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高中生的体质指数、膳食知识掌握水平、静坐时长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景涛 戴永梅 +8 位作者 罗健英 罗维 季烨林凡 彭驰 张翠军 曹彦俊 郑清 黄玉 沈鹤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025-2032,共8页
背景在我国高中普遍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了解高中生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的改变十分必要,但目前尚缺乏聚焦三者间关系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目的了解我国高中生的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并分析... 背景在我国高中普遍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了解高中生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的改变十分必要,但目前尚缺乏聚焦三者间关系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目的了解我国高中生的BMI、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及静坐时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实证依据。方法于2019年1—3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我国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东北七大区的23个省份抽取6213名高一、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个人和家庭信息、BMI、膳食宝塔知识测试(DPKT)、静坐时长4部分。共回收有效问卷6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35%。结果不同地区、省份、年级、家庭人口数、父亲学历高中生的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省份、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父亲学历、母亲学历高中生的DPKT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省份、城乡分布、年龄、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收入、父亲学历、母亲学历高年生的静坐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β=-0.05)、静坐时长(β=0.07)、家庭人口数(β=0.03)、父亲学历(β=0.05)、家庭年收入(β=0.05)是高中生DPKT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DPKT得分(β=0.07)、家庭人口数(β=-0.03)、父亲学历(β=0.04)是高中生静坐时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整体而言,我国高中生的BMI处在参考范围内,但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偏低、静坐时长偏长问题突出。膳食知识掌握水平与静坐时长互为最大影响因素,父亲学历是影响膳食知识掌握水平和静坐时长的主要社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保健服务 体质指数 膳食宝塔知识测试 静坐时长 影响因素研究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一项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毅凡 何胜虎 +1 位作者 张晶 朱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84-1890,共7页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 背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降糖药,在心-肾-内分泌协同管理的背景下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预后,但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获益仍备受争议。目的探讨SGLT2i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筛选关于SGLT2i应用于AMI患者PCI术后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项研究,共计16643例AMI患者。相较于PCI术后常规的二级预防,SGLT2i的加用不能降低患者全因死亡率(OR=0.88,95%CI=0.61~1.29,P=0.052)、心源性死亡率(OR=1.04,95%CI=0.83~1.30,P=0.735)、全因再入院率(OR=1.00,95%CI=0.91~1.14,P=0.952)和患者二次血运重建的发生(OR=0.87,95%CI=0.58~1.30,P=0.486),但可以有效降低AMI患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OR=0.71,95%CI=0.60~0.83,P<0.01),并且不增加重度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OR=0.99,95%CI=0.91~1.09,P=0.903)。结论加用SGLT2i可安全、有效地降低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对于其他MACEs的影响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运重建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脱氢酶与白蛋白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曹干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78-1883,1890,共7页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 背景部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虽已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接受了规范的二级预防用药,仍会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乳酸脱氢酶(LDH)与白蛋白(ALB)比值(LAR)作为预后标志物,在肿瘤及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预测中具有良好效能,但LAR与STEMI相关的研究尚少,且对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的预测价值有待研究。目的探讨LAR与STEMI行急诊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37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资料和入院时首次空腹的生化检验数据,通过电话、门诊、问卷调查、再入院等方式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随访终点事件为出现MACEs。随访结束后依据是否发生MACEs将患者分为MACEs组(n=76)和非MACEs组(n=29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AR预测患者发生MACEs的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患者随访过程中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MACEs组和非MACEs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MACEs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LAR、Gensini评分高于非MACE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ACEs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T升高(HR=1.001,95%CI=1.000~1.002,P=0.007)、Gensini评分升高(HR=1.014,95%CI=1.006~1.022,P<0.001)、LAR升高(HR=1.067,95%CI=1.045~1.090,P<0.001)为患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LAR预测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后发生MACEs的AUC为0.804(95%CI=0.747~0.861,P=0.001),最佳截断值为22.58。将研究人群以ROC曲线计算所取得的最佳截断值为界,分为高LAR组和低LAR组,绘制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低LAR组累积生存率高于高LAR组(P=0.01)。结论LAR水平与急性STEMI行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s具有相关性,LAR值越高,其发生MACEs的风险越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乳酸脱氢酶/白蛋白比值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4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相关自身抗体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吉开娟 孙超 赵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371,共9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目前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侵入性和内窥镜检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经济压力。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无痛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诊断更为适...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目前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侵入性和内窥镜检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经济压力。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无痛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诊断更为适用于早期肿瘤诊断,肿瘤自身抗体作为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在ESCC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大临床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ESCC相关自身抗体的研究背景,种类发展,分析每种抗体在临床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潜力,探讨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ESCC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自身抗体 早期诊断 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度横位心伴主动脉瓣狭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
6
作者 文磊 袁康正 +1 位作者 柳芳美 廖清池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2,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月余,加重8 d”于2023年6月28日收住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病史。2023年3月曾因“一过性晕厥”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患...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反复胸闷气短1月余,加重8 d”于2023年6月28日收住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病史。2023年3月曾因“一过性晕厥”就诊,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钙化伴重度狭窄。患方拒绝手术行药物保守治疗。入院前,患者静息状态下即有胸闷气喘症状。入院查体:心界无扩大,心率78次/min, 律齐,主动脉瓣区可闻及4/6收缩期喷射样杂音,余无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横位心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2024)》更新要点解读
7
作者 缪阳杨 范松松 +3 位作者 彭睿 曹俊 张佳豪 柏斗胜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3-437,共5页
随着胰腺癌诊疗研究的不断发展,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于2022年和2024年先后发布《胰腺癌诊疗指南》两个版本。本文系统对比两个版本指南在诊断分层、治疗路径及支持治疗等方面的差异,重点剖析新版指南在精准治疗、多学科协作、手术策... 随着胰腺癌诊疗研究的不断发展,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于2022年和2024年先后发布《胰腺癌诊疗指南》两个版本。本文系统对比两个版本指南在诊断分层、治疗路径及支持治疗等方面的差异,重点剖析新版指南在精准治疗、多学科协作、手术策略优化、标本处理流程规范化及营养支持方面的创新突破,并结合国际前沿研究,分析指南修订背后的科学逻辑与临床价值,呼吁临床医生依托新版指南,动态评估患者的生物学特征与治疗耐受性,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最终实现患者生存期延长与生存质量提升的协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诊疗指南 指南更新 多学科协作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联合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
8
作者 孙欣杰 赵坤 +3 位作者 张宁贵 袁康正 叶靖 陈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影像组学机器学习(ML)模型联合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94例CCTA显示冠状动脉斑块并接受至少1次CCTA复查患者,基于首次、末次CCTA计算斑块负荷(TPB...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影像组学机器学习(ML)模型联合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94例CCTA显示冠状动脉斑块并接受至少1次CCTA复查患者,基于首次、末次CCTA计算斑块负荷(TPB)年变化值(△TPB/y)分为进展组(△TPB/y≥中位△TPB/y)与无进展组(△TPB/y<中位△TPB/y),并按8∶2比例划分训练集(n=155)与验证集(n=39)。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斑块进展的临床及首次CCTA相关影响因素,以之构建CCTA模型。基于训练集首次CCTA提取及筛选斑块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高斯过程(GP)、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二次判别分析(QDA)及支持向量机(SVM)算法构建ML模型,于验证集验证模型效能并选择最优ML模型,以之联合CCTA模型构建联合模型;评估各模型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效能。结果194例中,进展组97例、无进展组97例。训练集155例中,77例斑块进展、78例斑块无进展;验证集39例中,20例斑块进展、19例斑块无进展。FAI是冠状动脉斑块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8,P<0.001),以之构建CCTA模型。基于训练集数据筛选的10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RF、GP、PLS-DA、QDA、SVM模型,RF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均较高,为最优ML模型。CCTA模型、RF模型及联合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分别为0.684、0.847及0.861,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629、0.768及0.821。结论CCTA影像组学ML模型联合FAI能有效预测冠状动脉斑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斑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脂肪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恶性血液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涵可 管俊 周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620,共5页
近年来,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组学领域,已被证明在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机制研究、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治疗新策略的研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简要概述代谢组学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重点阐述代谢组学在以白血病、淋巴瘤... 近年来,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组学领域,已被证明在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机制研究、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及治疗新策略的研发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简要概述代谢组学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重点阐述代谢组学在以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为代表的恶性血液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诊断、预后评估生物标志物筛选及治疗新策略研发3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代谢组学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策略,为恶性血液肿瘤的精准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恶性血液肿瘤 生物标志物 治疗策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与腹部MRI影像学参数及体重指数的相关性
10
作者 孙华 李争光 +5 位作者 吴火峰 宰爽嘉 张永博 陈浏阳 戴睿 张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椎体骨质量(vertebral bone quality,VBQ)评分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腰椎MRI检查的...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椎体骨质量(vertebral bone quality,VBQ)评分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腰椎MRI检查的280例患者,男性159例,女性121例,年龄24~87岁(51.4±15.1岁)。分别将患者L4/5及L5/S1节段椎间盘按照Pfirrmann分级结果分组:Ⅱ级纳入正常组,Ⅲ~Ⅴ级纳入退变组(无Ⅰ级患者)。在MRI T2加权像上,根据改良Goutallier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测量腹部脂肪相关指标,包括腹壁脊柱径(abdominal diameter,AD)、矢状直径(sagittal diameter,SAD)、腹侧皮下脂肪厚度(ventral subcutaneous thickness,VST),在L5/S1节段椎间盘后缘水平测量患者背侧皮下脂肪厚度(dorsal subcutaneous thickness,DST),内脏脂肪比率(visceral fat ratio,VFR)。在MRI TI加权像上计算VBQ评分(L1~L4椎体平均信号强度除以L3水平脑脊液的信号强度)。通过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VBQ评分及BMI之间的差异,并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VBQ评分及BMI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腰椎间盘退变相关因素的优势比(OR值)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tics,ROC)曲线进一步分析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及VB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Ⅱ级107例(正常组),Ⅲ~Ⅴ级173例(退变组);L5/S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Ⅱ级101例(正常组),Ⅲ~Ⅴ级179例(退变组)。L4/5节段正常组与退变组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成正相关(r=0.412、r=0.244、r=0.234、r=0.244、r=0.254),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DST成负相关(r=-0.139,P<0.05),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BMI无相关性(P>0.05)。L5/S1节段正常组与退变组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成正相关(r=0.424、r=0.201、r=0.150、r=0.201、r=0.205),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DST成负相关(r=-0.175,P<0.05),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BMI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SAD(OR=1.065)、DST(OR=0.904)、VBQ评分(OR=2.143)及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OR=5.110)密切相关;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DST(OR=0.889)、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OR=4.739)密切相关。结论:腰椎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VBQ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 腹部脂肪 椎体骨质量分数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女性胆囊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章帅 刘军 +5 位作者 史茜菁 吴阳 梁好 董浩 陆戴龙 朱滢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7-1413,共7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女性胆囊结石患病之间的关联性,并评估其作为女性胆囊结石流行病学筛查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体检的22 979例成年女性,根据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报告...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女性胆囊结石患病之间的关联性,并评估其作为女性胆囊结石流行病学筛查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体检的22 979例成年女性,根据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报告结果将参与者分成胆囊结石组(n=1 763)和非胆囊结石组(n=21 216)。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对比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亚组分析与中介效应被用于探讨TyG与女性胆囊结石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女性胆囊结石总体患病率为7.7%。胆囊结石组的年龄、BMI、空腹血糖、TG、TyG指数、TC、Hb、尿素氮、尿酸、血肌酐、TBil、LDL-C水平均高于非胆囊结石组(P值均<0.05),且患有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女性体检人群更易患有胆囊结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TyG指数四分位组中Q3(8.97~9.38)和Q4(≥9.38)组胆囊结石患病风险分别是Q1(<8.63)组的1.38倍(95%CI:1.15~1.62,P<0.001)和1.39倍(95%CI:1.16~1.68,P<0.001)。调整所有协变量后,TyG指数连续变量也显示与胆囊结石患病风险呈独立正相关(OR=1.24,95%CI:1.11~1.39,P=0.004)。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揭示了TyG指数与胆囊结石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显著非线性关联(P for nonlinear=0.008),且阈值分析显示,TyG指数在拐点8.95以下部分的效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OR=1.34,95%CI:1.15~1.97,P=0.042)。亚组分析显示,BMI<25 kg/m2、年龄<50岁、年龄≥50岁、无糖尿病、无脂肪肝、TC<5.72 mmol/L、TBil<21μmol/L、Hb 110~150 g/L、BUN<7.5μmol/L、有高血压、无高血压的女性人群中,其TyG指数与胆囊结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对交互作用P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亚组进行了中介分析,结果显示,在TyG指数对胆囊结石的影响中,BMI占中介效应的23.0%,脂肪肝占15.7%,糖尿病占21.0%。结论 在女性人群中,较高的TyG指数提示更高的胆囊结石风险。降低TyG指数或许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胆囊结石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胆囊结石 胰岛素抵抗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呼吸训练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12
作者 罗超 涂育铭 +3 位作者 高巨 林舜艳 郭松青 李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呼吸训练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111例,男71例,女40例,年龄65~75岁,BMI 20~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呼吸训练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111例,男71例,女40例,年龄65~75岁,BMI 20~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n=36)、术前呼吸训练组(B组,n=38)和TEAS联合术前呼吸训练组(C组,n=37)。A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B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呼吸训练;C组在B组的基础上进行TEAS。于术前1 d和术后1 d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记录术后7 d内PPCs的发生情况,包括低氧血症、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记录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 d三组血清IL-1β和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术后1 d C组血清IL-1β和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 A组和B组血清IL-1β和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术后7 d内PPCs总发生率明显降低,PA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7 d内PPCs总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TEAS联合术前呼吸训练可减轻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患者PPCs总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呼吸训练 老年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情景下护士道德困境体验的质性研究
13
作者 于传山 倪婷婷 +2 位作者 刘星宇 于海龙 顾志娥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情境下护士道德困境的体验。方法2023年8-11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的15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情景下护士道德困境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8个亚主题,即急诊护士... 目的探讨急诊情境下护士道德困境的体验。方法2023年8-11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的15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情景下护士道德困境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8个亚主题,即急诊护士面临的道德挑战(生命救治与优质护理的权衡、医患间价值观的冲突、医护关系的不平衡、组织约束和公平护理的抉择)、遭遇道德困境时的情感体验及应对方式。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寻求急诊情境下护士道德困境的根源,帮助其提升伦理专业素养、增强其道德韧性及营造良好的伦理氛围,以缓解护士的道德困境,促进其积极的道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护士 道德困境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冯颖杰 王雅静 +3 位作者 朱子凡 罗娜 方彭华 张真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0-384,I0001,共6页
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新型降糖药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i)、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DP... 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风险显著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医疗负担。新型降糖药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i)、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DPP4-i)、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s)、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被发现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可通过抑制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降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减少Tau蛋白磷酸化等病理生理过程延缓认知功能障碍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功能障碍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正常型肥胖症患者放牧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质性研究
15
作者 王欣宇 张家鸣 +2 位作者 过泽渊 吴宇婷 孙晓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53-1458,共6页
背景在肥胖率日益增长的现况下,代谢正常型肥胖通过早期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结局,此类人群出现放牧饮食行为是体质量管理的一个明确障碍因素。了解出现放牧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肥胖症的饮食依从性,但目前缺少相关的质性研究。目... 背景在肥胖率日益增长的现况下,代谢正常型肥胖通过早期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结局,此类人群出现放牧饮食行为是体质量管理的一个明确障碍因素。了解出现放牧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肥胖症的饮食依从性,但目前缺少相关的质性研究。目的探索代谢正常型肥胖者放牧饮食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COM-B)和理论域框架(TDF)制订访谈提纲,2023年6—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7例代谢正常型肥胖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资料以COM-B和TDF为编码框架,采用归纳主题法和演绎框架法分析。结果分析归纳出包括缺乏饮食管理知识、认知资源不足、感知和实践影响、不良应对方式、缺乏反思/自发动机、环境与社会影响6个核心主题。结论代谢正常型肥胖者由于自身、医护、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出现放牧饮食行为,应根据患者多维度需求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饮食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放牧饮食行为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耳炎表现为首诊的巨细胞动脉炎2例
16
作者 张旭 关兵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1]。GCA患者的症状和动脉受累程度往往因人而异,通常分为头颅巨细胞动脉炎(cranial GCA,C-GCA)和大血管巨细胞动脉炎(largevessel...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1]。GCA患者的症状和动脉受累程度往往因人而异,通常分为头颅巨细胞动脉炎(cranial GCA,C-GCA)和大血管巨细胞动脉炎(largevessel GCA,LV-GCA)两类患者。在C-GCA中,主要累及颈外动脉的分支(包括颞动脉),主要表现为头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和视力障碍;LV-GCA主要累及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分支,主要表现为系统性症状、风湿性多发性肌痛、肢体跛行等血管症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中耳炎 炎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营养预测指标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雨轩 姚祖云 +1 位作者 费强信(综述) 石磊(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前列。近年来,随着腹腔镜与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及新式吻合器的运用,CRC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日益提高,但其术后并发症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存...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位于恶性肿瘤的前列。近年来,随着腹腔镜与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及新式吻合器的运用,CRC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日益提高,但其术后并发症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掌握营养预测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加强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质量,降低CRC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本文就近年国内外CRC术后并发症营养预测指标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营养预测指标评估内容及效能,分析其优势与不足。旨在为制定易获得、低成本、术前可调理的CRC术后并发症营养预测指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并发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54例儿童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媛 舒桂华 +4 位作者 侯玮玮 路星星 袁敏 王月媛 陶月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2-25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变异株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成人的异同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市54例确诊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确诊的青壮年成人患者比较。结果儿童组54例,男35例、女19例,平...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delta变异株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与成人的异同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市54例确诊SARS-CoV-2 delta变异株感染儿童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确诊的青壮年成人患者比较。结果儿童组54例,男35例、女19例,平均年龄(8.1±3.4)岁。成人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龄(33.4±7.6)岁。与成人组相比,儿童组轻型比例较高,疫苗接种比例较低,出现呼吸系统症状的比例较低,CK-MB较高,CRP和IL-6水平较低,入院时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及IgG的滴度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以中药、体位治疗及对症处理为主,预后均良好,儿童组从起病到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0(2.0~7.0)d,成人组为7.0(4.2~10.8)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后儿童组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IgG的峰值均低于成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也是SARS-CoV-2 delta变异株的易感人群,感染后以轻型多见,更易发生心肌损伤,疾病恢复较成人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delta变异株 临床特点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地区167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耳聋相关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莹 关兵 +2 位作者 常玲美 徐丽 张俊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分析扬州市及周边地区非综合征型聋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来自扬州市及周边地区的167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进行遗传性聋病基因问卷调查、耳鼻咽喉专科检查、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采用遗传性聋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对4个耳聋易感基因... 目的分析扬州市及周边地区非综合征型聋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来自扬州市及周边地区的167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进行遗传性聋病基因问卷调查、耳鼻咽喉专科检查、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采用遗传性聋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对4个耳聋易感基因的20个位点进行检测,包括GJB2基因(35delG、176_191del16、235delC、299_300delAT),GJB3基因(538C>T、c.547G>A)、SLC26A4(PDS)基因(281C>T、589G>A、IVS7-2A>G、1174A>T、1226G>A、1229C>T、IVS15+5G>A、1975G>C、2027T>A、2162C>T、2168A>G)、mtDNA12SrRNA基因(1555A>G、1494C>T、1095T>C)。结果167例非综合征型聋患者常见致聋基因突变率为37.72%(63/167),其中GJB2基因突变47例,包括235delC纯合突变8例,235delC杂合突变14例(8.38%),176del16杂合突变4例(2.40%),299delAT纯合突变3例(1.80%),299delAT杂合突变10例(6.00%),235delC/176del16复合杂合突变4例(2.40%),235delC/299delAT复合杂合突变4例(2.40%);SLC26A4基因突变15例,包括IVS7-2A>G纯合突变4例(2.40%),IVS7-2A>G杂合突变8例(4.79%),IVS7-2A及2168A>G复合杂合突变2例(1.2%),IVS7-2A>G及2162C>T复合杂合突变1例(0.60%);mtDNA12SrRNA基因1555A>G突变1例(0.60%);未检出GJB 3基因突变。结论GJB2、SLC26A4基因突变是扬州市及周边地区非综合征型聋患者主要突变基因,其次是mtDNA12SrRNA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聋 基因突变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高中一、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景涛 戴永梅 +8 位作者 罗健英 曹彦俊 罗维 彭驰 季烨林凡 张翠军 黄玉 郑清 沈鹤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243-2252,共10页
背景目前有关高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研究以各省、市内局部地区较为多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全域研究甚少。各类学校在普遍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时,势必延长了高中生本已较长的静坐时间。这种趋势是否对高中生的体质健康产生一定的... 背景目前有关高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研究以各省、市内局部地区较为多见,多中心大样本量的全域研究甚少。各类学校在普遍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时,势必延长了高中生本已较长的静坐时间。这种趋势是否对高中生的体质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亟待开展全域范围的调查研究。目的调查并分析我国七大地区城乡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索出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均衡提升的赋能路径。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1—3月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七大地区(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北、西南、东北)高中学校按照市区县与乡镇村进行分层抽样,然后随机整群分别选取市区县高中学校和乡镇村高中学校各1所,共62所学校42523名在读的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调研,同时收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数据(BMI反映身体发育水平,肺活量反映身体功能,坐位体前屈反映躯体柔韧度,引体向上、50 m跑、立定跳远反映上下肢爆发力量水平,1 min仰卧起坐反映躯体核心力量水平,800 m跑、1000 m跑反映心肺耐力水平),并运用非参数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42523名高中生的中位年龄为16.0(16.0,17.0)岁;男生20074名(47.2%)、女生22449名(52.8%),市县区21725名(51.1%)、镇乡村20798名(48.9%)。七大地区高中生性别、城乡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大地区高中男生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前三的地区如下:身高(华北>东北>华中)、体质量(东北>华北>华中)、BMI(华中>东北>华北)、肺活量(东北>华中>华南)、50 m跑(华南>华中>华东)、立定跳远(华南>华北>西北)、坐位体前屈(华南>西南>华中)、引体向上(华南>西南>西北)、1000 m跑(华南>华中>西南)。市县区高中男生的肺活量成绩高于镇乡村,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1000 m跑成绩低于镇乡村(P<0.001)。七大地区高中女生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前三的地区如下:身高(华北>东北>西北)、体质量(东北>华北>西北)、BMI(东北>华北>西北)、肺活量(东北>华南>华中)、50 m跑(华南>华中>华东)、立定跳远(华南>华北>华中)、坐位体前屈(东北>华中>华南)、1 min仰卧起坐(华北>华中>华东=西南)、800 m跑(东北>华中>华南)。市县区高中女生的身高、体质量、BMI成绩高于镇乡村,肺活量、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 min仰卧起坐、800 m跑成绩低于镇乡村(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引体向上成绩与BMI、1000 m跑成绩呈负相关,与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成绩呈正相关(P<0.05),坐位体前屈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1000 m跑次之;1000 m跑成绩与BMI、肺活量、引体向上成绩呈负相关,与50 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成绩呈正相关(P<0.05),引体向上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坐位体前屈次之。女生1 min仰卧起坐成绩与BMI、肺活量、立定跳远、800 m跑成绩呈正相关,与50 m跑、坐位体前屈成绩呈负相关(P<0.05),BMI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坐位体前屈次之;800 m跑成绩与BMI、50 m跑、坐位体前屈成绩呈负相关,与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成绩呈正相关(P<0.05),坐位体前屈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BMI次之。结论我国市县区高中一、二年级男生的身体发育水平与镇乡村相当,但市县区高中一、二年级女生的身体发育水平高于镇乡村女生。市县区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上下肢爆发力量、躯体核心力量、心肺耐力水平均显著低于镇乡村。除身体发育水平以外,华南地区的高中一、二年级男生的体质健康各项测试成绩水平的优势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体质健康测试 城乡 心肺耐力 爆发力 核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