAS04和FSAS07 4种数值预报产品对扬州的降水预报进行统计检验,得出了客观定量评价,对提高扬州降水的预报准确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数值预报产品 降水预报 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